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解析版)_第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解析版)_第2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解析版)_第3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解析版)_第4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山东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 地理 试题 山东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 地理 试题 山东卷 解析版 解析版 试卷总评 2012 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的命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 考试说明的要求 遵 循 两个有利于 的原则 坚持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结合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 稳 中求变 变中有新 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重视新情境的创设 贴近生活 贴近时代 着力 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应用地理原理 地理规律 分 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 试题在保持较高信度的同时 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 和导向作用 与往年相比 今年试题呈现的材料使用价值高 与设置的问题紧密相联 材 料中隐含的信息比较深 材料的原创性强 试题入题情境创设新颖 成为今年试题的一大 亮点 选择题第 1 2 题组 以独特的 资料集群呈现 定性表现地理事物 的关系图式为信 息载体 在图示与文字 水平与垂直的情境创设中 考查考生对地理信息的感悟 解读 判断 分析的能力 另外 第 3 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第 4 6 题组的地面形势图 第 7 8 题组的我国两年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 图 第 26 题的 丁坝 景观图等 都巧妙地运用 静态的图像来考查动态的地理问题 让考生透过现象究其本质 渗透着地理学探究问题的 思维和方法 第一部分 选择题 2 1 R 所代表的自然带可 能是 A 苔原带 B 温带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纵坐标可以看出 R 地位于温带 从图中横坐标可以看出 R 地位于草原带 所以 R 地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温带草原带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带的分布 2 导致自然带沿 OF 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风力 D 光照 3 图 2 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 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沉积岩 沉积岩 花岗岩 侵蚀面 图例 甲 A 沉积作用 侵蚀作用 岩浆侵入 B 岩浆侵入 侵蚀作用 沉积作用 C 岩浆侵入 沉积作用 侵蚀作用 D 侵蚀作用 沉积作用 岩浆侵入 答案 D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 甲地褶皱形成后沉积岩层 出现了侵蚀作用 部分岩层被侵蚀 掉 后又出现了沉积岩层 最后岩浆侵入沉积岩层 和沉积岩层 故该区域先后发生 了侵蚀作用 沉积作用 岩浆侵入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构造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 于 4 月 21 日返回到 P 地 图 3 为 P 地所在区域当日 某时地面形势图 读图回答 4 6 题 图图 2 2 3 4 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出现了气旋活动 地位于气旋东侧低压槽处 易形成暖 锋 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 天气系统的判读 5 在科学考察中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 获取卫星云图 B 查询地理数据 C 选择考察路线 D 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答案 A 解析 遥感是人视力的延伸 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 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 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 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 如航片 卫星云图等 因此遥感本质上是 看 的过程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相对应用途径单一 即定位 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 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 点 或 多个点 明显区别于 RS 与 GIS 技术的工作对象 面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是在一定的数据 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对比 计算 得出有益于人类生产 生活的结论 它侧重于 分析 计算 相当于 想 算 的人的活动 如气象卫星在高空收集到云系等信息传输到地面 这 是 RS 技术的应用 而将卫星云图与地面上实测到的气温 湿度 风向等信息经过分析 处 理 得出天气情况的预测则是 GIS 技术的应用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4 6 科考队出发日 P 地昼长为 11 小时 返回到 P 地时 P 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A 10 小时 B 11 小时 C 13 小时 D 14 小时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材料历时两个月的考察 4 月 21 日返回 可推知 2 月 21 日出发 2 月 21 日和 4 月 21 日正好关于春分日 3 月 21 日 对称 P 地 2 月 21 日的昼长和 4 月 21 日的 夜长相等 为 11 小时 所以 4 月 21 日的昼长为 13 小时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 图 4 为 1982 年和 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 7 8 题 图 4 7 图中信息反映出 A 1982 2009 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B 1982 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 2009 年的低 C 1982 的 4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 2009 年的高 D 1982 年的 20 24 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 2009 年的多 8 与 1982 年相比 2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 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 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 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 表明 25 29 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答案 B 解析 与 1982 年相比 2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显示人口增长速度降低 人口老 龄化加重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因缺少人口总量 无法得 5 出 25 29 岁劳动力资源数量是否下降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分析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6 24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 泥沙则主要来自西 侧支流 有 东水西沙 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 工农业生产集中 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 的松花江流域 为此国家规划实施 引松济辽 调水工程 图 5 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 绘出 AB 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2 分 2 分别说明辽河流域 东水 和 西沙 形成的自然原因 8 分 3 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 分析其原因 6 分 4 丁坝 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用的一种工程 图 5 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 试推断丁坝的 作用 2 分 5 指出建设 引松济辽 调水工程 打造东北黄金水道 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 意义 6 分 答案 0 200 400 600 800 1000 abcd B 东偏北 海拔 米 A 6 1 2 东水 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 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 流经沙地 植被覆盖率较低 降水集中 多暴 雨 3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过度开采地下水 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 保护河岸 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 利于通航 提高河水流速 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 的沉积 答对一点即可 5 增加水资源量 促进工农业发展 发展内河航运 加强区域间的联系 改善环境 促 进旅游业发展 或优化投资环境 解析 1 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注意其关键点即可 2 注意抓住 水 沙 二 字分析 水 多的原因需要考虑水的来源 沙 多主要考虑含沙量的大小 从影响含沙 量增大的原因分析 3 本题的分析一般都考虑到水的减少 易漏掉地上河的形成条件极 其影响 4 5 注意分析要点的全面性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河流的补给 河流的水文特征 地上河 河流工程建设以及影响 河流调水的意义 27 12 分 图 6 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990 年 2000 年 2010 年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 0 20 40 60 江苏省江苏省贵州省贵州省 图 6 1 自 1990 年至 2010 年 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4 分 2 指出与贵州省相比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8 分 32 10 分 地理 旅游地理 7 图 8 为我国某 5A 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沙生植物园沙生植物园 汉朝古瓷窑遗址汉朝古瓷窑遗址 青少年活动营地青少年活动营地 明长城遗址明长城遗址 民俗村民俗村 双狮山双狮山 古老水车古老水车 阎王扁阎王扁 古墓遗址古墓遗址 艺术长廊艺术长廊 黄河九渡黄河九渡 瀑布瀑布 泪泉泪泉 骆驼场骆驼场 跑马场跑马场 治沙站园林治沙站园林 果园果园 度假营度假营 寨寨 沙漠草原营地沙漠草原营地 沙漠长城遗址沙漠长城遗址 滑沙区滑沙区 沙沙 漠漠 旅旅 游游 景景 区区 沙漠湖泊沙漠湖泊 治治 沙沙 成成 果果 区区 治治 沙沙 成成 果果 区区 丝绸之路古驼道丝绸之路古驼道 黄黄 河河 羊皮筏漂流羊皮筏漂流 区区 天天 车车 索索 道道 缆缆 车车 景点景点 湖泊湖泊 沙漠沙漠 长城长城 铁路铁路 图例图例 图 8 1 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6 分 2 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4 分 33 10 分 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 9 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8 30oN 1100E 图例图例 等高线 河流 湖泊 A B 200 1000 200 1000 1000 1000 200 500 500 500 500 图 9 1 指出 A 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 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4 分 2 指出 A B 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6 分 34 10 分 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