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中西医诊治进展龙华医院刘_第1页
肺癌的中西医诊治进展龙华医院刘_第2页
肺癌的中西医诊治进展龙华医院刘_第3页
肺癌的中西医诊治进展龙华医院刘_第4页
肺癌的中西医诊治进展龙华医院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 癌 的 中 西 医 诊 治 进 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上海市中医肿瘤临床医学中心刘 苓 霜2010.11.1,提纲,1. 肺癌流行病学2. 肺癌现代医学诊治概要3. 肺癌的中医药治疗4. 中医药治疗进展5. 现存问题和展望,1. 肺癌流行病学,全球 发病、死亡、生存情况,新发病例:2005年全世界约135万 死亡病例: 2005年全世界约118万(每30秒有1人死于肺癌) 病死率高(死亡/发病比0.87) 40岁年龄组发病率开始上升,75岁左右达高峰。 NSCLC总5年生存率不到15% 期:47% 期:26% 期:8.4% 期: 6.1% -2008年NCCN(中文版),中国 发病、死亡、生存情况,WHO IARC报道:我国2002年世界人口调整肺癌 发病率:61.4/10万(男42.4/10万;女19.0/10万) 死亡率:46.66/10万(男33.21/10万;女13.45/10万) 烟草大国,预计2015年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1970居癌症死因第四位,2000年起跃居第一位。 发病年轻化:平均发病年龄每5年降低1岁。,危险因素与发病,吸烟:高焦油烟危害大/开始吸烟年龄早患病危险大/烟龄长病死率高/被动吸烟死亡率高1-2倍/吸烟与职业、环境、饮酒有协同作用,增加风险。空气污染:环境烟草烟雾/厨房油烟煤烟/室内装潢氡、氡子体职业因素:石棉、氯甲甲醚、无机砷、铬、镍、饮食营养:饮酒增加患病风险/膳食中植物雌激素降低发病风险/新鲜蔬菜水果降低发病率。肺部既往疾病史:哮喘、慢支、肺气肿、胸膜炎、肺炎、肺结核遗传易感性、家族聚集现象女性内分泌因素: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现代医学诊治概要,诊 断 临床表现,肿瘤引起的症状:咳嗽/咯血/胸闷气急/发热/消瘦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喘鸣/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PANCOAST综合症/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水肺外转移引起的症状: 淋巴结转移锁骨上、颈部、腋下单个、多个硬结 脑转移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精神意识障碍 骨转移局部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截瘫 肝转移食欲下降/肝区疼痛/消瘦/黄疸/腹块/腹水 肾上腺转移单侧肾上腺增大/占位,诊 断 副癌综合症,内分泌代谢:高钙血症/Cushing综合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症(SIADH)/男性乳房增大/肢端肥大症/类癌综合症(阵发潮红、腹泻、哮喘、呼吸困难)/高血糖/恶病质皮肤肌肉骨骼:皮肌炎/杵状指/多发性肌炎/黑棘皮病/色素过度沉着/瘙痒症血液系统:贫血/高凝/血栓性静脉炎/类白反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 断 影像检查,X线检查:透视/胸片/数字化X线摄影 正位/侧位/斜位/体层片CT(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肺/纵膈/胸壁/血管成像MRI(磁共振成像):较CT少用,对纵膈、肺不张、肺上沟瘤侵犯胸壁、碘过敏等CT禁忌症优选。超声波: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淋巴结、肝、肾上腺PET/CT(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肿瘤细胞糖代谢活跃,FDG异常浓聚,定位、定性ECT(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 断 细胞病理学,痰脱落细胞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细胞学检查浅表淋巴结或体表肿块穿刺纤维支气管镜(TBB):活检(TBLB)/针吸(TBNA)/刷检/灌洗/检后痰经皮肺穿刺(电透、B超、CT引导下)胸腔镜纵隔镜活体组织检查,诊 断 标志物检测,癌胚抗原(CEA):对NSCLC敏感性40%-60%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质片段抗原(CYFRA21-1):鳞癌含量丰富/与分期、病情进展、预后密切相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CLC的特异性75%-95%糖类抗原(CA199、CA125、CA242):CA125晚期升高,提示预后、复发。血清铁蛋白:阳性率随分期增加分子标志物检测: KRAS基因点突变:NSCLC30%-80%,与吸烟相关的腺癌密切 P-53基因突变:与SCLS关系密切,UICC 肺癌TNM分期(2010版),T原发灶: Tx: 原发灶无法估计; T0: 无原发灶;Tis: 原位癌 T1:3CM ;(T1a 2CM ,T1b 2CM 但3CM) T2: 3CM但7CM,距离隆突2CM,侵脏层胸膜、主 支气管、肺不张阻塞性肺炎(不超过全肺);(T2a 3CM 但5CM, T2b 5CM但7CM) T3: 7CM,侵犯胸壁、膈肌、纵隔胸膜、壁层心包;主支气管 肿瘤距隆突不到2CM,全肺不张或阻塞性炎症或原发同一叶 内出现散在结节 T4: 侵犯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喉返神经、食管、椎体、 隆突;同侧不同叶出现散在结节,UICC 肺癌TNM分期(2010版),N淋巴结转移 : Nx / N0 / N1 / N2 / N3 N1 同侧支气管肺门 N2 同侧纵隔或隆突下 N3 对侧肺门、纵隔、 两锁骨上 M远处转移: Mx M0 M1 M1a 对侧肺叶转移/恶性胸腔积液 M1b 远处转移,UICC 肺癌TNM分期(2010版),期: a T1 N0 M0 b -T2a N0 M0期: a -T1 N1 M0 b -T2a N1 M0 ,T2b N0 M0 期: a -T3-4 N1 M0 ,T1-3 N2 M0 , T4 N0 M0 b -T4 N2 M0,任何T3 M0 期: 任何T,任何 N,M1aM1b,肺癌病理分型,鳞癌:高、中、低分化 腺癌:混合亚型/腺泡样/乳头状/细支气管肺泡癌 腺鳞癌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未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 肉瘤样癌: 类癌:以神经内分泌分化方式为特点,1%-2% 唾液腺型癌,肺癌病理分型,非小细胞癌(NSCLC): 80%,腺癌、鳞癌、腺鳞混合癌、大细胞癌,不易早期发现,80失去手术或综合根治治疗机会,肺、肝、脑、骨、肾上腺转移多见,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小细胞癌(SCLC): 15%-20%,生物学行为更差,易早期转移, 发展迅速,肿瘤细胞有较明显的神经内分泌分化趋向,释放异位激素,产生异常内分泌综合症,化疗相对敏感。,18,治疗现状多学科分期规范化综合治疗,、期及部分经选择的IIIa期(T3NIM0)NSCLC 完全性切除/不完全性切除/不确定切除/剖胸探查术 期术后5年生存率55.9%,期33.5,a14.7%,b5.5%,根治性/姑息性/术前/术后,根治性/姑息性/新辅助/辅助/局部/增敏 小细胞肺癌首选,吉非替尼、厄罗替尼,常用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方案,一线方案:EP/EC IP/IC(伊立替康铂类) CAV二线方案:托泊替康(TPT)单药或联合方案 其它:伊立替康(CPT-11 )、CAV、吉西他滨(GEM)、紫杉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口服依托泊苷,非小细胞癌(NSCLC)药物治疗,一线治疗:以铂类为基础的二药联合化疗 (铂类+诺维本、铂类+健泽、铂类+紫杉醇) 吉非替尼、厄罗替尼用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二线治疗:单药多西他赛、培美曲塞, 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罗替尼 或以铂类为基础的二药联合方案(一线未用过) 三线治疗:吉非替尼、厄罗替尼(一、二线未用过)(注:一线抗血管生成治疗可用贝伐单抗、恩度、参一胶囊;一二三线PS3-4、三线进展可用中医药治疗),30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成果,3、肺癌的中医药治疗,中医对肺癌的认识,无“肺癌”病名,属于“肺积”、 “积聚”、 “癥瘕”、“劳嗽”、“咯血”、“息贲”、“肺痈” “肺痿”等病证范畴。素问咳论篇:“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jun(囷)。” 难经五十六难:“肺之积,名曰息贲久不已,令人洒淅 寒热,喘咳,发肺痈”杂病源流犀烛中云:“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景岳全书: “劳嗽声哑,声不出或喘息气促者,引肺脏败也,必死。 ”金匮要略 :“饮后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病因病机 正气虚损说,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活人机要“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诸病源候论“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 。癌瘤的发生发展主要是正气虚损,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留滞客邪,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病理变化所致。若癌瘤进一步生长,则邪长正消,正气受戕益甚,故晚期肺癌正气虚损尤为显著。,病因病机 邪毒侵肺说,烟毒内蕴 清代顾松园认为:“烟为辛热之魁。”长期吸烟,热灼津液,阴液内耗,致肺阴不足,加之烟毒之气内蕴,羁留肺窍,阻塞气道,而致痰湿瘀血凝结,形成瘤块。外邪侵肺 肺为娇脏易受邪毒侵袭,如工业废气、石棉、矿石粉尘、煤焦油和放射性物质等,致使肺气肃降失司,郁滞不宣,进而血瘀不行,痰浊内生,痰、毒、瘀互结,久而形成肿块。,病因病机 痰湿聚肺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调,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输布,致湿聚生痰,留于肺脏;或饮食不节,水湿痰浊内聚,痰阻肺络,肺气宣降失常,痰凝气滞,进而导致气血瘀阻,毒聚邪留,郁结胸中,肿块逐渐形成。,病因病机 小结,多数学者将正气虚损学说和邪毒痰瘀结合起来,认为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毒乘虚入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膹郁,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不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痰、毒、瘀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因虚而变生他证,正虚是形成肿瘤的内在依据,也是肿瘤发展、演变的关键所在,正虚为病之本,邪实为病之标,全身属虚,局部属实。虚以气虚、阴虚、气阴两虚多见,甚则可出现阴阳两虚;实则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变化。,肺癌辨证思维程序,气血病史正虚阴阳邪正盛衰脏腑 证型治则方药四诊 气滞 邪实 痰凝 血瘀 毒聚,辨证与辨病结合 扶正与祛邪结合 局部与整体结合,治疗法则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一:察整体辨邪正盛衰,辨证要点二:辨正虚邪实落实到脏腑,正虚:气虚、阴虚、 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邪实:气滞、血瘀、痰湿蕴结、热毒恋肺脏腑:早期病变在肺,在脾 晚期痰毒流注,累及肝、脑、心、肾等多脏腑,病情复杂,虚实夹杂,痰、毒、瘀互见,多脏腑病变。,辨证分型,脾虚痰湿 咳嗽痰多,胸闷气短,纳少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恍白,舌质淡胖有齿痕多,胸闷气食少纳呆,腹胀便塘,面色萎黄,舌质暗淡胖,边有齿印,脉濡或滑。 阴虚内热 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或泡沫痰,或痰中带血,口干,气急,胸痛,低热,盗汗,心烦失眠,舌质红或黯红,少苔或光剥无苔,脉细数。,辨证分型,气阴两虚 咳嗽少痰或痰中带血,咳声低怯,气短,自汗或盗汗,恶风,口干不欲多饮,舌质淡红,或舌质红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阴阳两虚 咳嗽气急,动则喘促,胸闷,耳鸣,腰酸膝软,夜间尿频,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红或黯,苔薄,脉沉细。气滞血瘀 咳嗽不畅,或有痰血,胸闷气急,胸胁胀痛或剧痛,痛有定处,或颈部及胸壁青筋显露,大便秘结,唇甲紫黯,舌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或涩。,分型论治 脾虚痰湿型,治法:益气健脾,肃肺化痰方药:六君子汤(和剂局方)合导痰汤(济生方)加减党参12克 白术9克 茯苓15克 陈皮9克 半夏9克 生南星15克 杏仁9克 百部12克 山海螺30克 石上柏30克 石见穿30克 龙葵15克 生苡仁30克 紫菀12克 款冬12克 焦山楂9克 焦神曲9克 加减:若痰多加白芥子9克,天浆壳15克;便溏肢冷加补骨脂12克,葫芦巴15克,菟丝子12克;胸水加猫人参30克,葶苈子15克,大枣5枚。,分型论治 阴虚内热型,治法:滋阴清肺,清热解毒方药:养阴清肺消积汤(验方)加减南北沙参(各)30克 天冬15克 麦冬15克 百合9克杏仁9克 鱼腥草30克百部12克 全瓜蒌30克 生苡仁30克 冬瓜子30克八月札15克石上柏30克 石见穿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苦参12克干蝉皮9克夏枯草12克 生牡蛎30克(先煎) 加减:若见痰血加仙鹤草30克,生地榆30克,白茅根30克;低热加银柴胡30克,地骨皮15克;不寐加枣仁12克,合欢皮30克,夜交藤30克;盗汗加糯稻根30克,浮小麦30克,分型论治 气阴两虚型,治法:益气养阴,清化痰热方药:四君子汤(和剂局方)合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生黄芪15克 生白术9克 北沙参15克 天冬12克 麦冬12克 杏仁9克 百部12克 瓜蒌皮15克 生南星15克 五味子6克 石见穿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夏枯草12克 生牡蛎30克(先煎) 川贝母9克加减:若偏阴虚加女贞子9克,西洋参6克;偏气虚加生晒参6克,太子参9克;黄痰加白皮9克,黄芩9克,荞麦根30克。,分型论治 阴阳两虚,治法:滋阴温肾,消肿散结方药: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合赞育丹(景岳全书)加减北沙参15克 天冬9克 生地15克 仙茅9克 淫羊藿12克 锁阳9克 苁蓉9克 川贝母9克 山豆根9克 熟地12克 王不留行9克 石上柏30克 石见穿30克 芙蓉叶30克 蚕蛹12克 薜荔果15克加减:若气急较甚加参蛤散3克(分2次吞服),紫石英15克,菟丝子12克;肾阳虚肢冷加附子6克。,辨证论治 气滞血瘀型,治法:理气化瘀,软坚散结方药: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加减桃仁9克 王不留行15克 丹参12克 三棱9克 莪术9克 蜂房9克 八月札15克 川郁金9克 全瓜蒌30克 生鳖甲15克 夏枯草15克 海藻12克 昆布12克 山豆根9克 石见穿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山慈菇15克 生牡蛎30克加减:痰血去桃仁、丹参、王不留行,加仙鹤草30克,生地榆30克,茜草根30克,参三七6克;头面部肿加生黄芪15克,防己15克,车前子30克;疼痛较甚加延胡索30克,没药9克,乳香9克,徐长卿30克,中医药治疗特色,在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的作用被充分肯定,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优势和地位日益凸现。 期:减少术后复发转移期-a:辅助术后防化疗增敏、减毒b-期: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 无手术放化疗指征:中医药起主导作用。,四、中医药治疗肺癌进展,(一)肺癌中医证型研究,中医证型研究,李忠等对203例晚期NSCLC病例研究发现气阴两虚(35.43%)及痰瘀互阻(25.99%)证型最为常见,其它依次为脾虚痰湿(11.81%)、肺脾气虚(11.81%)、气虚血瘀(8.66%)、痰湿阻滞(6.30%),各证型可相兼出现。陈锐深通过578例肺癌治疗的观察,指出晚期多见气阴两虚型,中期多见痰毒瘀滞型,早、中期多见肺郁痰结型及肺虚痰热型。候丽等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临床证候特征,结果发现气阴两虚、痰瘀互阻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确诊时的主要证型。,中医证型研究,周岱翰将肺癌分为肺郁痰瘀、脾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型。周维顺分为痰湿蕴肺、阴虚热毒、气滞血瘀、肝肾两虚型。张淑香则将非小细胞肺癌分为气虚痰湿、阴虚毒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热毒炽盛5型。刘嘉湘:将肺癌分为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脾虚痰湿,气滞血瘀及阴阳两虚5型。单纯从肺癌正虚角度出发,分为前4种证型,对临床有指导作用。,施志明等研究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发现,期以气虚型为多, 期以气阴两虚型为多, 期以阴虚或阴阳两虚为多。认为以虚症进行临床分型符合发病规律,有助于对预后的判断。中医分型与病理类型无显著相关。龙华医院肿瘤科汇总分析了时间跨度10年、样本量50,涉及肺癌辨证分型资料,总计病例数1898例,结论:虚证证型以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肺脾气虚,阴阳两虚为主;实证侧重于痰、热、瘀、毒。单纯实证占15.39%,分型数目从3种-5种不等。,中医证型研究,肺癌的中医证候分型尚不统一,但存在很多共性,总体依据阴阳盛衰、气血虚实、脏腑病机以及邪毒性质进行归类分型。这些证型基本反映了肺癌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的一些规律。,证型研究 小结,(二)中医药治疗肺癌疗效研究,疗效研究 Meta分析,陈志峰等:对国内采用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与化疗对照的1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中医药治疗晚期肺癌100例以上的报道病灶稳定率约为67-87%,中位生存期9.5-13.8个月。,50,刘嘉湘报道: 19701978年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肺癌310例(经细胞病理学确诊,、期病例占79.5%。阴虚+气阴两虚证型为80%) 辨证分型与治法: 阴虚内热滋阴生津;气阴两虚益气养阴; 脾虚痰湿益气健脾;阴阳两虚滋阴温阳。 酌情择用:化痰软坚、理气化瘀、清热解毒中药,辨证论治研究(一),51,(一)中医药治后生存率 年 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中位生存期 % 43.23 11.29 5.16 1.61 0.64 11.2月(二)肿瘤缓解率: PR 6例,NC 146例,缓解稳定率为49.03%。(三)巨噬细胞吞噬功能、T淋巴细胞转化率、E玫瑰花形成率等细胞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辨证论治研究(一),52,1980-1982年选择、期晚期原发性肺鳞癌60例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用随机法(信封法)分为两组 中医药组辨证分型为阴虚、气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证型。治法:滋阴、益气、温阳等中药为主,酌情伍用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中草药 化疗组COF方案,辨证论治研究(二),中医药与化疗组治后病灶变化分组例数部分 稳定 恶化 稳定率 P值 中位稳定期 缓解中药组 30 126 3 90% 6月化疗组 30 019 11 63.33% 0.053月 中医药与化疗组治后生存率分组 0.5年 1年 1.5年 2年 2.5年 中位生存期中医药组 86.7 66.7 26.7 13.3 0.33 465天化疗组 60.0 33.3 13.3 0.33 0 204天 X2 =4.38 P0.05,辨证论治研究(二),54,治后肺癌主要症状: 中药组改善率为72.8%;化疗组为51.6% 健康状态(KPS): 中药组提高稳定率为78.9% 化疗组降低率为46.6% 免疫功能(NK、IL-2、OKT4/OKT8、cAMP等) 中药组 化疗组,辨证论治研究(二),55,1983-1990年选择、期晚期原发性肺腺癌304例住院患者前瞻性研究 用随机法(信封法)分为两组中医药组辨证分型为阴虚、气虚、 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治法:滋阴、益气、温阳等中药为主, 酌情伍用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中草药化疗组MOF方案,辨证论治研究(三),56,分组 例数 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MST中医药组 171 60.94*36.77 31.86 24.22 24.22* 417天 MOF组 133 36.67 26.79 24.56 16.370 265天 * P0.05,两组治后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天),辨证论治研究(三),癌灶变化(WHO标准),分组 N PR NC PDPR+NC(%)中位稳定期中医药组 171 12 104 55 67.83 6月MOF组 133 7 57 69 48.12 3月,组别 n 提高10 稳定10 降低10中药组 171 63 72 36 MOF组 133 20 51 62,治后生活状态评定(Karnofsky法),辨证论治研究(三),304例晚期肺腺癌的中医治疗(刘嘉湘),金复康口服液临床研究,金复康口服液的开发研制过程(19701997年),益肺抗瘤饮(金复康口服液)治疗271 例NSCLC肺癌临床观察,益肺抗瘤饮:益气养阴清热解毒(黄芪、北沙参、天冬、女贞子、石上柏、重楼等)。27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本院1991.12-1997.6间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经胸片或CT检查,并经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鳞癌或肺腺癌、鳞腺癌。中医辨证气阴两虚证者,均未经手术或放疗。,治疗方案,271例肺癌治后肿瘤变化(WHO疗效标准) 组 别 例数 CR PR NC PD PR(%) PR+NC(%)益肺抗瘤饮组 127 0 14 89 24 11.02 81.10 化 疗 组 64 0 7 39 18 10.93 71.88化疗+益肺抗瘤饮组 80 0 17 53 10 21.25* 87.50 与化疗组比较: * P0.05,1、稳定癌灶,187例期肺癌治后远处转移情况 组 别 例数 M0 M1 转移率() 益肺抗瘤饮组 . 化疗组 . 化疗+益肺抗瘤饮组 .,益肺抗瘤饮与化疗结合有明显的抗肺癌远处转移的作用。,2、抗肺癌远处转移,组 别例数1年 2年 3年 4年 5年 中位生存期 (天)益肺抗瘤饮组 127 73.21* 33.06* 13.96 13.96 11.17* 406单纯化疗组 64 40.5418.43 11.06 5.53 0 267化疗+益肺抗瘤饮组 80 73.24#52.04# 39.03# 35.78# 20.71# 449 益肺抗瘤饮组与化疗组比较:* P0.05, * P0.01 化疗+益肺抗瘤饮组与化疗组比较:# P0.05, #P0.01 化疗+益肺抗瘤饮组与益肺抗瘤饮组比较:P0.05, P0.01,271治疗后各组生存情况,3、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4、改善临床症状,与化疗组比较:*0.01,5、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6、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中+化、化疗组的毒副反应,与化疗组比较* P0.05, 组 别 鳞癌 腺癌 鳞腺癌 合计金复康组 53 46 1 100化疗组 43 42 5 90化金组 57 42 1 100 合 计 153 130 7 290,金复康II期临床研究,经卫生部药政局批准,于1996年7月-1997年7月,对金复康口服液治疗小细胞肺癌进行II期临床研究(290例),观察与评价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三 组 病 理 情 况,治疗方案,结 果,1、三组治疗后肿瘤客观疗效评价,注:P0.01。,2、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评价方法:根据临床症状,按轻、中、重度三级评分。 临床证候积分值下降2/3 者为显著改善; 积分值下降l/3 者为部分改善; 积分值无变化或下降不超过1/3者为无改善。结果:金复康组临床症状改善率90%;化疗组45.56%;化+金组91%。 金复康组和化+金组明显优于化疗组(P0.01 ),3、提高免疫功能,4、减轻化疗毒副反应,金复康口服液 小结,基于金复康口服液可靠的实验结果和良好的临床疗效,1999年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获国家级新药证书,填补了我国中药复方口服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空白;2004年被美国FDA批准与著名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治疗中心合作,进行期临床试验。,正得康胶囊期临床研究,中医学认为癌瘤发生发展关键在于正气虚损,晚期癌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生存质量差。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约49.5%)24味常用扶正中药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核酸、蛋白质和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筛选抑瘤作用明显的药物组成新方,研制出具有益气、养阴、补肾功能的中成药制剂正得康胶囊,正得康胶囊期临床试验,试验药物:正得康胶囊(黄芪、北沙参、百合、女贞子、天冬、山茱萸、葫芦巴等)益气滋阴、补肾培本。试验目的:进一步评价正得康胶囊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参加医院:6家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时间:2003.3-2004.10,组别 例数 年龄60 腺癌 鳞癌 带瘤者 不带瘤者 试验组 312 147(47.1%) 161(52%) 133(43%) 243(78%) 69(22%) 对照组 104 34(32.7%) 53(51%) 43(41%) 84(80.8%) 20(19%),正得康胶囊期临床试验,试验组:化疗+正得康胶囊。从化疗开始,同时服正得康胶囊,每次4粒,4次/日,42天1疗程。对照组:化疗+安慰剂(模拟正得康胶囊)。服法与疗程同试验组。化疗方案:MVP或NP方案,21天/周期2。一般资料,1、改善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症状,气阴两虚证症状: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自汗盗汗、面色晄白、纳呆、气急等,(P0.01),2.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治疗后免疫功能提高稳定率(),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体重,4、合用化疗缩小稳定病灶效果,P0.01,P0.01,5、合用化疗有减毒作用,正得康组外周血象(WBC、WBCN、HB、PLT)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外周血象(WBC、WBCN、HB)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比较,正得康组对WBC、WBCN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两组均有恶心、呕吐、脱发、口腔炎等毒性反应,但正得康组的毒性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改善NSCLC患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自汗 盗汗等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症状。(2)提高NK细胞、T淋巴细胞及亚群、IL-2等免疫指标。(3)提高和稳定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体重。(4)对化疗造成的白细胞,血红蛋白等下降有保护作用。(5)合用化疗具有稳定病灶的作用。(6)能降低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使用安全,无毒副反应。,正得康胶囊期临床试验 小结,中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国家十五科技支撑计划(林洪生等),研究对象:非手术的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4例 研究方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方法。 分组:中西医结合组(化疗NP或TP +参一胶囊,n=199) 西医组(化疗NP或TP 安慰剂,n=215) 同期非随机中医组(华蟾素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 、康莱特注射液交替或单独使用,n=173),结 果,1. 化疗通过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中西医结合组 西医组 通过 21(10.510) 18(8.37) 未通过 178(89.45) 197(91.63)2. 中西医结合组症状改善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3. 体力状况评分中西医结合组优于西医治疗组 (P 0.018)。4. 化疗毒副反应:中西医结合组在血红蛋白保护方面优 于西医组,统计学差异显著,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X2=0.576,p=0.4479,结果,5 . 三组中位生存期比较 组 别 例数 中位生存期(月)化疗参一胶囊组 199 12.03*化疗安慰剂组 215 8.46中医组 173 10.92*中西结合组与单纯西医组比较P0.0118,国家批准治疗肺癌中药新药、新剂型: 口服制剂:金复康口服液 平消胶囊 参一胶囊 参莲胶囊 紫龙金片 益肺清化颗粒 芪天扶正胶囊 针剂:康莱特注射液 榄香烯注射液 鸦胆子油乳剂 艾迪注射液,外治法研究,刘氏蟾乌巴布膏对10家医院332例癌性疼痛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治疗观察,原发性肺癌 177例、原发性肝癌46例、胃癌62例、胰腺癌5例、大肠癌5例、食道癌 4例、乳腺癌4例、其他29例。结果显示,蟾酥膏组显效77例,有效8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2.65%。且有起效快、皮肤刺激小,连续使用无成瘾性和毒副作用等优点。,宣丽华用温经膏外敷大椎、双侧肺俞,同时内服中药,与单纯中药对照。治疗前后均进行T细胞亚群测定、疼痛及生存质量变化观察,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田建辉证实中药外敷腧穴可通过经络系统调节全身气血功能,调节细胞免疫。,外治法研究,孙金芳等以痛舒膏(由马陆、川草乌、独角莲、马钱子、苦参、皂角刺等组成)外敷于疼痛部位或肿块局部,联合硫酸吗啡用于癌痛,并与单用硫酸吗啡组对照,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6.32。赵玉香等用疏络膏(细辛、白芥子、延胡索、麝香、甘遂、生姜汁)穴位外敷。穴位选择:肺癌选择肺俞、云门为主穴,全息穴、大肠俞为配穴。,外治法研究,鲍艳举,花宝金等采用消瘾止痛外用方对癌痛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疗效,对胸胁部疼痛的疗效最好。且发现对不同程度癌痛疗效亦不同,对中度疼痛的疗效(93.94)高于重度疼痛的疗效(74.19)。,治疗组:三阶梯止痛疗法基础上,外敷消瘾止痛方对照组:三阶梯止痛疗法,外治法研究,曾谊,胸腔内注射香菇多糖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29例,11例(37.9%),13例(44.8% ),5例(17.3%),总有效率为82.8% 。周荣耀,夏枯草注射液治疗肺癌胸水78例,副作用小于榄香烯和化疗组。 郑香玲,用中药“鸦胆子乳剂”经皮注入肺癌瘤体,抑瘤率达49.91%,总有效率达87%。李多等,治疗76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岩舒注射液联合顺铂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