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2013届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3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2013届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3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2013届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3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2013届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3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2013届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3章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河北邯郸市第四中学 20132013 届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届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第第 3 3 章章 植物生植物生 长素的发现和作用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 3 3 一 考点介绍 本节是考纲上中的一个考点 本节重点主要是考查的是学生的试验能力 对于 学生能力的考查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考点 对于生长素的发现的过程一直是一个重点 的问题 在考试过程对与生长素的作用 以及生长素的特性 两重性的考查是一个 很容易考查的内容 特别是生长素两重性体现的曲线更是一个很好的考点 再就是 生长素的促进扦插生根的考查更是在每年高考中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 知识网络 三 高考真题 1 08 山东 8 拟南芥 P 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 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 也会 造成相似的花异常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 生长素极性与花的发育有关 C P 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 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 P 基因突变 答 案 D 解析 此题综合性较强 综合考查必修二中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及基因突变的特 点和必修三中植物激素部分 中难题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拟南 芥 出现 类 基因突变体的性状 可推测出要么是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要么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之有关 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 性运输有关 而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故特定的因素不可能诱发 特定的基因突变 故 选项错误 2 08 江苏生物 15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2 B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 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 B 解析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生长素的特性有关 与光照方向无关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并不受到抑制 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 长素和乙烯等多种激素有关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 方式不是主动运输 在植物体内才是 点评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作用特点的知识 难度不大 3 08 广东生物 11 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物 一段时间后 会发生的现象是 A 靠近地面一侧的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 根向下弯曲生长 B 靠近地面一侧的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 根向下弯曲生长 C 远离地面一侧的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 根向上弯曲生长 D 远离地面一侧的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 根向下弯曲生长 答案 A 解析 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 根向下弯曲生长 远离 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 茎向上弯曲生长 体现了根向地性和茎背 地性 4 08 广东生物 17 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 置于适宜的条件下 其生根 状况是 A 形态学下端生根B 两端都生根 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 C 形态学上端生根D 两端都生根 数量基本一致 答案 B 解析 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 置于适宜的条件下 两端都生根 形态 学下端数量较多 5 08 上海生物 14 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 当植物表现出 顶端优势时 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 a 和 b B b 和 a C b 和 c 3 D c 和 b 答案 C 解析 表现出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地向下运输 积累在侧 芽周围 从而抑制了其生长 所以侧芽周围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 且起抑制作用 四 习题 1 10 年海南 5 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 其主要原因是 A 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 其生长受抑制 B 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 其生长受抑制 C 顶芽附近的脱落素浓度较高 其生长被促进 D 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 其生长受抑制 2 2009 泉州四校联考35 燕麦胚芽鞘经如下图一所示处理 一段时间后 取 其甲 乙两块琼脂 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 B 上 A 以单侧光 照处理如 图二所示 则弯曲程度 A A B B A B C A B D 不一定 3 广东广州市海珠区2009 年高考调研试题生物15 图示一棵植株被纸盒罩 住 纸盒的一侧开口 有单侧光照 固定植物 旋转纸盒 一段时间后 植株的生 长状况是甲 如果固定纸盒 旋转植株 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 如果将纸 盒和植株一起旋转 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 则甲乙丙分别代表 A 直立生长 向右弯曲生长 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B 向左弯曲生长 直立生长 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 向右弯曲生长 向左弯曲生长 直立生长 D 向右弯曲生长 直立生长 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4 4 2009 江苏高考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 正确的是 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使植物增高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 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 果的 2 4 D 浓度相同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根失去了向 地生长的特性 A B C D 5 2011 汕头一模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B 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C 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 自然状态下西瓜的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是由邻近的芽和幼叶产生的 6 2011 江苏联考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香蕉 可加快果实成熟 B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芹菜 可提高产量 C 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 可促进细胞分裂 D 用适宜浓度的 2 4 D 处理插条两端 可促进插条两端都生根 7 11 年海南卷 13 取某植物的胚芽鞘和幼根 切除胚芽鞘尖端和幼根根尖的尖端 即 切除根冠和分生区 然后将胚芽鞘 近尖端向上 和幼根 近尖端向上 直立放置 分别 在两者切面的左侧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快 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 培养在黑暗条件下 幼根和胚芽鞘弯曲生长且方向相反 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 合理的是 A 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B 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极性运输 C 幼根向左弯曲生长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D 幼根向右弯曲生长 生长素在胚芽鞘中是非极性运输 8 2012 年新课标 5 取生长状态 一致的燕麦胚芽鞘 分为 a b c d 四组 将 a b 两 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 再从 c d 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 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 a b 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 得到 a b 两组胚芽鞘 然后 用单侧光照射 发现 a 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 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 其原因是 A c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d 组尖端不能 B a 组尖端合成生长素 b 组尖端不能 C c 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d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a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b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9 10 年宁夏 30 9 分 5 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等段 无叶和侧芽 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 至的 3 4 处后 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 一般时间后 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 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 a 如图甲 a 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 请回答 1 从图乙可知 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 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 相同 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征 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原因是 2 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 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 a1 从 图乙中可查到与 a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 即低浓度 A 和高浓度 B 为进一步确定待 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 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 80 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 没在其中 一段时间后测得半边的弯曲角度将得到 a2 请预测 a2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