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2 大气(学生版)_第1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2 大气(学生版)_第2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2 大气(学生版)_第3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2 大气(学生版)_第4页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2 大气(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专题专题 2 2 大气大气 高考预测定位 本是专题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 在历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均占有一定比重 从考 查内容上看 侧重于考查对冷锋 暖锋 气旋 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判断和特点 世界主 要气候类型的判断 分布 特点和成因 以及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不同气候类型 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多面性和重要性 气象灾害对人类带来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从考查 形式上看 主要是运用背景材料 或运用气候资料 气候分布图 或某地经纬网图等形式 考查考生的判断 分析能力 多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考查 命题的重点主要是考查学 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高考复习中注意以下几点 1 气压 气温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2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3 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 4 多运用图表 分析锋面系统的特 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5 运用图表 对比分析低压 气旋 高压 反气旋 系统的特点及对 天气的影响 6 结合热点区域 利用图表重点考查天气系统和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考点细化高考命题预测 冷热不 均引起 大气运 动 1 大气的组成和垂 直分层 2 运用图表说明大 气的受热过程 1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区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对地面保温 作用的形成机制 2 明确大气的气温日变化 年变化及水平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与特点 3 知道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学会绘制 简单的示意图并能说明海陆风 山谷风和城市风的形成 4 知道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对风的影响 会在等压面图上判断某地风向 气压带 风带 1 绘制全球气压带 风带分布示意图 2 说出气压带 风带 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1 知道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 2 能够绘制示意图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气压带 风带的形成过程和分布 规律 3 掌握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4 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掌握北半球冬 夏气压中心 5 结合案例分析不同的气压带 风带对气候类型和特点的影响 常见的 天气系 统 运用简易示意图分析 锋面 低压 高压等 天气系统的特点 1 学会从气温 气压 湿度等方面概括天气特征 2 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分析不同类型锋面的天气特征 3 结合示意图分析气旋 反气旋的特征及其相应天气状况 4 用案例说明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原因及危害 全球气1 根据有关资料 说1 从不同的时间尺度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和波动性 用心 爱心 专心2 候变化 和气候 类型的 判断 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 2 气候类型的分布 成因和判断 2 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正确看待全球变暖的原因 4 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入手 分析气候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根据气候特 点了解气候判读的方法 5 运用所学知识对比分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及其变化规律 核心知识精讲 一 全球性大气运动规律 1 赤道地区由于受热多空气上升 极地地区由于冷却空气下 沉 可以知道低纬和高纬环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环流 中纬环流是 动力因素形成的动力环流 所以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是热 力原因形成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 的 2 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 引起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南北移 动 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随太阳直射点作周期性的季节移 动 3 海陆分布使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复杂化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使纬 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 形成一个个高 低气压中心 北半球 1 月份副极地低气压 带被陆地上冷高压 如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 切断 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形 成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 7 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 如亚欧大陆的亚洲低 压 切断 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形成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 4 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导致冬夏间 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上图就是不同季节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季风环流的示意图 虚线 箭头表示高空的大气运动方向 南亚季风的成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 还有气压带 风 带的季节移动 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而向北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 力影响下 形成西南季风 冬夏季风势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二 常见天气系统 极地高气压极地高气压 带带 0 00 0 3030 0 0 60600 0 90900 0 北半球气压带 风带与三圈环北半球气压带 风带与三圈环 流示意图流示意图 赤道低气压赤道低气压 带带 副热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 带带 副极地低气压副极地低气压 带带 东北信东北信 风风 极地东极地东 风风 盛行西盛行西 风风 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0 00 0 3030 0 0 60600 0 90900 0 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高 低低 亚欧大陆亚欧大陆 太平洋太平洋 1 1 月亚欧大陆东部月亚欧大陆东部 季风环流示意图季风环流示意图 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0 00 0 3030 0 0 60600 0 90900 0 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低低 亚欧大陆亚欧大陆 太平洋太平洋 7 7 月亚欧大陆东部月亚欧大陆东部 季风环流示意图季风环流示意图 高高 用心 爱心 专心3 1 锋面系统 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 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 影响 复习关键是把握锋面活动的特征 锋面系统冷 锋暖 锋 准静止锋 概 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 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 向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 气团势力冷气团强 暖气团弱暖气团强 冷气团弱势均力敌 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 锋前锋后暖气团在前 冷气团在后冷气团在前 暖气团在 后 锋面力度较大较小小 雨区位置锋前锋后均有 锋后为主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主 要 区 别 雨区范围小中大 锋图 简图 天气图 图 示 雨区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 温暖 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 低 温晴朗 单 气团控制 天气 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 常出现阴天 下雨 刮风 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 爬升 冷却凝结产生连 续性云雨 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 升 形成持续性降水 天 气 特 征 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 的位置 气压升高 气温 和湿度骤降 天气晴朗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 团的位置 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 天气转晴 单 气团控制 天 气晴朗 用心 爱心 专心4 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 北 方夏季的暴雨 冬春季节 的大风 沙暴 寒潮 在我国出现得较少 大 多伴随着气旋出现 春 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 域和东北地区 夏季多 出现在黄河流域 华南 清明时节雨纷纷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 贵阳冬半年 天无三日 晴 2 气压系统 气旋 低气压 反气旋 高气压 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 四周高气压中心高 四周低 气流形式 北半球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东部 偏南风 西部 偏北风 顺时针辐散 东部 偏北风 西部 偏南 风 水平气流 与风向 风 向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东部 偏北风 西部 偏南风 逆时针辐散 东部 偏南风 西部 偏北 风 气流运动上升下沉垂直气流 与天气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晴朗干燥天气 实例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 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 我国 北方 秋高气爽 的天气 3 锋面气旋和近地面天气系统图的识读 锋与气旋活动联系在一起 就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分布 活动 在中高纬地区 在近 地面天气系统中 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就是锋面气旋系统 它的识读方法如下 用心 爱心 专心5 1 无论是气旋还是反气旋 都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共同 作用下 风从高气压区斜穿等压线吹向低气压区 2 锋面只形成于气旋中 因为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 在槽线 低气压等压线 向外弯曲最大处的连线 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 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 在脊线 高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地方的连线 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 故不能形成锋面 3 锋面气旋前方 后方的确定是看气流的前进方向 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 反之 为后方 4 锋面气旋中冷锋和暖锋的判定 以上图为例 首先确定冷暖气团 在一个低压系统 中 两个锋面将低压区分为两部分 其中北半部分纬度较高 为冷气团控制 南半部分纬 度较低 为暖气团控制 然后再根据气旋中气流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推理出锋面 B D 是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故为冷锋 锋面 A E 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故为暖锋 5 锋面气旋中雨区的确定 冷锋降雨发生在锋后 雨区比较狭窄 暖锋降雨发生在锋 前 雨区比较大 三 掌握四个地理技能 1 理解大气热力状况的两个作用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削弱形式削弱特点大气成分易被削弱的辐射常见的自然现象 吸收作用 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 吸收紫外线 对流层 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 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 光吸收很少 臭氧 水汽和二 氧化碳 紫外线辐射 红 外线辐射 人类活动排入大 气中的大量 CO2 等气体 使气温 增加 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 反射光呈 白色 云层越厚 反 云层 水汽 较 大的尘埃 各种波长的辐射 都可能被反射 多云的白天 气 温不太高 用心 爱心 专心6 射越强 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 发生散射时具有选择 性 向四面八方散射 空气分子 微小 尘埃 可见光中的蓝 紫色光 晴朗的天空呈蔚 蓝色 日出天已 明亮 日落天不 黑 2 大气的温室效应 2 地形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3 理解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规律 对流层大气气温的垂直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这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 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 气温的水平分布有以下几个特点 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南半球等 温线要比北半球平直 在大陆与海洋之间 冬季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 海洋向高纬 度凸出 夏季相反 这是由于海陆热容量的差异所致 在大陆和海洋的内部 由于大气 运动 洋流 地形等下垫面状况的不同 气温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异 在海 洋上 如果有 太太 阳阳 地地 面面 大大 气气 宇宙空间宇宙空间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大气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地面辐射 用心 爱心 专心7 暖流经过 气温比周围偏高 在陆地内部 由于地形的不同 气温的分布状况也不同 山 地比周围平原地区气温低 盆地 谷地 比周围地区气温高 迎风坡与背风坡气温也有差 异 4 降水的类型与降水的世界分布 1 降水的主要类型 降水类型空气上升原因降水特征主要分布地区 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上升强度大 历时短 范围小 常有风暴 雷电 赤道附近地区 夏季 的中纬度大陆地区 地形雨暖湿空气前进受地形阻挡上升降水强度较大 雨时较长 山地迎风坡 锋面雨冷暖气流相遇 暖湿空气被抬 升 持续时间长 范围广 强度 小 中纬度地区 台风雨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 升 强度大 多暴雨 伴有狂风 雷电 低纬度大陆东部 2 降水的世界分布 降水分布所在的气压带或 风带位置 大气运动 状况 降水特点 赤道多雨 带 赤道低气压带全年以上 升气流为 主 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降水量一般在 2000 左右 这里气温高 海洋面积辽阔 蒸 发旺盛 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 全年以上升气 流为主 多对流雨 副热带少 雨带 副热带高压带以下沉气 流为主 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 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 500 这里气温高 蒸发能力很强 蒸发量 远远大于降水量 多为干旱 半干旱地区 世 界上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这里 但这里并非到处 都少雨 有些地方 主要是大陆东岸 因受到 夏季风或台风等影响 降水也较丰富 温带多雨 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 低气压带 锋面 气 旋活动频 繁 年降水量在 500 1000 这里锋面 气旋活 动频繁 多锋面雨和气旋雨 大陆东岸还受到 夏季风影响 降水较多 极地少雨 带 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 气流 在极地高气压带的控制下 全年盛行下沉气流 年降水量不超过 300 毫米 是全世界降水量最 少的地带 但是由于低温 蒸发量少于降水量 这里仍属于湿润地区 四 气候的形成 分布与特点 用心 爱心 专心8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250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温带海洋 性气候性气候 350 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00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 大陆西部大陆西部 大陆内部大陆内部大陆东部大陆东部 赤道低压赤道低压 信风带信风带 极地东风极地东风 副热带副热带 高压带高压带 副极地副极地 低压带低压带 极地高压极地高压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 西风带西风带 赤道低压赤道低压 信风带信风带 极地东风极地东风 副热带副热带 高压带高压带 副极地副极地 低压带低压带 极地高压极地高压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 西风带西风带 1 气候的形成因素 太阳辐射 决定该地区所处的热量状况 而热量状况又决定着发生在地面和大气的其 他现象和过程 是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大气环流 一方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与交换 调节热量和水汽分布的不平衡 另一方面有使气候复杂化 下垫面 地面状况不同 其热容量 反射率就不同 地面获得的热量 也不同 如在同 纬度地区 由于海陆分布不同 气候差异十分显著 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 对气流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人类活动 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 臭氧层破坏 酸雨危害 另 人类植树造林 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2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候的分布非常复杂 但我们可以将世界气候分布理想化 模式化 并与气候成因 建立内部联系 下面以北半球为例说明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 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气 温降 水气候类型 类 型气 温特 点类 型降水季节变化与年降水量 mm 热带雨林 气候 终年高 温型 最冷月气温 15 年雨 型 季节分配均匀 年降水量 2000 热带草原 气候 终年高 温型 最冷月气温 15 夏雨 型 夏季多雨 冬季少雨 年降水 750 1000 热带季风 气候 终年高 温型 最冷月气温 15 夏雨 型 夏季多雨 冬季少雨 年降水 1500 2000 热带沙漠终年高最冷月气温少雨全年降水稀少 年降水量 125 用心 爱心 专心9 气候温型 15 型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冬季温 和型 最冷月气温在 00 150 夏雨 型 夏季多雨 冬季少雨 年降水 量 800 地中海气 候 冬季温 和型 最冷月气温在 00 150 冬雨 型 冬季多雨 夏季干旱 年降水 300 1000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冬季温 和型 最冷月气温在 00 150 年雨 型 季节分配均匀 年降水量 700 1000 温带季风 气候 冬季寒 冷型 最冷月气温 00 最热月 气温 10 夏雨 型 夏季多雨 冬季少雨 年降水 量 500 600 温带大陆 性气候 冬季寒 冷型 最冷月气温 00 最热月 气温 10 少雨 型 全年降水稀少 极地气候冬季寒 冷型 最热月气温 10 少雨 型 全年降水稀少 2011 年高考题 用心 爱心 专心10 2011 年高考全国卷 一般情况下 空气的密度与气温 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图 4 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 8 时气温状况剖面 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 20 千 米 时 据此完成 9 11 题 图 4 9 此时 甲 乙 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 甲地比乙地稳定 B 乙地对流最旺盛 C 乙地比丙地稳定 D 丙地最稳定 10 正午前后 A 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 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 丙地刮起东北风 D 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11 该区域可能位于 A 黄土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华北平原D 东南丘陵 2011 年高考北京卷 图 5 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 读 图 回答第 7 题 图 5 7 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 1 月 B 4 月 C 7 月 D 10 月 2011 年高考天津卷 图 6 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 结合图文材料 回答 10 11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11 用心 爱心 专心12 5 据图中的等值线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丙地年蒸发量小于 500 毫米 B 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 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 400 毫米等值线同内 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6 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 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油菜花黄蜜蜂忙 B 阴雨绵绵面梅子黄 C 稻田受旱暑骄阳 D 落叶遍地球疯狂 2011 年高考广东卷 6 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A 锋前气压急剧升高 常出现雷暴天气 B 锋后空气湿度增加 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C 锋前水汽凝结 常形成雨 雾天气 D 锋后气温降低 常出现晴朗天气 2011 年高考浙江卷 11 读图 7 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 使杭州四个呈现多变的现象 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 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13 A B C D 2011 年高考福建卷 气温 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 来风险 气候风险度越大 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图 2 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 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 7 9 题 7 图中 E F 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 0 55 0 50 B 0 30 0 50 C 0 55 0 35 D 0 30 0 35 8 导致 E F 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 大气环流 地形 B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地形 D 海陆位置 河网密度 9 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 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 E B F C G D H 2011 年高考江苏卷 图 1 是 1992 年和 2003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1992 年至 2003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 反映了 地壳活动加剧 日地距离缩短 黄赤交角变大 全球气候 变暖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用心 爱心 专心14 海平面上升 海岸侵蚀加剧 冰川融水增多 全球水量增加 海洋面积增大 海岸线长度增加 热量消耗增多 全球温度下降 2011 年高考江苏卷 图 2 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略 读图回答 5 6 题 图 2 5 图中 M 地的风向是 东北 东南 西北 西南 6 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气旋 反气旋 暖锋 冷锋 2011 年高考江苏卷 图 10 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 一旬为 10 天 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 据此回答 19 20 题 双选 用心 爱心 专心15 图 10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 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 取制作麻袋 麻布 纸张等的原料 图 7 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也是该 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 8 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 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8 分 2 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6 分 3 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8 分 4 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14 分 2011 年高考安徽卷 34 30 分 根据材料和图 14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 9 月份 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 用心 爱心 专心16 影响 2006 年 9 月 3 日至 5 日 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图 14 表示 2006 年 9 月 3 日 20 时地面气压场 图 14 1 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 低 于成都 分析成因 10 分 2 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 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10 分 3 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 若野营遇此情况 应如何防范和 自救 10 分 2010 年高考题 2010 上海卷 下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客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回答下列问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17 1 根据图 气温在 10 时 1M3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 10g 若要使最大水汽量 上升到 40g 气温应达到 A 15 B 25 C 30 D 35 2010 江苏卷 2010 年 3 月以来 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灰 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图 l 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18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2010 山东卷 图 2 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 5 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 日出时间为 5 时 读图回答问题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 5 时 20 时大气较稳定 B 12 时 15 时出现逆温现象 C 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 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2010 北京卷 下图是某日 08 时和 20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单位 百帕 读图 回答 问题 由 08 时到 20 时 图中 A 地风向偏北 风力逐渐减弱 B 地受高压脊控制 天气持续晴朗 C 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 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2010 广东卷 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 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19 A 同一海拔 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 B 同一纬度 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 C 同一山地 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 D 同一地段 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 2010 四川卷 图 2 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 距地面高度 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 15 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 2 反映的变化趋势 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 正确的是 A 合肥小于南宁 B 株洲大于石家庄 C 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D 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2 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B 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C 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D 对流 层厚度的不同 2010 江苏卷 图 4 为世界 1 月平均气温 10 22 范围示意图 图 5 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 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 7 8 题 图 4 图 5 1 世界 1 月平均气温 10 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 主要原因是 用心 爱心 专心20 A 受寒 暖流共同影响 B 受暖流影响 C 受寒流影响 D 受陆 地影响 2 甲 乙 丙 丁四地中 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 5 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010 江苏卷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 5 月 1 日正式开园 会期 l84 天 图 7 为 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5 月和 7 月主要受冷锋影响 狂风暴雨 B 6 月和 lO 月主要受暖锋影响 阴雨连绵 C 7 月和 8 月主要受副高控制 高温少雨 D 9 月和 1O 月主要受反气旋控 制 寒冷干燥 2010 全国卷 图 1 是 202010 年 3 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 图中 色调白浅云层 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21 1 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 副极地低压带 B 西风带 C 副热带高压带 D 东北信风带 2010 新课标卷 图 1 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 年 5 月初 该区域天气晴朗 气温骤升 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2 自 2009 年冬至 202010 年 4 月底 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 降水量偏少 气温偏高 B 降水量偏多 气温偏高 用心 爱心 专心22 C 降水量偏少 气温偏低 D 降水量偏多 气温偏低 3 202010 年 5 月初 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 气旋缓慢过境 B 冷锋缓慢过境 C 反气旋缓慢过境 D 暖锋缓慢过境 2010 四川卷 图 4 是某地气温 降水 潜水水位 潜水面海拔 年内变化图 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 图 4 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A 寒潮 B 泥石流 C 凌汛 D 沙尘暴 2 下列城市所在地域 与图 4 所示的气候类型相同 海拔相近的是 A 天津 B 昆明 C 新奥尔良 D 加尔各答 2010 安徽卷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提出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 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下图表示 1962 年 2007 年安徽省年 平均气温变化 完成下列问题 1 1962 2007 年 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 降幅超过升幅 B 逐年上升 C 升高约 2 1 D 波动上升 2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 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 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 天然 用心 爱心 专心23 湿地面积扩大 2010 广东卷 我国甲 乙两地均位于 29 N 附近 读 1971 2000 年甲 乙两地各月气 温和降水分布图 图 1 可知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2010 浙江卷 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 降水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不论降水量多寡 三地都冬雨较多 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A 风带南移 B 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 信风强盛 D 暖流带来的水汽 多 2 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 但冬温相差约 10 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 素是 A 纬度 B 地势 C 洋流 D 人类活动 2009 年高考题 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 1000 mm 乙地年降水量约为 500 mm 图 3 示意四地气温年内 用心 爱心 专心24 变化 据此完成 1 3 题 1 09 海南卷 造成甲 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洋流 2 09 海南卷 图 3 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 B C D 3 09 海南卷 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 常绿阔叶林带 B 草原带 C 常绿硬叶林带 D 荒漠带 下图是沿 36 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 读图回答 4 6 题 4 09 四川卷 该月平均气温 图中 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 海拔低 太阳高度大 日照时间长 B 副热带高压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晴天 多 C 受沿岸暖流影响 增温增湿显著 大气逆辐射强 D 位于山间盆地 海洋影响小 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5 09 四川卷 有关图示地区的气温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气温日较差 地比 地小 B 气温年较差 地比 地大 C 该月等温线图上 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 D 该月等温线图上 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用心 爱心 专心25 6 09 四川卷 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与 地之间人口稠密 B 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 地与 地之间森林广布 D 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在我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 据研究 一月平均 气温一般在 10 到 22 之间的地区 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7 09 上海卷 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 太阳高度小 日照时间短 8 09 上海卷 下列各组城市中 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 珠海 南昌 B 南昌 贵阳 C 贵阳 厦门 D 厦门 珠海 大气圈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大气分层中 演绎着各种自然现象 9 09 上海卷 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 总体而言 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 组是 A 对流层 电离层 B 平流层 电离层 C 平流层 中问层 D 对流层 10 09 上海文综 2008 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 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 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 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A B C D 11 09 广东文基 气候变化与异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 的原因不可能是 A 太阳黑子增多 B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 C 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 D 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 12 09 广东文基 气象谚语有 露重见晴天 的说法 就此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天空云量少 大气保温作用强 B 地面辐射强 地表降温慢 C 空气中水汽少 地表降温慢 D 大气逆辐射弱 地表降温快 用心 爱心 专心26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疏松热量 下图表示 北半球向北 的热量疏松随纬度的变化 完成 13 14 题 13 09 安徽卷 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 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 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14 09 安徽卷 曲线 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A 大气输送 总热量输送 海洋输送 B 海洋输送 总热量输送 大气输送 C 大气输送 海洋输送 总热量输送 D 海洋输送 大气输送 总热量输送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 12 13 题 12 09 广东卷 关于甲 乙 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 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 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用心 爱心 专心27 C 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 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13 09 广东卷 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 地面温度越高 地面辐射越弱 C 空气温度越低 大气逆辐射越弱 D 空气湿度大 云量多 大气逆辐射强 1 09 广东理基 气旋和反气旋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 下列有关两者的叙述中 正确 的是 A 各地反气旋的气流旋转方向不同 B 二者气流旋转运动的原因相同 C 二者形成的天气现象相同 D 热带风暴是在赤道上形成的气旋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 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 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 暴 雨天气 09 天津卷 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 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 形成原因 B 形成源地 C 移动路径 D 移动快慢 09 上海卷 下面四图中 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A 下图中 H 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 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 200 千米的速度东移 据此完成 4 6 题 4 09 全国文综 H 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 用心 爱心 专心28 A 800 米 B 1500 米C 1800 米 D 2100 米 5 09 全国文综 上午 10 时 H 地气温为 12 甲聚落气温为 17 到 15 时甲聚落的 气温最接近 A 15 B 18 C 21 D 24 6 09 全国文综 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 晴天转阴雨 B 大风有浮尘 C 晴暖有微风 D 阵风间暴雨 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 1000 mm 乙地年降水量约为 500 mm 图 3 示意四地气温年内 变化 据此完成 7 9 题 7 09 海南卷 造成甲 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洋流 8 09 海南卷 图 3 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 B C D 9 09 海南卷 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 常绿阔叶林带 B 草原带 C 常绿硬叶林带 D 荒漠带 10 09 广东文基 气候变化与异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 的原因不可能是 A 太阳黑子增多 B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 C 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 D 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 读某日 08 时地面天气图 图 和文字信息 回答 10 11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29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 a b 天气的空间变化 10 09 天津卷 在学生绘制的图中 接近 a b 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11 09 广东卷 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 冬 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 水 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 快行冷锋 B 准静止锋 C 暖锋 D 反气旋 读图 完成 15 16 题 15 09 浙江卷 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温带海洋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16 09 浙江卷 四季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仅分布的北半球 B 主要分布的赤道附近 1 2 C 主要分布在纬度 30 40 的大陆西岸 3 D 主要分布在纬度 40 60 的大陆东岸 4 用心 爱心 专心30 19 09 广东卷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上海市区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明显高于郊区 热 岛效应更为显著 其原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题 A 郊区人口减少 B 城市消耗能源增加 C 单位面积蒸发耗热减少 D 城乡局地环流增强 2011 年模拟题 2011 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二 一年中 气温在 5 以上植物可 保 持生长的天数之和称为 生长期 关于全球植物生长期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 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 海拔越高生长期越长 B 经度越大生长期越长 C 纬度越低生长期越长 D 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生长期变短 用心 爱心 专心31 广东省执信中学 2011 届高三 2 月月考文科综合试 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 它是可能蒸发 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反映了某地 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 读图完成 5 7 题 5 图中四地干燥度的排序正确的是 A 兰州 西宁 武威 酒泉 B 西宁 兰州 酒泉 武威 C 兰州 武威 西宁 酒泉 D 酒泉 西宁 兰州 武威 6 影响图中干燥度分布的因素有 A 纬度位置和冬季风 B 海陆位置和太阳辐射 C 大气环流和地形 D 纬度位置和地形 7 关于图中河流 A 和湖泊 B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B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C 湖泊为淡水湖 D 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 2011 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高考模拟考试 气象专家称2010 年是 极端天气年 极 端现象持续到新年度 澳洲出现百年一见的大水 巴西泥石流造成 670 多人丧生 斯里兰卡 有 36 万人因洪水无家可归 中国 日本 韩国都出现数十年来最低温 专家称 极端天气的 出现与全球变暖有关 据此完成8 9 题 8 下列叙述最不可能的是 A 极端天气的出现周期将缩短B 北半球低温主要受源自北极地区冷空气的 影响 C 极端天气的影响扩大化D 南半球强降水主要受圣婴现象的影响 9 低温对中国农业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32 A 影响长江流域油菜的生长 B 影响东北小麦的播种 C 青藏高原的牦牛因无法抵御低温而死亡 D 影响湖南省甘蔗的种植 浙江省 2011 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 一 37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侵蚀强度分布图 1 写出图中冻融区所处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黄河在此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7 分 2 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 试分析其原因 8 分 材料二 黄河流域太阳年总辐射量分布图 3 简述黄河流域太阳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 5 分 2011 年湖南新课标高考仿真试卷 读我国某日局部降水量预报图 回答 3 4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33 3 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 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 下列对甲 乙两地天气的叙述 正确的有 甲地中雨 乙地中雪 甲地中雪 乙地中雨 甲 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 乙地风力较强 甲 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 甲地 风力较强 A B C D 2011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二 下图是某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完成 7 8 题 7 此时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 A 近日点附近 B 远日点附近 C 春分点附近 D 秋分点附近 8 M 处比同纬度大陆 澳大利亚 气温高 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马达加斯加暖流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西风 D 山地 用心 爱心 专心34 36 2011 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 图 11 回答下列问题 28 分 1 比较甲 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 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10 分 2 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8 分 3 图中 R 区域的二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 请予以说明 10 分 37 上海市长宁 2011 年 4 月高三地理质量调研试卷 2011 年初 我国出现了南方 千里 冰封 北方 干旱少雪 的南冻北旱 的极端天气现象 世界气象组织官员说 这种现 象可能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 28 分 1 今年我国南方遭受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 时有冻雨现象发生 冻雨是高空的冰晶 雪 花下降到距地面 2000 3000 米时 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 0 的过冷却水滴 当 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 0 的地面或物体时 迅速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的现象 冻雨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图 A B C 三地中的 处 10001000 图例 湖泊 沙漠 沼泽 河流 等高线 20 30 20 30 10 20 七月风向 0 23 5 30 5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0 500 500 500 500 1000 1000 500 1000 乙 甲 R 1000 23 5 1000 10001000 图例 湖泊 沙漠 沼泽 河流 等高线 20 30 20 30 10 20 七月风向 0 23 5 30 5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00 500 500 500 500 1000 1000 500 1000 乙 甲 R 1000 23 5 1000 图图 1111 用心 爱心 专心35 举例说明它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6 分 2 此次我国华北 黄淮等地大面积干旱 受旱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是 春 小麦 冬小麦 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 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和 6 分 3 控制我国北方大面积干旱的天气系统与形成冻雨现象的天气系统有何不同 请据此阐 释造成北方大面积干旱的原因 8 分 4 结合下图说明拉尼娜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8 分 2010 年模拟题 广东中山市 2010 年高三地理质量检测试题 下图是四地区 1 月 7 月气温及 7 月降 水和全年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 完成 7 8 题 7 与图中四地区气候类型相符的城市可能是 A 是孟买 B 是墨西哥城 C 是伦敦D 是悉尼 8 四地区中最可能使用欧元的是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ABC 温暖海水 亚洲大陆 美洲大陆 用心 爱心 专心36 2010 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 温室效应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 地球变暗 效应 即随着全球变暖 气温的上升 增加的云量 光线被大气中的微粒和云层散射和反射 从而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地球逐渐变暗 阅读上述材料 图 l 和图 2 完成 1 2 题 1 图 l 中与 地球变暗 相对应的作用是 A B C D 2 图 2 是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 十分钟后 透明玻璃 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 8 B 10 C 12 D 25 四川省自贡市 2010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试题 图 4 是沿 290纬线作的太阳 年总辐射量曲线图 读图回答 3 5 题 3 地区太阳年总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大 原因是 A 自东向西地势逐渐增高 B 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 C 自东向西大气保温作用逐渐增强 D 自西向东大气削弱作用逐渐增强 用心 爱心 专心37 湖北省六校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试题 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图 读图完成6 8 题 6 图中虚线表示某地理要素的等值线 1 7表示相对数值大小 分布 该地理要素最有可 能的是 A 年均气温 B 年有效风能 C 年降水量 D 年太阳辐射 7 目前 图中数码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 最容易产生土壤盐碱化的是 A B C D 8 近年来 图示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区域内人口大量迁出 B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 近几年的降水量偏多 D 资金和科技投入增加 2010 年东北三校第一次联考文综试题 图 l 为新加坡和成都多年降雨日数 多年日 平均日照时数玫瑰图 回答 1 2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38 1 关于新加坡和成都多年降雨日数 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薪加坡多年降雨日数多于成都 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少于成都 B 新加坡多年降雨日数少于成都 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多于成都 C 新加坡多年降雨日数多于成都 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多于成都 D 新加坡多年降雨日数少于成都 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少于成都 2 据图 l 中信息分析可知 A 形成上题的主要原因是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 B 新加坡降水量丰富 水资源丰富 C 成都多年降雨日数和多年日平均日照时数大致呈正相关 D 新加坡各月日平均日照时数变率大于成都 湖北省武汉市 2010 届高三二月调研测试文综试题 2009 年 12 月 19 日 有 190 多 个国家参与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经历复杂曲折的协商后 发表了 哥本哈根协议 根据图 9 至图 11 回答 1 3 问题 20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39 1 根据图 10 和图 11 描述近百年来不同空间尺度气温变化的差异性 8 分 2 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 6 分 3 简要说明气候变暖对图 9 中甲所在国家的主要影响 6 分 原创 1 下图是中国东北地区年降雪初期及终期分布图 读图完成 18 19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40 18 图示区域降雪期时间最长的大约是 A 6 个月B 7 个月C 8 个月D 9 个月 19 影响图中 A B 两地初雪日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B 地形C 大气环流D 植被覆盖率 原创 2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 2010 年 11 月 29 日至 12 月 10 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 在未来国际气候制度构建方面 提出设立每年进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公投 倡议设立国际 气候法庭 监督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的执行情况 读图回答 10 11 题 10 1 10 16 5 1 5 1 5 16 10 16 4 16 4 16 11 1 5 16年年降降雪雪终终日日等等日日期期线线 10 16 年年降降雪雪初初日日等等日日期期线线 11601200124012801320 520 480 440 400 A B 用心 爱心 专心41 10 坎昆是墨西哥东南海面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岛 全年平均气温为 27 5 度 7 月至 10 月间雨季来临时 这里几乎天天阵雨不断 而当雨过天晴时 常会出现彩虹 结合 图示判断 坎昆 在图中的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