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归属感范文 1家庭是我心有所依的归属家庭是我们工作的后花园,经营好它,才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栖息,使我们的身心能够舞动,也才能给我们的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让我们共同走一段家庭心灵之旅。 【案例展现】案例一刘丽(化名),32岁,独生女,一名普通初中教师。 七年前通过朋友介绍认识大她两岁的李洋,彼此对对方产生好感,关系相处很好,恋爱一年后结婚。 李洋也是家里的独子,父母都是机关干部,家庭条件很不错。 恋爱时,两人关系非常好,但结婚一年后开始不断因为一些小事吵架。 刘丽觉得李洋不会关心人,他经常和朋友出去吃饭喝酒,而且几乎每次都过了半夜12点才回家,刘丽为此事和李洋吵了很多次,但不起作用。 李洋也觉得刘丽不会体谅人,他每次回家都很累了,刘丽不管明天有没有重要的事,不管他累不累,只要生气,一定要和他大吵一架才肯罢休。 刘丽每次吵架都会对李洋说“你从来不了解我的感觉,也从不关心我。 听到刘丽这么说,李洋在一边一言不发。 他很生气,他觉得自己对刘丽很好,好多事情都顺着她,他不明白为什么她还会这样讲。 刘丽生气时希望李洋能解释或者安慰她,她只希望听到李洋说“我错了”,但每次李洋坐在一旁什么话都不说,只是抽烟,刘丽觉得他不爱自己了,越想越生气,越生气就越希望李洋能和她理论。 时间长了,李洋越来越害怕回家,刘丽也感觉李洋离她更远了。 案例二下面是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爱旷课”的学生的咨询片断。 2(在咨询中该学生画的一幅家庭动力图)图画非常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家人的关系孤立、冷漠,各自为阵。 孩子一个人看电视,爸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报,妈妈站在旁边生气地挥着手骂人。 咨询师骂谁?求助者两个都骂,她整天就知道骂。 “小东西,不好好读书,整天想着看电视”,“你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准备扫垃圾啊?”还有更难听的。 咨询师妈妈表扬过你吗?求助者没有。 咨询师从来没有?以前小时侯也一直骂你?求助者她会说,你这种人有啥值得我表扬?咨询师爸爸呢?求助者他就整天知道忙,有个机会说话也全是大道理要好好读书,不要贪玩我听听就要睡着,不过倒是不骂我。 【问题透视】案例一中,可以看到刘丽和李洋婚前互相爱慕,他们顺利的结婚。 但婚后因为不了解对方在想什么,也没有一个合适的沟通方式,这便激化了他们之间的本来平常的生活小矛盾,导致李洋越来越不爱回家,而刘丽越来越烦躁。 李洋和刘丽互相之间不了解对方的沟通话语,如刘丽说“你从来不了解我的感觉,也从不关心我”,这种抱怨的方式,李洋对它进行了片面的解读,认为是完全抹杀了他的好处,完全忽略了他对她所做的一切。 3夫妻两个人离婚,而离婚证书上通常写的是什么原因?(夫妻关系不和),那为什么本来结婚时看似恩爱甜蜜的一对夫妻会走到离婚的这种地步呢?为什么呢?大家不妨可以考虑考虑。 其实之所以会有离婚这样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移情别恋,而是夫妻双方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 作为妻子,感觉不到丈夫对自己的疼爱、对家中琐事的处理。 把家里所有的事情推给妻子一人承担,为家里付出再多也得不到丈夫的认可。 而丈夫呢?则认为回到家后只看到忙碌的妻子,或者是在自己耳边唠叨不停的妇人,就会觉得原本娇媚可爱的那个妻子变了,已经不再是自己喜欢的人,常此以往下来,夫妻双方渐渐对彼此没有任何的好感,反而都很失望,觉得自己当初很傻看错了眼,回到家没有什么意思,反而变的十分厌烦,这就是他们都太缺乏家庭的归属感。 案例二中,父亲只管挣钱,很少与家人沟通(偶尔与孩子聊聊,全是大道理要好好读书,不要贪玩孩子反感);母亲是家里的管家,管家务(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管孩子,管老公,但是她的管理方式就是“骂”,骂的结果是两个人都不愿听。 左耳进,右耳出,你骂你的我做我的。 整个家庭的气氛是吵吵闹闹的。 从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孩子的问题,但我们说如果出现了问题孩子,那孩子只不过是家庭问题的牺牲品,那是个替家庭生病的孩子。 对孩子而言,正是年龄小的时候,他们更需要家庭的归属的温暖。 以上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培养家庭成员的家庭归属感,更准确的说是家庭成员培养归属感。 那么家庭归属感是什么?下面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 大家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不陌生,它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其中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是第三层次的需求。 4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有家庭,有工作单位,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某个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 而归属感的缺失有可能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个人生长、休息的地方,更被人们比作避风的港湾。 现代商业社会中,人们获得工作以后在经济上实现了独立,追求个人自由的倾向日益明显,使得传统社会中的家庭氛围逐渐淡化。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越来越发现,家庭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比如,在一向讲求个性独立的美国,9?11事件后许多人面对瞬间失去的一切,开始反思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终日追求的财富,纷纷回归家庭的怀抱。 而前几年多哈国际家庭会议则以宣言的形式呼吁国际社会重视和支持家庭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被视为家庭传统的回归。 难怪一位年轻富翁在经历了多年商海拼搏后说“目前我最幸福的事情是每天接送孩子上学,从来不迟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每个人长大以后都要实现个人独立、各奔前程,组建新家庭;但是,无论对父母,还是对自己的孩子来说,重视家庭生活、增强自己对家庭的归属感对我们的生活、对家庭幸福都是异常重要的。 终日在外面打拼,我们总有劳累、困顿的一天,这时候美酒、鲜花、掌声,都不能抚慰我们的心灵,倒是妈妈熬的莲子粥、家人的关爱最能让我们放松身心。 然而,我们不能等到自己劳累的那一刻才想到家人,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注意关爱家人,是最优的选择。 在繁忙的学习、工作等竞争状态中,提醒自己时刻关照家庭,这是我们需要养成的一种良好习惯。 家的温馨感觉从小就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曾经有人逃离了家庭,寻找自己遥远的梦想;但是他们最后不得不痛苦地发现,自己走进了死胡同。 自古以来,家庭就承载着我们这个社会最多的责任,现代社会中的贫困、艾滋病、移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无不需要从家庭单位入手,才能有所收获。 只有每个人都增强自己对家庭的归属感,我们才能建立稳固的家庭关系,为家庭成员提供一个安乐之地。 5【调适方法】一个和谐的家庭,才会让我们有归属感,而家庭的和谐,不是等来的,是做出来的。 1.多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沟通的基本模式分语言沟通和肢体语言沟通,语言更擅长沟通的是信息,肢体语言更善于沟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情感。 我们不应因某些生活中的矛盾争吵而关闭自己的心门,那样只会使问题越来越糟。 有什么问题,找个合适的时机双方坐下来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家外环境。 上面更多的是说语言沟通,而有时肢体语言的沟通更有效,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这些适用于夫妻之间,也适用于亲子之间。 2.多讲情要发挥家庭“讲情”的职能,让家庭的每个成员在家庭中都能获得心灵的慰藉。 家庭成员之间也需要讲理,但家庭成员之间更多的还是要讲情不要过多地纠缠某个家庭成员的对和错,而是要用心地体会其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从而适当地满足他。 比如,做妻子的怀疑丈夫有外遇。 而丈夫确实没有半点外遇的迹象。 那么做丈夫的是不是要和妻子讲道理,劝她不要无理取闹?不是!丈夫要注意妻子的心理需求这可能是她在表达对丈夫的不满丈夫可能这一段时间忽视了妻子哦。 孩子有时晚上不睡觉,你只给他讲道理吗?“明天还要上学”、“睡不够觉会影响身体健康”这些道理对他来说只是语言垃圾,是噪音而不是影响,他需要的是你的关爱与陪伴。 3.共营建和谐的家庭需要我们储蓄彼此之间的关爱,不断储蓄,双方共同储蓄。 你不能把它当成取之不竭的魔箱,也不能把它想当然的认作是一方的义务。 有归属感的一般就是有责任感的,责任感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对某些东西的归属感。 6我们都对这个家庭负有责任。 “我在外面不得不委曲求全,难道在家还要隐藏自己吗?”这是一些人的困惑,在家是要卸下伪装,有气了不能一味压制,适当发泄是应当的,但不代表可以任意发泄。 另一方面,不能一方始终扮演受气包的角色,气多了必然出问题,夫妻双方要有默契,在对方气头上要避其锋芒,交换扮演退让的角色。 夫妻双方热战后,常常还有一段冷战期,冷战期往往是为尊严而战,那不过是一层看似坚硬的窗户纸,你不妨问一下自己,“我先走出这一步,我会失去什么?失去了又会怎样?”家庭在我们共同的营建中会越来越和谐,成为一片温暖的海,这样在你受伤时,它才会带给你最大的抚慰和支持。 4.多换位有一则笑话一只兔子去钓鱼,第一天没有钓到;第二天,又是空手而归;第三天,它又去钓了,这时从水里窜出一条鱼,一尾巴扇在兔子脸上,“今后你再用萝卜当诱饵,我扇死你个兔崽子”。 这是个笑话,但从这个笑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点东西来,你爱吃萝卜别人也爱吃吗?所以,世界并非完全如你所想的那样。 很多时候,我们掉进了自己的思维圈子里,怎么想怎么有道理,更有甚者,根本不想,问题一出,立刻就来情绪,立刻就是惯常的行为。 问题出现了,站到对方的立场去思考一下丈夫想一下,假如自己就是妻子;妻子想一下,假如自己就是丈夫;父母想一下,假如自己就是孩子,那会怎样?【预防策略】我们不应总是亡羊补牢,而宜未雨绸缪。 1.要有真爱这里说真爱,不是和虚情假意相对,而是指真正懂得爱。 爱是什么?爱是你爱的对象需要什么,你去满足(当然也并非什么都满足),而不是根据你的想法去播撒。 有一则新闻一个大学生组织利用暑假去成都某养老院慰问演出,这里正起劲地唱着认真编排的歌,却有很多老人离席了,事后了解,暑期大学生来养老院的太集中了,对老人来说,“接待”成了受罪。 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学生献爱心值得赞美,但他们完全是根据自己什么时候有时间,自己认为演什么节目好去组织安排,结果当然就是老人们的“不礼貌”了。 你给了妻子金项链,这就是爱7吗?你给了老人1000元钱,这就是爱吗?你整天教孩子要这样、要那样,这就是爱吗?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真正的需要。 2.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心理咨询的原则之一,积极关注其实就是关注积极,即咨询师对求助者积极面的关注。 我们不妨把它引用到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来,多关注他(她)积极的一面,多关注孩子积极的一面,多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 向更大方面说,包括对工作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从积极的一面去看。 这个道理不知被多少人说了多少遍,但它是不是真正触动了你的心灵?佛讲顿悟,这种顿悟是在你经历了许多后,在某一时刻的灵光一现,是某一点的激越飞升,是突然间的思维打通与连接,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它需要你放下浮躁,沉静思考。 现在请想一下这句话其实快乐是一种习惯,抱怨也是一种习惯。 当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你的习惯,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谓“心想事成”;当消极的生活态度成为习惯,小问题也就成了大问题,使你的生活停滞不前或逐渐下滑。 3.玩耍中沟通前面已经提到了沟通,这里再讲一个沟通的非常重要的技巧玩耍,它很简单但常被人忽视。 似乎是人的天性使然,玩耍总能使家庭更加和睦,使彼此得到更多的支持。 当家人一起玩耍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深深的归属感,感觉到自己被接纳了。 父母必须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一种很深的归属感,并以此作为家庭和睦的核心目标。 家庭和睦的目标就是创造归属、喜悦和和谐的感觉。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创造家庭回忆和玩耍时间。 放下你惯常的“师道尊严”吧,在家里我们不妨也当回孩子。 肯定和鼓励也是很重要的步骤,积极寻找机会给对方一些肯定和鼓励总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造家庭回忆、一起玩耍、表达肯定和支持,所有这些带来的是家人间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 很多经典对话和心灵沟通都是在全家人共度一段时光后才出现的,深层次的交流会带来很8强的家庭和谐和家人的归属感。 如果家庭成员都能够敞开心扉,分享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那么当家人最深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自然就会拥有归属感和快乐的心情。 4.完整接纳婚姻没有完全的匹配,只有完整的接纳。 当我们开始抱怨对方时,当我们后悔嫁错人,娶错妻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我嫁(娶)的那个人是谁?是他(她)本人还是我希望他(她)成为的那个人”。 大多时候,我们只是爱上了我们想让对方成为的那个人,而非对方本身。 不让他(她)是他(她),是我们痛苦的原因。 当然向大里说,这个完整包括他(她)背后的家庭。 除了夫妻关系中的完整接纳,还有亲子关系的完整接纳,要完整接纳自己的孩子,包括他的一切。 蔡春猪,前时尚杂志,现从事影视剧编剧,被誉为“自闭症之父”。 儿子喜禾两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后来蔡春猪在新浪开设微博“爸爸爱喜禾”,以开玩笑的形式记录着他和儿子的点点滴滴,没有完全的接纳,那些含泪的笑怎能说出口。 当您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觉得他这儿不行那儿不好时,请与“老天爷也不和你商量给你个自闭症礼物”的小蔡比一比。 李开复在给家长的一封信中曾提到孩子想告诉父母的话“你们对我的期望好高,我总是达不到,总觉得对不起你们。 我希望你们能够接受一个平凡的我。 当你们看到我已经尽力而为时,能不能鼓励鼓励我?”5.少带情绪人是有情绪的动物,但是不能被情绪所奴役。 现在,请静下心来,想一想,有多少事情,是因为您一时没有控制住自己,而使事情变得更糟。 当你挥舞着双手,言词激烈时,您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吗?他能接受你语言的信息吗?在他的眼中,你只是一个暴怒的形象。 夫妻之间吵架是最带情绪的事情,文吵,伤感情,有时比武斗伤的更甚;武斗,既伤感情,又伤财力,总之不划算。 当然一般9情况下,吵架在所难免,但尽量不要让自己的情绪爆发得那么快那么猛烈,他(她)是最爱你的人,您可以在外面压抑自己,甚而“低三下四”,难道不肯为了你最爱的他(她)稍微地去调控一下吗?这种调控不是简单地压抑,它是一种爱,是一种理智思考下的行为控制。 在亲子关系上,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下面有一个案例及点评,从中我们是否能体会到一些东西。 贝贝妈这几天事情有点多,昨晚贝贝要玩五子棋,由于第一次玩,她总是不得要领。 贝贝妈告诉她好几遍,贝贝依旧没理解,让原本就很焦虑的贝贝妈烦躁起来。 坏妈妈的做法贝贝妈跟孩子说话的声音马上提高了八度,干脆捉宝宝去洗澡。 通常洗澡中娘俩也会来个互动,可今晚贝贝很不情愿配合,她火气越来越大,跟贝贝喊起来,结果贝贝哭了。 好妈妈的做法气到快失控时,贝贝妈决定离开宝宝五分钟。 她翻了翻旧相册,看到自己土气的“傻样儿”,不由觉得好笑起来。 感觉苦恼的事情早晚会烟消云散。 于是贝贝妈回到贝贝身边,耐心地哄贝贝唱歌、洗澡去了。 家是休息的地方,是“加油站”,所以家应该是和睦的、温馨的,是其乐融融的。 但如果妈妈情绪急躁,脸上阴云密布,或唉声叹气,无疑会把家庭气氛弄得紧张兮兮,给其他人,主要是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使双方的对立情绪越来越浓,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6.位置明确家庭系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你的心灵无法归位,那么这个家庭秩序就被破坏了,爱就被阻隔了。 从心灵秩序上来讲,父亲有父亲的本分,儿子有儿子的本分;父亲永远是母亲的伴侣,母亲永远是父亲的伴侣;儿子永远是儿子,女儿永远是女儿,这就是正常的秩序。 但如果父母在心灵上一分开,出于爱和平衡,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是一种爱的错位。 7.新婚夫妻与家“分离”10此处所讲的与家“分离”是指与原生家庭的心理分离。 当今社会,有不少的女孩子结婚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找不到新家庭的感觉,还是把自己原来的家当作自己的家。 在和老公的交流中也总是“你们家”、“我们家”的。 比较普遍的情况是结婚之后,某些丈夫和他的母亲还是像以前那样密切,不知道要适当调整母子关系,这就是丈夫的问题,做妻子的就可以给他指出但一定要委婉。 而妻子呢?也要反思,是不是妻子也过多地保持了和自己原生家庭的紧密关系,因而引起老公无意识地用保持和自己原生家庭的紧密关系来抗衡?一个真正的家庭的诞生并不是两个人举行了结婚仪式住在了一起就诞生的,也不是生了一个小孩就诞生的,它往往需要夫妻双方长时间的磨合,绝非一蹴而就所能实现的,它需要双方都和彼此的原生家庭进行必要的心理上的分离任何其中一方和自己原生家庭的过分联系都会阻碍一个家庭的真正诞生!只有分离之后才能真正结合!当然也有新家庭在两个新人结婚的当天就迅速建立起来的,但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老一辈也就是公公婆婆们往往认为媳妇是加入的新成员,应该主动适应家庭环境,应该一切以婆家为中心,而媳妇们往往认为公公婆婆是应该退出的老成员。 甚至还有的媳妇认为自己原来的家庭才是自己的真正家庭,新的家庭应该包含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之中,新的家庭应该以自己的原生家庭为中心进行旋转。 这种定位上的矛盾不解决,家庭的纠纷就永远不会停止,而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等都会出现问题。 当新婚的夫妻都完成了和原生家庭的分离之后,他们就开始了新家庭的建设工作。 8.空巢老人心理调适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是希望子女在身边的,但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子女离开老人的家庭,甚至见面的机会就不多,形成了很多空巢家庭。 中老年人对大家庭的归属感日益增强,年轻人却对小家庭的归属感在增强,形成了一对矛盾,不利于中老年人精神健康,这一方面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另一方面需要中老年人调整自己的心态,夫妻之间常陪伴、聊天,并尽量给自己安排下充实的生活。 119.孩子归属感的培养本篇虽然主要是讲成人的家庭归属感,但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甚而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支撑,如果孩子对家庭没有归属感,其实它是一系列问题的结果,同时也会成为一系列问题产生的起因,相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家庭成员也不会产生很好的归属感。 因此培养孩子的家庭归属感也极为重要,太多的理论不再讲,这里提供两个实在的小技巧 一、设立家庭游戏之夜(这和前面的玩耍沟通是一个道理)。 定期选一个夜晚,关掉电视和电脑,不做功课不练琴,全家一起玩游戏。 给孩子一个游戏的童年,他会永远记住家的快乐和温馨。 二、要求孩子们做家务。 父母若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做功课或是练钢琴,而不让他参与家务,无异于剥夺了他作为家庭一分子的权利和义务。 更何况,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技巧是父母亲的责任。 【心理技巧训练】下面介绍几个简单有效的心理训练技术,经常练习,定能取得很好的自我心理调适效果。 1.放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轮状病毒培训
- 有效沟通培训心得
- 播音主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设备维护保养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央电大(国家开放大学)药学本科《药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施工升降机司机(建筑特殊工种)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职护理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医专长病例考试题及答案
- 中医院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中医新专长考试题目及答案
- 蜂鸟众包培训知识课件
- 新转型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25年-2028年)
- 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期神丁鹏期货交易课件
- 反走私课件教学课件
- (2025秋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JIS G3507-1-2021 冷镦用碳素钢.第1部分:线材
- 道路交通安全培训PPT课件
- 村民自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报告
- 三年级作文指导暑假趣事(课堂PPT)
- 处方及处方调配管理制度.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