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氮族元素氮族元素 1 1 氮和氮的化合物氮和氮的化合物 单质 氮的氢化物 氮的含氧化合物 2 2 磷和磷的化合物磷和磷的化合物 单质 磷的氢化物 磷的含氧化合物 磷的卤化物 和硫化物 本章摘要本章摘要 3 3 砷 锑 铋砷 锑 铋 单质 砷锑铋的氢化物 砷 锑 铋的氧化物及其 水合物 砷 锑 铋的三卤化物 砷 锑 铋的硫化 物 N 氮 大气中的 N2 动植物体内的含氮物质 智利 硝石 NaNO3 0 03 第 18 位 P 磷 动植物体内的含磷物质 磷酸钙 Ca3 PO4 2 H2O 其它磷酸盐矿物 0 11 第 12 位 As 砷 Sb 锑 Bi 铋 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 雄黄 As4S4 雌黄 As2S3 辉锑矿 Sb2S3 辉铋矿 Bi2S3 1 1 氮和氮的化合物氮和氮的化合物 一 单质 N2是空气的重要成份之一 无色无臭无毒 溶解度小 N2分子 中 两个 N 之间成三键 1 个 2 个 N2是已知的双原子分子中 最稳定的之一 1 氮气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 N2很稳定 表现出惰性 高温下 活泼些 1 和非金属的反应 N2 3H2 2NH3 催化剂 一定 T P 下反应 高中讨论过 2 和金属单质的反应 高温下和 Mg Ca Sr Ba 反应 3Ca N2 Ca3N2 Ca 410 Sr 380 Ba 260 和 Li 反应 250 就很快了 6Li N2 2Li3N 2 氮气的制备 工业上分馏液态空气 制 N2 制取高纯 N2需将 N2通过灼热铜网以除去 O2 通过 P2O5除去 H2O 之 后 储入钢瓶 黑瓶黄字 而 O2是蓝瓶黑字 最危 险的是 H2瓶 深绿瓶红 字 实验室中制 N2 加热 亚硝酸铵溶液 NH4NO2 aq 2H2O N2 也有时现生成 NH4NO2 再分解制 N2 NH4Cl NaNO2 NaCl H2O N2 其它氧化性酸的铵盐 也可分解制 N2 NH4 2Cr2O7 s Cr2O3 4H2O N2 二 氮的氢化物 1 氨 NH3 1 NH3的分子结构 2 液氨的性质 和 H2O 相比较 33 4 液化 可作非水溶剂 它 是路易斯碱 故液氨和 H2O 一样 很难电离 和 Na 反应 H2O 和 Na 反应迅 速 NH3和 Na 反应极慢 放置时反 应如下 H2逸出后 蒸干得白色固体 NaNH2 即氨基钠 NH3 l 能溶解碱金属 稀溶 液显蓝色 氨合电子是金属液氨溶液显蓝 色的原因 也是金属液氨溶液显强 的还原性和导电性的依据 它的导 电性超过任何电解质溶液 类似金 属 3 氨的化学性质 A A 络合反应 氨分子中有一个孤电子对 所 以可与许多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络离 子 2 联氨 N2H4 1 结构 N2H4可以看成是 NH3中的一 个 H 被 NH2取代 联氨又叫肼 N 上仍有孤对电子 2 联氨的性质 纯的联氨是无色液体 m p 1 4 b p 113 5 A A 显碱性显碱性 其碱性的机理与 NH3一样 是二元弱碱 比 NH3略弱 B B 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性 N2H4 N 显 2 价 既有氧化 性又有还原性 不论在酸中 碱中 联氨作 氧化剂 反应都非常慢 故只是 B 杂化 与 3 个 F 形成三个键 B 中还有一个空 的 2P 轨道 NH3的孤电子对填到 B 的 2P 空轨道中 NH3溶于水中形成水合氨分子 NH3 H2O 而不是 NH4OH 氨分子 是通过氢键与水结合成 NH3 H2O 上述这些反应归于氨分子中存 在孤电子对 氨起路易斯碱的作用 B B 还原性还原性 NH3中 N 3 价 只能作还原 剂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N2 H2O Pt 催化时产物是 NO 和 H2O 氯和溴也能将 NH3氧化 高温下氨的还原性增强 氨气还原 CuO 被 HNO2氧化 C C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 NH3中的 H 可依次被取代 生 成 NH2 氨基 亚氨基 和氮化物 的衍生物 一个好的还原剂 N2H4是一种火箭燃料 N2H4 HNO2 2H2O HN3 叠氮酸 当有 Pb Ni 作催化剂时 发生如下的反应 N2H4 N2 2H2 3N2H4 N2 4NH3 C C 配位能力 配位能力 因为 N2H4中 N 有孤电子对 所以可与 Mn 形成配合物 3 联氨的制备 用 NaClO 氧化过量 NH3水制 取 N2H4 痕迹量的过渡金属离子的存 在加速 N2H4的分解 因此实验中 常加入明胶 吸附 或络合剂 3 羟氨 NH2OH 看成是 NH3中的 H 被 OH 取代 仍有孤对电子 可以配 位 纯羟氨是白色固体 又叫胲 非金属也可以发生取代 NH4Cl 3Cl2 4HCl NCl3 黄色油状液体 NCl3受振动或受热 90 以上 猛烈爆炸分解 2NCl3 N2 3Cl2 因为 Cl 作配体半径大 配体间斥力大 所 以不稳定 而 NF3却是相当稳定的无色液 体 因为 F 半径小 彼此之间斥力 小 所以可稳定存在 D D 氨解反应氨解反应 氨基 亚氨基 可取代其它 化合物的原子或基团 氨解反应和水解类似 E E 铵盐的热分解反应铵盐的热分解反应 铵盐不稳定 易分解成氨气和 相应的酸 质子转移反应 氧化性酸的盐 分解产物的 NH3被氧化 NH4NO3 N2O H2O 4 氨的制备 工业 单质直接化合法 其氧化还原性能和联氨相似 由于动力学原因作氧化剂时反应 速度慢 在酸中碱中均是还原剂 2NH2OH 2AgBr 2Ag N2 2HBr H2O 羟氨也可以与 HCl H2SO4成 盐 NH3OHCl 或 NH2OH HCl NH3OH 2SO4 或 NH2OH 2 H2SO4 4 叠氮酸 HN3 无色液体 1 分子结构 2 性质 也是一种拟卤离子 反应 类似于卤素离子 a 酸性 它是氮的氢化物中唯一的酸 性物质 b 重金属难溶盐 AgN3 PbN6 HgN3 均为难溶盐 白色 c 稳定性 活泼金属的叠氮 酸盐较稳定 HN3不稳定 受热爆炸分解 2HN3 H2 3N2 Pb Ag 等叠氮酸盐不稳定 该反应是个放热反应 这种情 况下氨要分解 所以高温有部分氨 发生分解 而低温反应又很慢 因 此产率较低 实验室制法 氮化物水解可得 NH3 如 Ca3N2 6H2O 3Ca OH 2 2NH3 易爆炸 2AgN3 2Ag 3N2 PbN6可以做雷管的引火物 3 制法 三 氮的含氧化合物 1 氮的氧化物 1 N2O 无色气体 2 NO 无色气体 SP 杂化 顺磁性 3 N2O3 0 时为蓝色液体 N2O3是 HNO2的酸酐 273K 时 N2O3 为 蓝色液体 4 NO2 NO2 棕红色气体 N 不等性杂化 C 氧化还原性 HNO2中的 N 为 3 价 所以既有氧化 性 又有还原性 在酸性介质中 HNO2 NO 0 99 V 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因在酸中有 NO 存在 易得电子 成 NO 故很容易将 I 氧化 这是亚 硝酸和稀硝酸的区别反应 硝酸盐的 酸性溶液 不能将 I 氧化 是由于上 述动力学原因所至 遇强氧化剂时 也有还原性 在无氧化剂和还原剂时 易歧化 D 难溶盐和络合物 除浅黄色的 AgNO2不易溶解外 其余盐类一般易溶 在亚硝酸和亚硝 酸钾的溶液中加入钴盐 生成 络离子 其钾盐 K3 Co NO2 6 是黄色沉淀物 亚硝酸是一种既有 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但以氧化性为主 有络合能力的不稳定的一元弱酸 大 键中电子少 键级高 稳定 杂化轨 道中 尽量不剩单电子 单电子不成键 能量太高 于是不成键的杂化轨道具有对 电子 不杂化的 Pz 轨道中有单电子 N2O4是一种混合酸酐 5 N2O5 白色固体 是 HNO3 的酸酐 气体 分子的结构 2 亚硝酸及其盐 1 亚硝酸的分子结构 一般来说 反式结构稳定性大于顺式 因为双键 O 于 OH 在两侧 彼此间排斥利 小 稳定 HNO2分子中 N 采取 SP2不等性杂化 于两个 O 形成两个 键 N 的孤电子对占据一条杂化轨道 Pz 轨道 中有 1 个电子 与端基 氧的 Pz1肩并肩重叠形成一个 键 NO2 中的 N 采取 SP2不等性杂化 形 成两个 键 N 还有一个 Pz1轨道 两个 O 各有一个 Pz1 加上外来一个电子形成 3 制备 将 NO 和 NO2的混合物通入冰水 中 得 HNO2 NO2 NO H2O 2HNO2 蓝色 温度高时 HNO2不稳定 受热 分解 3 硝酸及其盐 1 硝酸及其硝酸根的结构 2 硝酸的性质 b 不稳定性 4HNO3 4NO2 2H2O O2 HNO3 沸点 356K 达到沸点后 HNO3逐渐分解 见光也分解 所以避 光保存 2NHO3 N2O5 H2O 发烟 2HNO3 强脱水剂 N2O5 H2O N2O5 是 HNO3 的酸酐 c 氧化性 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还原产物多 数是 NO2 NO2对 HNO3的氧化反应有催 化作用 Cu 4 HNO3 Cu NO3 2 2NO2 2 H2O 浓 HNO3与非金属反应还原产物多 数为 NO S 2HNO3 浓 H2SO4 2NO 稀 HNO3与还原剂反应 产物为 NO 证明 HNO3越稀 还原价态越低 金属越 活泼 产物价态越低 Zn HNO3 稀 Zn NO3 2 化学性质 在酸性介质中 从自由能氧化图可以 看出 HNO2位于 HNO3 与 NO 连线的上方 从热力学角度上看 HNO2不稳定 动力学 上也不稳定 HNO2仅存在于水溶液中 从 未得到过游离酸 HNO2易歧化分解 在碱性介质中稳定 可推断 亚硝酸 盐可稳定存在 B 弱酸性 在强酸中的存在形式是 2 NH4NO3 H2O 检查 NH4 的方法 因为 HNO3浓度不同 所以还原产 物可能为 N2O N2 极稀的 HNO3 几乎 无氧化性 MnS HNO3 极稀 Mn NO3 2 H2S 尽管浓硝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但 Au 在浓硝酸中仍然很稳定 可溶于 王水中 王水的氧化作用 浓 HNO3 浓盐酸 1 3 体积比 这时 HNO3稍浓时即可将 Au 溶解 故王水的氧化能力没比 HNO3增强 而 是王水使金属的电势下降 于是王水 可溶 Au Pt 等贵金属 Au HNO3 4HCl HAuCl4 NO 2H2O 与 Pt 反应 生成 H2PtCl6 3 硝酸盐的热分解 阳离子离子电场较弱 亚硝酸尚可稳定存在 故硝酸盐热分解 产物为亚硝酸盐 电位在阳离子 Mg2 Cu2 之间 的硝酸盐电场强些 亚硝酸盐不稳定 也要分解 放出 NO2和 O2 阳离子 Hg Ag Au 氧化物不稳定 分解 还原性阳离子 NH4NO3 N2O H2O 一般硝酸盐分解都有 O2放出 故 可助燃 带结晶水的硝酸盐受热发生水解 反应 4 硝酸的制备 工业上用 NH3氧化法制 HNO3 实验室制法 硝酸有挥发性 可用 NaNO3和浓 硫酸反应制取 2 2 磷和磷的化合物磷和磷的化合物 一 单质 1 同素异形体 红磷的结构目前还不十 分清楚 有人认为红磷是链 状结构 红磷 白磷放置或加 热可以转变成红磷 白磷 红磷长期与空气接触也 会发生缓慢氧化 生成极易 吸水的氧化物 这就是红磷 易潮解的原因 所以红磷应 4 歧化反应 白磷在酸中 水中和碱中歧化反应 的 G 都是负值 但由于动力学原因 这种歧化只有在碱中才能成为现实 P4 3NaOH 3H2O PH3 3NaH2PO2 次磷酸钠 PH3相当于 NH3 称膦 在 H2O 中的歧化速度相当慢 可以 忽略 故少量的白磷可以放在 H2O 中保 存 和 N2相比 P4是活泼的 不稳定 这可以从自由能氧化态图中看出 保存在密闭容器中 黑磷具有片状结构 并 有导电性 活泼性小于红磷 一般谈到单质磷 经常 指白磷 它是 fG m 0 fH m 0 的那种磷 白磷是分子晶体 立方晶系 分子间靠范德华力结合 分 子式 P4 4 个磷原子位于四 面体的四个顶点 基本上以 P 轨道相互成键 各 PPP 60 故轨道重叠 不大 这种 键不稳定 说明有张力有弯曲 这是白 磷活泼的主要原因 2 磷的化学性质 1 和非金属单质反应 和 S 反应 4P 3S P4S3 黄色固体 P4S5是制火柴的原料 许多 与磷反应的过程 都是以 P4 为基础 2 和金属反应 P Al AlP 2P 3Zn Zn3P2 被具有氧化性的金属离子氧 化 如 2P 5CuSO4 8H2O 5Cu 2H3PO4 5H2SO4 生成的 Cu 又可以和 P 直接化合成 Cu3P 3 和高价金属离子反应 11P 15CuSO4 24H2O Cu3P 6H3PO4 15H2SO4 3 制备 磷蒸气通入水中凝固成白磷 误食白磷中毒 可以 服 CuSO4做解药 二 磷的氢化物 1 磷化氢 磷化氢又叫做膦 1 结构为三角锥形 因为 电负性 P 小于 N 在 PH3分子 中 P H 成键 轨道和孤电子对 占据的轨道能量相差大 表明 s 轨道参加杂化的趋势小 基 本上被孤电子对所占有 磷原 子参加成键时基上是三条纯 P 轨道 所以键角在 90 左右 这一结构使 PH3于 NH3在性质 上 有较大的差异 2 膦的性质 大蒜味 m p 141K b P 185 6K 比 NH3低 在水 中溶解度比 NH3 小得多 290K 时 100 个体积的水可 溶解 26 个体积的 PH3 在 PH3的水溶液中几乎不 存在 PH4 鏻离子 PH3碱性小于 NH3 但 PH3 g HI g PH4I s 在固态 PH4I 中存在 PH4 离子 由于 PH4I 极易水解 所以在 水溶液中无 PH4 离子存在 A 配位能力 说明 PH3和 H 络合能力 较差 因为半径 P 大于 N 与 H 结合力小于 N 又因为 H 离 子无电子 不能与 P 的 3d 轨 道形成反馈键 所以形成 PH4 的倾向不大 因此溶液中 有 PH4I 时 很易变成 PH3 PH3溶解度又小 故 PH3易从 溶液中逸出 所以 PH4 在水 B 还原能力 从自由能 氧化态图上看 各折 线均具有负的斜率 故还原性一般都 强 PH3一定温度下 可在空气中燃烧 PH3无论在酸性的条件下还是在碱 性条件下均表现较强的还原性 可把 一些金属从它的盐中还原出来 3 PH3的制备 可结合 NH3的制备考虑 A 直接化合 2P4 6H2 4PH3 g B 磷盐加强碱 C 磷化物的水解 D 白磷在碱中歧化 2 联膦 用水解法制的 PH3其中含有 P2H4 因此可以自燃 纯的 P2H4是白色液体 2P2H4 7O2 2P2O5 4H2O 产生 鬼火 中不易存在 但与过渡金属络合时 其能力又比 NH3能力强 原因 是 N 的 原子中无 d 轨道 而 P 的原子中有 3d 空轨道 可接受过渡金属离子中的 d 电子对 形成反馈键 所以配 位能力 PH3大于 NH3 三 磷的含氧化合物 1 氧化物 1 分子结构 P4分子中受弯曲应力的 P P 键在 O2分子的进攻下很易断裂 在 每对 P 原子间嵌入一个氧原子 形 成一个稠环分子的 P4O6分子 接近 球形 彼此之间易滚动 故 P2O3分 子有滑腻感 白色吸潮性蜡状固体 每个 P 上有孤对电子 还可以 再结合氧 形成 P4O10 又简称五氧 化二磷 2 氧化物的性质 3 磷酸 1 分子结构 P P SP3不等性杂化 双键有 d p 配键 2 磷酸的性质 纯的磷酸是固体 m p 42 b p 213 高沸点的酸 市售的 85 的 H3PO4 相当于 15 粘稠溶液 与形成氢键 有关 A 酸性 B 非氧化性的酸 氧化性弱的原因 1 中央原子氧化数是 5 比同周 期的 HClO4 VII H2SO4 VI 都低 氧化性减小 2 中心原子和氧之间的键能大 Si P S Cl 次序 隔绝空气加热 P4O6会得到另一种氧 化物 P2O4 2P4O6 3P2O4 2P 红 加热 P2O4有光泽无色晶体 耐高温 P2O4 溶于水得 H3PO3和 P3O4 P4O10和水作用 水少时 P4O10 2H2O HPO3 4 环偏磷酸 水多时 4HPO3 2H2O 2H4P2O7 焦磷酸 当有硝酸催化 H2O 量大于 P4O10 的 6 倍时 很快的生成 H3PO4 P4O10 6H2O 4H3PO4 加热 HNO3催化 P4O10是强脱水剂 从吸水效率 每立方米含水克数 可看出吸水 能力 它可以使 H2SO4脱水 P4O10 6H2SO4 6SO3 4H3PO4 2 亚磷酸和次磷酸 1 分子结构 H3PO3分子中的 P 采取 SP3 杂 化 三条杂化轨道中的一条与 H 结 合另两条轨道与 OH 结合 形成 3 个 依次减小 故 H3PO4 和 H2SiO3 氧化性不强 C 络合性 磷酸根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 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可溶性配 合物 所以分析中常用做为 的掩蔽剂 D 缩合性 H3PO4加强热发生脱水缩合 反应 焦磷酸 H4P2O7 焦磷酸 为四元中强 酸 也叫一缩二磷酸 链聚多磷酸的通式 键 与端基氧形成一个配位键 两个 d P 配键 H3PO3 无色固体 m p 346K 溶解度 82g H3PO3 100g H2O 二元中强酸 次磷酸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羟基 所以它是一元中强酸 P SP3杂化 分别于两个 H 一 个 OH 形成 3 个 键 与另一个 O 形成 1 个配位键和两个 d P 配 键 H3PO2 有毒 纯净的 H3PO2 为 无色晶体 易吸水潮解 2 化学性质 A 还原性 H3PO3和 H3PO2都是强还原剂 在 H 中 在 OH 中 卤素单质 重金属盐 AgNO3 HgCl2或 CuCl2 NiCl2的溶 液都能被 H3PO2及其盐还原 所以 次磷酸盐用于化学镀 环三聚 环四聚 四偏磷酸 HP3O 4 磷酸是难挥发的非氧化性的 易络合和缩合的三元中强酸 焦 磷酸和偏磷酸的酸性比磷酸强 3 磷酸盐 A 种类多 B 溶解性 正盐的 Na K Rb Cs NH4 一氢盐 二氢盐 以及 其它金属离子的二氢盐及部分一 氢盐 可溶 其它离子的正盐 部分一氢 盐 难溶 C 水解性 易溶的碱金属磷酸盐和磷酸 一氢盐水解 溶液显碱性 二 氢盐水解显酸性 D 几种磷酸根的鉴别 KPO3 K4P2O7溶液 加入少 B 歧化反应 从次磷酸在碱性介质中的元素 电势图可以看出 次磷酸在碱性 介质中不稳定 易歧化 纯的亚磷酸或它的浓溶液 强 热下也发生歧化分解 4H3PO3 3H3PO4 PH3 加热 许 2 mol L 的 HAc 再滴入 1 的鸡蛋清溶液 使蛋白溶 液凝聚 四 磷的卤化物和硫化物 1 PX3 和 PX5 随分子量增大由气态到液 态到固态 如 PF3 g PCl3 l PBr3 l 一般均无色 PI3 s 红色 PCl3在酚溶液中反应 PCl3 3HOC6H5 P OC6H5 3 3HCl 亚磷酸三 苯酯 磷的卤化物易水解 若 H2O 少 水解不完全 PX5 H2O POX3 2HX POX3 磷酰卤 卤化磷酰 或卤氧化磷 其中最重要的是 POCl3 可用于与醇类化合物反 应 合成磷酸酯 杀虫剂 高价态卤化物 PXPX5 5液态时不导电液态时不导电 证明 PX5为共价化合物 2 磷的硫化物 是 P 和 S 共热产物 以 P4为基础的 有 P4S3 P4S5 P4S7 P4S10 均为浅黄色 固体 结构如图所示 水解 P4S3 9H2O 3H2S PH3 3H3PO3 加热 非离子型化合物 热稳定性热稳定性 随卤素原子量增大 卤素 离子还原能力增强 稳定性减 弱 另一原因 按顺序 X 减小 键长增大 键减弱 容易分解 PF5 PCl5 PBr5 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 固态的 PCl5和 PBr5都不 具有三角双锥结构 PCl5晶体中 含有正四面 体的 PCl4 和正八面体的 PCl6 PBr5晶体中却是 PBr4 和 Br 气态分子的结 构符合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结 构 为三角双锥结构 3 3 砷 锑 铋砷 锑 铋 一 单质 1 物理性质 砷的熔点突然升高 这说明 由分子晶体发生晶体类型的转变 已变为金属晶体 金属键随半径 的增大减弱 故 Sb Bi 又越来越 低 Bi 已是低熔点金属 砷篜气的分子为 As4与 P4相 似 也是四面体结构 Sb Bi 具有导电性 液态导电性 大于固态 2 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可与 O2 S X2等直接化合成 三价化合物 和 F2反应有五价化 合物生成 还原性 2 与金属反应 氧化性 与碱金属生成 Na3M 型化合物 与碱土金属生成 Mg3M2型化合物 与 IIIA 族形成 GaAs InAs GaSb AlSb 是重 要的半导体材料 3 与酸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介于 H 和 Cu 之间 不与盐酸反应 可与氧化性酸反 应 4 和碱的反应 Sb Bi 无此反应 与酸碱的反应说明 As Sb Bi 金属性增强 到 Bi 完全是金属性 而 As 主要是非金 属 二 砷锑铋的氢化物 1 氢化物的制备 1 水解法 不变价 Na3As 3H2O 3NaOH AsH3 Na3As 3HCl 盐酸 3NaCl AsH3 说明 AsH3的碱性极弱 而 Na3N 在盐酸中不能放出 NH3气体 Mg3Sb2 6HCl 3MgCl2 2SbH3 Mg3Bi2 6HCl 3MgCl2 2BiH3 2 还原法 由 3 价到 3 价 As2O3 6Zn 6H2SO4 2AsH3 6ZnSO4 3H2O 用 KBH4 硼氢化钾是一种强还 原剂 还原 KSb C4H4O6 2酒石酸 锑钾得 SbH3 用更强的还原剂 LiAlH4 氢化铝锂还原 BiCl3可 得 BiH3 需在 100 下进行 2 化学性质 1 不稳定性 BiH3在常温下很快分解 要在 液氮温度保存 在无氧化剂时 2SeH3 2Se 3H2 加热 形成砷镜 黑色 具有金属光 泽 砷镜反应可以检测出 As 的存在 含 As2O3 砒霜 0 1g 致命 的样品 和 Zn 盐酸等混合 将产生出气 体导入管中 法医鉴定 As 中毒 马 氏试砷法 这个方法可检查出 0 007mg 的 As 砷镜可溶于 NaClO 溶液中 所以用 NaClO 可以洗掉玻璃上的砷 镜 SbH3也有锑镜反应 但不能用 NaClO 洗掉锑镜 用硝酸或硫酸洗 2 还原性 从制备可以看出 AsH3 SbH3 BiH3的还原性依次增 强 可以还原 KMnO4 K2CrO7 H2SO4 H2SO3等 还 可以和重金属的盐类反应 产生重 金属 2AsH3 12AgNO3 3H2O As2O3 12HNO3 12Ag 当 AgNO3溶液浓时 有 Ag3As 沉 淀产生 AsH3 6AgNO3 浓 Ag3As 沉淀 3AgNO3 黄色复合物 3HNO3 这个反应是古氏试砷法的原理 Gutzeit 古氏试砷法可检出 0 005mg 的 As2O3 3 碱性 从制备上已看出 AsH3 SbH3和 BiH3碱性极弱 以致可以从盐酸中 逸出 三 砷 锑 铋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Bi2O3黄色 Bi2O5 棕色 其余氧化物为白色 1 酸碱性 1 3 价化合物 As2O3两性偏酸 Sb2O3两性 偏碱 Bi2O3碱性 氢氧化物的在水溶液中的 电离方式 As 以酸式电离为主 两性 H3AsO3 Sb 两性 Bi 碱式电离 Bi OH 3 2 5 价化合物 As2O5 Sb2O5 Bi2O5 H3AsO4 H3SbO4 HBiO3 均为酸 性物质 2 氧化 还原性 1 三价砷的还原性 3 价含氧酸中 还原性最强的 是 在碱性介质中 而在强酸中 即 pH 0 H 1 时 所以 在碱中 I2可以氧化 在酸介质中却不能 而是其 逆过程 2 五价铋的氧化性 5 价含氧酸中以 Bi V 的氧 化性为最强 从单质的性质中已经 看到硝酸不能把 Bi 氧化成 Bi V 而可以把 Sb As 氧化到五价 Bi V 要在碱中生成 生成的 NaBiO3是相当强的氧化 剂 四 砷 锑 铋的三卤化物 1 物理性质 分子量越大 m p 越高 颜色越深 AsF3 AsCl3 为液体 其 余为固体 AsI3 SbI3 为红色 BiBr3黄色 BiI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幼儿园自评报告
- 凉州词王瀚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773 - 2018竹制品检疫处理技术规程》
- 用电应急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生鲜期货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生物采样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查房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易错题型强化训练模拟试卷
- 白塞病血管病变护理查房记录
- 2025至2030中国分布式能源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双J管健康宣教
- 混凝土裂缝处理的讲座
-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茂县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
- 水电站新ppt课件 第一章 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
- 护理查对制度课件
- 市政工程占道施工方案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20671.1-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
- GB/T 17449-1998包装玻璃容器螺纹瓶口尺寸
- PMC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