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土压力与朗肯土压力计算理论_第1页
库伦土压力与朗肯土压力计算理论_第2页
库伦土压力与朗肯土压力计算理论_第3页
库伦土压力与朗肯土压力计算理论_第4页
库伦土压力与朗肯土压力计算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1 土压力理论土压力理论 土压力是指挡土墙后的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侧向压力 土压力的计算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它随挡土墙可能位移的方向分为主动土压 力 被动土压力和静止土压力 土压力的大小还与墙后填土的性质 墙背倾斜 方向等因素有关 2 1 1 库伦土压力 22 1773 年著名的法国学者库伦 C A Coulomb 提出了一种计算土压力的理论 这种理论是根据墙后所形成的滑动楔体静力平衡条件建立起来的 这种理论具 有计算简单 适用范围广泛 且计算结果接近实际等优点 至今仍然被广泛使 用于工程实践之中 其基本假定如下 l 墙后填土为理想散粒体 无粘聚力 2 墙后填土产生主动土压力或被动土压力时 填土形成滑动楔体 且滑动 面为通过墙踵的平面 3 滑动楔体为刚体 不考虑滑动楔体内部的应力和变形条件 1 主动土压力公式 2 1 2 aa EH K 2 2 cos sin sin coscos 1 cos cos a K 式中 为墙背与铅直线夹角 逆时针为正值 Ka 库仑主动土压力系数 填土表面与水平面所成坡角 墙后填土与墙背的摩擦角 由试验或规范确定 2 被动土压力公式 2 1 2 pp EH K 2 2 cos sin sin coscos 1 cos cos p K 式中 Kp 为库仑被动土压力系数 2 1 2 朗肯土压力朗肯土压力 23 朗肯土压力是英国学者朗肯在1857 年提出的一种经典的土压力理论 这种 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半空间体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极限平衡理论得出的土压力计算 理论之一 这种土压力理论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 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 至 今仍然被广泛用于工程实践之中 其基本假定如下 1 墙本身是刚性的 不考虑墙身的变形 2 墙后填土面水平且填土延伸到无限远处 3 墙背直立 光滑 1 主动土压力公式 无粘性土 2 45 2 a Ztg 粘性土 2 45 2 45 22 a ZtgCtg 式中 C 一为土的粘聚力 Z 计算点距离填土面的深度 m 一内摩擦角 a 一为主动土压力 填土的重度 a b c 图图 2 1 朗肯土压力计算图朗肯土压力计算图 无粘性土 主动土压力强度与深度 z 成正比 土压力分布图呈三角形 图 2 1b 据此可以求出墙单位长度总主动土压力为 2 a 1 2 a EKH 20 a 45 2 Ktg 式中 Ka 主动土压力系数 作用点位置在墙高的 H 3 处 粘性土 土压力分布图呈三角形 图 2 1c 粘性土的土压力强度由二部 分组成 一部分为由土的自重引起的土压力 zKa 随深度 z 呈三角形变化 另一部分为由粘聚力 c 引起的土压力 为一负值 不随深度变化 叠加 的结果如图 2 1c 所示 由于墙面光滑 土对墙面产生的拉力会使土脱离墙 出现深度为z0的裂隙 因此 略去这部分土压力后 实际土压力分布为三角形 部分 2 2 a 12 2 2 aa C EKHCHK 作用点位置在墙高的 H Z0 3 处 其中 a 点至填土表面的高度z0称为临界深度 由pa 0 求的 a 2 a C Z K 2 被动土压力 无粘性土 PP ZK 粘性土 2 PPP ZKC K a b c 图图 2 22 2 朗肯被动土压力计算图朗肯被动土压力计算图 无粘性土 被动土压力强度与深度 z 成正比 土压力分布图呈三角形 墙单位 长度总被动土压力 2 1 2 RP EH K 20 45 2 P Ktg 式中 Kp 被动土压力系数 p 被动土压力 作用点位置在墙高的 H 3 处 粘性土 土压力分布图呈梯形 图 2 2c 粘性土的土压力强度由二部分组 成 一部分为由土的自重引起的土压力 zKa 随深度 z 呈三角形变化 另一 部分为由粘聚力 c 引起的土压力 为正值 不随深度变化 叠加的结果 如图 2 2c 所示 土压力分布为梯形面积 2 1 2 2 P PP EH KCHK 作用点位置在梯形面积重心 2 1 3 规范土压力计算规范土压力计算 按照规程 JGJ120 99 24 在计算及参数取值上采用直观 简单及偏于安全 的方法 对于碎石土及砂土采用水土分算的形式 对于粉土及粘性土采用水土 合算的形式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统一取为固结快剪指标且不考虑有效值的影响 图图 2 3 水平荷载标准值计算简图水平荷载标准值计算简图 1 水平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支护结构荷载标准值 eajk应按当地可靠经验确定 当无经验时可按下列规定计 算 1 对于碎石土及砂土 当计算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时 e K 2c ajk ajkajkikai K 当计算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 K 2 m h K ajk e ajk aiik c ai K i z wa h jwawa aiw 式中 K 第 i 层的主动土压力系数 ai 作用于深度 z 处的竖应力标准值 ajk j 三轴试验 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采用直接剪切试验 确定第 i 层 ik c 固结不排水 快 剪粘聚力标准值 计算点深度 j z 计算参数 当时 取 h 时 取 h j mhzj j z j z 基坑外侧水位深度 wa h 计算系数 当 h 时 取 1 当 h 时 取零 wa wa h wa h 水的深度 w 2 对于粉土及粘性土 2 ajk e ajk ai K ik c ai K 3 以上规定计算的基坑开挖面水平荷载标准值不小于零 2 水平抗力标准值的计算 图图 2 42 4 水平抗力标准计算图水平抗力标准计算图 1 对于碎石土及砂土 基坑内侧抗力标准值按下列规定计算 2 z h 1 K pjk e pipjkK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