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7 7 讲讲 近代中国精神文明近代中国精神文明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 由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构成 三民 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 产 2011 年是辛亥革命 100 周年 因而在 2011 年的高考中 本讲所涉及的考点中 三 民主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 如 重庆卷 18 广东卷 16 四川卷 17 全国新课标卷 16 全国文综卷 37 等 都从不同的侧面对三民主义作了考查 2011 四川卷 17 下图是一幅驳斥清末 民智未开 观点的漫画 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A 反满兴汉 B 官逼民反 C 政治民主 D 暴力革命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和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清末顽 固派和维新派都认为中国 民智未开 不能设议院 开国会 定宪法 这是政府不信任百 姓 上图中 政府视百姓之程度低 老百姓更不信任政府 上图中 百姓视政府之程度更 用心 爱心 专心2 低 体现了人民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 其解决之道就是尽快设议院 开国会等 实现政 治民主 中国近代各派思想潮流的相互关系 中国近代思想各流派在发展过程中 既有继承 又有发展 既有量变 又有质的飞跃 理 清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 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 师夷长技 的思想 提出 中 体西用 的方针 并付诸实施开展洋务运动 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 早期维新派脱胎于洋务派 他们继承了洋务派的 中体西 用 思想 又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 经济和文化制度 康梁维新派与早期维新派 康 梁维新派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 形成全面 系统的资产 阶级维新变法理论 并通过戊戌变法付诸实践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 革命派发展了维新派民权主张 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并以此指导辛亥革命 推翻了帝制 建立中华民国 马克思主义者与激进民主主义者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 民 主 科学 为旗帜 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十月革命后 新文 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 以俄为师 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 思主义 并注意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扬州市 2010 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17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思 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一种思潮消亡 另一种思潮兴起 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 B 几种思潮同时并存 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 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 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 继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 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近代中国社会主流思想各种关系之间的认识 所谓 主流 就是某一种思潮影响较大 但是 其他思潮仍然存在 故选 C 用心 爱心 专心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的印发 教育是民族振兴 社会进步的基石 是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中 共中央 国务院 2010 年 7 月印发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 这是 21 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也 成为高考命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复习中 要梳理清楚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变革 如洋务 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迈出教育方面近代化的第一步 戊戌变法期间 创办京 师大学堂等重大史实 并结合古代科举制度和现代高考制度的恢复 作系统的梳理和复习 2011 四川卷 37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君子用人如器 各取所长 人之所能不可兼备 弃其所短 取之所长 有 谠 正直 言直谏 可以施于政教者 当拭目以师友待之 爱而知其恶 憎而知其善 去邪 勿疑 任贤勿猜 为官择人 唯才是与 苟或不才 虽亲不用 如其有才 虽仇不弃 唐太宗 材料二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 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 比例 26 15 4 17 2 24 5 46 1 据何怀宏 选举社会 编制 材料三 1911 年清华学校成立 1928 年改建为清华大学 1934 年 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 文 法 理 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 文 法 理三院大一不分系 开设共同 的必修课程 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 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 1952 年 全国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文 法 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 只设置机械制造 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 八个工科系 改革开放后 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 用心 爱心 专心4 据 清华大学校史稿 等 材料四 才能优先原则 一直是美国移民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20 世纪 30 年代 希 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导致犹太难民出现时 罗斯福政府积极实行知识移民政策 给予知识 难民优先入境的权利 美国的大学 科研机构和一些私人基金会创建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 助委员会 努力援救流亡科学家 到 1945 年 德奥两国驱逐的约 12000 名文化精英至少有 63 3 被美国接纳 约 1400 名流亡科学家至少有 77 被美国接纳 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 18 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 在学习欧洲百年之后 美国出乎预料地成了世界科学中心 欧 洲的原子物理学派 奥地利精神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等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 美国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以 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 为美国科技发展服务 今天 美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得主已超过 200 名 显然与这批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和营造的特殊学术氛围紧密相 关 据胡小芬 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欧洲犹太知识移 民政策 等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 2 材料二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3 根据材料三 概述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 图 1 图 2 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 4 根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 思路点拨 本题以教育问题为切入点 考查了古代的选官制度 新中国的教育发展 美 国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等如识 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及调动知识分析 阐释 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 1 问关键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用人如器 各取所长 讲的是怎样 用人 即扬长避短 为官择人 唯才是与 讲的是用人标准 任人唯贤 第 2 问从表格 教据可知经历了逐步减少和逐步增多的两个变化 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和废除 科举制的 实行和发展的影响分析原因 第 3 问根据材料三概括出清华大学从综合性大学到专业性工 科大学再到综合性大学的过程 结合新中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教育政策分析原因 第 4 问从背景 内容 影响等方面评价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 参考答案 1 扬长避短 虚怀纳谏 知人善任 任人唯贤 用心 爱心 专心5 2 变化 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 其后逐步上升 北宋时达到高峰 原因 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 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 隋唐建立科举制 门阀制度渐渐 解体 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 录取名额大大增加 3 第一次 1952 年 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 才 第二次 改革开放后 恢复 重建文科院系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理念 德才兼备 自立自强 注重实践 参考答案 4 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 知识移民政策的背景 第二 知识移民政策的内容及其实施 第三 知识移民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第四 总体评价 1 2011 北京卷 16 九州缩地凭挥翰 四海披图当泛槎 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张维 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 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篇 C 变法通议 D 孔子改制考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相关知识和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和比较分析能 力 张维屏是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 此时有关世界地理 四海披图 的专著 在题 中选项仅有 A 项 答案 A 2 2011 安徽卷 14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 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 B 吾国固有之文明 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 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 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 合之则两亡 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 科学之兴 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解析 用心 爱心 专心6 本题依托对西学的态度考查的是近代各政治派别的主张和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认真理解各选项的含义 A 项属地主阶级洋务派言论 B 项属地主阶级顽固 派言论 C 项属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派观点 只有 D 项符合维新派反对 中体西 用 主张君主立宪的思想 答案 D 3 2011 广东卷 16 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 1913 年的一则日记 部分 由此可见 A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和对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 材料提供的时间是 1913 年 当时宣统帝已经退位 而该知识分子称辛亥革命为 变乱 又用 袭洋夷之毛皮 表达了对辛亥革命的不认同 据此可以排除 B D 两项 材料内容提供了人们拜年穿着的变 化 说明当时的乡村风俗有变化 故 C 项有误 故选 A 答案 A 4 2011 江苏卷 5 某思想家在 20 世纪初大声疾呼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而不忍 现在及将来之民族 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 将见其 不适环境之争存 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从中可见 该思想家主张 A 打破保守观念 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 剔除传统糟粕 重建儒家信仰 C 宣扬改革理念 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 遵循进化理论 任凭自然选择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 20 世纪初中国进步思想的理解以及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在对题中材料的理解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说明 B 不正确 20 世纪初 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 故 C 错误 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 而 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说明 D 不正确 作者此段表述的主旨是要顺应时代潮流 进行变革 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 用心 爱心 专心7 答案 A 5 2011 全国卷 3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 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 尚书 中说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孔子主张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孟子认为民贵君轻 又称 左右皆曰贤 未可也 诸大夫皆曰贤 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 然后察之 见贤焉 然后用之 荀子 中说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据 孟子 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 一曰君主之国 一曰民主之国 一曰君民共主之国 惟君民 共治 上下相通 民隐得以上达 君惠亦得以下逮 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 苟 得君主于上 而民主于下 则上下之交固 君民之分亲矣 内可以无乱 外可以无侮 由此而扩充之 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 泰西诸国 以英为巨擘 而英国政治之美 实 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 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 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 中国古昔 有所谓 民为贵 君为轻 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 故以民立国之制 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他强调 民国之国家 为 全国国民所公有 民国之政治 为国民所共理 民国之权利 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 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 根据材料二 三 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 并简析近代 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参考答案 1 主要内涵 强调君民相互依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卫生系统人员试题预测试卷带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陕西省韩城市中考数学经典例题【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机械设备制造修理人员试题预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考试黑钻押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4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计算机一级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2023年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鉴定综合提升测试卷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4-2025学年职称计算机全真模拟模拟题标准卷附答案详解
- GB/T 45345-2025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工程用直流磁控溅射银镀层镀层附着力的测量
- 无人机教员聘用协议书
-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 脑科生理病理图谱解读
- 足球教练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规范
- 产地证培训讲义
-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课件
- 养殖场远程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 二手车转让免责协议书范本
- 化粪池及隔油池清洁服务方案
- 骨科患者辅助器具选择与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