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 高三语文统练(八)_第1页
[组图] 高三语文统练(八)_第2页
[组图] 高三语文统练(八)_第3页
[组图] 高三语文统练(八)_第4页
[组图] 高三语文统练(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8组图 高三语文统练(八)4 高三语文统练(八) 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欧阳修一首踏莎行 ,完成 1 一 2 题。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1对这首词的文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 “草薰风暖摇征辔” ,是说在一个风暖花香的季节,行人却要辞别心爱的人,挥动马鞭,走上了漫长旅途。B “迢迢不断如春水” ,借用眼前的春水,表达了一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穷离愁。c.“楼高莫近危阑倚” ,是行人劝告想登楼远眺的爱人:楼太高了,楼上栏杆已年久失修,千万别登楼凭栏。D.“平芜尽处是春山” ,是说凭栏远眺,看到的只是一片青草地,即使望到了草地的尽头,也还有青山挡住视线。2关于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作者以对句开篇,通过候馆、溪桥点明旅途,通过梅残、柳细点明时令;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初春的景色。B.接着,作者写草薰、风暖、水绿,通过对好春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8的描写,来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使抽象的情感变成具体的形象。c.下阕变换角度,行人由自己感到离愁的无穷无尽,推想到居家的爱人也一定相同,进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D.这首词通过对行人旅途中所见所感和居家爱人登楼远眺的心情的描写,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女子的离愁别绪。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3 一 4 题。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3对这首诗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早行” ,清晨起来,已听见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客人已踏上征程;在旅途中,他不免思念起家乡来。B.颔联中, “鸡声”与“月” ,点明是清晨;“茅店” ,点明是乡村;“板桥” ,点明是野外;“人迹” ,点明有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8行得更早;“霜” ,点明是深秋的季节。c.颈联写道,商洛山中,槲、枳很多。槲树的叶子落满山路,枳树花开,在晨光微亮中,白花更加显眼,因此用了一个“明”字。D.末联想到昨天的梦,梦里回到长安城南的杜陵,那里回曲的池塘里,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家乡的春天已经到了。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关合照应,以写出旅客的辛劳,故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 “客行”与“故乡”相对比照,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B.颔联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是千古传唱的名句。元代马致远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即仿效这种艺术手法。c.颈联继上一联描绘的典型景物,上句突出一个“落”字,使景物顿生动态;下句突出一个“明”字,又平添了一笔色彩,使其更加生动形象。D.末联与首联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一片生机,春风拂面,池水渐暖,洋溢着喜人的气氛,这一切,使远在羁旅中的诗人油然生起一种悠闲的情趣,减轻了旅途的劳顿。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8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10 题。毕士安字仁叟,代州云中人,乾德四年举进士,雍熙二年,诸王出阁,慎择僚属,士安迁左拾遗兼冀王府记室参军。太宗诏谓曰:“诸子生长宫廷,未闲外事,年渐成人,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卿等勉之。 ”端拱中,诏王府僚属各献所著文。太宗阅视累日,问近臣曰:“其才已见矣,其行孰优?”或以士安对。上曰:“正协朕意。 ”俄以本官知制诰,淳化二年,召入翰林学士。大臣以张洎荐,大宗曰:“洎视毕士安词艺践历固不减,但履行远在下尔。 ”李沆卒,进士安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入谢,真宗曰:“未也,行且相卿。 ”士安顿首。真宗曰:“朕倚卿以辅相,岂特今日。然时方多事,求与卿同进者,其谁可?”对曰:“宰相者,必有其器,乃可居其位,臣驽朽,实不足以胜任。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此宰相才也。 ”真宗曰:“闻其好刚使气。 ”又对曰:“准方正,慷慨有大节,望身殉国,秉道疾邪,此其素所蓄积,朝臣罕出其右者,第不为流俗所喜。今天下之民虽蒙休德,涵养安佚,而西北跳梁为边境患,若准者正所宜用也。 ”真宗曰:“然,当藉卿宿德镇之。 ”未阅月,以本官与准同拜平章事。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8士安兼监修国史,居准上。准为相,守正嫉恶,小人日思所以倾之。有布衣申宗古告准交通安王元杰,准惶恐,莫知所自明。士安力辩其诬,下宗古吏,具得奸罔,斩之,准乃安。士安端方沉雅,有清识,酝藉,美风采,善谈吐,所至以严正称。(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注出阁:皇子离开都城前往自己的封地作藩王。闲:通“娴” ,熟习。驽朽:比喻才能低下。跳梁:强横5.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宰相者,必有其器(a.才能 b度量)正协朕意(a.相同、一致 b和)A.aaBbbcabD.ba6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才已见矣,其行孰优(两个“其”代诸王僚属。)B然时方多事(然:然而。方:各方,主要指西北方)c乃可居其位(乃:才。其:代宰相。 )D.行且相卿(行且:即将。相:任命为相。 )7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8A.必资良士赞导一定借助贤良的人辅佐引导。B.朕倚卿以辅相我要依靠你辅佐。c.闻其好刚使气听说他喜欢强硬,好发脾气。D.第不为流俗所喜只是不受世俗欢迎。8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洎视毕士安词艺践历固不减,但履行远在下尔。A.张洎只看到毕士安文才阅历毫不逊色,但履行职责却远不如他。B.张洎只看到毕土安文才阅历毫不逊色,但操行就差得远了。c张洎与毕士安相比,文才阅历固然不差,但操行就差得远了。D.张洎与毕士安相比,文才阅历固然不差,但履行职责却远不如他。9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士安“有清识”的一组是或以士安对。上曰:“正协朕意。 ”宰相者,必有其器,乃可居其位。臣驽朽,实不足以胜任。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此宰相才也。朝臣罕出其右者,第不为流俗所喜。士安力辩其诬,下宗古吏,具得好罔。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8A.BcD.10.下列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毕士安谦虚谨慎的品质。宋真宗要任命他做宰相,他表示自己才能低下,实在不足以胜任,以为寇准是最合适的人选。B表现毕士安正直无私的美德,辅佐王子期间他就因品德出众而被太宗赏识,在人相问题上,认为寇准是难得的宰相之才,强于自己,因而竭力推荐,并且在寇准受到诬陷时为他申辩。c.说明毕士安深受皇上的宠信。在辅佐诸王子的僚属中,太宗认为毕士安才德都是最好的;真宗时又任命他为宰相,国家大事倚重于他。D.说明毕士安很善于识别人才。宋真宗要任命他做宰相,他认为寇准忠义兼备,善断大事,具有宰相的才能,虽然好刚使气,但主持正义,疾恶如仇,是最合适的宰相人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8 题梁彦光字修之,安定乌氏人也。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及高祖受禅,以为歧州刺史,兼领歧州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开皇二年,上幸歧州,悦其能,乃下诏曰:“赏以劝善,义兼训物。彦光操履平直,识用凝远,布政歧下,威惠在人,廉甚之誉,闻于天下。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8三载之后,自当迁陟。恐其匮乏,且宜旌善,可赐粟五百斛,物三百段,御伞一枚,庶使有感朕心,日增其美。四海之内,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 ”未几,又赐钱五百。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歧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歧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毫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人士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迁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招集之,亲临策试。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注高祖:隋文帝杨坚。相部:相州衙署。相州,故城在今河北临漳县北,即下文“邺都” 。戴帽饧(xng):比喻软弱无能。饧,饴类的软糖。齐:北齐,亡于公元 577 年。险诐(b):心地险恶,行为偏颇。宾贡:古代州郡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8向朝廷推荐人才,以宾礼对待,贡于京师。11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解褐:开始做官B三载之后自当迁陟迁陟:调动职务c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坐免:获罪免职D.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衣冠:为官任职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庶”字相同,两个”物”字不同B.两个“庶”字不同,两个“物”字相同c.两个“庶”字不同,两个“物”字不同D.两个“庶”字相同,两个“物”字相同13对下列语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以为歧州刺史赏以劝善常以季月招集之并以财物资之A.相同B.相同c.相同D.相同14.括号内的注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8A.以镇静之(有宽缓平和的办法治理歧州)B.奏课连最(吏部奏报的对地方官的考核,连年被评为最好)c.发摘奸隐(揭发奸诈、邪恶之徒)D.又于郊外祖道(又到郊外祭祖,然后上路)以下 15-16 题中的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5.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 ()A.仰慕居于高位的人,听忠言以自我勉励B.仰慕居于高位的人,效仿操守廉洁的人c.仰慕品德高尚的人,效仿操守廉洁的人D.仰慕品德高尚的人,听忠言以自我勉励16.操履平直,识用凝远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A.办事平顺,见识深远为此编了歌谣,说他不能用道理教化百姓B.品行端方,见解深刻为此编了歇谣,说他不能用道理教化百姓c.品行端方,见解深刻为他编了歌谣,说他不能治理和教化百姓D.办事平顺,见识深远为他编了歇谣,说他不能治理和教化百姓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817下面的表述不符合隋文帝诏书内容的一项是()A.隋文帝嘉奖梁彦光的目的,在于使他廉洁谨慎的美名闻于天下。B.隋文帝为了鼓励梁彦光更忠于吏职并让天下崇尚圣贤而重奖他。c.因为梁彦光治理歧州以德化人,政绩卓著,所以隋文帝重奖他。D.因为梁彦光廉洁谨慎的美名闻于天下,所以受到隋文帝的嘉奖。16对有关梁彦光治理相州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最初,由于梁彦光软弱无能,被相州人作歌讥笑,因而遭到贬斥;复出后,主动要求再任职相州,一面惩治奸匿狡黠之徒,一面大兴教化,并于每季最后一月亲临策试,举荐贤良,因此民风大变。B开始梁彦光用治理歧州的办法治理相州,因为民风不同而遭到失败,被罢了官;复出后,主动要求再任职相州,一面惩治奸匿狡黠之徒,一面大兴教化,并于每季最后一月亲临策试,举荐贤良,因此民风大变。c最初,由于相州人作歌讥笑梁彦光软弱无能,因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18而使他遭到贬斥;复出后,主动要求再任职相州,一面惩治奸匿狡黠之徒,一面大兴教化,并于每季最后一月亲临策试,举荐贤良,因此民风大变。D开始梁彦光用治理歧州的办法治理相州,因为民风不同而遭到失败,被罢了官;复出后,主动要求再任职相州,改弦易调,惩治奸匿狡黠之徒,把技巧,商贩及乐户人家迁入城内,大办学校,从此民风大变。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9 一 22 题。澳大利亚菲利普岛上有一块石碑,醒目地写着“仙企鹅登陆时间为傍晚 8 点零 5 分” 。每到此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惊奇地发现:一只体态魁梧的仙企鹅分秒不差地向岸边遨游而来。这只仙企鹅群的“首领”上岸东张西望地“侦察”一番, “嘎”的一声命令,便有排成三路纵队的众企鹅鱼贯登陆,顷刻之间成千上万只仙企鹅直扑海滩,游客对此惊叹不已。菲利普岛的居民所以敢刻碑预报仙企鹅登陆时间,显然是由于仙企鹅群多次在此时和此地登陆。他们从重复现象中找到了一种客观规律。从重复的现象中发现潜藏着的客观规律,并据此获得新的成果,往往会产生新的发明创造。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18那是 1583 年的一天,年方 19 岁的大学生伽利略,又到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教堂里吊灯高悬,信徒们出神地听着牧师的布道。惟独伽利略心不在焉。他对于天花板上的一盏吊灯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摆动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按着自己的脉搏数着,猛然惊奇地发现:不论吊灯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摆动的周期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著名的单摆等时性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伽利略曾绘制成“摆钟”的图纸。几十年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摆钟,实现了人类计时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大量大发明创造案例表明:_。19第一段结尾说“游客对此惊叹不已” , “此”指的是()A菲力普岛民的聪明才智B仙企鹅群的准时登陆c仙企鹅群登陆的壮观景象D仙企鹅群有序登陆的景观20以下说法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A.菲力普岛民仅仅发现了重复现象并找出了规律,但对此并不能做出解释。B.伽利略发现了重复现象并找出规律,做出解释,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18为发明摆钟提供了依据。c.本文的两个例子虽有不同,但共同点是指出发现重复现象,找出规律的重要性。D.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科学家,只要认真研究重复现象并从中找出规律,都会有发明创造。21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A发现并运用规律B仙企鹅与吊灯的启示c研究重复现象D.重复现象与客观规律22.填入本文结尾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是()A.发现重复现象,就意味着发现了某种规律,利用这种规律,就可能有新的发明创造。B.发现重复现象,就意味着发现了某种规律,发现了某种规律,就能有新的发明创造。c.观察重复现象,就意味着发现了某种规律,发现了某种规律,就可能有新的发明创造。D.观察重复现象,就意味着发现了某种规律,研究这种规律,就可能有新的发明创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26 题。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个现象都是与其他现象互相联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5 / 18系、互相制约的。如果某个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个现象发生,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联系。引起某一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另一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因果在时间上是先后相继的,因先于果,而果后于因,也就是说,被研究现象的原因只能是个先行的情况,被研究现象的结果只能是后行的情况。然而,两个现象在时间上先后相继不一定就存在着因果联系。 (A)因果联系是完全确定的。从质的方面来说,就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同样的原因一定产生同样的结果。 (B)从量的方面来说,就是原因发生了量变,一定会反映在结果中。也就是说,原因的扩大或缩小,如果没有反作用的干预,那么产生的结果也必定随之扩大或缩小。 (c)因果联系是普遍而复杂的,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也没有一个现象不产生一定的结果。人们尚未发现某个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绝不意味着该现象的原因(或结果)是不存在的。有时原因还是复合的,这是指引起某个结果的原因是个复杂的原因,它是由若干方面综合构成的,人们也把复合叫做总原因。总原因的结果就是构成总原因的各部分现象的作用结果的总和。 (D)23根据第一段对“因果联系”下定义,最恰当的一项是()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18A因果联系是自然界和社会中两个事物之间所必然具有的表现出存在与产生关系的联系。B因果联系是两种现象引起某一现象产生的现象和被另一现象引起的现象之间的组合。c因果联系是由原因和结果组成的自然界和社会中存在的两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现象。D因果联系是两个现象之间所具有的由于某个现象存在而引起另一个现象发生的联系。24对第一段中的“某一现象” 、 “某一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