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 复习方案地理配套月考试题4B 大纲人教版_第1页
2012高考地理 复习方案地理配套月考试题4B 大纲人教版_第2页
2012高考地理 复习方案地理配套月考试题4B 大纲人教版_第3页
2012高考地理 复习方案地理配套月考试题4B 大纲人教版_第4页
2012高考地理 复习方案地理配套月考试题4B 大纲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试卷类型 试卷类型 B B 20122012 届高三全品原创月考试题四届高三全品原创月考试题四 地理地理 适用地区 大纲地区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地图占 5 地球占 5 大气占 5 陆地和海洋占 5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占 5 农业和工业活动占 5 人类居住地占 5 人类活动 地域联系占 5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占 10 人口 文化景观 旅游活动和世界政治 经济地理格局占 50 建议使用时间 2011 年 11 月底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答卷前 考生务必 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 卷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 卷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2 5 分 共 50 分 2011 河南郑州月考 下图中圆圈为纬线圈 66 34 它穿过两个大陆的北部 纬线圈中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 据图完成 1 2 题 1 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 0 时 A 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期 B 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相等 C 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2 对图中甲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A 位于东半球的陆地上 B 能够看到大面积的阔叶林 C 处于环球自然灾害带上 2 D 具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 2011 河南许昌三校联考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8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 4题 3 P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是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南风 D 北风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与N 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 M 为阴雨天气 N 为晴朗天气 C 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由M M N N D 空气水平运动方向由N M M N 5 2011 北京卷 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 依次是 A 滑坡 泥石流 地震 崩塌 B 泥石流 地震 崩塌 滑坡 C 地震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D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震 2011 湖北孝感一模 图 A 为某区域示意图 图 B 反映图 A 中的 P 地河谷剖面 图 C 反映图 A 中的湖泊水位情况 读图分析 回答 6 7 题 3 6 根据图 A B 中的信息 判断河流流向及 P 地地质构造分别为 A 自北向南 地垒 B 自南向北 地堑 C 自南向北 向斜D 自北向南 断层 7 若 R 城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时 则湖泊类型和蓄水范围分别是 A 外流湖 a B 内流湖 a C 淡水湖 b D 咸水湖 b 8 图中主要种植业区形成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A 位于青藏高原地区 海拔高 光照充足 热量丰富 B 深受我国西北季风的影响 降水丰富 为农业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 C 人口和城市密集 消费市场广阔 科技发达 D 河谷地带的森林为土壤提供了较丰富的腐殖质 土壤比较肥沃 9 图中 A 湖泊近年来水面降低 水量减小 原因是 A 全球变暖 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加 入湖河流的水量增加 B 全球变暖 气温升高 蒸发量增大 降水减少 C 利用该湖泊进行农业灌溉 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水减少 4 D 湖泊周围植被破坏严重 水土流失造成湖泊泥沙淤积严重 2011 湖北武昌调研 读天津王先生通过网络购买自己亲手设计的家具流程图 回答 10 12 题 10 若从最佳工业区位角度来看 R 家具生产厂最有可能位于 A 黑龙江 B 天津 C 江西 D 云南 11 若物流公司主要考虑经济便捷 那么他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最有可能是 A 公路 航空 B 公路 铁路 C 公路 水运 D 水运 铁路 12 下列有关王先生与北京某家具总公司的贸易方式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完全消除传统贸易过程中的各种纸面文件和单据 B 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业务质量得极大的提高 C 可提供更多有利于企业的贸易与投资机会 D 能加快信息的反馈速度 可及时得到大量的商业信息 2011 江苏卷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 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 图为江苏省 2000 年和 2010 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 13 14 题 年份 项目 2000 年2010 年 全省总人口 人 7438280978659903 苏南 33 7141 38 苏中 23 1220 80 人口比 例 苏北 43 1737 82 5 13 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 叙述正确的是 A 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 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 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 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14 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0 14 岁人口比例上升 人口增长加快 15 64 岁人口比例上升 就业压力增大 65 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 老龄化进程加速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 劳动力充足 A B C D 2011 山东卷 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 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中 楼高表示 2000 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 15 16 题 6 图 3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982 2000 年 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 2000 年 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 2000 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 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16 关于 2000 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 最有可能的是 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 M 处 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 P 处 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 N 处 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 Q 处 A B C D 2011 北京海淀二模 图为 四个国家 1960 年和 2011 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7 18 题 7 17 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低 B 美国人口增速和增长量最高 C 印度人口总量和增速最高 D 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低而增速最高 18 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 A 沙特阿拉伯 B 美国 C 德国 D 印度 2011 福建卷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 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 解决了 80 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图示意 2008 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 19 20 题 19 该国公共住房 A 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B 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 沿快捷 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20 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 功能分区 基础设施 B 人口分布 产业结构 8 C 土地价格 休闲娱乐 D 环境质量 历史文化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 非选择题 共 3 题 50 分 21 2011 河南郑州三质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非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纳米布沙漠的名字从纳马语来 意为 一无所有的地方 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 沿岸 是一个凉快的沿海沙漠 是世界上最古老 最干燥的沙漠之一 材料三 南非西临大西洋 东临印度洋 同时受冷暖洋流的夹击 再加上大部分地区处于 高原 因此南非大陆形成了 3 种气候 西南部沿海的地中海气候 东部及南部沿海的类似 于热带季风气候以及其他大部分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 其中东部及南部沿海的气候具有冬 季降水少 夏季降水多的特点 1 说出 A 海域洋流的性质 分析该海域风大浪高的原因 2 简述纳米布沙漠形成的原因 3 试分析南非东部及南部沿海降水季节变化的形成原因 9 22 2011 山东卷 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A 处为水库 是 B 城市的唯一水源 C 处为 山地 读图回答问题 1 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 B 城市的水源 2 某企业拟在 C 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 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10 23 2011 湖北黄冈适考 自古以来 兴修水利就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材料一 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水利工作主要包括水害防治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资源 保护等 我国西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 1198mm 大部地区年雨量的 70 90 集中在 5 10 月 年雨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云南哀牢山中的哈尼梯田始建于 2500 年前 仅集中连片的梯田达上万亩 级数多达 3000 多级 2009 年大旱中依靠其完善巧妙的灌溉系统保证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与形 成这种特点相关的经济与自然因素 2 从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概述西南地区水利工作的主要措施 评价云南哈尼梯田 的游览价值 11 试卷类型 B 2012 届高三全品原创月考试题四 地理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由图中纬线圈 66 34 穿过两个大陆的北部可知 纬线圈为北极圈 由中 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可知 中心点为北极点 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 0 时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 北半球为夏至日 此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热带 高气压带控制 炎热干燥 2 D 解析 图中中心点为北极点 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甲地位于 135 W 经线上 甲 地位于北极圈上 有极昼现象发生 故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 3 C 解析 根据气压值可知P点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东指向西 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 其风向向右偏转 高空不受摩擦力的影响 故C项正确 4 C 解析 M处为低压 是由于有下沉气流而形成 故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由M M M 处形成高压 为晴朗天气 N处为高压是由于有上升气流而形成 故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由 N N N 处形成低压 为阴雨天气 空气水平运动方向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 故 M N N M 5 C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通过汶川地震 首先应了解堰塞湖是由 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图中一定要看好 几个框之间的关系 是主要灾害 发生后又遇暴雨诱发其他 灾害 地震是自然灾 害链中的主灾 在暴雨的推动下引发了崩塌 滑坡 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产生大量堵截物 质形成堰塞湖 6 D 解析 由图中纬度 海陆位置及湖泊水位变化可确定此处为地中海气候 故可判断 位于南半球 对河流而言 其左岸侵蚀严重 而图中东岸侵蚀严重 由此断定河流自北向 南流 由岩层运动方向可知 P 地地质构造应为地堑或断层 综合考虑 D 项正确 7 B 解析 接上题可知 R 城位于地中海气候区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当其海 滨浴场游客云集时为降水少的夏季 水位低 故应是 a 水位 由上题可知河流流向湖泊 而湖泊没有流出 故应是内流湖或咸水湖 8 D 解析 青海的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 这里地势较低 气温较高 无霜期较 长 降水条件较好 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 河谷之间的山岭上一般都有森林 使谷地土 壤中的腐殖质较丰富 土壤比较肥沃 9 B 解析 入湖河流的水量增加 A 湖水面应该升高 A 湖是咸水湖 不能用于灌溉 当 地植被以草原为主 草原破坏带来的灾害是荒漠化 10 C 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家具板材为竹木 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且运费要低 11 B 解析 公路 铁路经济便捷 适宜运输家具 12 A 解析 网络购买属于电子商务 可以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业务质量得到极大的 提高 可提供更多有利于企业的贸易与投资机会 能加快信息的反馈速度 可及时得到大 12 量的商业信息 但不能完全消除传统贸易过程中的各种纸面文件和单据 如发票 13 B 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苏南 故 A 错 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由 23 12 下降到 20 80 人口数量也由 17197305 74382809 23 12 人下降到 16361260 78659903 20 80 人 故 B 正确 全省 人口总数是增加的 故 C 错误 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除迁入外还有人口的自然增长 故 D 错误 14 B 解析 由图 8 可知 0 14 岁人口比例下降 人口增长变慢 15 64 岁人口比例上 升 就业压力增大 65 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 且大于 10 老龄化进程加快 人口年龄结 构趋于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 故 正确 15 D 解析 1982 2000 年 甲城市市中心人口由多到少 密度减小 乙城市市中心人 口由少到多 密度增大 1982 2000 年 甲乙两城市外缘人口数量都增加 密度增大 2000 年 甲距市中心距离相等处人口密度大于乙 且甲面积大于乙 所以甲城市人口比乙 城市人口规模大 2000 年甲城市市中心和外缘人口密度都比乙城市大 因此甲城市服务范 围比乙城市大 16 B 解析 一般来说 中心商务区建筑物最高 因此甲中心商务区位于 M 地区外侧 乙 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 P 处 甲城市 N 处人口密度变大 城市建筑物增高 出现卫星城 乙城市市中心人口一直呈增加趋势 人口没有向城市外缘迁移 因此没有出现卫星城 17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结合图例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沙特阿拉伯人口 总量最低 增长量最高的是印度 增速最高的是沙特阿拉伯 18 A 解析 沙特阿拉伯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环境承载力最小 19 D 解析 该题考查城市地域结构知识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国公共住房主要分布在城 市东部 北部 中西部工业区附近 沿快速交通线分布 选项 D 正确 20 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知识 公共住房位于工业区附近和快速交通线附近 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 A 正确 21 1 寒流 地处西风带 海洋连片分布 海面摩擦力小 风大则浪高 2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少 沿岸寒流流经 岸线平直 受海洋影响 小 离岸风的影响 3 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少 夏季大陆气温高 气压低 风从海 洋吹向大陆 降水较多 解析 1 洋流按性质可划分为寒流 暖流 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 A 海域洋流的 性质为寒流 结合 A 海域所处位置可知 A 海域受西风带的控制 风力较大 再加上海洋面 积广大 因此浪高 2 沙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深居内陆 处于背风坡导致降水少 而形成沙漠 另外 由于人为的破坏也会形成沙漠 结合纳米布沙漠所处位置即可知其形 成的原因 13 3 南非东部及南部沿海处于气压带 风带交替控制的过渡地带 其冬季时为 7 月 气压 带 风带北移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少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 降 水较多 22 1 退耕还林 还草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禁止向湖泊 河流排污 禁止在湖泊 养殖 保护森林 2 破坏森林 生物多样性减少 破坏山体 水土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