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也有淡水阅读答案_第1页
海底也有淡水阅读答案_第2页
海底也有淡水阅读答案_第3页
海底也有淡水阅读答案_第4页
海底也有淡水阅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底也有淡水阅读答案海底也有淡水阅读答案 我们在做完阅读题之后 都需要核对答案 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 识 本文是为大家收集的海底也有淡水阅读答案 欢迎参考借鉴 海底也有淡水阅读原文 开发新水源 是解决水危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面对咸苦浩翰的大海 人们在望洋兴叹之余 肯定不止一次地幻想过 海中有没有淡水 能不能像钻探石油那样从海底下钻出淡水来 目前 科学家们已在海底发现了甘甜的淡水 而且数量惊人 例如 在希腊东南面的爱琴海海底有一处涌泉 一昼夜能流出100万立方 米淡水 人们将泉水与海水分开 用冰冻水灌溉3万公顷的土地 近 年来 俄罗斯海洋学家探测表明 大洋底部淡水资源很丰富 其蕴 藏量约占海水总量的1 5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古巴之间 海面上有 一个直径30米的淡水区 水色 温度与周围海水皆异 人称 淡水 井 在我国福建省古雷半岛东边有个莱屿 距该岛500米的海面上 也有一个淡水区 叫 玉带泉 上述几例都是海底喷泉 因离岸 不远海底的含水构造都是和陆地含水构造相连的 喷出的淡水由陆 地予以补给 由于地下水露头很低 在海面以下 水头压力也是很 大的 除此之外 在海底海相与陆相交互地层中 陆相地层也有淡 水层保存 它们一般与陆地含水构造不连通 也没有露头 成为封 存的 化石淡水 海底的淡水是从何处来的呢 各国科学家经过艰辛探索 提出了不 少理论 渗透理论认为 海底的淡水陆地 海洋每年有33万立方千 米的海水被蒸腾 化为雨雪降到陆地上之后 一部分渗入地下 遇 到不透水的岩层 便形成了蓄水层 如果这蓄水层靠近大海 淡水 就有可能透过海岸流入海底的岩层中 凝聚理论认为 地面上的淡水渗入海底只能达到一定界限 但实际 上在这一界限以下仍有淡水 显然这些淡水不是陆地 海底的有些 淡水是那里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的 岩浆理论认为 地球深处存在着放气带 那里释放出数量惊人的气 体 其中有大量的氧气和氢气 它们相互结合便形成了岩浆水 沉降理论则认为 地下水的起源与海底沉积物的沉积过程相联系 海水中携带的大量泥沙 一层层地沉积在海底 下层的沉积物在重 力的作用下 把水分挤出来 被挤压的水又随沉积物的下降 被带 入地层深处 形成了地下水 不管哪一种理论更符合实际 但在海底有藏量丰富的淡水 这是不 争的事实 科学家们设想 有朝一日将在海上建成淡水厂 用钻机 像钻石油一样钻淡水 选自 百科知识 有删节 海底也有淡水阅读题 1 通读全文 说说文章围绕 海底也有淡水 说明了哪些内容 2 海底喷泉是如何形成的 3 文中提到了三种关于海底淡水的理论 请任选一种 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 不超过20字 4 在开发海底淡水的过程中 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你 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请分条叙述 至少写出3条 海底也有淡水阅读答案 1 文章围绕 海底也有淡水 说明了海底有淡水且数量惊人 海底 淡水的两种类型 海底淡水理论 海底淡水开发前景等内容 信 息完整 意思正确即可 2 陆地含水构造延伸到离岸不远的海底含水构造 地下水出水口在 海面以下 水头压力很大 地下水向上喷涌 形成海底喷泉 信 息完整 意思正确即可 3 示例渗透理论 降水 雨雪 渗入地下形成蓄水层并流入海底 岩浆理论 地底放气带释放出氧气和氧气并相互结合 沉降理论 沉积物中水分被重力挤出后带入地层深处 信息完整 意思正确即可 4 示例建厂及钻探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要适度开发 不可过量开采 注意避免对淡水区附近的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延伸阅读 到海底安居阅读答案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 1亿平方千米 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 6亿平 方千米 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 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 随着 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 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 必然趋势 一般而言 海洋开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资源 能源 开发 包括海底石油 天然气 海底矿物 海浪发电 水产养殖等 海洋空间利用 包括建海上机场 海上城市 海洋公园等 海底利用 包括建海底电缆 海底基地等 科学家们预测 未来的世纪 将是海洋的世纪 随着对海底的开 发和利用 人们将自由地出入海洋 甚至到海洋旅游 疗养和海底 考古 到那里 海底 海面和陆地将有机地连通在一起 人们可以 方便地自由往来 然而 这一切的关键在于 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 并且像在陆 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底城市 其实 在这方面 人类已经有过初 步的尝试和探索 20世纪60年代 有一位名叫库司桃的法国人 组织了一项名为大 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 他们把一个直径 5米的圆球形水下房屋 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深的海底 6名实验人 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 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 它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 一是人类首次在海底生活了21天 二是 征服了100米深的海底 继法国人之后 美国夏威夷海洋学院进行了水下实验室的实验 他们设计和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房屋两个长21米 直径2 7 米的浮筒 重达700多吨 其中一个为实验舱 另一个是生活舱 这 项实验由5名潜水员参加 在距离海平面159米的深处进行 5名潜水 员在海底生活了5天 然后跟水下实验室一起返回海面 这项实验的 成功 表明人类能够在100米以下的海底生活 也说明人类有能力占 领整个海底的大陆架 大陆坡 并向深层海底进军 供人居住的水下房屋 除了要坚固耐用以外 还要为人们提供必 要的生存条件 比如 人生活在水里 呼吸供给是个大问题 在水 下房屋里 一般的压缩空气是不能供人呼吸的 必须采用经过配制 的氮氧混合气体 此外还有食品供应问题 一个潜水员每天需要3500卡的热量 因 此 食品应该是高蛋白的 但是 没有经过加工的肉 蛋类食品 是不能带到水下房屋里储存的 否则会污染空气 另外 在水下房屋里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加工食品 短时间内 潜 水员可以吃一些罐头食品 时间长了 就得另想办法 淡水的供应 也很重要 在海底房屋里生活 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是分开的 饮用水质量要高 其他生活用水量要大 海底房屋的取暖 照明包括仪器设备和正常运转 都离不开电 如何保证供电 目前 主要通过从岸上拉电缆供电 水面发电船供 电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海底房屋应备 有蓄电池 专家们认为 未来的海底城市 采取海浪发电是最理想 的 在海底居住 有时要远离海底房屋去进行水下作业 因此 只凭 体力游来游去是不现实的 如果在水下搬运工具和器材 就更需要 运输工具 最理想的运输工具是水下摩托 这种运输工具的外形很 像鱼雷 有一个流线型的前罩和外壳 推进器是尾部的螺旋桨 前 段还装有水声定位仪 探照灯以及摄影器材等 为了防止在水下迷路 还要随身携带信号接收机 可是电磁波不 能在水里传播 尤其无线电短波在水里会被吸收掉 为此 人们发 明了一种语言修正器 它利用水能很好地传播声波的特点 采用水 下超声波来传递信号 这样就能够在水下自由通话联络了 5 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请用一句话写出来 3分 6 文章开头列举的3个数据中 如果需要去掉1个 你觉得去掉哪一 个比较合适 为什么 3分 7 第 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4分 8 请指出第 段中加点的当时一词的言外之意 4分 9 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一切困难 实现美好愿望的有力支撑和重要 保障 根据本文内容 请说说科学技术在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中的重 要作用 写出3条即可 6分 参考答案 5 3分 开发利用海洋 人类到海底居住 人类探索到海底居住下来 6 3分 把5 1亿平方千米去掉比较合适 因为文章列举这些数据 的目的 是要说明海洋面积大 分布广 进而表明它资源丰富 去 掉表明地球总面积的数据 对文意表达的影响最小 7 4分 举例子 通过列举两个具体的实例来告诉人们到海底定 居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