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线可以归纳为 准备 爆发 结果 孙中山是 20 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 列的第一个伟人 他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推翻了清王朝 建 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本课的重点是辛亥革命 通过了解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及其革命纲领 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 通过了解中华民国建立前后的斗争历程 进一步理解辛亥革 命的历史意义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 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 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而这些对中学生来说 是比较困难的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识记 1 清朝的 新政 与 预备立宪 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重要人物 兴中会 与同盟会 武昌首义 2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过程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2 能力目标 理解 1 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复杂的原因 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重 大事件的背景 2 体会南京临时政府作为资产阶级政府的特色 运用 就社会性质 政权转移 生产关系变革 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变迁 对辛 亥革命前后进行比较和思考 3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 1 辛亥烈士的鲜血 孙中山愈挫愈奋的精神 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2 体会法为国根 民为邦本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辛亥革命爆发原因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 同盟会政治纲领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四 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喜欢竞争 民主气氛比较浓 又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他们的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 教学方法 讲述法 讨论法 资料分析法 六 课前准备 用心 爱心 专心2 1 学生的学习准备 预习本课内容 2 教师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课前预习学案 课内探究学案 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 课时安排 1 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检查 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 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 情景导入 展示目标 同学们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周边环境中 你知道以 中山 冠名的地方 如街道 医院 公园等 有哪些吗 像中山路 中山公园 这些以 中山 冠名的地方都是 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孙中山先生的 那么 大家知道孙中山吗 请学生说说他们所了解的有关孙中山的故事 由此导入新课 三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探究一 辛亥革命的背景 多媒体出示 1 1894 年 孙中山 28 岁 创立兴中会 引导学生思考 孙中山为什么不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 却要采取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 来实现发展资本主义 设问 在上书遭拒绝的情况下 假如你是孙中山 当时你该怎么办 2 1901 年 孙中山 35 岁 清政府宣布 新政 教师补充 预备立宪 指出它们的实质 同时放映出清朝晚期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情况 以达到论从史出 分析它们的积极意义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 发展 3 1905 年 孙中山 39 岁 成立同盟会 分小组比较兴中会和同盟会 特别是两者性质的比较 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后 者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因为后者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等 4 1907 年 孙中山 41 岁 浙皖起义 放映一系列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 根据史料 学生可以分析得出 虽然这些起义 都失败了 但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清政府已千疮百孔 摇摇欲坠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辛亥革命前的一系列准备 探究二 中华民国的成立 多媒体出示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 权 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国务员 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 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 总统 认为有谍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 用心 爱心 专心3 之 回答 1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 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3 材料三中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 使学生结合材料得出约法包括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等三个部 分 并认识 临时约法 的现实意义是为了限制袁世凯专权 探究三 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介绍陈独秀的 中华民国只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以及学者们对于中华民国的 评价 激发学生讨论甚至辩论辛亥革命的功绩 在辩论中解决辛亥革命的功过是非问题 教师总结 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而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袁 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引导学生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从这个 角度说 辛亥革命是失败了的 但是辛亥革命又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着重指出它的最伟大的意义 推翻了封建君主 专制 不是推翻了封建制度 设计意图 对辛亥革命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四 反思总结 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 发导学案 布置预习 设计意图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 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 拓展训练 九 板书设计 第 13 课 辛亥革命 一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 兴中会 1894 年 檀香山 2 同盟会 1905 年 南京 革命纲领 机关刊物 指导思想 二 武昌起义 1 1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2 辛亥革命的评价 十 教学反思 第一 历史学习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 应该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 寻找适合的切入点 第二 采用 探究性学习 的思路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第三 形象的材料 会使学生更贴近历史 十一 学案设计 见下页 用心 爱心 专心4 第第 1313 课辛亥革命课辛亥革命 课前预习学案课前预习学案 一 预习目标一 预习目标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 意义 二 预习内容二 预习内容 一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 背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 建立 列强侵略的加深 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及社会矛盾的尖锐 2 建立 1905 年 8 月 日本东京 孙中山为总理 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民报 为机关刊 物 3 纲领 连连看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生主义 4 性质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 政党 5 作用 它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 武昌起义 1 导火线 保路运动 2 爆发 1911 年 10 月 10 日 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 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武 昌起义爆发 经过一夜激战 革命军占领武昌 12 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 史称 3 影响 各省相应 清统治瓦解 三 中华民国的成立 1 成立 年元旦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2 措施 颁布 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革 命措施 3 性质 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 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颁布 1912 年春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2 内容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确立 三分立 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 3 评价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性质的民主宪法 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 用心 爱心 专心5 意义 五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性质 2 作用 3 局限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5 教训 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资产阶级共和共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思考 中国近代前期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先后作了哪些努力 结果如何 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 提出疑惑三 提出疑惑 同学们 通过你的自主学习 你还有哪些疑惑 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武昌起 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看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 二 学习过程二 学习过程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探究一 探究一 结合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历程思考下列问题 1 1894 年 孙中山 28 岁 创立兴中会 孙中山为什么不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 却要采取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来实现发展资本主义 设问 在上书遭拒绝的情况下 假如你是孙中山 当时你该怎么办 2 1901 年 孙中山 35 岁 清政府宣布 新政 分析新政的实质及意义 3 1905 年 孙中山 39 岁 成立同盟会 比较兴中会和同盟会的性质 用心 爱心 专心6 4 1907 年 孙中山 41 岁 浙皖起义 1911 年 孙中山 45 岁 武昌起义爆发 起义为什么首先爆发于武昌呢 二 中华民国的成立 探究二 探究二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 权 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国务员 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 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 总统 认为有谍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 之 回答 1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 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3 材料三中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 负其责任 是什么意思 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探究三 探究三 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从辛亥革命中 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三 反思总结 三 反思总结 1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 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四四 当当堂堂检检测测 1 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 下列出现的场景 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 A 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 实施 平均地权 交谈着 B 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 亲切地 交谈着 C 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 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D 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 向革命党施压 2 辛亥革命 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使 20 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 这主 要表现在 A 它推翻了清政府的腐巧统治B 它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用心 爱心 专心7 C 它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D 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 标榜 自由 民主 共和 的欧洲资产阶 级国家 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 相反 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 掠夺中国 的欲 望 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 实行联盟 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4 当历史学家谈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反法西斯主义 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 人们 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 共和 B 社会保障 C 人权 D 君主立宪 5 中华民国成立后 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 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 这场革命 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 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B 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 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 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6 右图是辛亥革命胜利后 国人创作的一幅名为 恭祝中华民国万岁 的宣传漫画 国 字的传统写法是 國 但在图中却写为 囻 作者通过这个创意要表达的思想 观念是 A 三权分立 B 民族独立 C 主权在民 D 民生主义 课后练习与提高课后练习与提高 1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是因为这次革命 A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 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质8d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经济师新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贵阳危运押运员考试题及答案
- scl论文题目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烟酸占替诺片行业竞争优势分析与运行动态趋势报告
- 农学概论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应急预案培训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驻马店市市直和经济开发区学校招聘教师真题
- 供货及时性保证措施
- 梨白粉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 对2024年高考数学试题源于教材出处的分析暨对2025年复习备考的启示
- 医院污水处理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雅马哈RX-V365使用说明书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1000题)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模拟试题及答案
- 预制箱梁架设监理实施细则
- JTG-QB-003-2003公路桥涵标准图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 (高清版)JTG 6310-2022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标准
- 安全生产费用年度使用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