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起源与发育 1 卵子中卵黄的多少与受精卵的卵裂类型有关 与卵黄分布无关 2 脊椎动物以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 3 神经胚形成神经管 神经嵴 脊索 4 胎膜包括卵黄囊 尿囊 羊膜和绒毛膜 5 哺乳类绒毛膜和尿囊膜和母体子宫壁形成胎盘 二 皮肤 1 真皮由薄向厚发展 而鸟类因为适应飞翔所以真皮表皮都很薄 2 表皮由外胚层发生 真皮由内胚层发生 3 表皮衍生物包括各种腺体和角质外骨骼 角质鳞 羚羊角 牛角 犀牛角 4 爬行类和鸟类的皮肤腺减少而哺乳类的增多 5 两栖类骨质鳞消失而角质鳞尚未形成 6 真皮衍生物由发达趋于退化 骨质鳞为硬骨鱼类特有 7 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牙齿和盾鳞 故两者同源 8 鸟类春换夏羽 秋换冬羽 三 骨骼 1 每一块脊椎骨由椎体 椎弓 脉弓及突起组成 鲟仍保留脊索 2 从羊膜类开始 脊柱分为颈 胸 腰 荐 尾五区 3 鸟类腰椎荐椎和部分尾椎愈合成一块综荐骨 4 水生脊椎动物脊柱仅分化为躯椎和尾椎 5 颌弓和脑颅相接的类型 舌接型 鱼 自接型 陆生脊椎动物 颅接型 哺乳动物 6 软颅是构成头骨的基本部分 7 无颞窝 杯龙 已灭绝 合颞窝 已灭绝爬行类 哺乳类祖先 双颞窝 已灭绝爬 行类 鸟类祖先 上颞窝 蛇颈龙 8 软骨鱼类双枕髁 硬骨鱼类单枕髁 两栖类双枕髁 鸟类单枕髁 爬行类单枕髁 哺 乳动物双枕髁 9 肩带在各纲 硬骨鱼除外 均不与头骨相连 演化过程中 膜原骨成分逐渐减少 10 人的锁骨由肩胛骨和锁骨构成 适应快速奔跑的猎豹以及鳄鱼没有锁骨 11 四足类腰带皆与脊柱相关联 腰带由坐骨 耻骨 髂骨构成 变化较少 无膜原骨加 入 3 块骨块总是同时存在 四 消化系统 1 端生齿 蛇 硬骨鱼 两栖类 侧生齿 蜥蜴 槽生齿 鳄 爬行类一般为同型齿 2 食肉型裂齿 食草型月型齿 杂食性丘型齿 3 文昌鱼无舌 无颌类有舌 4 依靠螺旋瓣增加肠的面积是较原始的 5 鳔和肺均为原肠突出形成 6 胆总管入十二指肠开口处称法特氏壶腹 7 软骨鱼有独立胰脏 硬骨鱼称肝胰脏 8 鸟胃有腺胃和肌胃的分化 9 脊椎动物增加肠的消化吸收面积 七鳃鳗的盲沟 鲨及古两栖类的螺旋瓣 硬骨鱼的幽 门盲囊 哺乳类的小肠绒毛 五 呼吸系统 1 鳔和肺是同源器官 鳃与肺是同功器官不是同源器官 2 鳃耙作为滤食之用 可以区分鱼类的食性 3 肺鱼 总鳍鱼的鳔有呼吸作用 而且有内鼻孔 内鼻孔在两栖类才出现 4 两栖类特有口咽腔呼吸 称正压呼吸 5 鸟类气体交换场所为微气管 6 鸟类的吸气和呼气气体都是从尾到头穿过肺 7 雌蛙和蟾蜍没有声囊 8 支气管从爬行类开始出现 爬行类除少数种类外 一般也不发声 9 鸟类的发声器官 鸣管在气管和支气管的交界处 10 哺乳类呼吸道和消化道在咽部形成交叉 称为咽交叉 11 尿囊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12 爬行类次生腭的出现而使消化道和呼吸道开始分开 哺乳类由于软腭的出现使内鼻孔 后移 消化道和呼吸道完全分开 13 空气和食物的通道由两栖类的口腔内交叉到哺乳动物的咽交叉 14 两栖类有短的喉头气管室 开始有声带 六 排泄系统 1 哺乳动物的肾门静脉消失 2 盲鳗幼体和蚓螈幼体中具有全肾 3 形成中肾时 原来的前肾分为两管 吴氏管 后来成为输精管 和牟勒氏管 后来成为 输卵管 4 后肾是羊膜动物的肾脏 5 吴氏管在无羊膜类营输尿作用 鲨鱼仅作输精作用 在雄性兼营输精 牟勒氏管仅营 输卵 两管在羊膜类均只作生殖管道 6 少数硬骨鱼无膀胱 鸟类中除鸵鸟外 皆无膀胱 7 文昌鱼的肾管由外胚层发生 与脊椎动物的中胚层来源肾脏显然有区别 8 前肾在圆口类保留在体腔前段 称为头肾 9 爬行动物输尿管很长 但龟鳖类的很短 10 肾单位数目由少到多 肾孔由有到无 11 泌盐结构 硬骨鱼鳃上的泌氯腺 软骨鱼板鳃类的直肠腺 爬行类和海鸟的鼻腺 盐 腺 七 生殖系统 1 圆口类雌雄同体较普遍 2 黄鳝 鸡有性逆转现象 3 蝾螈有雌雄同体现象 4 骨鱼右侧精巢稍大于左侧 5 鸟类仅左侧雌性生殖器官有用 6 除硬骨鱼外 一般雄性无羊膜动物的中肾管输尿又输精 7 交接器出现于软骨鱼 爬行纲和哺乳纲 最发达 鸟类一般没有交接器 8 硬骨鱼是生殖管壁本身延续成管 与其他脊椎动物不同 9 哺乳类子宫合并程度与进化程度 双子宫 双分子宫 双角子宫 单子宫 10 幼鸟中心淋巴器官 腔上囊 11 软骨鱼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单孔类都有泄殖腔 三管合一 八 循环系统 1 海鞘同一条血管轮流充当动脉和静脉 是脊索动物中惟一的 2 文昌鱼血液流动方向顺时针 3 原始双循环首先出现在肺鱼 4 动脉圆锥 圆口类 硬骨鱼 羊膜类没有 动脉球 硬骨鱼有 静脉窦 无羊膜类有 爬行类退化 鸟类和哺乳类并入右心房 5 鸟类成体的左体动脉弓退化 仅保留右体动脉弓 哺乳类右体动脉弓退化 仅保留左体 动脉弓 6 圆口类有肝门静脉没有肾门静脉 7 鸟类特有尾肠系膜动脉 8 哺乳动物肾门静脉完全退化消失 9 哺乳类的奇静脉就是右后主静脉 半奇静脉就是左后主静脉 10 胎儿脐静脉为多氧血 脐动脉为缺氧血 心房间隔上存在卵圆孔 肺不扩张 动脉导 管开放 并因此与卵圆孔使血液得到分流 11 陆 Y 水 H 12 成体鸵鸟有淋巴心 其他鸟类都没有 13 多数哺乳类保留右前大静脉 左前大静脉并入右前大静脉 14 水生脊椎动物有一对侧腹静脉 两栖类由一条腹静脉代替了侧腹静脉 前端汇入肝门 静脉 爬行类和鸟类类似 哺乳类成体消失 九 神经系统 1 梨状叶来自于古脑皮 海马来自于原脑皮 2 除哺乳类外纹状体是最高级中枢 3 鱼 两栖类称古纹状体 爬行类称新纹状体 鸟类称上纹状体 4 原脑皮和古脑皮与嗅觉有关 5 低等哺乳类梨状叶非常强大 6 哺乳类以下各纲 中脑背部有视叶 是视觉反射中枢 7 圆口类小脑与延脑还未分离 鲨鱼 硬骨鱼 鸟类 哺乳类小脑发达 两栖类和爬行类 小脑不发达 8 哺乳类出现脑桥 是新脑皮层和小脑之间的联系 发达程度取决于大脑皮层的发达程度 9 血管囊为鱼类所特有 可能是一个水深度感受器 10 肺鱼和总鳍鱼大脑发达小脑不发达 11 爬行类纹状体重要性增加 地位仅次于中脑 12 哺乳类出现小脑半球 13 腹根上无运动神经节 14 脑神经 5 7 9 10 是混合神经 十 感觉器官 1 圆口类仅有内耳的半规管 盲鳗仅具后半规管 七鳃鳗有前 后半规管 鱼类仅具内耳 两栖类首先出现中耳 爬行类首先出现外耳和卵圆窗 鸟类发展出柯蒂氏器 哺乳类独有 三块听小骨 其余有听小骨的类群都仅具一块听小骨 2 鱼类和圆口类没有眼睑和瞬膜 但少数鲨鱼有瞬膜 均无眼腺 3 两栖类出现下眼睑 瞬膜和哈氏腺 上眼睑不能活动 与眼腺有关的鼻泪管首次出现 4 爬行类首先出现泪腺 蚓蜥上下眼睑愈合 眼睛永远张开 5 鸟类眼睑和瞬膜很发达 哺乳类的瞬膜退化 6 鱼类聚光由晶体完成 但晶体曲度不能改变 软骨鱼类晶状体位置适于远视 硬骨鱼类 适于近视 7 两栖类适于近视 羊膜类适于远视 8 犁鼻器为四足类特有 是嗅觉辅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2412:2025 EN Particle size analysis -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DLS)
- 养老院院长聘用服务协议4篇
- 矿山承包劳务合同范本
- 房屋销售分销合同范本
- 小门市合伙合同范本
- 雇佣主播合同范本
- 房屋屋顶租用合同范本
- 乡镇路长制工作信息公开通报制度
- 客服工作心得体会(汇编10篇)
- 继续教育个人研修计划怎么写2025(5篇)
- 《追寻先辈足迹》课件
- 园林公司管理制度7篇
- 充电桩施工组织设计
- (新版)三级物业管理员理论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二、问题解决型(指令性目标)QC成果案例
- 2023矿区环境影响后评价技术规范
- 手机保密专题教育课件
- 公司QHSE(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体系管理程序文件
- 管理咨询与中国管理咨询实践
- 信息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2017版)第四册+通信线路工程预算定额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