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教学2 0 0 7年 第6期 P b O H P b O H 2 P b O H 3 P b O H 4 2 各形态的浓 度分数 随溶液p H变化的关系如图1 3所示 1表示P b 2 2表示P b O H 3表示P b O H 2 4表 示P b O H 3 5表示P b O H 4 2 往P b N O 3 2溶液中滴稀N a O H溶液 p H 8时溶 液中存在的阳离子 N a 除外 有 p H 9时 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本题采用了完全陌生的信息 水溶液中铅存在 的各形态浓度分数 随溶液p H变化的关系图 解答 本题相关问题的信息几乎完全来自于对该 p H关 系图的分析 充分考查学生形 数 象结合进行分 析 推理的能力 从对 p H关系图的分析可以看出 以数解 形 p H 6时 P b O H 开始形成 p H 7时 P b O H 2开始形成 p H 8时 P b O H 的 达到最大值 p H 9时 铅存在的主 要形态为P b O H 2 数 是形的依据 形 是数的直观表示 数形结合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方法 它在人的思维领 域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从 数 的意义来看 具有 抽象性 严密性 深刻性 从 形 的层面来看 具有直观性 形象性和简洁性 数形结合即是学生 将抽象思维进行形象化的表达 使学生感受和体验 表达的技能 促进了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的发展 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有质的飞跃 图1 3 利用教学资源培养问题意识 林尤宏 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江苏南京2 1 0 0 4 4 摘要 从学生解答一道高考题的几种典型错误 发现若干问题 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学资源 进而引导学 生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形成规律解决问题 形成问题意识 本文介绍了这一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方 法和感悟 关键词 教学资源 问题意识 文章编号 1 0 0 5 6 6 2 9 2 0 0 7 0 6 0 0 6 6 0 3中图分类号 G 6 3 2 4 7 9文献标识码 B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 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敢于质疑 勤于思考 逐渐形 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是 普通高中化学课 程标准 提出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下面是我按照此要求 从一道高考题的练习和 讲评 到挖掘其中若干隐藏的信息 培养学生问题 意识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感想 2 0 0 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天津卷 第2 8 题第 4 小题 测试纯碱产品中N a H C O 3含量的方法是 准确 称取纯碱样品Wg 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 加1 2滴酚酞指示剂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 m o l L 的H C 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 指示C O 3 2 H H C O3 反应的终点 所用H C l 溶液的体积为 V1m L 再加1 2滴甲基橙指示剂 继续用H C l溶液 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 所用H C l溶 液 总 体 积 为 V2m L 写出纯碱样品中N a H C O3质量分数的计算 式 N a H C O 3 答案 c V2 2 V1 M N a H C O 3 1 0 0 0 W 1 0 0 学生的错解多为 1 c V 2 V1 8 4 1 0 0 0 W 1 0 0 2 W C V 1 1 0 6 1 0 0 0 W 1 0 0 6 6 习题与解题思路2 0 0 7年 第6期 3 V 2 2 V1 8 4 V 11 0 6 V2 2 V1 8 4 1 0 0 分析 错解 1 将总体积V 2当成了后滴加的体 积 错解 2 3 将样品当成了只含有N a 2C O3和 N a H C O3 本题从表面上看是一道计算题 针对同学们的 计算错误 设计几道变式训练题 也能起到纠正错 误 举一反三的效果 但仅此仍然是一种传统的接 受式教学模式 若教师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主动 从学生所犯错误中挖掘隐含的教学资源 创设若干 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沿着 发现问题 探索问 题 解决问题 问题应用 这样一条流程去学 习 能有效培养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也 体现出教师新的教学策略和新的教学理念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老师首先提出以下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1 1依题意 能否判断样品 中 除N a 2C O3和 N a H C O3外 还有其它杂质 1 2若不含有其它杂质 本实验步骤可进行 哪些简化 题干中可去除哪些多余的条件 1 3若含有其它杂质 是否会对本实验产生 影响 1 4若其它杂质存在会影响本实验的测定 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说明才使此高考题更科学严 谨 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 发现以下 问题 题目中并未说明是否含有其它杂质 如没有其 它杂质 称取样品Wg 只要用甲基橙或酚酞一种 指示剂进行一次滴定就可求出N a H C O 3 若用两种指示剂两次滴定 则不需称样品的质 量就可得出结果 因此 从该实验的设计原理来 看 应含有其它杂质 若所含杂质能与酸起反应 则本实验无法得到 正确结果 该题对所含杂质未加任何说明 故而不 够严谨 应加上 含有不与酸起反应的其它杂质 的说明 2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针对同学们问题意识的激活 再趁热打铁 引 导同学们思考测定样品中N a 2C O3纯度的实验方案 将产生认识的飞跃和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 探索问题1某N a 2C O3样品中只含有N a H C O3杂 质 运用滴定法 怎样测定样品中N a 2C O3的纯度 同学们经过以上的讨论和对计算的纠错 已有 一定的感悟 再进一步思考 能够顺利解决问题 想到以下方案 1 称取m g样品溶于水 滴加酚酞指示剂1 2 滴 滴加c m o l L 的H C l溶液V m L刚好反应完全 N a 2C O3 c V 1 0 0 0 1 0 6 m 1 0 0 2 称取m g样品溶于水 滴加甲基橙指示剂 1 2滴 滴加c m o l L 的H C l溶液V m L刚好反应完全 1 0 6 n N a 2C O3 8 4 n N a H C O3 m 2 n N a 2C O3 n N a H C O3 c V 1 0 0 0 3 取一定量样品 溶于水后滴加酚酞指示剂 1 2滴 用c m o l L 的H C 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 为无色 所用H C l的体积为V 1m L 再加1 2滴甲基 橙指示剂 继续用H C 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 所用H C l溶液的体积为V 2m L N a 2C O3 V 11 0 6 V 11 0 6 V2 V1 8 4 1 0 0 探索问题2某N a 2C O3样品中只含有 N a H C O3杂质 除运用滴定法外 还可以设计哪些实验 方案测定样品中N a 2C O3的纯度 此问题开放程度加大 解决此问题更能提升学 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学生经过分组讨论 比 较各种方案并整理完善后列出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将m1g样品充分加热 冷却后称量固体 N a 2C O3的质量为m2g 用m1 m2计算N a2C O3的纯度 1 0 6 n N a 2C O3 8 4 n N a H C O3 m1 1 0 6 n N a 2C O3 1 2 n N a H C O 3 m2 2 取m1g样品 加入足量盐酸 充分反应 后 加热蒸干灼烧 冷却后称得N a C l质量为m2g 用m1 m2计算N a 2C O3的纯度 1 0 6 n N a 2C O3 8 4 n N a H C O3 m1 5 8 5 2 n N a 2C O3 n N a H C O3 m2 3 称取m1g样品 溶于水 滴加足量B a C l 2溶 液 将生成的沉淀经过滤 洗涤 干燥后称得 B a C O3质量为m2g 用m1 m2计算N a 2C O3的纯度 1 0 6 n N a 2C O3 8 4 n N a H C O3 m1 1 9 7 n N a 2C O3 m2 4 取m g样品与足量稀H2S O 4反应 设法测出 生 成C O 2的 体 积VL 标 准 状 态 用m V计 算 N a 2C O3的纯度 1 0 6 n N a 2C O3 8 4 n N a H C O3 m n N a 2C O3 n N a H C O3 2 2 4 V 5 称取m1g样品与足量稀H2S O 4反应 设法测 出生成C O 2的质量为m2g 用m1 m2计算N a2C O3的 6 7 化学教学2 0 0 7年 第6期 纯度 1 0 6 n N a 2C O3 8 4 n N a H C O3 m1 n N a 2C O3 n N a H C O3 4 4 m2 相比其它方法用滴定法最为方便 实用 探索问题3某N a 2C O3样品中除含有N a H C O3 外 还含有不与酸反应且受热不分解的杂质 试设 计实验方案测定 N a 2C O3 学生经过充分的探讨后 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 法是 若为不溶性杂质 称取各为m1g的等质量的 两份样品 一份溶于水后过滤 洗涤 烘干 称出 所得固体杂质的质量为m2g m1 m2 即为N a 2C O3和 N a H C O3的总质量 另一份样品按照前面各种方案 去做 都可计算出结果 若为可溶性杂质 称取 m g样品溶于水 采用双指示剂 用盐酸来滴定 即可计算出结果 以上实验探究的命题虽小 但内涵十分丰富 从一种方案的不完善到完善 再从一种方案跨越到 另一种方案 经纬交织 层层递进 在若干主干问 题中又产生了若干子问题 诸如怎样检验所加物质 是否过量 又不影响结果测定 如何检验固体已洗 涤干净 怎样测量能溶于水的气体的体积 怎样排 除干扰 测准产生气体的质量 使C O 3 2 沉淀 为 什么选用B a C l 2比选用C a C l2更好 怎样处理实验数 据 计算实验结果等等 通过逐一发现问题 解决 问题的过程 真正达到了培养问题意识的目的 3问题评价和问题应用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 同学们已初步掌握测定 一般混合物中物质纯度的原理 方法及结果的计 算 及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优劣 可提高 他们对问题的评判能力和抉择能力 再提供以下一 些针对性的问题 让同学们进行类比迁移 运用已 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起到巩固所学知识 扩展研究 成果 提高问题应用能力的目的 1 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以下混合物中各物质的 质量分数 N a O H中混有N a 2C O3 N a 2S O3中混有N a2S O4 N a 2O中混有N a2O2 M g粉中混有A l粉 2 设计实验方案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混合 物的组成 一定量N a 2O2与足量S O2反应后 产物中有 N a 2S O3和N a2S O4 确 定N a 2C O3样 品 中 是 否 混 有N a O H或 N a H C O3 4体会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首先要增强问题意 识 发现问题 应引领学生去思考 去发现 帮助 他们养成严谨的学风和缜密的思维习惯 增强敢于 质疑 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形成独立思考的能 力 摒弃题海战术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创设探究 性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 有效途径 可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升学生 思维品质 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问题意 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王春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 问题解决 教学模式的探讨与 体会 化学教学 2 0 0 6 7 2 的答案就容易写出 a g 8 0 g m o l b g 2 g m o l 就 是耗氢量的减少 该数值的2倍就是分解的C u O的 物质的量 思路4 依据电子守恒 因为C u O要全部被还原为C u需要转移的电子数 为 1 0 g 8 0 g m o l 2 0 2 5 m o l这部分电子全部由氢气提供 当部分被还原时 负二价的氧提供部分电子 所以 找出负二价氧所提供的电子数就可知道分解的 C u O 1 0 g 8 0 g m o l 2 0 2 2 g 2 g m o l 2就是氧所转移的电 子数 解 1 设分解的C u O为nm o l 4 C u O2 C u 2O O2 转移电子数 4 m o l4 e nm o l 1 0 g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干冰买卖合同模板下载(3篇)
- 福佑卡车合同模板下载(3篇)
- 2025年员工借用合同模板
- 夫妻出轨离婚协议及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权变更合同
- 离婚协议书模板:子女抚养责任明确及财产分配协议
- 琴艺培训中心教师团队招聘合同
- (正式版)DB65∕T 4372-2021 《固体废物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 双方自愿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赔偿协议
- (正式版)DB65∕T 3808-2015 《速步马调教技术规程》
- 农业种苗购销合同范本及病虫害防治服务协议
- 2025济南市工程咨询院招聘(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的护理
- GB/T 3452.1-2005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 玻璃幕墙施工方案完整版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课件
- 城市道路工程质量事故
-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王崧舟3篇
- 铁路路基大维修规则
- Q∕GDW 12178-2021 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技术规范
- 合同法中英文对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