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2章_第1页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2章_第2页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2章_第3页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2章_第4页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2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真题及典型题考试真题及典型题 1 概念题概念题 1 供给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试 四川大学 2006 试 2 供给函数 中山大学 2005 试 3 恩格尔定律 北师大 2001 试 财政部 2004 试 对外经贸大学 2006 试 华东理工 大学 2006 试 南京大学 2007 试 4 有效需求 effective demand 人大人大 2002 试 北京邮电大学 2003 试 5 弹性 收入弹性 交叉弹性 elasticity income elasticity cross elasticity 武大 2000 试 6 吉芬商品 Giffen goods 武大 2000 2002 2003 试 人大人大 2003 试 复旦大学 1998 2000 试 中山大学 2005 试 西安交大 2007 试 7 替代产品 substitute goods 复旦大学 1997 试 8 互补商品 complementary goods 9 均衡 Equilibrium 与非均衡 Non equilibrium 北大 1997 试 9 均衡价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7 试 10 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 11 弧弹性 中山大学 2005 试 2 简答题简答题 1 对于厂商来说 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 1 和小于 1 对其价格战略 采取降价还是涨 价 将产生何种影响 南开大学 2004 试 2 目前 中国有些行业实行行业自律价格 给出一个支持论据 给出一个反对论据 北大 1999 试 3 什么是对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售卖者的销售收入 或者说购买者的支出 的关系如何 举例说明之 复旦大学 1993 试 4 简述支撑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的经济学原理 天津财大 2006 试 5 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武大 2001 试 6 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 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7 谷残伤农 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 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 并 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清华大学 2005 试 8 商品需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对商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 武大 2003 试 9 通常有一种说法 价格上涨 需求下降 需求下降 价格下跌 你如何理解这种 说法 南京理工大学 2001 试 10 根据均衡价格理论 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如何 这些关系是否 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相一致 为什么 人大人大 2002 试 11 什么是价格弹性 请求出的需求弹性 人行 1996 试 axy 12 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正值 它们是什么关系 请举例说明 武大 2000 试 13 简述非线性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弹性的几何求法 武大 2001 试 14 下列事件对产品 X 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1 产品 X 变得更为时行 2 产品 X 的替代品 Y 的价格上升 3 预计居民收入将上升 4 预计人口将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武大 2000 试 15 简述需求弹性 武大 2000 试 16 当一年气候变得风调雨顺时 农民应该喜还是忧 武大 2000 试 17 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弹性理论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 产量 作图说明 首都经贸大学 2003 试 18 运用微观理论并结合实际说明我国政府以保护价 支持价 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 福利效应和积极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 1999 试 19 下列五种情况 对于整个社会的房屋供给有何影响 1 土地价格上涨 2 水泥价格下跌 3 建筑房屋的技术进步 4 房租将要下跌 5 从事工业投资的利润增加了 20 图 2 1 中有三条为直线的需求曲线 a 试比较 a b 和 c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b 试比较 a d 和 e 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图 2 1 需求曲线图 21 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2 各类需求价格弹性商品的价格变动对该商品销售收入有何影响 23 何为需求价格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重庆大学 2004 试 24 下列事件将对轿车生产产生什么影响 1 生产轿车的技术有重大进步 2 整个轿车行业的企业数目减少了 3 生产轿车的工人工资上涨了 4 预计轿车的价格会下降 25 某地房地产市场十分兴旺 房价以逐月 2 的速度上涨 原因是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当地居民也开始寻求拥有第二套住房 而建造新房的成本逐渐上涨 可供建房的土地也日 益减少 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了 191 套新住房 打算以 155 万的价格出售 而在该价格下 登记的欲购房者有 1000 人 该开发商采用抽奖的方式从中抽取 191 人 出售住房 请回答 1 新房市场的均衡市场价格和数量会如何变化 2 旧房市场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3 如果该开发商采用市场定价 和原先的定价方式相比 在效率和收入分配方面的 效果有何差别 清华大学 2005 试 3 计算题计算题 1 税收转嫁 设一个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都是直线 函数分别为 Q a bp 和 Q c dp 假如就该商品对厂商或销售方征收从量税 单位商品税收为 t 请回答如下问题 1 计算其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2 计算供求双方各自负担的税收是多少 并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税收为什么被转嫁 又为什么没有全部转嫁 3 计算双方各自负担的税收份额和供求弹性之间的关系 并利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解 释 4 用曲线说明征税以后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并比较供求双方的税收份额 武大 2004 试 2 已知某粮食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Qd 50 P Qs 10 2P 1 求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2 若政府实行最低限价 P 25 A 此时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 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B 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 重庆大学 2004 试 3 有段时间汽油的价格经常波动 有两个司机 Delta 和 Epsilon 去加油站加油 在看 到油价变化之前 Delta 决定加 10 升汽油 Epsilon 打算加 10 美元汽油 两个司机对汽油 的需求价格弹性各是多少 武汉大学 2004 试 4 设现阶段我国居民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是 Ed 1 2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 Ey 3 0 计算 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价格提高 3 对需求的影响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收入提高 2 对需求的影响 3 假设价格提高 8 收入增加 10 2002 年新汽车的销售量为 800 万辆 利用有 关弹性系数估算 2003 年新汽车的销售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03 试 5 试构造需求收入弹性为常数的一个需求函数 南京理工大学 2001 试 6 设供给函数为 S 2 3P 需求函数为 D 10 P 1 求解市场均衡的价格与产量水平 2 求在此均衡点的供给弹性与需求的价格弹性 3 若征收从量税 t 1 求此时新的均衡价格与产量水平 4 求消费者和厂商各承受了多少税收份额 5 图示你的上述结论 武大 2002 试 7 某产品准备降价扩大销路 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在 1 5 2 之间 试问当产品降价 10 时 销售量能增加多少 武大 2001 年试 8 某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价格弹性估计为 1 6 若城市管理者给你这样一个问题 即为了增加运输的收入 运输的价格应该提高还是应该降低 Q 5000 0 5P 这一需求函 数中的价格弹性为什么不是常数 武大 2002 试 9 对一厂商产品的反需求函数为 是严格减少的可微函数 写出需求的 qfp f 价格弹性公式 若 求价格时的价格弹性 武大 2003qqf 120 4030 pp与 试复试 10 设某产品的价格弹性为 0 2 其需求现为 5000 试问需求增加多少才能使价格下 降 5 武大 2003 试 11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 供给函数是 求 均衡QP230 QP210 价格 均衡交易量 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以及均衡时的消费 者剩余 中央财大 1999 试 12 已知复印纸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 0 2 其价格现在为每箱 160 元 求 复印纸的每箱价格下降多少才能使其销售量增加 5 人大人大 2002 试 13 一城市乘客对公共汽车票价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0 6 票价 1 元 日乘客量为 55 万 人 市政当局计划将提价后净减少的日乘客量控制为 10 万人 新的票价应为多少 同济 大学 1998 试 14 对某钢铁公司某种钢 X 的需求受到该种钢的价格 钢的替代品铝的价格 X P y P 以及收入 M 的影响 所估计的各种价格弹性如下 钢需求的价格弹性 钢需求5 2 d E 对于铝价格的交叉弹性 钢需求的收入弹性 下一年 该公司打算将钢2 xy E5 1 m E 的价格提高 8 根据公司预测 明年收入将增加 6 铝的价格将下降 2 1 如果该公司今年钢的销售量是 24 000 吨 在给定以上条件的情况下 该公司明 年钢的需求量是多少 2 如果该公司明年将钢的销售量仍维持在 24 000 吨 在收入增加 6 铝的价格下 降 2 的条件下 钢铁公司将把钢的价格定在多高 北大 1996 试 15 假设某市场由 个人 1 和 个人 2 组成 他们对商品 X 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x xy PYKD PYKPD 222 111 1 求商品 X 的市场需求函数 2 计算对商品 X 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 3 设分别为 个人 1 和 个人 2 的收入 在总收入不变 的情况下 21 Y YY 通过收入再分配使得 个人 2 的部分收入转移到 个人 1 会对商品 X 的需求产生什么 影响 上海交大 1999 试 16 1986 年 7 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 32 美分提高到 40 美分 1986 年 8 月的乘 客为 880 万人次 与 1985 年同期相比减少了 12 请计算需求的弧价格弹性 17 已知销售商品 x 之总收益 方程为 计算当边际PQR 2 2100QQR 收益 MR 为 20 时的点价格弹性 18 X 公司和 Y 公司是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 这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的需求曲线分 别为 公司 xx QPX51000 公司 yy QPY41600 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 100 单位 x 和 250 单位 y a 求 x 和 y 当前的价格弹性 b 假定 y 降价后 使增加到 300 单位 同时导致 x 的销售量下降到 75 单位 y Q x Q 试问 X 公司产品 x 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c 假定 Y 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极大 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杭 州大学 1998 试 深圳大学 2007 试 19 假设 X 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直线 Y 商品的需求函数亦为 xx PQ5 040 直线 X 与 Y 的需求线在 8 的那一点相交 在 8 的那个交点上 X 的需求弹性 x P x P 之绝对值只有 Y 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的 1 2 请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推导出 Y 的需求函数 20 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这里 bPaQ a0 b 1 求市场价格为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0 P 2 当 3 1 5 时 需求价格弹性为 1 5 求市场价格为多少 并求此时的市场ab 需求量 3 求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 21 图 2 2 中 在相同的价格下 所表示的数量为的三倍 试求 A B C 三点 1 D 2 D 需求弹性的倍数关系 图图 2 2 需求弹性需求弹性 22 若某市场有 A 与 B 两类消费者 其人数共 100 人 其中 A 类有 25 人 B 类有 75 人 设每个 A 类消费者皆相同 且为 B 类消费量的 2 倍 如果 A 类消费者个人的需求弹 性为 3 4 而 B 类消费者个人的需求弹性为 2 则整个市场的需求弹性为多少 23 若市场供需如下 需求 P 280 q 供给 P 20 10q 对于每单位产品课征 5 元从量税时 则 1 物价上涨为多少 2 消费者负担与生产者负担各多少 3 税前供需弹性各为多大 哪一个较大 4 论述题论述题 1 假定对应价格 P 与需求量 Q 的连续可微的需求函数为 P Q 利用数理方法说明 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上海财大 2004 试 2 运用弹性理论评论 薄利多销 这一传统的经商理念 武大 2002 试 3 本小题将推导一个厂商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函数 1 某个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y ln k 其中 y 是产品产量 k 是资金使用量 流量 产品价格是 l 资金是按照利息率 r 从市场借入的 求这个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函数 D r 这是利息率的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2 以上推导的是单个储户和企业对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假定市场对资金的总供给与 总需求的斜率与以上个别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符号相同 市场均衡利息率是何时达到的 当 政府确定利息率上限时 如我国政府的利息率政策 会对经济运行的效率产生什么后果 北大 1997 试 4 以需求函数 q a bp 为例 试分析为什么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经营不可能产 生最大利润 北大 1998 年 5 我国政府近年来实行了粮食价格保护政策 即制定了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之上的 价格 要求国有粮食部门按此价格敞开收购粮食 假定市场需求和供给函数都是正常的单 调函数 1 如果这个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 抬高市场价格是可行的 如何实现 对政府 中 央与地方之和 的负担如何衡量 画图说明 在同样的图上衡量经济效率的改进或损失 2 由于部分负担由地方负责 或者中央政府的补贴与地方粮库的收购行为分离等因 素 致使发生地方粮库拒绝收购的行为 在这种情形下为什么私营粮贩屡禁不绝 画图说 明 这个政策执行的结果为什么可能损害农民的利益 北大 1999 试 6 假定需求和供给曲线均为直线 用图证明下列结果 a 对一给定的供给曲线和均衡点 需求曲线的弹性越是不足 消费者所负担的 单 位产品税 越重 b 对一给定的需求曲线和均衡点 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大 消费者所负担的 单位产 品税 越重 7 参考图 2 3 考虑对小麦生产者的两个援助农场计划 政府把价格定在 并 2 P 购买价格下多余的小麦 政府让小麦在其均衡价格出售 对出售的每单位小麦给 2 P 1 P 农场主的补贴金 试问 对政府来讲 哪一个花费较大 12 PP 图 2 3 政府对小麦生产者的补贴 8 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经济学家认为 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 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 例如 1990 年十位数字的计算器每台卖 150 元 到 1995 年只卖 50 元 然而销售量却增 加了 3 倍 可见 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9 试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10 在我国进行价格体制的改革中 为了增加那些在市场上供给数量相对缺乏的政府 限价商品的生产 一部分学者提出 只要把政府的限价取消 这类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 请分析这样的改革措施的可行性 11 图 2 4 是两条从原点出发的线性的恩格尔曲线 和 的斜率比的斜 1 E 2 E 1 E 2 E 率大 陡直 可以证明 从原点出发的线性的恩格尔曲线的每一点的需求收入弹性值都是 等于 1 那么 怎样来说明消费量对收入变化的不同反应呢 图 2 4 线性恩格尔曲线 12 最近国际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其影响机制 并说明影响产生的实际过程 南开大学 2005 试 12 今年我国住宅价格随市场需求增加而不断上涨 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存在任 何准入限制 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招标拍卖获取的条件下 通过某种手段控制房地产 开发商的利润 如披露开发成本 限制向开发商贷款 征收高额税赋等 是否能有效限 制房价上涨 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如果不能 你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 北师大 2007 试 2 3 考试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考试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2 3 1 概念题概念题 1 供给 武汉理工大学 供给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试 试 个人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期间 或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 生产者对某商品在各种价格下 其所愿提供且能够提供的各种数量 若以函数 关系可表示如下 tPPPPgQ e xfS 式中 要素的价格 f P 相关商品的价格 x P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价格 e P t 技术水平 P 商品本身的价格 市场供给是指一种物品在同一时间及同一市场区域内各个经济单位供给的水平相加 之和 2 2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 种商品的数量 它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主要的因素有 该商品的价格 生产的成 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所有 影响这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 如果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 仅考虑一种商品的 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 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 则供 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 QS f P 一般说来 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 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 相反 商品的价格越低 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3 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定律 北师大 2001 试 财政部 2004 试 是 19 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 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的一个规律 具体而言 恩格尔定律是指在一个家庭 或在一个国家中 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在需求的收入弹 性的基础上 如果具体的试究消费者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量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映 程度 就可以得到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用弹性来定义恩格尔定律 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 国家来说 富裕程度越高 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 反之 则越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 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 用的 因此 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 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 食品加工 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 只有达到相 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 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4 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 effective demand 人大人大 2002 试 北京邮电大学 2003 试 是改变总 产出和总就业规模的决定力量 对有效需求有两种理解 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 有效需 求指有支付能力的 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与之相区别的是名义需求 notional demand 这种需求只是一种愿望而没有支付能力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决定经济的产量水平和就业 水平 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在新古典综合学派的非均衡理 论中 有效需求指的是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时 即厂商提供的商品量等于 居民的需求量 居民提供的劳动量等于厂商的需求量时 居民对商品的需求和厂商对劳动 的需求总和 5 弹性 收入弹性 交叉弹性 弹性 收入弹性 交叉弹性 elasticity income elasticity cross elasticity 武大 2000 试 1 在经济学中 弹性被用来表明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关系 当两个经济变 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 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 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 的变化 弹性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 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 它等于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值 即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弹性系数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 XfY Y X X Y X X Y Y E 式中 为弹性系数 分别为变量 的变动量 EXYXY 弹性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广泛应用 经济理论中有多种多样的弹性概念 例如 需求 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等等 由于弹性是两个量的相对变化之比 因此 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2 收入弹性一般指需求的收入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 的变动率的比值 3 交叉弹性指需求或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或 供给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 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6 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 Giffen goods 武大 2000 2002 2003 试 人大人大 2003 试 复旦大学 1998 2000 试 指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常变化的一类商品 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 吉 芬 Robert Giffen 发现而得名 这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违反了需求规律 即价 格越低购买的越少 价格提高反而购买的更多 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成正比关系 1854 年 当爱尔兰发生大饥荒而使马铃薯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之时 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所引起的替代效应远远低于其收入效应 说得通俗一些 也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太穷了 平时人们所能消费的肉类不太多 如今马铃薯涨价了 相对 来说他们更穷了 穷到买不起原来消费肉类的数量 结果只好增加对马铃薯的购买来补救 因此 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需求量增加 价格下降时 需求量减少 因此 它的需求 曲线的斜率为正 这种违反常规的现象 一般称为吉芬效应 Giffen effect 或吉芬悖论 Giffen paradox 吉芬商品是低档商品的一种 但并不是所有的低档商品都可以被称作 吉芬商品 7 替代产品 替代产品 substitute goods 复旦大学 1997 试 指在效用上可以相互代替 满 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 例如牛肉和羊肉 圆珠笔和钢笔 煤和石油等都属于替代 商品 两种商品如果有替代关系 当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时 另一种商品价格提高 就 会引起对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反之 另一种商品价格下跌 就会引起对前一种商品 需求量的减少 例如 当羊肉价格不变时 作为羊肉的替代品的牛肉的价格上升 人们就 会多吃羊肉而少吃牛肉 故对羊肉的需求量增加 如果羊肉价格不变时 牛肉价格下降 人们就会少吃羊肉而多吃牛肉 对羊肉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 品的需求量做相同方向的变动 其交叉弹性为正数 替代商品属于相关商品的一种 另一 种为互补品 常用于对市场上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原因的分析 8 互补商品 互补商品 complementary goods 指在效用上互相补充配合 从而满足消费者 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 如照相机与胶卷 录音机与磁带 汽车与汽油等都属于互补商品 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时 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保持不变 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 则会使 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反之 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下跌 则会使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 升 例如 在照相机价格不变时 作为其互补品的胶卷的价格大幅度上涨 则人们对照相 机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 胶卷价格下降 人们对照相机的需求则会相应增加 由于一种商 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其交叉弹性为负数 互补商品属于相关商品 的一种 另一种为替代商品 常用于对市场上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原因的分析 9 均衡 均衡 Equilibrium 与非均衡 与非均衡 Non equilibrium 北大 1997 试 1 均衡 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 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 于这样的一种静止状态 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力量能够相互 制约和相互抵销 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因此 进一步地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经济学的试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 变化最终趋于静止点的均衡状态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 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 均衡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 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 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2 非均衡即非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状态 均衡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均衡 狭义的 均衡一般是指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即各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相等的状态 非均衡则意味 着市场上的供求不相等 也就是说在市场不出清的经济状况下 也存在着广义的均衡状态 也就是非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状态 非均衡经济理论主要是在 20 世纪 60 70 年代发展起来 的 代表人物有阿罗 帕廷金 巴罗 克洛沃 贝纳西 格罗斯曼等等 他们的理论观点 主要有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包括经济主体能够掌握充分的关于市场状况的信息 但现实中 获得信息需要花费成本 获得充分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不完全竞争的 情况普遍存在 如垄断竞争等 应该重点试究这类的竞争 非均衡理论区分了计划数量 和实现数量 该理论认为 市场出清的状态仅仅表示市场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相等 而 有效数量和计划数量不一定相等 均衡论认为价格是市场的惟一调节工具 在均衡达到 之前 市场中没有交易 而非均衡理论则认为 未达到均衡之前也有非均衡交易的发生 价格和数量信号都可以调节市场 并且在短期内数量要快于价格的调整 存量水平是一 个重要的数量调整信号 提出经济运行的时滞结构 认为时滞的存在加剧了非均衡状态 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解释经济周期 自愿失业 资源闲置等现象 9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 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在市场上 由于供 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 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那么 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 一部分生产者就会因商品卖不出去而被迫降价 从而市场价格下 降 反之 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那么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 一部分消费者因购 买不到所需求的商品而愿意出高价 结果市场价格提高 因此 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市场稳 定于均衡价格 10 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 1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由某商品的价 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这种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供 给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图 5 表示的是供给量的变动 随着价 格上升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逐步增加 点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逐步运动到 点 2 供 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 的变动 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可以指生产成本的变动 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 相关商品价 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等 在几何图形中 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 的位置发生移动 图 6 表示的是供给的变动 在图 6 中 原有的供给曲线为 在除商品价格以外 1 S 的其他因素变动的影响下 供给增加 则使供给曲线由曲线向右平移到曲线的位置 1 S 2 S 供给减少 则使供给曲线由曲线向左平移到曲线的位置 由供给的变化所引起的供 1 S 3 S 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表示在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供给数量都增加或者都减少了 例如 在既定的价格水平 供给增加 使供给数量由曲线上的上升到曲线上的 0 P 1 S 1 Q 2 S 2 Q 相反 供给减少 使供给数量由曲线上的下降到曲线上的 这种在原有价格水 1 S 1 Q 3 S 3 Q 平所发生的供给增加量和减少量 都是由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 譬如说 21Q Q 13Q Q 它们分别是由生产成本的下降或上升所引起的 很清楚 供给的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曲线位 置的移动 表示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 图 图 5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图 图 6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1111 弧弹性 弧弹性 是衡量弹性大小的一种计算方法 例如 为了计算一条需求曲线上两点 之间的弹性 第一步是求出在两点之间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量中值的比率 以及在两点之 间价格变化量与平均价格的比率 然后将这两个比率进行比较 得到的数就是这两点之间 的弧弹性 弧弹性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12 12 12 12 PP PP QQ QQ E 其中 P1 Q1 和 P2 Q2 分别表示变动前后的价格及数量 2 3 2 简答题简答题 1 对于厂商来说 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对于厂商来说 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 1 和小于和小于 1 对其价格战略 采取降价还是涨对其价格战略 采取降价还是涨 价 将产生何种影响 价 将产生何种影响 南开大学 2004 试 答 答 1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 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需求弹性小于 1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缺乏弹性 如多数生活必需品 需求弹性大于 1 则称该物品的 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 如大多数奢侈品 2 产品的需求弹性对其价格战略的影响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 时 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 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 随 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此时厂商应该采取减价的方法 以提高销售收入 如高档消费品 由 于其需求富于弹性 为了提高售卖者的销售收入 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 1 时 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 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 随 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此时厂商应该采取涨价的方法 以提高销售收入 如农产品是需求缺 乏弹性的产品 为了提高售卖者的销售收入 应该采取提价的办法 2 目前 中国有些行业实行行业自律价格 给出一个支持论据 给出一个反对论据 目前 中国有些行业实行行业自律价格 给出一个支持论据 给出一个反对论据 北大 1999 试 答 答 中国有一些行业在有关主管部门支持下 搞行业自律价格 对于实行行业自律价 格有不同的观点 1 支持观点认为 自律价格的目的是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 秩序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 市场价格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成本是不合理的 这不仅违反了 价格法 也违反了 WTO 的原则 我国 价格法 1997 年 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 经营 者不得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 季节性商品 积压商品等商品外 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 者独占市场 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 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 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2 反对观点认为 价格自律就是价格同盟 是违反市场法则的 这种观点认为 搞 行业自律价格 不让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按低于社会平均成本 但高于本企业生产成本 的价格销售产品 是在保护落后的生产和企业 抑制市场竞争 他们打着反不正当竞争的 招牌 实际上是搞行业价格卡特尔 妨碍价格竞争 反对优胜劣汰 任何价格行为都必须 依法进行 凡是搞价格自律 价格同盟而妨碍了市场竞争的 都将依据 价格法 进行处 罚 持此观点的人士说 寻呼机 家电 农用车等搞价格自律 价格同盟的现象都曾出现 过 但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 关键是这种做法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律 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市 场法则 许多经济学家都曾撰文反对价格自律 在他们眼中 价格自律是计划经济的手段 其直接结果是抑强扶弱 3 什么是对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售卖者的销售收入 什么是对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售卖者的销售收入 或者说购买者的支出 的关系如何 举例说明之 或者说购买者的支出 的关系如何 举例说明之 复旦大学 1993 试 答 答 1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 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需求弧弹性表示 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其计算公式为 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 d d d Q P P Q E 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其计算公式为 Q P dP dQ Ed 需求弹性的种类 若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 若 则0 d E10 d E 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缺乏弹性 如多数生活必需品 若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1 d E 位弹性 此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相等 若 则称该 d E1 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 大多数是奢侈品的需求 若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 d E 完全有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 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 动的百分比之比 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反 应的敏感性程度 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Q M M Q EM 的计算公式为 Q M dM dQ Q M M Q E M M 0 lim 2 需求的价格弹性 设为 E 同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关系如下 0 当 E0 1 即需求富于弹性时 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 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 少 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当 E0 1 时 即需求缺乏弹性时 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 动 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 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当 E0 1 时 销售收入和价格 没有关系 例如 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 为了提高售卖者的销售收入 应该采取 提价的办法 相反 对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 由于其需求富于弹性 为了提高售卖者的 销售收入 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4 4 简述支撑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的经济学原理 简述支撑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的经济学原理 天津财大 2006 试 答 答 1 需求定律是指 在一般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 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 越小 价格越低 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 而供给定律是指 一般情况下 商品 或劳务 的供给量随着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的一般规律 2 支撑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的机制是价格机制 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 从而决定了 商品的价格 价格又可以自动调节供给与需求 使市场达到均衡 价格在市场上调节着消 费者的需求行为和厂商的生产行为 商品的价格上升 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和偏好下 为 了使效用获得极大化 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 反之 价格下降则增加对商品的需求 商品 的价格上升 对于厂商而言意味着利润的增加 理性的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会 增加产量 反之 商品的价格下跌 利润减少 则厂商会减少产量 同时 需求与供给也 在调整着价格 供不应求时 价格上升 供过于求时 价格下降 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 在自发调节着市场 使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 联系供给和需求的纽带便是价格 5 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武大 2001 试 答 答 1 一般说来 需求规律的含义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的价格越高 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 即需求量越小 反之 商品的价格越低 需求量 越大 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 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征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 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 下面的两种情况可以作为需求规律的特例 吉芬物品 是一种 劣等品 其价格上涨时 由于替代效应远远低于收入效应 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增加 如马铃薯 炫耀性物品 指的是那些用来满足人们虚荣心的物品 如钻石等 这类物品 常因其价格上涨 愈能显示出其珍贵及拥有者的社会地位 因此往往价格愈高 对其需求 量反而愈大 6 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 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 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答 答 1 根据需求法则 需求规律 的规定 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一种商 品的需求量的大小 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 如果商品价格上升 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 需求量就相应减少 反之 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其需求量就增加 也就是说 消费者 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商品的 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 因此需求规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 的描述 如果把需求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 则这一规律就表现为需求曲线具有的负的斜率 即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微观经济学中经常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和消费者无差 异曲线来解释这种规律 2 应注意的是 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 他们给 出的解释是 需求规律只适用于一般商品即正常商品 对于吉芬商品这样的特殊低档商品 而言 则不适用 消费者对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 需求规律 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来试究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 如 1854 年当爱尔兰发生大饥荒而使马铃薯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之时 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 了 这就是因为当时所引起的替代效应远远低于其收入效应 7 7 谷贱伤农谷贱伤农 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 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 并 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 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 并 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清华大学 2005 试 答 答 谷贱伤农 指风调雨顺时 农民粮食增收 粮价却下降 卖粮收入反而比往年 少的现象 1 谷贱伤农 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 的反应程度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 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 相反 提高价格 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 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动 其原因在于 对于 缺乏弹性的商品 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 这意味着需求量 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所以 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造成 谷贱伤农 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 以图 2 7 来具体说明 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 D 是缺乏弹性的 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 S 的位置向右平移至的位置 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 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 S 度地由下降为 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 1 P 2 P 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 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和的面积 111 OPEQ 222 OP E Q 之差 图图 2 72 7 谷贱伤农谷贱伤农 2 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 由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 农产品的丰收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这会降低农民 生产的积极性 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的收入 具体来说 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 施 第一 政府保护价收购 即在农业丰收时 为了避免价格大幅度下降 政府设定农产 品收购保护价 这就保证了农民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农产品 从而使得农产品丰收时农 业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保证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 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 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 对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 进行财政补贴 这种补贴实质上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农民不会因为农产品丰收反而收 入减少 这保证了农民未来农业生产队积极性 8 商品需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对商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 商品需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对商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 武大 2003 试 答 答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 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因此 商品需求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第一 商品的自身价格 一般说来 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 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 相反 价格越低 需求量就会越大 第一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 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 减 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 相反 消费者收入水平下降时 会减少对正常品的需求量 增加对 劣等品的需求量 例如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收入增加 则对汽车的需求会增加 对黑白 电视机的需求会减少 第二 互补品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 会 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 例如 在其他条件不变之下 墨水价格上涨 则不但会引起对墨水 的需求的减少 同时也会造成墨水互补品的钢笔的需求减少 第三 替代品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 如其替代品 的价格上涨 则会造成对此特定商品的需求的增加 例如 猪肉的价格上涨 则对猪肉的 需求量下降了 但间接地导致对其替代品 牛肉的消费需求增加了 第四 消费者的偏好 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 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 增加 相反 偏好程度减弱 需求量就会减少 第五 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 升时 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 降时 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9 通常有一种说法 通常有一种说法 价格上涨 需求下降 需求下降 价格下跌价格上涨 需求下降 需求下降 价格下跌 你如何理解这种 你如何理解这种 说法 说法 南京理工大学 2001 试 答 答 价格上涨 需求下降 中的 需求 指需求量的变动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 为商品的价格 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这体现了需求法则 即指在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某种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上升 或下降 会导致对此商品与劳务 的需求量的减少 或增加 也就是说 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以代数形式可 表示为 一般的商品大多数都会满足需求法则 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0 dp dQd 满足需求法则 对于违背需求法则的商品 可区分两大类 A 吉芬物品 是一种劣等品 其价格上涨时 由于替代效应远远低于收入效应 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上涨 如马铃薯 B 炫耀性物品 指的是那些用来满足人们虚荣心的物品 如钻石等 这类物品常因其价 格上涨 而愈能显示出其珍贵及拥有者的社会地位 因此往往价格愈高 而对其需求量反而 愈大 需求下降 价格下跌 中的 需求 指需求的变动 所谓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 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其他因素变动是指 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 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 消费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 变动等 在几何图形中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需求下降时 需求曲 线左移 导致各个需求量对应的价格下降 现用几何图形分析 如图 2 8 所示 当价格上涨 由升为时 需求量由下降为 当需求下降时 如图 2 8 中需求曲线由移动到 1 P 2 P 1 Q 2 Q 0 D 对应着的需求量的价格由原来的下降为 相应地 各个需求量下的价格均下跌 D 1 Q 1 P 1 P 图图 2 8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 10 根据均衡价格理论 根据均衡价格理论 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如何 这些关系是否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如何 这些关系是否 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相一致 为什么 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相一致 为什么 人大人大 2002 试 答 答 在西方经济学中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 相等时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从几何意义上说 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上 该交点被称 为均衡点 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市场上需求 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1 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