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实习报告_第1页
病虫害实习报告_第2页
病虫害实习报告_第3页
病虫害实习报告_第4页
病虫害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7病虫害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学习园林植物虫害防治的方法 学习如何区别植物虫害与虫害 学习如何鉴别植物虫害的特征讲课堂的理论课程付诸实践,进一步巩固和学习园林植物虫害学学会观察问题,调查研究,整理结果,分析数据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实习意义:本学期对园林植物虫害课程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对昆虫的头部、口器、触角、眼等器官进行识别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各类害虫对园林植物的侵害。2 / 37通过实习环节,使学生接触实际生产项目,加深对专业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热情。实习环节也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产业方向与社会需求,为最终就业创造良好机遇,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习地点:云南省林科院树木园郊野公园四、实习内容病虫害 实习心得张文生起初我认为做调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真正开始实践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在执行的时候也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困难,两天半时间,时间很短暂,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深刻的认识,鉴定,如何将昆虫制成标本,识别昆虫基本特征。两天半几乎是雨天,阻碍抓虫3 / 37不便,在团队合作精神下、个人精神,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实习有:抓昆虫、制作标本、鉴定昆虫等等流程。虽看上去简单,通过流程做,有很多问题要问老师,或要老师制作一遍,我们才会制作。统统此次作物病害防治教学实习,让我们认识了许多病害的种类和特征,并深刻地体会到病害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同时加强了我们队农作物的病害认识和提高了我们队病害防治的警惕,与此同时,明白了团队团结合作凝聚力的强大,以及让我们的思维得到发散,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书本上的理论我们的知识得到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完善了教学的根本理论和最终目的。让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为以后走出社会为农民朋友带去先进的病害防治技术,为带动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个人的点点贡献。雨天阻碍我们组抓虫,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些小的挫折不过是我们漫漫人生道路中很小的障碍,在毕业后我们将要面临的是比它要困难百倍千倍的事,这次的调查让我们真切的认识到这一点。通过这次调查期,我学会了很多工作所必备的一些工作经验,也体会到哦工作4 / 37成员辛苦,更学到不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段经历,不仅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也丰富了我们社会实践的经历,为我即将踏入社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呢通过实践找出了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以便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2016/4/28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习报告林木病害及虫害调查学院: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班级: 林学 083 班第 5 组指导教师: 樊建庭 张昕学生: 沈喆吉实习时间: 5 / 37一、实习目的和意义通过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的实习,在其过程中通过对林木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观察,掌握基本林木疾病的病原以及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对所捕捉的昆虫的标本制作,分类鉴别,更好地巩固森林昆虫学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野外实践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习的内容和方法园林植物病害观察及采集园林昆虫观察及采集标本的观察林木病害病原菌镜检园林昆虫标本的制作及观察6 / 37采集标本的鉴定及整理三、实习工具及试剂工具:镊子、修枝剪、纸袋、胶卷盒、广口瓶、捕虫网试剂:乙酸乙酯、酒精四、实习的时间和地点6 月 27 日 临安天目山6 月 28 日 浙江农林大学6 月 29 日 内业6 月 30 日 内业7 月 1 日 杭州植物园及内业 7 月 2 日 撰写实习报告五、内业7 / 37园林植物病害1、植物标本采集所需的工具标本纸用于植物病害标本的压制作用吸水纸用于压制标本并吸收水分的作用,一般为吸水性强的麻皱纹纸采集袋采集中用于装新鲜标本之用信封采集时用于将个标本分开,并记录各标本的病害和记住植物名称剪刀用于采集植物病害时剪断树枝记录本用于记录植物的名称、产地、病害名称等各种事项绳子用于捆压标本夹和吸水纸8 / 372、植物标本的采集采集对象和要求采集野外标本时应该尽量采集有代表性的病害标本。而且在采集时必须记录本标本病害的名称、采集地、采集时间、记住名称等、3、标本的压制和整理压干法是制作标本的主要方法,将采集回来的植物病害标本夹在两张吸水纸之间,并做好标签,然后用绳子捆紧,前三天每一天换一次吸水纸,后来几天每两天换一次吸水纸,直到标本干燥为止。.4、实验室镜检将植物病害标本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确定其病害类型和观察寄生微生物的形态。实习结果9 / 371. 梨锈病症状:主要危害梨树的幼嫩绿色部分,如幼叶、叶柄、幼果及新梢。梨锈病的诊断要点可以概括为:“病部橙黄、肥厚肿胀、初生红点渐变黑、后长黄毛细又长” 。幼叶:叶片被害后叶片正面产生圆形小病斑,中央橙黄色有光泽,边缘淡黄色,周围具有黄色晕圈。随着病斑的扩大,病斑中央产生蜜黄色微凸的小粒点,潮湿时小粒点上溢出淡黄色黏液,黏液干燥后黄色小粒点变成黑色。之后病斑组织变肥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并长出几根至十几根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细管状物,内有大量褐色锈孢子,成熟后从锈孢子器顶端开列散出。 幼果:被害初期与叶片症状相似,后期病部长出锈孢子器,发病严重时果实畸形并早期脱落。叶柄、果柄:受害后病部橙黄色,并膨大隆起呈纺锤形,病斑上也可长出性子器和锈子腔。10 / 37病原和发病规律:梨锈病(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病原属担子菌亚门胶柄锈属真菌。性孢子器葫芦形,埋生于表皮下;性孢子纺锤形,单胞无色。锈子器长简形,丛生于叶背面。锈孢子近圆形,橙黄色,表面有瘤状细胞。冬孢子双胞,萌发生出先菌丝,4 胞,每胞生一小梗,顶端生一担子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大小为 101589 微米。病菌以冬孢子角在桧柏上越冬。次年 3 月,冬孢子角吸水后膨胀成黄色胶块,并散出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梨树的新梢、嫩叶和幼果上为害,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子腔,但不再侵染梨树,5、6 月间再借风力传播到桧柏上完成其生活史。防治方法1、在梨园 5 公里内不种植桧柏,中断转主寄主。2、若梨园附近有桧柏,则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在桧柏上喷波美 1 一 2 度石硫合剂或 350 倍的五氯酚钠,杀灭越冬后的冬孢子和担子孢子。11 / 373、从梨展叶开始至 5 月下旬止,可喷 1:3200240 倍波尔多液;或 65代森锌 500 倍液。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2.桃穿孔病症状:为害叶片、新梢及果实。叶片受害,开始时产生半透明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整圆形,紫褐色或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环。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背面常溢出黄白色胶粘的菌脓,后期病斑干枯,在病、健部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仅有一小部分与叶片相连,因此,很易脱落形成穿孔。有时叶片边缘多数病斑互相愈合,使叶缘表现焦枯状。病叶变黄,容易早期脱落。枝梢受害后,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斑:一种称春季溃疡,另一种称夏季溃疡。春季溃疡在去年夏末秋初病菌就已感染,病斑油浸状,微带褐色,稍隆起;由于病斑很小,当时不显著。但到第二12 / 37年春季逐渐扩展成为较大的褐色病斑,中央凹陷,病组织内有大量细菌繁殖。春末病部表皮破裂,溢出黄色的菌脓,为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夏季溃疡是在夏季发生于当年抽生的嫩梢上,开始时环绕皮孔形成油浸状、暗紫色斑点,以后斑点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或紫黑色,周缘隆起,中央稍下陷,并有油浸状的边缘。夏季溃疡的病斑不易扩展,并且会很快干枯,故传病作用不大。 果实被害,产生暗紫色圆斑,边缘有油浸状晕环。病斑表面和它的周围常发生小裂缝,严重时发生不规则的大裂缝。病原物和发病规律病原细菌呈短杆状,两端圆,大小微米,单生或连成短链。一端生鞭毛 16 根,有荚膜,无芽孢。格兰氏染色阴性反应,好气性,在牛肉汁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黄色、圆形菌落,能使兽胶渐渐液化,并使牛乳浑浊胨化。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 25,最高 38,最低 7,致死温度为5152 10 分钟。病菌暴露在阳光下经 3045 分钟即失去生活力,在于燥条件下可存活 1013 天,在枝梢溃疡组织内可存活 1 年以上。落于地面病组织内的病菌,约经 6个月后死亡。13 / 37病害一般在 5 月上、中旬开始发生,6 月份梅雨期蔓延最快。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病害发展受到抑制,至秋雨期又有一次扩展过程。温暖多雨的气候,有利于发病,大风和重雾,能促进病害的盛发。树势衰弱和排水通风不良的桃园,发病较严重。 病菌可以在落叶中越冬,但对第二年病害的传播不起重要作用。枝梢上的溃疡是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到第二年春季,细菌大量繁殖,形成溃疡,并溢出菌脓,这时新的枝叶已抽生,易被感染,故春季溃疡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夏季溃疡中的细菌,一般不能越冬。细菌通过风雨传播,有时也可由昆虫传播,从叶上的气孔和枝梢、果实上的皮孔侵入。侵入后的潜育期,一般为12 星期,气温较低时,可延长至 2025 天。 防治1消灭越冬菌源。枝梢上的溃疡,应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并集中烧毁;落于果园地面的枯枝和落叶,也应清除。2喷药保护。在桃树发芽前可喷射波美 35 度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在 56 月间于病害开始发生时,喷射硫酸锌石灰液,配方为:硫酸锌 1 斤,消石灰 4 斤,水 240 斤。14 / 373注意桃园排水,合理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良好,降低园内湿度,以不利病菌蔓延。预防果实发病,可于 5 月上、中旬进行套袋。4桃树不宜与李、杏、樱桃等易感病的果树混栽,避免互相传染。李树对细菌性穿孔病的感病性很强,往往成为果园内的发病中心,然后传染到桃树上。因此,在以桃树为主的果园,应将李、杏、樱桃等果树栽植到距离较远的地方。3.桂花煤污病症状:被害部分覆盖一层黑色煤炱状物。因病菌种类不同,引起症状各有差异、如煤炱属的煤炱为黑色薄纸状,易撕下或自然脱落;刺盾炱属的霉层似锅底灰,若用手指擦拭,叶色仍为绿色;小煤炱属的霉层呈辐射状小霉斑,分散于叶面及叶背,由于其菌丝产生吸孢,能紧附于寄主表面,故不宜脱落。煤污病严重时,浓黑色的霉层盖满全树的成叶及枝干,阻碍叶片的光合作用,抑制新梢生长,病叶变黄15 / 37萎,提早落叶,降低观赏价值和鲜花产量。病原和发病规律:桂花煤污病由多种真菌引起的,常见的有柑橘煤炱、刺盾炱和巴特勒小煤炱。分布极为广泛,几乎到处都有,不仅为害桂花,还为害柑橘、茶树等许多种植物。 分布于囊菌亚门、座囊菌目和小煤炱目。常见的有柑橘煤炱与刺盾炱、小煤炱目的巴特勒小煤炱以及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的煤烟属。这四类病菌形态的共同特点是菌丝、繁殖器官和孢子都为深褐色至黑色,表生。病菌大部分种类以蚜虫、蚧虫和粉虱等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因此这些害虫的存在是本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并随这些害虫的活动程度而消长;但小煤炱属引起的煤污病与昆虫关系不大,因它是一种纯寄生菌。煤污病主要在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蔓延危害,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也可随昆虫传播。在栽培管理粗放和荫蔽、潮湿的园林中常造16 / 37成严重危害。防治方法1)防治煤污病的关键是防治与病菌营养有关连的各种害虫。在养护管理上要适当修剪,清除杂草,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以减轻发病程度。 2)药剂防治可单独使用杀菌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单独使用时,可用 70%百菌清 700 倍液、敌力脱 200025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500 倍液。与杀虫剂混用时注意两种药剂之间是否能混配,以免失效或引起药害。4.梨炭疽病为害症状:果实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起初,果面出现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而颜色也逐渐加深,病部软腐下陷,病斑表面颜色深浅交错呈明显同心轮纹。病斑表皮下有许多褐色隆起小粒点,后变黑色,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有时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在温暖潮湿环境条件下,分生孢子盘破裂,涌出一层粉红色黏质物为分生17 / 37孢子团块。随着病斑的继续扩大,病部腐烂入果肉直到果心,使果肉变褐色,有苦味。果肉腐烂常呈圆锥形。严重时,可使果实全部腐烂。最后引起落果,或在枝上干缩成僵果。严重时亦可为害叶片,主要表现是于叶片形成形状及大小不一的褐色病斑,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而对树体及果实的下正常发良造成不良影响。 病原和发病规律病原主要为炭疽菌属的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在僵果上或病枝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初次侵染发病的果实可再次侵染,一年内可多次侵染。直到果实采收。发病与雨水多少和树势强弱有关。45 月雨水多,侵染早,67 月阴雨多,发病加重,排水不良的果园,低洼地势,黏重土壤等都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1、 严格清园,尤其是病果要集中烧或深埋,以减少病原菌数量。2、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合理修剪、额定负荷并加强肥水管理,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18 / 373、 药剂防治:果实发病季节可用甲基托布津、轮炭灵及多福锰锌和退菌特喷雾防治。果实套袋保护,套袋前喷一次退菌特。5.油茶炭疽病一)苗木检疫一些病虫害分布范围较窄,仅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但这些病虫害可以随苗木的种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条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园林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传播到新区,扩大其危害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病虫害传播的机会。如美国白蛾从国外传入辽宁省,后又随铁路运输传到陕西省武功县,随水路传入山东省荣成县。因此,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在机场、港口和车站等商品进出口的门户抓好苗木病虫害进、出口检疫,在国内抓好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防患于未然,是控制危险性病虫害扩大蔓延的重要措施。我国林业部于 1996 年新确定了 35 个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19 / 37象,它们是日本松干蚧、梨圆蚧、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落叶松种子小蜂、大痣小蜂、柳扁蛾、双钩异翅长蠹、黄斑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双条杉天牛、美国白蛾、杨干透翅蛾、杨干隐喙象、苹果棉蚜、苹果蠹蛾、枣大球蚧、杏仁蜂、松材线虫病、松疱锈病、松针红斑病、松针褐斑病、冠瘿病、杨树花叶病毒病、落叶松枯梢病、毛竹枯梢病、杉木缩顶病、桉树焦枯病、猕猴桃溃疡病、肉桂枝枯病、板栗疫病、香石竹枯萎病、菊花叶枯线虫病、柑橘溃疡病等。在检验中发现检疫对象,应及时对验检物品采取消毒处理、就地烧毁或隔离试种等措施。由于检疫工作中还存在执法不严、检测手段和设施较落后等问题,致使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松突圆蚧和杨干象等检疫害虫仍呈蔓延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园艺技术园艺措施是防治病虫鼠害的根本措施,应贯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主要措施有:1.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树种。不同树种间、同一树种不同品种间对各种病虫害的抗性均有差异。一个品种如果仅具备速生、丰产特性,而不抗病虫害,则很难20 / 37在生产中得以推广。如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大官杨,推广不久即因受光肩星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而被淘汰。这个教训说明了抗病虫育种在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我国抗性育种工作,起步较晚,职务保护工作者和育种工作者应加强协作,选育出更多具有抗病虫能力的优良品种,以满足生产的需要。目前已选育出一些抗松疱锈病、杨树天牛、杨树溃疡病和泡桐丛枝病的优良品种或无性系。欧美一些国家利用杨树遗传可塑性强的特点,培育出不少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1988 年,美国科学家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在杨树抗虫育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通过基因嵌合,把马铃薯中对昆虫有抑制作用的蛋白基因通过大肠杆菌转移到杨树中,培育出了新型抗虫树种。我国育种工作者也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2.按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和密度。3.营造混交林,避免树种单一化。4.用无病虫害的壮苗造林。5.采取中耕、除草、施肥、灌水和修枝等措施加强对中幼21 / 37龄林的管理,促进植物生长。6.及时清除系统中的病虫木,改善卫生条件。7.严禁乱砍滥伐,促进多层次的植被生长。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使植物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各种天敌昆虫、有益微生物和鸟类等天敌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整个植物系统对病虫害的控制能力;园艺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减少了病原物和害虫的种群数量。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防治园林病虫害具有节省能源、防治成本较低、不污染环境、可以持久发挥控制效果等优点。近十年来,生物防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值得大力提倡。1、微生物制剂。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等。我国每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面积较大。19841986 年,湖北、湖南和广东三省应用青虫菌 6 号液防治马尾松虫千余公顷,效果达 90以上。从 80 年代以来,我国已将春尺蠖多角体病毒、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22 / 37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别用于防治春尺蠖、马尾松毛虫和舞毒蛾,推广面积均在 6000hm2 以上。利用枝顶孢霉防治杨干象、用泰山 1 号线虫防治杨树天牛也取得了明显效果。我国的微生物制剂,特别是白僵菌的产量及应用面积均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绝大部分微生物制剂为土法生产,全国又没有制定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制剂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致使近年来白僵菌在一些省份应用面积逐年下降,苏云金杆菌应用面积亦不大。前苏联、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已生产多种经过注册的商品化微生物制剂。前苏联每年生物防治面积占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 50以上,他们主要应用苏云金杆菌和多角体病毒防治舞毒蛾、橡绿卷蛾、松尺蠖、松毛虫等食叶害虫,球孢白僵菌用于防治小蠹虫。美国、加拿大每年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云杉卷蛾的面积在 105hm2 左右。日本的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是世界上最先注册,并商品化生产的病毒制剂,用于防治赤松毛虫。美国和加拿大也生产有多种病毒制剂用于防治食叶害虫。由于病毒制剂见效慢,加入少量化学农药,便可加速害虫死亡,以提高防治效果。23 / 37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在生产上已应用微生物商品制剂防治根癌病和根腐病。利用白粉寄生菌可控制白粉病、锈菌寄生菌可控制锈病的发展;利用大隔孢伏革菌防治松树银白腐病等。2、天敌昆虫。我国应用较多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赤眼蜂、肿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有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和?蝽等。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全国应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的面积达数十万公顷。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工释放赤眼蜂仍是低虫口密度条件下控制松毛虫的好方法。目前在浙江、湖南等省应用面积较大。利用蒙古光瓢虫防治松干蚧,利用寄生性天敌蒲满控制隐蔽性害虫、小蠹类、长蠹类、吉丁虫和鳞翅目害虫如松梢螟、六星黑点豹蠹蛾灯) ,利用肿腿蜂防治双条杉杉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利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利用天牛蛀姬蜂防治青杨天牛等有明显效果。但除赤眼蜂外,其他天敌均因未完全解决繁殖寄主、工厂化生产工艺或防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未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除人工释放外,在生产中应注意保护人工林的生态环境,为天敌的繁24 / 37殖创造条件,从而提高自然界各种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美国十分注意从国外引进天敌昆虫,用引进天敌昆虫防治落叶松鞘蛾等害虫取得成功。法国对赤眼蜂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该国的昂莱布生物防治试验站从世界各国收集赤眼蜂,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美国、英国和前苏联等国也有应用赤眼蜂防治云杉卷蛾的报道,但因防治效果不明显而未大量用于生产。3、益鸟。在杨树人工林中利用挂人工鸟巢的方式招引大山雀、啄木鸟和灰喜雀等益鸟,可以明显降低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密度。据观察,一对啄木鸟可控制 2030hm2 杨树林中的光肩星天牛。猫头鹰对林鼠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德国、前苏联等国很重视人工林中益鸟的保护和人工招引益鸟技术的研究。由于这些国家林分生态环境较好,益鸟保护森林的作用十分明显。4、性外激素的应用。70 年代以来,人工合成性信息素开始用于一些害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我国应用白杨透翅蛾性25 / 37信息素、舞毒蛾信息素制作的诱捕器,捕杀杨透翅蛾和舞毒蛾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化学防治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病虫害大发生和消灭虫源基地的主要措施。我国化学防治面积占整个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的 70左右。在搞好预测预报的前提下,正确使用农药适时进行防治,一般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国内常用的杀虫剂有爱福丁、吡虫啉、锐劲特、灭幼脲等;杀菌剂有百菌清、多菌灵、粉锈宁、托布津。主要施药方法有喷雾、喷粉、熏蒸、拌种、放烟等。近年来飞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防治效果,节省了劳力,降低了成本。在生产中还开发了在树干上用毒笔涂环,捆扎毒绳或药纸带,往蛀孔中插毒签或塞药片,注射药液,撒毒土或毒饵等简便易行的施药方法,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毒性较低的农药,如杀虫脒、苯来特、托布津、溴氰菊酯等部分依靠进口。由于药价偏高,飞机防治费用不断上涨,地面喷雾防治喷雾器射程不够,影响了防治效果。一些地方长期单一使用溴氰菊酯,害虫出现了抗药性,影响了化学防治工作的进展。值得一提的是,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用六六六粉已经扑灭的竹蝗在 80 年代有所抬头,其重要原因26 / 37之一就是目前尚未找到替代六六六的化学药剂。杀菌剂可分为铲除剂、保护剂和内吸剂。铲除剂直接可杀死病原物,如五氯酚、甲醛等。保护剂可直接施于植物体,保护植物不受侵害,如低浓度的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有机硫、有机磷、有机氯等。内吸剂是指被植物吸入体内,起抑制病原物扩展的药剂,如托布津、多菌灵、苯莱特等。化学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土壤消毒、种实消毒和喷洒植株等。但大量采用化学药剂防治,产生了严重的“3R”问题,即抗药性、再猖獗和残留。许多害虫对化学农药产生了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抗药性。一些主要害虫的数量急剧下降后又突然回升造成更大的危害,次要害虫在天敌被杀死后突然暴发成灾。农药不但殃及非防治目标物种如天敌、传粉昆虫和野生动物等,而且严重污染土壤、水域、大气和动植物产品,反过来又造成新的害虫危机。物理防治在生产上可利用一些害虫的成虫对灯光的趋性,设置黑光灯或高压灭虫灯诱杀成虫。还可采取超声波、热处理、射27 / 37线照射等方法处理种子和插条,消灭病原物或害虫,如4751温水浸泡桐种根 1 小时,可防治泡桐丛枝病。我国北方利用松毛虫下树越冬习性,在松毛虫春季上树前在树干上扎上塑料带,可阻止越冬幼虫上树,减轻其危害。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学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和意义通过植物病虫害课程的实习,在其过程中通过对林木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观察,掌握基本林木疾病的病原以及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对所捕捉的昆虫的标本制作,分类鉴别,更好地巩固森林昆虫学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野外实践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习的内容和方法1.植物病害观察及采集 2.植物昆虫观察及采集 3.标本的制作28 / 37三、实习工具及试剂工具:镊子、修枝剪、纸袋、广口瓶、捕虫网 试剂:乙酸乙酯、酒精四、实习地点及时间2五、实习调查结果板栗红蜘蛛发病情况调查 调查方法:在海拔相对较低和相对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