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公选课1_第1页
海南大学公选课1_第2页
海南大学公选课1_第3页
海南大学公选课1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大学公选课海南大学公选课 果蔬 花卉储藏加工技艺果蔬 花卉储藏加工技艺 结业论文结业论文 题目 我国果蔬保鲜储藏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预测题目 我国果蔬保鲜储藏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预测 学号 学号 20102505310045 姓名 汤肖溪姓名 汤肖溪 年级 年级 2010 级级 学院 旅游学院学院 旅游学院 系别 应用外语系系别 应用外语系 专业 旅游管理 应用日语方向 专业 旅游管理 应用日语方向 指导教师 贾文君指导教师 贾文君 完成时间 完成时间 2011 11 6 摘要摘要 近几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新鲜高质量和高 营养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新鲜果蔬贮藏方法的发展也较为迅速 另外 果蔬保鲜贮藏作为果蔬产业化生产时减少损失 保值 增值 的基础 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这里 我将主要介绍一下目前 国内果蔬保鲜贮藏应用的各种技术 并预测我国果蔬保鲜贮藏技术 方面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 我国 果蔬保鲜储藏技术 现状 发展方向 正文正文 新鲜水果 蔬菜是日常所必须维生素 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是 促进食欲 具有独特的形 色 香 味的保健食品 果蔬组织柔嫩 含水量高 易腐烂变质 不耐储存 采后极易失鲜 从而导致品质降低 甚至失去营养价 值和商品价值 但通过贮藏保鲜及加工手段就能消除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别 满 足各地消费者对果蔬的消费要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果蔬产品生产国 栽培历史悠 久 种质资源丰富 是世界上多种果蔬的发源地 为了保持果蔬质量和鲜度 果蔬贮藏 运输 流通过程中就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 一 我国一 我国果蔬保鲜贮藏技术现状果蔬保鲜贮藏技术现状 国内果蔬贮藏加工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生产经验 创 造了一系列成熟完善的贮藏保鲜技术 我国目前使用的果蔬保鲜储存技术主要 有 1 气调保鲜技术 气调贮藏 简称CA 其原理是把果蔬放在特殊的密封库房内 同时改变贮 藏环境的气体成分 在果蔬贮藏中降低温度 减少氧气含量 提高二氧化碳浓 度 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和自我消耗 从而达到长期贮藏保鲜的目的 目前 常用的气调保鲜方法主要有4 种 塑料薄膜帐气调 自然降氧法 混合降氧法 和人工改变空气组成法 2 防腐剂保鲜技术 防腐剂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2类 即化学合成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 化学合 成防腐剂由人工合成 种类多 包括有机和无机的防腐剂50 多种 其中世界各 国常用的主要化学合成防腐剂有苯甲酸钠 山梨酸钾 二氧化硫 亚硫酸盐 丙酸盐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 我国批准可使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只有苯甲酸 苯甲酸钠 山梨酸钾和二氧化硫等少数几种 使用化学合成防腐剂虽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但对人体健康却有一定的影响 甚 至出现致癌 致畸等毒性 天然防腐剂是生物体分泌或体内存在的防腐物质 经人工提取后即可用作食品防腐 具有安全 无毒 高效和增进食品风味 品 质等特点 目前 在国内外常用的天然果蔬保鲜剂主要有茶多酚 蜂胶提取物 橘皮提取物 魔芋甘露聚糖 鱼精蛋白 植酸 连翘提取物 大蒜提取物 壳 聚糖等 3 生物保鲜技术 生物保鲜技术是一种正在兴起的食品保鲜技术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酶法保 鲜 其原理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 防止或消除外界因素对食品的不良影响 从 而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质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高效性和温和性 因此可应 用于各种果蔬保鲜 有效防止氧化和微生物对果蔬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4 臭氧保鲜技术 臭氧的氧化能力很强 它与微生物细胞中的多种成分产生不可逆的反应 达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臭氧能够有效地快速分解乙烯 将乙烯分解为二氧化 碳和水 从而减缓了果蔬的新陈代谢 降低了成熟速度 同时还可促进创伤愈 合 增加对霉菌传染的抵抗力 延长果蔬的贮藏期 我国科研工作者采用臭氧技术对荔枝 银杏 甜玉米等果蔬进行保鲜研究 的结果表明 防腐效果好 且对果蔬的Vc 等营养成分无影响 另外还有研究表 明 臭氧水也能够抑制芒果病害的发生 并能影响贮藏期芒果的生理活动和新 陈代谢 降低芒果的呼吸强度 延缓芒果的后熟过程 从而延长贮藏期 使用 臭氧保鲜时 结合包装 冷藏 气调等手段可以提高果蔬保鲜效果 5 冷藏保鲜技术 机械冷藏是在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库房中借助机械冷凝系统的作用 把热量 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环境介质 中去 即将库内的热量传递到库外 使 库内温度降低并保持在有利于果蔬长期贮藏的范围内 机械冷藏的优点是不受 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可以迅速均匀地降低库温 库内的温度 湿度和通风都 可以根据贮藏对象的要求而调节控制 冷藏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果蔬贮 藏方法 一年四季都可进行 打破了食品供应的季节性 我国贮藏果蔬的冷藏库中 大型 大中型库占的比例较小 中小型 小型库较 多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贮藏库和制冷机械设备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 运行成本 较高 且贮藏库房运行要求有良好的管理技术 6 辐照保鲜技术 辐照保鲜技术是利用电离辐射产生的射线及电子束对产品进行加工处理 使其中的水和其它物质发生电离 生成游离基或离子 产生杀虫 杀菌 防霉 调节生理生化等效应 从而达到保鲜目的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高效 安全可靠 无污染 无残留 保持食品原有色 香 味等优点 7 减压保鲜 减压保鲜又称低压贮藏 是在冷藏和气调贮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一种特殊气调贮藏方法 减压贮藏将果蔬置于密闭容器内 抽出容器内的部分 空气 使内部气压降到一定程度 同时经压力调节器输送新鲜湿空气 整个系 统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以维持贮藏容器内压力的动态恒定和保持一定的湿度环 境 由于降低空气的压力 也就降低了空气中氧的含量 从而降低果蔬的呼吸 强度 并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 而且低压条件下 可推迟叶绿素的分解 抑制 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合成 减缓淀粉的水解 糖的增加和酸的消耗等过程 由此来延缓果蔬的成熟和衰老 达到保鲜的目的 但由于建造大 规模能承受 低压的贮藏库有困 难 而且由于库内换气频繁 标控库内的温度 湿度和压力等指制有一定的难 度 二 我国果蔬保鲜储藏业所存在的问题二 我国果蔬保鲜储藏业所存在的问题 1 果蔬贮藏能力不足 1978 年到 1998 年 我国果品产量从 657 万 t 增加到 5452 9 万 t 增长了 7 3 倍 而目前果品贮藏能力仅为 1700 万 t 左右 约为总产的 31 18 其中冷 藏能力 1000 万 t 左右 约为总产的 18 34 据有关专家分析预测 到 2010 年 我国果品总产将达到 9300 万 t 人均占有量达到 67 7kg 接近 80 年代世界发 达国家人均 70kg 的水平 因此 贮藏设施的配套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 尚未建立适合我国国情 科学合理的果蔬流通链 为了进一步提高果蔬质量 减少采后损失 解决采前采后脱节的问题 应 尽快研究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果蔬流通综合技术 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 在 有条件的地方 率先实行 冷链 流通 3 贮运保鲜技术的推广普及率较低 为全面提高贮藏技术水平 在主要果蔬产区 通过各种渠道 加强果蔬常 规技术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 采后商品化处理意识淡薄 采后处理设施缺乏 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体系 改进包装装潢 制订与国际接轨的水果标准 使果蔬产品商品化 标准化和产业化 是提高我 国果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5 保鲜产业没有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 尤其是在进入 WTO 以后 果蔬保鲜产业要及时了解国内 外市场 研究市场 掌握市场 向适度规模经营和集团化方向发展 走产 贮 销一体化的道路 以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 三 我国果蔬保鲜储藏技术发展方向的预测三 我国果蔬保鲜储藏技术发展方向的预测 1 建立完善的保鲜系统 我国果蔬总产量逐年上升 从1980 年的几百万吨增加到现在的几千万吨甚 至上亿吨 而相应的贮运能力却很落后 此外 每年因腐烂造成的损失高达果蔬 总产量的20 30 因此必需建立完善的流通保鲜系统 使我国果蔬损失率降 低到20 以下 2 促进果蔬贮藏的多样化发展 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对果蔬的要求由大众化逐渐转向多样化 尤其一些地方性果蔬和野生果蔬的贮运保鲜将是今后研究热点 这必将导致贮 运业向多样化发展 3 开发天然保鲜剂贮藏保鲜技术 从长远观点看 化学药物对果蔬防腐保鲜没有发展前景 因此 应把注意 力转向天然食品保鲜剂的开发和应用上 4 大力发展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和设备 在沿海城市 港口建设和铁路运输给冷藏气调集装箱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 件 由于与国际贸易接轨的需要 未来发展标准化冷藏气调集装箱不但要发展 其数量 还要发展集装箱内相应的设备 如制冷 除气 除臭 气调设备等 此外 还应大力研究和推广使用降低压力 辐射 高压电场等先进的保鲜技术 和设备 加快发展步伐促进我国果蔬贮藏保鲜业产 供 销各环节的全面繁荣 5 发展果蔬贮藏中的病害防治技术 研究侵害性病害的致病机理 鉴定方法及控制技术 筛选并推广适合我国 果蔬的高效 无毒的 符合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新型防腐剂 加强采后生理 病害的研究 如果蔬褐变和非酶褐变的生理机制及有效控制方法 为延长果蔬 的贮藏期 提高商品质量提供一套实用的控制技术 6 建立全国果蔬保鲜和加工信息网 目前 正需要建立一个包含采前 采后 生产 贮藏 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