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与跨文化沟通模板_第1页
世博会与跨文化沟通模板_第2页
世博会与跨文化沟通模板_第3页
世博会与跨文化沟通模板_第4页
世博会与跨文化沟通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博会与跨文化沟通 读跨文化沟通与心理学 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是要靠人来完成 而世博会就培养了这支 队伍 所以我们说世博会是世界公民的速成班 如果世界公民多了 大家都会相互理解 沟通起来也就比较容易 因为大家的情怀 精 神境界 看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属是一样的 我们通常会把世博会和奥运会 世界杯作比较 同为世界盛事 但是世博会的参与主体更加广泛 有国家 有政府间国际组织 还 有一些非政府组织 有企业 有城市 还有普通公民 因为到世博 园参观的游客其实都在参与各种互动 此外 世博会参与的方法是 奥运会 足球赛无法比拟的 体育赛事往往要受到时空的限制 场 地再大 一场比赛容下几万人了不起了 绝大多数人只能看电视转 播 而世博会不一样 是直接参与 还可以互动体验 与参展方自 由交谈 还有就是世博会的展示时间长 奥运会再精彩 两星期结 束 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不过就是一个月左右 上海世博会是 184 天 184 天里可以和任何人 任何国际组织进行无拘束零距离交往 这不是很神奇吗 说世博会是跨文化对话的理想平台 还因为这是中国社会大规 模 长时间 零距离与国际社会对接的一次历史机遇 所谓大规模 就是中国社会齐动员 我们有国家馆 省市馆 最佳城市实践区的 城市案例 还有国企 民企 各种世博会合作伙伴 赞助商 过去 对外国朋友来说 他们了解中国一直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 现在 31 个省市全体亮相 大家在一个平台上交流 所以 我说这是中华民 族一种立体式地参与国际交流 还有就是外宾数量的庞大性 我跟 大家算一算 192 个国家和 50 个国际组织 发达国家一般来办博人 员不少于二三百人 考虑到还有广大发展中国家 平均每个国家算 50 人 该有多少办博工作人员 还要加上他们世博期间自己内部的 来宾 这个数字更大 一些欧洲国家的总代表告诉我 至少他们要 接待 50 批 每批至少 50 人 如果我们按每批 20 人算乘上 242 算 一下又有多少人 此外 根据世博会的规则 184 天里所有国家都 有一个馆日 按惯例 通常这一天来参加馆日活动的将是参展国家 的最高领导 一些参展国家已明确告诉是其国家元首来 也有一些 国家是政府首脑来 如果是元首来 政府首脑来的话 可想而知企 业家要来 媒体要来 各界都要来 这又是一个庞大的代表团 而 这几乎每天都要发生 历史上各届世博会都有成百上千的国际政要 世界名流莅临 从而成为人类的重大庆典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世 博会期间 上海的大街小巷充满各种肤色和各种语言 那将是一道 多么亮丽的跨文化对话风景线 世博会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目前的国际环境中 由于各种原因 世界上还存在着各种对我们的误解 我们还没有得 到充分的尊重 外交家吴建民先生曾表示 如果国际社会看到的世 博会东道国是谦虚的 讲礼仪的 懂规则的 那么中国崛起得到的 理解就会多些 遇到的阻力就会少一些 洛塞泰斯秘书长也说 上 海世博会是中国塑造国际形象的历史机会 国际社会通过东道国人 民的一言一行 看到正在崛起的中国是一个愿意与世界各国平等相 处 共建未来的和平友好的中国 世博会同样也是参展国形象塑造的良好平台 非洲代表们一直 向我们强调 由于西方媒体带着有色眼镜来看非洲 西方媒体呈现 的非洲是个被误读的大陆 一个充满战乱疾病 自然灾害 一个没 有希望的大陆 这显然是对非洲的一种丑化和歪曲 非洲朋友希望 通过世博会改变世界对他们的成见 塑造国际上的新非洲形象 2005 年爱知世博会时 国展局曾专门作了一个调研 询问参展的国 家为什么参加日本爱知世博会 第一答案是树立国家新的国际形象 第二是加强与东道国的双边合作 可见 国家形象的推介对参展方 同样非常重要 上海世博会是中华民族参与世界跨文化沟通的历史机遇 事关 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 希望大家一起来关心我们的这场跨文化对话 一起来把这项工作做好 行动起来 通过世博会将中国形象在国际 上发扬光大 上海世博会是 1851 年以来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 对话 的内容就是人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观 由于自然禀赋 文 化历史差异 各国的城市观是不一样的 200 年前只有 2 的人住在 城市 今天已超过 50 人类已名副其实地进入了城市化时代 然 而 城市不只是带给我们生活的便捷和幸福 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哥本哈根会议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 上海世博会也是人类分 享城市化经验 建设低碳 和谐 宜居城市的机会 但由于世界各 国对城市化不同的认识 这个主题在世博会的呈现方式将是多元的 各国对城市问题给出的答案也会不尽相同 如广大发展中国家依然 希望通过城市化将自己从一个农业国发展到工业国 实现国富民强 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已基本结束 更多的是关注环保 宜居等问 题 瑞士驻国际展览局代表提醒我们 到欧洲推荐世博会主题时不 要过分渲染高楼大厦 因为欧洲人不认同高楼大厦 上海世博会瑞 士馆就是要推介瑞士牧歌般的田园生活 非洲国家同样也问我们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听起来好像 Better Life 一定要在 City 里面 难道幸福一定在城市里面吗 他们说 我们非洲国家农村多 城市 少 我们也挺开心的 没有城市那种交通的污染和生活压力 南太 平洋岛国代表也告诉我们 他们没有高楼 也很幸福 有阳光 沙 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大楼不仅不需要 就算盖了 台风一来 也要被吹倒 这些沟通使我们了解到各国各地区对城市问题的看法是很不同 的 目前 国际上除了用 GDP 考量一国发达与否外 还有一个幸福 指数 比如有报道说 我们的南亚邻国不丹人很幸福 美洲哥斯达 黎加人很幸福 而美国人最不幸福 在中国 二三线城市的幸福指 数比一线城市的高 这些都说明城市观是多元的 与人的生活现状 受教育程度 追求的目标有关 2010 年 在人类 8000 多年的城市 化历程中 世界各国人民在上海相会片刻 一起对话 探讨 21 世纪 人类的城市化未来 这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啊 但文化对话很难 首先是中国与世界的沟通距离 有抹不去的 东西方文化差异 我国前驻德国大使卢秋田曾经写过一本书 叫 差异 一个中国大使眼中的世界 书中讲了很多例子 全是中 外文化差异 这种差异不可能通过世博会一下子就解决 我认为 跨文化对话关键要培养对话的人才 因为对话是心灵的对话 不是 说说而已 就像我们做思想工作一样 你要把老外思想工作做通 你要说到他心坎上 因此 沟通要有沟通艺术 必须熟悉业务 就 是两边的情况你都要知道 这样方可超越自我 才谈得上沟通 与奥运会不同 世博是创意工程 而创意要来自内心 是一种 对专业的认可 是一种投入 为了鼓励这种创意 国际展览局有关 展示的规则就没有国际奥委会章程那么硬性 就是希望东道国能灵 活地鼓励各种创新 因此 你在中外双方沟通时就不能循规蹈矩 而是要非常积极地提供各种服务 沟通人员因而必须了解业务 有 很强的职业造诣 否则说话没人听 沟通时一定要懂得以参展方能 听懂的语言与其沟通 流利的外语是必须的 但要注意 懂外语并 不意味着懂世界 关键还要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 不能居高临下 曾经在某届世博会上 组织者为了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 请 了欧洲某个知名展览公司建了一个非洲联合馆 因为没有沟通 欧 洲展示公司也不了解非洲的风土人情 非洲国家不接受 他们说 这是欧洲人想像中的非洲 不是我们的家乡 是对我们文化的无知 和异化 非洲朋友说 就是你给我送礼也不能这样强加于我 这是 典型的跨文化对话没有对好的例子 好心办了坏事 我们一定要引 以为戒 沟通工作不容易 我想在此援引首位华裔法兰西院士程抱一先 生在当选时的讲话 他说他是东西文化的摆渡人 我想 我们沟通 人员就是东西文化的摆渡人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摆渡人 既有马 可 波罗 利玛窦这样的外国人 也有历史上和 五四 以来把西 方先进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的大量先贤哲人 今天我们 重谈东西文化摆渡人非常重要 要做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