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调研报告解析_第1页
绿色建筑调研报告解析_第2页
绿色建筑调研报告解析_第3页
绿色建筑调研报告解析_第4页
绿色建筑调研报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 色 建 筑 0 摘要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 节地 节水 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 健康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所谓 绿色建筑 的 绿色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 屋顶花园 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 指建筑对环境无害 能充分 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 一种建筑 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 生态建筑 回归大自然建筑 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 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 尽量 减少使用合成材料 充分利 用阳光 节省能源 为居住 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 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在利用天然条件和 人工手段创造良好 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 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 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 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 平衡 关键词 绿色 环保 可持续 节能 循环 一 绿色建筑基本概念 绿色建筑的产生 1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记载 上古之世 人 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 构木为巢 以避群害 文 中的 巢 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 利用自然条件 就地取材 对附 近环境没有产生副作用 工业革命之后 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生产 力 促进了社会繁荣 经济增长 但是自然资源被肆意滥用 生存环境 恶化 20 世纪 60 年代 公害 事件和环境污染频生 从而引 发了一场绿色运动 1972 年 罗马俱乐部发表了 增长的极限 的 报告 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认识到如果人类不去保 护生态环 境 那么人类发展的负效应行为将毁灭人类本身 1987 年世界环境 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即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 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993 年的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 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型 至此 绿色建筑 生态建 筑 可持续建筑等的研究与实践达到了高潮 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 舒适的工作 居住 活动 的空间 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 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 物 它是实现 以人为本 人 建筑 自然三者和谐统一 的重要 2 途径 所谓绿色建筑 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规划 设计 施工 运行 拆除 再利用 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 节地 节水 节材 保护 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 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建筑 它是 可持续发展建筑 的形象代名词 绿色建筑也 称生态建筑 可持续建筑 与环境共生建筑等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 念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 20 世纪后半叶 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 内容 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 际社会的认同 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1999 年在 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布的 北京 宪章 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在 21 世纪中的工作准则 上海世博园的建筑就代表着 21 世纪的建筑新思潮 节能 环保 绿色 和谐 和 低碳环保 的理念 这就是中国对绿色建筑发展 的最好体现 也是对全世界展现中国对绿色建筑的理念 随之在一 些办公建筑 高等院校图书馆 城市住宅小区 农村住宅进行了绿 色建筑实践 还进行了与此相关 的 生态建筑 健康住宅 的 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2002 年 年底 国家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 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 系统地 3 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 进一步引进了绿色建筑的理 念和技术 并应用到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蓬勃的建筑市场中 让绿色建筑 的观念深入人民大众 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 节约能源 充分利用太阳能 采 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 及采暖和空调 减少采暖 和空调的使用 根据自然 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 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 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2 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 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中 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 和处置 要减少资源的使用 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节约水资源 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3 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 环境相融合 和谐一致 动静互 补 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建 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 4 材料和装修材料 室内空气清新 温 湿度适当 使居住者感觉良 好 身心健康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 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 土壤中不存在有毒 有害物质 地温适宜 地下水纯净 地磁适中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 建筑中采用的木材 树皮 竹 材 石块 石灰 油漆等 要经过检验处理 确保对人体无害 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 设置太阳能采暖 热水 发电及 风力发电装置 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 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 注程度正日益增加 人们 越来越认识到 建筑使用 能源所产生的 CO2 是造成 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 节 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3 绿色建筑案例 1 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在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节能设计和环保措施 比如 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 雨水的全面回收 可再生地热能源的 利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等 作为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 鸟巢这座拥有 9 1 5 万个座位的大型建筑以其精 巧独特的造型 令人惊叹的 高科技工程 体现环保和绿 色理念的整体设计 赢得了 满怀感动与赞赏的掌声 令 世人瞩目 1 首次使用了太能能系统的大型体育场 在鸟巢四周的行人广场 安检棚等都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照 明系统 安检棚上安装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产生的电力直接并入了鸟巢的电力供应系统 对鸟巢的电力供应起 到良好的补充 2 70 的供水由回收水代替 鸟巢 70 的供水都由回收水代替 其中 23 来自雨水 这主要 依赖于鸟巢的雨洪利用系统 在鸟巢的顶部装有专门的雨水回收系 统 雨水会通过专门的管道排放到鸟巢周边地下的 6 个蓄水池中 再经过系统先进的过滤处理工艺 这些被收集起来的雨水最终就变 成了可以用来绿化 冲厕 消防甚至是冲洗跑道的回收水 有效提 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减少了市政供排水量 另外 景观绿化 采用微灌或滴灌头 体育场草坪设置适度感应探头 自动智能控制 实现充分 合理 节约地利用水资源 按照测算 鸟巢的雨洪利用系统一年能够总共处理产生 5 8 万立方米的回收水 每小时能够最高处理 100 吨雨水 产生 80 吨 6 回收水 3 选用环保建材 优化废弃物回收 鸟巢的建筑材料 装修材料及制成品均选 用了节能环保型产品 以尽可能减少对市内外 环境的污染 设置了固体废弃物收集 处理设 施 达到优化的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 比如鸟 巢内安装的 8 万个永久座椅 不仅颜色十分 靓丽 而且还达到了 B1 难燃级别 在室外耐紫外线照射 三年风 吹日晒颜色都不会发生变化 座椅材料也不会变硬变脆 更为重要 的是 这些座椅一旦废弃还可以 粉碎作为原料再利用 对环境没 有污染 另外 鸟巢中全新的环 保厕所 可以直接将废物转化成 中水 同时还能将一部分中水做 进一步深化处理 处理后的水甚至可以用来洗手 4 足球场下暗藏环保 机关 这个 机关 指的是 312 口地源热泵系统井 井水总是让人感 觉冬暖夏凉 地源热泵系统通俗地说就是利用这种井水的特性 分 区域采用地源热泵 冷热水机组三联供 可同时提供夏季制冷 冬 季采暖和供给生活热水 充分利用地热的可再生能源 冬季吸收土 壤中蕴含的热量为鸟巢供热 夏季吸收土壤中存贮的冷量向鸟巢供 冷 能节省不少电力资源 而鸟巢内的足球场地面积为 8000 平方 7 米左右 为地源热泵系统提供了充足的埋 管空间 2 德国法兰克福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 这座 53 层 高 298 74 米的三角形高 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层生态建筑 也是全 球最高的生态建筑 同时还是目前欧洲最 高的一栋超高层办公楼 设计师诺曼 福斯 特于 1997 年设计完工 整座大厦除非在极少数的严寒或酷暑天气中 全部采用自然通风 和温度调节 将运行能耗降到最低 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空气 调节设备对大气的污染 该建筑 平面为边长 60 米的等边三角形 其结构体系是以三角形顶点的三 个独立框筒为 巨型柱 其间 围合出的三角形中庭 如同一个 大烟囱 为了发挥其烟囱效应 组织好办公空间的自然通风 经风洞试验后 在三条办公空间中分 别设置了多个空中花园 这些空中花园分布在三个方向的不同标高 上 成为 烟囱 的进 出风口 有效地组织了办公空间自然通风 据测算 该楼的自然通风量可达 60 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 接纳阳光 创造良好的视野 同时又可减少对北邻建筑的遮挡 因 此 大厦被冠以 生态之塔 带有空中花园的能量搅拌器 的美 8 称 四 结语 目前 人口剧增 土地严重沙化 自然灾害频发 温室效应 淡 水资源的日渐枯竭等人类生存危机急剧恶化 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筑 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这些调研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前几年 就已经在为 绿色建筑 做努力 并且也将其完善 改进 很多人 对 绿色建筑 的认识也不清楚 但是当前人们对健康的注重和绿 色意识的增加 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发展趋势越来越快 通过这次世 博更让它并融入国际化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