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4+650~DK4+850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1页
DK4+650~DK4+850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2页
DK4+650~DK4+850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3页
DK4+650~DK4+850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4页
DK4+650~DK4+850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站前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站前 I I 标项目部标项目部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 I 标项目 二 00 九年二月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 I 标 DK4 650 DK4 850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 案 1 目目 录录 1 编制依据 1 2 适用范围及编制目的 1 2 1 适用范围 1 2 2 编制目的 1 3 工程简介 2 3 1 工程概况 2 3 2 技术准备 2 3 3 场地清理及运输便道准备 3 3 4 施工人员及机具设备 3 4 试验段施工工艺方法 5 4 1 工艺流程图 5 4 2 施工工艺操作要点 5 4 2 1 测量放样 5 4 2 2 填料装运 定位卸料 6 4 2 3 摊铺平整 翻拌均匀 6 4 2 4 摊铺平整 7 4 2 5 振动碾压 7 4 2 6 压实检测 8 4 2 7 计算松铺系数 检测压实度 8 4 2 8 边坡夯实 8 4 2 9 数据记录和分析 9 4 2 10 上报总结方案 大面积投入生产 9 5 技术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9 5 1 技术保证措施 9 5 2 安全 质量保证措施 9 6 环保措施及文明施工 10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 I 标 DK4 650 DK4 850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 案 1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 DK4 650DK4 650 DK4 850DK4 850 1 1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 1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2 2005 1 2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 2003 1 3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 2005 160 号 1 4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上 下册 TB10401 1 2003 TB10402 1 2003 1 5 DK4 635 915 DK4 927 92 路基工点设计图 沪宁城际施图 I 路 W4 1 6 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大样图 新建铁路上海至南京轨道交通 2008 11 1 7 现场施工调查资料及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 2 适用范围及编制目的 适用范围及编制目的 2 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DK4 650 DK4 850 试验段一般路基填筑 2 2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新建沪宁城际铁路正线路基基床由基床表层和底层双层结构组成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 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采用 A B 组填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 I 标 DK4 650 DK4 850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 案 2 料 大面积填筑前 选取此段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工艺试验 通过工 艺试验确定填料规格种类 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配备 确定能够保证压 实度的填料最佳分层松铺厚度 确定铺筑压实厚度相对应的压路机的压 实速度 碾压遍数及沉降差等参数 从而指导本段路基 A B 组填料填 筑施工 保证质量 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故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3 3 工程简介 工程简介 3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试验段起讫里程 DK4 650 DK4 850 共 200m 地基采用水泥粉 煤灰碎石 CFG 桩加固 桩径 0 5m 桩长 4 0 14 5m 桩间距 1 6 1 8m CFG 桩按正方形布置 DK4 635 915 前接跨经五路特大桥 设桥路过渡段 过渡段长度不小于 20m DK4 865 86 为 1 4 4 5m 框架 涵 后接 26m 涵路过渡段 路堤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采用 A B 组 填料 基床表层为 0 4m 级配碎石 路基平均填筑高度约为 5 2m 试验 段所用 A B 组填料均来源于 DK5 980 DK6 600 路基挖方段 填料规格 及各项试验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3 2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 3 2 1 测量放线定桩 根据设计文件 对导线点 水准点进行复核测量 然后对中线及其 各点的高程和横断面进行测量 对路基设计图进行复核 复核无误后放 出路线中桩和边桩 并对其标识 3 2 2 机械施工技术准备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认真学习有关设计文件 做好施工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 I 标 DK4 650 DK4 850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 案 3 技术方案和机械作业的流水顺序 使施工现场的土木和机械两方面 的施工人员全面理解试验方案和技术质量要求 3 3 场地清理及运输便道准备场地清理及运输便道准备 对填方路堤两侧坡脚以内范围进行场地清理和基底处理 对垃圾堆 有机杂物进行清除 将草丛 树墩 树根全部掘出 并将坑穴填平夯实 修筑临时道路或加宽原有道路以满足机械进场和物资运输要求 并做好 临时排水设施 3 4 施工人员及机具设备施工人员及机具设备 3 4 1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 项目队将在此试验段设立由项目副队长吴家进任施工管理负责人 并配备技术负责人及技术施工人员 物资 设备均配有专人负责 主要 施工人员见表 3 1 试验段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试验段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 表表 3 13 1 序号姓名职称备注 1 吴家进工程师试验段项目负责人 2 徐烽峰工程师试验段技术负责人 3 童玉明领工员试验段现场负责人 4 周 林技术员试验段测量负责人 5 宛 卢工程师试验段试验检测负责人 6 张万来助工现场技术主管 7 刘贵桥助工现场技术员 8 冉伟技术员现场技术员 9 吴正勤助工现场质检工程师 10 吴建勋安全员现场安全员 11 司机8 人 12 普工15 人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 I 标 DK4 650 DK4 850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 案 4 3 4 2 施工机具及测量 试验仪器配备情况 组织挖装 运输 摊铺 压实机械和设备进场 并对机械进行安装 调试 机械设备见下表 3 2 试验段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试验段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 表表 3 23 2 序 号名 称型 号数 量 台 1 平地机 PY160B1 2 推土机 TY 1601 3 挖掘机 DH2203 4 压路机 YZ22t2 5 羊足碾 16t1 6 自卸汽车东风 8t 6 7 洒水车东风 140 1 8 装载机 ZL 502 9 蛙式打夯机 HW 201 1 试验段仪器配备一览表试验段仪器配备一览表 表表 3 33 3 序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 位数 量备 注 1 K30平板载荷试验仪 台 1 2 数显多功能击实仪 LT 240 台 1 3 架盘天平 JPT 50 台 2 4 电子天平 2000g 台 1 5 100kg 磅秤 TGT 100 台 1 6 10kg 案秤 AGT 10 台 2 7 平整度检测尺 3m 把 1 8 容量桶 1000ml 套 2 9 全站仪莱卡 TC802台 1 10 水平仪 DSC132 台 1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 I 标 DK4 650 DK4 850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 案 5 测量放样上料 翻晒 含水量偏高 洒水翻拌 合格 含水量偏低 粗平精平静压振压自检测量标高 不合格 数据整理 4 4 试验段施工工艺方法 试验段施工工艺方法 4 1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 试验段施工流程图 合格 4 2 施工工艺操作要点 施工工艺操作要点 4 2 1 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原地面高程计算出线路两侧坡脚线点的坐标 两侧并向路基外侧扩 50cm 放样出该点位置定出左右侧边桩 洒上石灰 线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核对 在试验段内做出 10 10m 方格网 布上石灰点计 测出每点高程 用平地机整平至大致相同高程 拟定松铺厚度为 40cm 每 25m 定一断面 每断面埋上 3 根钢钎 测出钢钎标高 在钢钎上绑红布条标示出松铺标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 I 标 DK4 650 DK4 850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 案 6 高顶位置 同时在原地面上按 25 米一个断面 每断面测出左 16 米 中 桩 右 16 米的原地面高程 4 2 2 填料装运 定位卸料 试验段所选A B组填料取自 DK5 980 DK6 600 挖方段 填筑前已 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 各项指标皆符合要求 现场挖掘如遇硬质 岩石及不易风化的风化岩石时 用破碎机破碎 填料在装料中尽量混合均 匀 块石类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15cm 避免大粒径料集中装运 卸料采用 自卸车后卸式倒料 并安排专人指挥汽车卸料 按4 2 1中要求在填料区 段规划好的料堆设置位置 以利于运料自卸车按照计划卸料堆填 达到 料堆间距适中 使卸料方量和料位需求量基本平衡 再用推土机根据竹 竿红布条标高将填料大致推平 以保证填料层的松铺厚度适中和上料的 均匀性 4 2 3 摊铺平整 翻拌均匀 碾压之前应在摊铺层表面洒水 用洒水车先两侧后中间洒水一遍 洒水量为填料体积的 15 卸料完毕 推土机初平以后 用挖掘机或装载机将料堆处填料翻拌 混合 翻料 拌和中发现超过最大填料粒径的碎石块应进行人工改小 重锤击碎 对合乎最大粒径要求的石料应使其分布均匀 推土机摊铺初 平作业中做好松铺厚度控制 进行必要的测量 不足部分用小粒径料补 填 采用小型车运料配合 派专人用石渣 石屑将局部不平处进行调整 达到层厚均匀 在摊铺初平的填筑层面撒铺一层各种粒径的嵌缝料 用 以填满大粒径料间缝隙 完毕后 再用推土机摊铺一遍 使其较为平整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 I 标 DK4 650 DK4 850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 案 7 便于碾压 平整后测量人员迅速恢复每断面左 右各 16 米及中桩位置 测出标高 并对照填料前对应点测量标高算出各点的松铺厚度 路堤填筑采用横断面全宽 纵向分层填筑方式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 时 应从最低处分层填筑 由两边向中间填筑 填筑宽度应较设计边坡 位置放宽 机械填筑放宽 0 5 米 路基填筑时 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 每一水平层的全宽须 用同一种材料填筑 从最低一层开始分层填筑 填筑的松铺厚度为 40 压实过后厚度不得大于 30 每层压实完成现场领工员自检合格后报工 程部 试验室及监理 现场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4 2 4 摊铺平整 采用推土机按全路堤面均匀摊铺 平地机初平 路基中心两侧预留 4 横向排水坡 测量顶面高程 第 1 2 层 振动压路机快速静压 后弱振回来 沿线路纵向先静压后弱振共一遍 振动压路机振压 2 遍 中速或低速行进 压实检测试验 不合格 强振一遍 不合格 强 振一遍 合格 测量层面高程 下一层填筑 4 2 5 振动碾压 a 按照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 2 的范围进行填料含水 量控制 若含水量超过 2 时 应及时晾晒或洒水翻拌 当填料处于最 佳含水量控制范围时 即可进行碾压 b 采用重型 特重型压路机 20t 按平行线路方向走行 先两 侧后中间顺序 按先静压后弱振 再强振的步骤进行碾压 压路机的碾 压速度头两遍以 1 57 1 7km h 为宜 以后用 2 0 2 5km h 最大碾压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 I 标 DK4 650 DK4 850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 案 8 速度不超过 4 0km h c 施工缝搭接碾压 各区段交接处 应互相重叠压实 直线段由 两边向中间 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 纵向进退式进行 边部多碾压 2 3 遍 横向轮迹重叠不少于 40cm 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不小于 2 0m 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不少于 3m 做到无漏压 无死角 d 沉降观测桩桩周 1m 范围内压路机不可直接行走 碾压 以免扰 动破坏沉降观测桩 对于桩周 1m 范围内填料用打夯机夯实 外观应平 整密实 不得有凸凹现象 4 2 6 压实检测 基床底层 A B 组填料压实标准根据填料类别采用地基系数 K30 动态变形模量 Evd 和孔隙率 n 三项指标控制 每层整平碾压过后报工程 部自检 通知试验室及时对压实后指标进行检测 4 2 7 计算松铺系数 检测压实度 碾压后测量人员恢复每断面左 右各 16 米及中桩位置 测出标高 算出各点的压实厚度和松铺系数 试验人员按照要求的地基系数 K30及 空隙率进行检验 碾压过程中 由试验检测人员随时检测并记录根据不 同碾压组合及碾压遍数而形成的地基系数 K30及空隙率数据 并绘制不 同碾压组合下的碾压边数与地基系数 K30 碾压边数与空隙率之间的曲 线图 直至碾压表面密实无轮迹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4 2 8 边坡夯实 边坡应用人工夯拍密实 全部填筑完成后 按设计要求进行修整 达到坡面平顺 肩脚分明 中铁四局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 I 标 DK4 650 DK4 850 路基试验段施工方 案 9 4 2 9 数据记录和分析 试验段施工中详细记录填料松铺厚度 压实厚度 碾压遍数 填料 粒径控制标准及洒水量 试验段施工结束应对记录进行整理分析 得到 试验段各数据指标 加以简明扼要的总结 4 2 10 上报总结方案 大面积投入生产 将技术总结方案上报驻地办监理审批 然后根据批复方案展开路基 大面积 A B 组料的填筑 5 5 技术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技术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5 15 1 技术保证措施技术保证措施 1 测量放线所用点位 需经常复测 平差后再用 2 加强图纸复核 确保路基断面符合设计 3 路基实际填筑宽度左右半幅多放宽 50cm 确保设计有效宽度 4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密度符合规范要求 5 路基填筑顶面要留有 4 排水坡 5 25 2 安全 质量保证措施安全 质量保证措施 1 成立安全组织领导小组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 各种机动车辆必须持证上岗 对酒后架车等违规行为从严处罚 3 运输车辆所经十字路口 设警示标志 4 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 必须遵守安全规程 5 油料存储在专门的油料库中 并设专人保管 建立收发台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