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海洋经济地图 2012 04 广东省海洋经济地图集广东省海洋经济地图集 编委会名编委会名 单单 顾问 汪洋书记 主任 朱小丹省长 常务副主任 分管发展改革部门常务副省长 副主任 分管海洋渔业部门副省长 成员 协调发展改革部门的省政府副秘书长 协调海洋渔业部门的省政府副秘书长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省发展改革委分管副主任 省海洋渔业局分管副局长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财政厅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旅游局 省统计局 省社会科学院 省科学院 前前 言言 海洋 是生命的摇篮 财富的宝藏 五洲的通道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紧缺和陆地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 人类对海洋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 开发利用海洋已成 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 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 2015 年 规划纲要 专 章作出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部署 为新世纪我国 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0 年 4 月 国务院从推进 海洋强国建设和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高度 将广东和山东 浙江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 2011 年 7 月 5 日 国务院批复了 广东海洋经济综 合试验区发展规划 这是继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 规划纲要 2008 2020 之后 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 的又一国家层面的重大区域规划 为广东探索海洋开发 新途径和海洋综合管理新模式 加快海洋经济发展 建 设海洋经济强省 争当海洋事业发展排头兵创造了新的 重大机遇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 2011 年 8 月 15 日视察广东时提 出 要按照国家批准的 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 规划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努力打造海洋经济强省 的要求 广东省委 省政府确定以 广东海洋经济综合 试验区发展规划 为依据 科学编制 广东海洋经济地 图 充分展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成就和潜力 促进形成 区域协调 海陆统筹的发展新格局 加快建设经济繁荣 科技发达 生态优美 人海和谐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 验区 目录目录 前 言 3 一 海情篇 7 抒写海洋经济的基因图谱 8 1 区位优越 得天独厚 8 2 海域辽阔 潜力无限 9 3 岸线蜿蜒 海岛优美 10 4 海上通道 全球畅达 11 5 海洋生物 丰富多样 12 6 海洋能源 前景广阔 13 7 滨海旅游 亮点纷呈 14 8 蓝色经济 持续领航 15 9 海洋产业 蓬勃发展 16 10 优势产业 地位突出 17 11 科技兴海 硕果累累 18 12 沿海城市 欣欣向荣 19 二 战略篇 20 描绘海洋强省的宏伟蓝图 21 1 海洋经济 上升国家战略 21 2 四大战略 托起海洋梦想 22 3 三大格局 展开宏伟蓝图 23 4 海陆联动 协调区域发展 24 三圈合作 开放式发展 25 5 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 25 6 粤闽海洋经济合作圈 26 7 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圈 27 8 湾区计划 畅想蓝色未来 28 9 大汕头湾区 29 10 大红海湾区 30 11 环大亚湾区 31 12 环珠江口湾区 32 13 大广海湾区 33 14 大海陵湾区 34 15 雷州半岛 35 四大新区 扬帆启航 36 16 横琴 粤澳合作创新区 36 17 前海 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37 18 南沙 智慧南沙 滨海城市 38 19 茂名新区 打造国际化滨海新城 待定 39 三 发展篇 40 打造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 41 1 海洋交通运输业 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和国际物流中 心 41 2 现代远洋渔业 打造远洋渔业大省 42 3 海水养殖加工业 建设海水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产业 示范基地 43 4 海洋船舶工业 打造世界大型修造船基地 44 5 海洋油气业 建设国家级海洋石油开发强省 45 6 海洋生物医药业 实现海洋生物医药跨越式发展 46 7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 航母 47 8 海水综合利用业 海水综合利用迈向美好明天 48 9 海洋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可再生能源 49 10 临海石化钢铁产业 临海石化钢铁铸就辉煌未来 50 11 临海电力工业 临海能源工业绘制宏伟蓝图 51 12 滨海旅游业 欢乐滨海活力广东 52 13 海洋科技 打造海洋科技的蓝色硅谷 53 14 综合交通体系 建设海陆空综合交通网络 54 15 集中集约用海 珍惜蓝色国土 55 16 海洋公共服务体系 打造海洋综合管理先行区 56 四 筑梦篇 57 托起 幸福广东 的蓝色梦想 58 1 经济繁荣 蓝色旗舰 58 2 产业发达 蓝色擎柱 58 3 科技领先 蓝色硅谷 60 4 走向深海 蓝色翅膀 61 5 生态文明 蓝色未来 62 6 宜居宜业 蓝色印象 63 7 人海和谐 蓝色社区 64 8 文化传承 蓝色曲章 65 编制说明 66 一 一 海情篇海情篇 抒写海洋经济的基因图谱 抒写海洋经济的基因图谱抒写海洋经济的基因图谱 1 区位优越区位优越 得天独厚得天独厚 广东濒临南海 自古临海而立 因海而兴 有悠久 的海上贸易传统和一批初具规模的临海产业集群 是我 国联系世界经济的桥梁和纽带 是我国沿海南北航线的 必经之地 也是整个大南海的周边地区最强大的区域经 济体之一 广东省会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具有悠久的 开放传统 是历史最长的口岸城市 是拥有辉煌历史的 千年商都 早在秦汉时期 广州就是闻名于世的通商口 岸 即使是明清海禁时期 广州仍保留着 一口通商 的特殊地位 广东是我国的南大门 是捍卫我国 300 万平方公里 海洋国土的重地 在经济地缘上往北承接着整个中国的 内陆经济 向南可以覆盖到整个东南亚 甚至远达澳洲 扼来往西太平洋至印度洋的交通要冲 是中国海洋战略 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带 广东处于新崛起的西太平洋经济圈的核心位置 贴 近全球第一黄金航线 是全球海洋航线的重要节点 目 前已开通多条国际航线与全球接轨 建立了与亚洲其他 国家以及欧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等沿岸国家的联系 广东与南海海域相连 连接我国福建 广东 海南 广西 香港 澳门 台湾等省区 地区 是大西南的重 要出海口 是华南地区最主要的对外通道 是中国对外 的重要沿海枢纽 广东与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文莱 马来西亚 新 加坡 越南等国一衣带水 华侨港澳台同胞众多 海洋 经济开发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是大南海周边地区最强大 的区域经济体之一 也是是我国推进 中国 东盟 经 济合作的重要前沿地带 2 海域辽阔海域辽阔 潜力无限潜力无限 广东海域辽阔 东至潮州市饶平县大埕湾与福建省 海域交界 西至湛江市英罗港和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 区海域交界 南至琼州海峡中心分界线并向东 西自然 延伸 海域直至领海线和专属经济区 总面积为 41 93 万平方公里 是陆域面积的 2 3 倍 其中内海面积 4 89 万平方公里 领海 1 64 万平方公里 专属经济区 35 40 万平方公里 广东毗邻南海 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 要平台 广东蓝色土地资源位居全国前列 滩涂面积 2043 平 方公里 占全国的 8 3 小于 20 米的浅海海域面积 24350 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的 34 8 滩涂 浅海可养殖 面积 8360 平方公里 约占全国的 39 7 是全国沿海省 市可养殖面积最大的省份 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为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广东海洋能源开发潜力无穷 南海海洋能源资源丰 富 包括海洋油气资源 可燃冰 可再生的风能及海洋 能等 其合理开发能有效解决广东陆域能源资源不足等 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全国主要省 市 区滩涂 浅海可养殖面积全国主要省 市 区滩涂 浅海可养殖面积 地区浅海滩涂合计 广东 716012008360 辽宁 63309307260 山东 185017303580 福建 84010101850 江苏 8013101390 河北 4906201110 浙江 4405701010 海南 630260900 广西 100220320 天津 10090190 上海 03030 合计 18030797026000 3 岸线蜿蜒岸线蜿蜒 海岛优美海岛优美 广东省海岸线蜿蜒曲折 海岛风景秀丽 海湾 滩 涂等资源优良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 长约 4114 公里 约占全国的 20 其中深水岸线 公里 广东己利用的 岸线长 l414 19 公里 占海岸线总长的 35 32 特殊 岸线和渔业岸线为主要用海岸线类型 其次是旅游娱乐 用海和交通运输用海 广东海湾资源众多 有大 小海湾 510 多个 200 多 个适宜建港 主要海湾包括柘林湾 碣石湾 红海湾 大亚湾 大鹏湾 海陵湾 水东湾等 广东海岛数量众多 约有 1350 个 数量居全国第二 海岛面积为 1592 618 平方公里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8 9 其中面积大于 500 平方米的海岛 714 个 大于 50 平方公里的大岛有 9 个 东海岛 上川岛 南三岛 南 澳岛 海陵岛 下川岛 达濠岛 三灶岛 横琴岛 全 省有常住居民海岛 47 个 含东沙岛 季节性居民海岛 16 个 常住居民岛中 县级建制岛 4 个 南澳 达濠 东海岛 桂山岛 乡镇级建制岛 13 个 村级建制岛 29 个 东沙岛为台驻军岛 广东主要海岛群包括南澳岛群 达濠岛群 靖海岛 群 遮浪岛群 大亚湾岛群 万山岛群 横琴岛群 高 栏岛群 川山岛群 海陵岛岛群 湛江港岛群 新寮岛 群等 海岛植被茂盛 动物繁多 景观资源丰富 具有 很高的保护价值 南澳鸟屿岛被列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 区 大万山岛列为侵蚀海岸保护区 担杆岛被列为省级 猕猴自然保护区 南澳岛 上川岛被列为国家级海岛深 林公园 4 海上通道海上通道 全球畅达全球畅达 广东已开通多条国际航线与全球接轨 可通达新加 坡 马来西亚 菲律宾等其他亚洲国家以及欧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等沿岸国家 主要航线有广州 汕尾 香 港 高雄 广州 厦门 香港 马尼拉 香港 新加坡 永兴岛 广州 广州 海防 广州 湛江等 湛江 新 加坡 香港 横滨等 海洋航线通达全球 广东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和深水岸线 适宜建设大 中 小港口的海湾有 200 多个 其中广澳湾 大亚湾 大鹏湾 伶仃洋 高栏港 海陵湾 湛江湾 琼州海峡 沿岸等具有建 10 40 万吨级港口的条件 广东初步形成了以广州港 深圳港 湛江港 珠海 港 汕头港等为主要港口 潮州 揭阳 汕尾 惠州 虎门 中山 江门 阳江 茂名港其他沿海地区性重要 港口和一般港口为补充的分层次发展格局 广东海上运输能力强大 沿海万吨级泊位个数由 2005 年的 182 个增加到 2010 年的 245 个 2010 年广州 港货物吞吐量突破 4 亿吨 居全国沿海港口第 3 位 世 界第 5 位 已发展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 纽港 广东沿海初步形成以珠江三角洲航道网 粤东航道 网 粤西航道网为主的南北向通道 以诏汕干线西段 汕海航道 北部湾沿海干线航道等 22 条沿海干线航路为 东西向通道的发展格局 其中 10 万吨级以上航道 31 条 5 10 万吨级航道 11 条 1 5 万吨级航道 22 条 5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 丰富多样丰富多样 广东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南海北部大陆架有鱼类 1027 种 南海大陆斜坡海域有鱼类 205 种 南海诸岛海 域有鱼类 523 种 南海北部有虾 蟹类 400 多种 海洋 药用生物资源约 7500 种 其中南海特有 480 种 南海深 海生物基因资源开发潜力海也很可观 海龟资源以西沙 和南沙群岛海域最为丰富 南海北部海域次之 估计海 龟数量为 16800 46300 只 其中绿海龟约占 87 玳瑁 占 10 棱皮龟 蠵龟和丽龟占 3 中华白海豚 属于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素有 美人鱼 和 水上大熊猫 之称 主要分布在河口的伶仃洋 万山群岛和香港西南 部水域 广东海洋自然保护区位居全国前列 截止到 2011 年 底 全省已建 102 个海洋与渔业保护区 其中自然保护 区 87 个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11 个 省级水产 种质资源保护区 2 个 国家级海洋公园 2 个 保护范围 覆盖了豚类 海龟 花鳗鲡 儒艮 鼋 大鲵 鲎 文 昌鱼等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 广东鲂 斑鳠 大黄鱼 江珧 鲷类等重要经济水产品的产卵繁殖场以及珊瑚礁 海藻 草 床 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分布上基 本覆盖了全省主要沿海地带和内陆重要江河 广东具有红树林 珊瑚礁 海草床等特色生态系统 类型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湛江 茂名 阳江 江门等市 珊瑚礁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沿岸 以灯楼角岬角东西两 侧最为典型 海草床主要分布在潮州柘林湾 汕尾白沙 湖 惠东考洲洋 大亚湾 珠海唐家湾 上川岛 下川 岛 湛江东海岛 阳江海陵岛和雷州半岛的流沙湾 企 水湾等地区 6 海洋能源海洋能源 前景广阔前景广阔 广东南海海域海洋油气富集 油气储量约 500 多亿 吨 在我国传统疆界线约有 300 多亿吨 与波斯湾 墨 西哥湾 北海齐名为世界四大海洋油气区 开采前景广 阔 被誉为第二个 中东 南海北部油田以珠江口盆地 最大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已连续 15 年保持了超过 1000 108 立方米的油气产量 南海可燃冰资源极为丰富 已圈定 11 个可燃冰矿体 含矿区总面积约 22 平方公里 矿层平均有效厚度约 20 米 预测储量约为 194 亿立方米 广东海上风能资源丰富 可装风机面积达 539 平方 公里 风能资源总储量为 9330 万千瓦 风能发电能力位 列全国第二 2010 年广东风电装机合计 75 2 万千瓦 沿 海陆地风电主要有南澳 仙庵 靖海 前詹 甲东 东 头 柦杆 上川 下川 前山 大埕 所城 海山 东 平 新洲 新寮 勇士 东里 岭门等 适合开发海上 风能的地区主要包括南澳 云澳 遮浪 港口 大万山 上川 海陵 湛江等 广东海洋能开发潜力无限 沿岸可开发利用的潮汐 能总装机容量为 57 3 l04 KW 年发电量为 15 l08KW 省内潮汐资源分布粤西优于粤东 粤西以湛 江海区沿岸最好 如南三河潮汐能 沿岸波浪能资源理 论平均功率为 173 95 l04KW 占全国总量的 14 粤东 是广东省沿海波能理论功率和平均波能密度最大的海区 如遮浪波浪能 珠江口主要有东澳波浪能 柦杆波浪能 琼州海峡潮流资源最丰富 为 37 73 l04 KW 占全省 73 6 其次是湛江海区 为 8 91 l04 KW 占全省 17 潮流能密度最大的是粤西海域的外罗水道和琼州海 峡东口中水道 如罗斗沙潮流能 7 滨海旅游滨海旅游 亮点纷呈亮点纷呈 广东沿海自然风光优美 文物古迹众多 有自然景观 资源 172 处 人文景观资源数量达 84 处 已建成 3 个国 家 3A 级旅游区 3 个国家 4A 级旅游区和 10 处省级旅游 区 形成了山水风景 园林温泉 天然浴场 海岛圣地 历史古迹 古建筑群 名人故居等多种类型的滨海旅游 资源 广东滨海自然景观优美 滨海沙滩有大埕 金海 滩 十里银滩 第一滩 东海飞龙滩 白沙湾 新寮 岛等 地质地貌遗迹有潮州的东湖海蚀地貌遗迹 汕 尾的遮浪半岛礁滩地貌 深圳的大鹏澳仙人石 广州 的龙穴岛洞穴 珠海的大万山岛浮石湾石蛋 茂名的 放鸡岛海滩岩 湛江的硇洲火山岛等 自然保护区有 汕头的莲花峰风景区 惠州的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 广州的莲花山 珠海的内伶 仃岛和担杆岛猕猴保护区 江门的川岛沙罗湾 车旗顶 森 林公园 阳江的海陵岛草王岭森林公园 茂名的水东 虎头山 湛江徐闻滨海椰林风光 响水潭瀑布等处 海上温泉有中山海上温泉 珠海平沙 二虎 海上温泉 深圳石岩温泉 阳江新州温泉 电白麻岗温泉等 广东历史人文景观久远 历史遗迹有汕头的文天 祥纪念馆 澄海郑王墓 惠州的平海古城 深圳的赤 湾古炮台 沙头角中英街 东莞的虎门销烟池 广州 的南海神庙 珠海的东澳铳城 茂名电白的古城墙 古民居和冼夫人陵墓 湛江的上林寺 历史名城雷州 等 革命遗迹有汕头的东征军总指挥部旧址 深圳的 沙鱼涌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广州的黄埔军校旧址 中山的孙中山故居等 8 蓝色经济蓝色经济 持续领航持续领航 广东省是我国的海洋经济大省 是我国海洋经济发 展的主力省 海洋经济总量连续十六年位居全国首位 2010 年广东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 8254 亿元 比 2005 年 翻了一番 占全省 GDP 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10 提升为 18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领先优势较大 占全国总量的比 重最高 2010 年广东省海洋经济总量占全国的 20 以上 比居全国第二位的山东省海洋经济总量高 1179 亿元 约 是广西省和海南省的 15 倍 海洋经济在广东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1996 年以来 海洋经济对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总体呈上 升趋势 尤其是 十一五 期间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占 GDP 的比重约为 15 左右 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迈上新台 阶 广东初步形成了特色突出 优势明显的珠三角 粤 东 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 整体空间布局有效优化 珠 三角海洋经济区临海工业 海洋运输业和海洋新兴产业 快速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粤东海洋经济区滨海能源 水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势头良好 粤西海洋经济区海洋交 通运输业 滨海旅游业和外向型渔业蓬勃发展 广州龙 穴造船基地 珠海中船制造基地 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 湛江钢铁和炼化等一大批重大涉海项目开工建设 广东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不断加强 率先在全国建立 了 海 渔 的新型海洋行政管理体制 成为引领全国海 洋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了海域 使用证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得到全 面落实 9 海洋产业 海洋产业 蓬勃发展蓬勃发展 广东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日 益完善 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6 年的 4 5 28 6 66 9 调整为 2010 年的 2 4 47 5 50 1 形成以滨海旅游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 海洋油气业 海 洋化工业和海洋渔业为主体 海洋船舶制造业 海洋电 力业 海水利用业 海洋生物医药业 海洋工程建筑业 等全面发展的海洋产业发展体系 广东海洋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海洋渔业 海洋 交通运输 海洋油气 海洋化工和滨海旅游等五大海洋 支柱产业占全省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 70 尤其是海 洋重化工业和海洋旅游业高速发展 2011 年 11 月我国 最大的石化合资项目之一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 举行奠基仪式 标志广东省茂名 惠州 珠海 湛江 揭阳等石化基地布局已基本完成 2011 年全省滨海旅游 增加值达到 1218 亿元 同比增长 26 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态势迅猛 海洋工程装备 制造业实力不断增强 中船集团珠海船舶 中海油珠海 深水工程基地开工建设 海洋生物医药业亮点纷呈 涌 现了深圳华大 广州国际生物岛 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 地 龙岗海洋生物产业园等一批科技研发平台 海洋可 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中山明阳风电已成功在美国上市 湛江东海岛的钢铁 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布局成为现代海 洋产业的新亮点 海水综合利用业迅速发展 2010 年广 东海水综合利用业产值增长至 2 1 亿元 占到全国该产业 产值的五分之一 居于全国领先行列 10 优势产业优势产业 地位突出地位突出 广东省滨海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 海洋油气业 海 洋石化和海洋渔业等五大海洋产业在全国占有优势地位 旅游收入和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 首位 2010 年 广东滨海旅游业生产总值达 967 亿元 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的 24 9 约为全国滨海旅游业产值 的 20 成为我国滨海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2009 年 沿 海城市旅游 外汇 收入达 91 69 亿元 居全国首位 比位居全国第二位的上海市 47 44 亿元 多约一倍 2009 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 2608 万人次 位居全国第 一 约是全国第二位的上海市的 4 倍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沿海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 吐量高居全国榜首 全省沿海主要港口的货物吞吐量由 2005 年的 48743 万吨增加到 2010 年的 81771 万吨 集装 箱吞吐量由 2005 年的 2143 万标准箱增加到 2010 年的 3647 万标准箱 排名均居全国第 1 位 广东海洋油气业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 2010 年天然 气开采量为 816378 立方 居全国第一 占全国开采量的 70 以上 石油开采量 1304 万吨 仅次于天津 居全国 第二 海洋油气业生产总值 550 亿元 占全国海洋油气 业生产总值比重达 42 24 继续高居全国首位 广东海洋化工和海洋渔业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2010 年 海洋化工产品产量 576500 吨 居全国第五位 海洋渔业生产总值达到 320 亿元 同比增长 6 7 高于 全国增速 2 3 个百分点 占全国海洋渔业生产总值的 11 38 海洋捕捞量居全国第四位 海水养殖量居全国 第三位 11 科技兴海科技兴海 硕果累累硕果累累 广东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 十一五 期间 海洋科技项目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99 项 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获得国家海洋成 果创新奖 11 项 获得国家专利 36 项 海洋科技的贡献 率达到 50 广东海洋生物育种 海洋养殖设施等技术 走在全国前列 罗非鱼产业良种化 规模化 加工现代 化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网箱得到快速推广 广东是全国海洋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较多的省份 广东有南海水产研究所 珠江水产研究所 南海海洋研 究所等 3 个国家驻粤从事海洋与渔业的科研所 中山大 学 广东海洋大学等近 l0 个涉及海洋与渔业研究的高校 还建设了 广东省海洋药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水 生经济动物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 境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 等 4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区域性试验中心 科研力量和 队伍不断加强 广东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 依托珠海万山 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广州市海珠区海洋生物技术科技 园 汕头南澳岛科技兴海示范区 湛江海洋高新技术产 业基地和川岛海洋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区等五大海洋科技 孵化基地 培育了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 促进海洋科技 成果产业化 初步形成广州海洋生物工程 深圳海洋生 物制药 珠海海洋可再生能源 中山海洋装备制造等战 略性新兴海洋产业技术集聚区 12 沿海城市沿海城市 欣欣向荣欣欣向荣 沿海各市沿海各市 2005 年至年至 2010 年主要指标增长图年主要指标增长图 主要指标主要指标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亿元 出口总额 亿美元 出口总额 亿美元 财政收入 亿元 财政收入 亿元 财政支出 亿元 财政支出 亿元 旅游收入 亿元 旅游收入 亿元 年份年份 20052005 2010 20052005201020102005200520102010200520052010201020052005 201020052010 全省全省1246 95 10440 94 22912 8647713 312381 71 4531 91 1807 20 3883 162289 069 5421 54 1882 6 3883 16 潮州潮州252 01 267 21 282 39 559 24 14 80 23 41 21 36 23 25 21 36 55 99 23 83 54 19 汕头汕头494 45 539 62 635 88 1208 97 31 82 49 35 50 14 72 65 50 14 121 71 49 26 88 48 揭阳揭阳559 69 588 30 414 00 1009 51 11 32 30 80 30 99 38 65 30 99 94 68 15 07 47 52 1 汕头湾 汕头湾 小计1306 15 1395 14 1332 27 2777 73 57 94 103 56 102 49 134 55 102 49 272 38 88 16 190 19 2 汕尾 汕尾汕尾汕尾279 87 293 90 205 75 465 08 6 42 11 12 20 05 26 23 20 05 56 51 13 57 42 36 3 惠州 惠州惠州惠州370 69 460 11 803 92 1729 95 106 55 202 32 52 41 131 23 52 41 185 44 49 94 140 82 深圳深圳827 75 1037 20 4950 91 9581 51 1015 22 2041 80 599 16 1106 82 599 16 1266 07 421 00 628 77 东莞东莞656 07 822 48 2183 20 4246 45 409 29 696 03 117 04 277 84 117 04 289 83 90 72 191 32 广州广州949 68 1270 96 5154 23 10748 28 266 68 483 79 438 41 872 65 438 41 977 32 626 16 1254 61 中山中山243 46 312 27 885 72 1850 65 122 54 225 04 56 71 139 38 56 71 145 85 65 45 125 17 珠海珠海141 57 156 16 635 45 1208 60 107 68 208 62 57 77 124 53 57 77 166 41 115 95 219 34 4 珠江口 珠江口 小计2818 53 3599 06 13809 50 27635 49 1921 41 3655 27 1269 08 2521 22 1269 08 2845 48 1319 28 2419 21 5 江门 江门江门江门410 29 445 08 801 70 1570 42 60 25 104 09 54 24 104 29 54 24 132 98 49 73 120 1 阳江阳江232 14 242 53 294 40 639 84 9 13 16 06 23 17 26 77 23 17 64 92 21 40 42 68 茂名茂名584 04 582 64 738 35 1492 09 2 39 5 59 45 28 51 95 45 28 122 49 47 48 71 86 6 阳江茂名 阳江茂名 小计816 18 825 17 1032 76 2131 92 11 52 21 65 68 46 78 72 68 46 187 41 68 88 114 54 7 湛江 湛江湛江湛江668 95 700 38 680 97 1405 06 9 57 16 84 57 95 66 23 57 95 153 65 32 20 65 32 合计合计6670 66 7718 8518666 87 37715 662173 67 4114 84 1177 53 3092 541624 67 3833 851621 76 3092 54 二 战略篇二 战略篇 描绘海洋强省的宏伟蓝图描绘海洋强省的宏伟蓝图 描绘海洋强省的宏伟蓝图描绘海洋强省的宏伟蓝图 1 1 海洋经济海洋经济 上升国家战略上升国家战略 2011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广东海洋经济综合 试验区发展规划的批复 正式批准实施 广东海洋经济 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 这对于优化 海洋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广东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 建 设 深蓝广东 具有深远影响 也为把广东建成为提升 我国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 海洋经济科学发展 的示范区指明了方向 随后 福建和天津也加入海洋经 济的国家试点行列 标志着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浙 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为代 表的 3 2 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基本形成 规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个核心 四大战略 六 大亮点 核心精神是综合发展 先行先试和突破创新 四大战略是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定位为提升我国海洋经 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 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 转化的集聚区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推进 海洋综合管理的先行区四大战略定位 规划有六大鲜明特点和亮点 一是战略定位高 确 立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四大战略定位 二是规划范围广 涵盖广东全部海域及 14 个沿海地级以上市 三是发展谋 划远 规划期重点是十二五期间 展望到 2020 年 四是 空间布局新 明确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空间布局为 构建 三区 三圈 三带 的海洋综合开发新格局 五 是支持力度大 提出 赋予广东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更 大的自主权 提出了财税 金融 海域使用 海洋资源 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支持政策 六是创新领域宽 规划涉 及管理体制 金融政策 海域使用 区域合作等方面 2 2 四大战略四大战略 托起海洋梦想托起海洋梦想 广东将围绕全省在国家海洋经济开发中的战略定位 以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 海洋强省为方向 不断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 为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 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 抢占 新世纪国际海洋开发的战略制高点 促进海洋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着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优化临海产业布局 加快建设科技引领 产业高端 优势突出 布局合理的 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 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的集聚区 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的集聚区 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 深化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体制改革 整合优势科技资源 加大海洋高新技术人才 培养和引进力度 优化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环境 建设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科技人才高地 海洋科技创新中 心 海洋高技术成果高效转化基地和产业基地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坚持生态环 境保护与海洋资源开发并重 海洋环境整治与陆源污染 防治统筹 建立海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提高海洋和海 岸带生态系统保护水平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弘扬南 海特色海洋文化 建设人海和谐 生态良好的宜居区和 世界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 推进海洋综合管理的先行区 推进海洋综合管理的先行区 积极推进海洋管 理体制机制创新 统筹推进海洋行政管理 执法队伍 技术支持 决策咨询 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建设 加快 构建集监管立体化 执法规范化 管理信息化 反应快 速化于一体的现代海洋管理体系 建设我国实施海洋综 合管理的示范区 3 3 三大格局三大格局 展开宏伟蓝图展开宏伟蓝图 统筹全省海洋经济区域发展大局 优化海洋经济发 展总体布局 推进形成 三区 三圈 三带 的海洋综 合开发新格局 三区三区 着力建设三大海洋经济区着力建设三大海洋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重点提升海洋自主 创新能力 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突出发展海洋高端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 的海洋产业基地 粤东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着重发展临海能源 临海 现代工业 海洋交通运输 滨海旅游 水产品精深加工 等产业 粤西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加快发展临海现代制造业 滨海旅游业 现代海洋渔业 临海能源等产业 三圈三圈 推动海洋经济区域合作推动海洋经济区域合作 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要加强海洋运输 港口物流 海岛开发 海洋旅游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环境保护 与治理等方面的合作 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海洋产 业基地和珠江口湾区优质生活圈 粤闽海洋经济合作圈要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 重点 开展海洋装备制造 海洋生物医药 海水综合利用等海 洋新兴产业的合作 着力打造粤闽海洋经济合作圈 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圈要对接北部湾地区和海南国 际旅游岛 重点加强滨海旅游业 现代海洋渔业 海洋 交通运输业发展和涉海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着 力打造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圈 三带三带 打造沿海经济带打造沿海经济带 依托不同海域的自然条件 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 由近及远 梯次开发 统筹开发海岸带 含海岛地区 近海海域和深海海域 形成三条各具特色的海洋保护开 发带 4 4 海陆联动海陆联动 协调区域发展协调区域发展 形成 两区互补 三核五极 六轴联动两区互补 三核五极 六轴联动 的海陆统 筹空间格局 延伸海洋经济腹地 把全省纳入海洋经济 发展体系 两区 海洋经济主体区和海洋经济联动区 两区 海洋经济主体区和海洋经济联动区 主体区 包括 14 个沿海市 是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的主体范围 联动区包括佛山 肇庆 云浮 清远 韶关 河源 梅 州 7 个非沿海市 是主体区的发展腹地 三核 指珠三角沿海经济核心区 粤东沿海经济核三核 指珠三角沿海经济核心区 粤东沿海经济核 心区和粤西沿海经济核心区心区和粤西沿海经济核心区 是提升全省海洋经济核心 竞争力的重点区域 五极五极 指广州 深圳 珠海 湛江 汕头等五个海 洋经济强市和增长极 广州 广州 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 市 率先实现海洋经济发达 海洋科技领先 海洋生态 良好 海洋文化繁荣的发展目标 深圳 深圳 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作用 积极创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 展示范市 珠海 珠海 加快横琴新区建设 打造生态文明新特 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 汕头 汕头 着力构建东部城市经济带 对接海峡西 岸经济区 建设粤台产业合作桥头堡 湛江 湛江 着力发展东海岛高端临海现代制造业集 群 打造粤西中心城市和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 六轴六轴 依托铁路 高速公路和内河航运等交通大干 线和经济大通道 建设沿海轴 京珠 深 轴两条主轴 和梅汕轴 粤赣线轴 西南通道轴和广梧 广梅横轴等 四条副轴 把海洋经济主体发展区和联动发展区连接起 来 形成整体发展大格局 三三圈圈合作 合作 开放式发展开放式发展 5 5 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 推动粤港澳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 建设粤港 澳海洋经济合作圈是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发 展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促进港 深 澳 珠双城整合 通过珠三角五个一体化规划和各项功 能的对接 消除区域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 构建由深港 都市圈 广佛都市圈和澳珠都市圈共同组成的临海型一 体化大都市区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打造成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区域之一 建设国际高端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按照 粤港合作 框架协议 和 粤澳合作框架协议 的要求 加强粤港 澳在海洋运输 物流仓储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海岛开 发 旅游装备 邮轮旅游等方面的分工与合作 整合港 口资源 明确功能定位 打造优势互补的珠江三角洲港 口群和兼具旅游 客货运输 邮轮运输等功能的高等级 水路运输网 建设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 以环珠江口 珠江口湾 区共同规划实施重点行动计划为切入点 开展环境保护 与治理等方面的合作 保护珠三角区域环境和自然生态 促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 共同建设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优 质生活圈 打造更适宜人居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环境 建设广州南沙港区 深圳前后海地区 深港边界区 珠海横琴区 珠澳跨境合作区等五个粤港澳海洋经济跨 境合作发展的重点地区 具体包括广州南沙新区 深圳 前海新区 深圳河两岸地区 沙头角一大鹏湾地区 深 圳湾地区珠海横琴新区 拱北 湾仔 以及万山群岛等 区域 6 粤闽海洋经济合作圈 粤闽海洋经济合作圈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粤闽的经济 合作步入新阶段 主动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峡两岸 经济合作核心圈 更快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粤 东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的重要方向 对接海峡西岸沿海经济带 加强粤闽台在海洋高新 技术产业上的联合开发 重点加强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 新材料 新能源 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装 备制造业的合作 共同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和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带 加快厦深铁路建设 加强粤闽两 省邻接海域综合管理 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对接 发挥汕 头港 潮州港成为首批对台直航港口的作用 加强与台 湾的海洋运输与物流合作 推进建设粤台经贸合作试验 区和台商投资工业园区 打造粤闽海商文化长廊 深入挖掘彩陶文化 客家 文化 侨乡文化等粤闽文化精髓 以世界文化遗产一一 福建土楼旅游资源为依托 以粤东为旅游经济发展龙头 以客家人家为形象主体 贯穿山海 纵横交错 吸引客 属华侨寻根问祖 打造粤闽文化长廊 共建 海峡旅游 品牌 积极融入海峡西岸蓝色滨 海旅游带 围绕 海峡旅游 品牌 整合优势资源 加 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 以潮州历史文化名城 南 澳国际生态海岛等为重点 积极推进粤闽滨海旅游和文 化旅游合作 整合粤东红色旅游资源 与福建土楼 古 田会址 红都瑞金 婺源等共同组织跨省旅游线路 积 极发展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 加强对闽台旅游合作 打 造 一程多站 的海西精品旅游线路 7 7 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圈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圈 粤西沿海 广西北部湾和海南岛区域靠近中南半岛 是我国西南地区商品出海的大通道 也是中国与东盟对 接的核心地区 对接广西的北部湾经济圈和海南的 国 际旅游岛 加强与广西和海南的海洋经济合作 推进粤 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圈建设 是粤西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 的重要方向 共建中国 东盟合作新高地 联手实施东盟战略 加强与东盟国家在矿产 能源 海洋等资源开发利用 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打造面向 东盟的物流基地 商贸基地 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 中心 构建与东盟合作的新高地 构建沿海经济走廊 打造湛江至北海 广州至南宁 湛江至海口的快速通道 积极推动跨海大桥的共建 从 而实现湛海的陆路连接 通过高速路 桥把广西 湛江 海南连接起来 构建沿海经济走廊 共建粤桂琼港口群 整合环北部湾地区的湛江港 北海港 钦州港 防城港 海口港等港口资源 加强港 口分工与合作 共同打造粤桂琼港口群 重点建设湛江 国际级大型港 打造成为西南地区出海的主要通道 建设滨海旅游 金三角 以推动海南 国际旅游 岛 建设为契机 整合环北部湾旅游资源 共同打造海 洋旅游 金三角 粤西的滨海旅游与海南 国际旅游岛 错位合作 主要面向中高端旅游消费群体 走特色化旅 游发展之路 充分发挥海岛 文化等优势 打造 黄金 海岸 生态海岛 休闲胜地 三大海洋旅游品牌 8 8 湾区计划湾区计划 畅想蓝色未来畅想蓝色未来 海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 港湾 临近岛屿共同组成的海域 一般以湾棵口两边向海洋突 出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海口处的等深线作为湾区与海洋 的分界线 湾区往往有相对比较独立的地理 气候和生 态单元体系 有利于建港 发展海运 旅游业和养殖业 湾区多 差异性大是广东省沿海岸线的重要特色 广东沿海自东向西可以划分为大汕头湾区 大红海湾区 大亚湾区 环珠江口湾区 大广海湾区 大海陵湾区以 及雷州半岛等 六湾一半岛 湾区计划是以湾区为基本单元对全省沿海地区进行 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规划 其目标是在全省建 成从汕头湾到雷州半岛的串珠式湾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 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 其有两大主体任务 优化岸线资源和产业分布 打破行政区划藩篱 以 湾区为单元 划分生产 生活 生态岸线 对每个湾区 的产业发展方向 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进行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相适应的海洋产业和产业集聚区 园区 以利 于海洋经济错位发展 避免重复竞争 粗放开发 优化海洋生态和公共管理 打破行政区划 以湾区 为单元进行海洋生态保护的管理和修复 对每个湾区的 岸线开发 入海排放和海洋生态保护进行统筹安排 合 理制定相适应的环境监测和生态管理制度 以利于实现 海洋生态的公共属性 避免出现管理空区 9 9 大汕头湾区大汕头湾区 大汕头湾区主要是由韩江和榕江出海口形成的冲积 平原及外海的南澳岛共同组成 具体包括柘林湾 潮州 海门湾 汕头 神泉港 揭阳 等三个相互连接的海 港 湾 其紧邻福建省的厦漳泉三角经济区 对望台 湾的高雄港 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汕头湾区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充分利用靠近海西经 济区的独特区位优势 建成粤台海洋产业合作的桥头堡 广东重要的国际港 物流中心和海洋产业基地 重点建 设汕头城市发展区 汕头滨海工业发展带 潮州临港工 业区 揭阳能源工业基地和石化基地和南澳旅游区等海 洋产业集聚区 汕头港 汕头港 做大港口经济 重点发展临港能源工 业 造船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电力 现代物流业等产业 柘林湾 柘林湾 重点建设潮州临港工业区 建成能源 化工 高新技术产业和临海加工业基地 重视保护海洋 生态环境 柘林湾西岸岸段发展渔业养殖功能 建成海 洋生态区 汕头沿海岸线 汕头沿海岸线 澄海区进行适当围填海 开发 滨海旅游功能 建成海洋生活区 广澳湾和龙头山岸线 重点发展海洋新能源和海洋交通运输 建成滨海工业发 展带 海门湾岸段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适当发展现 代渔业 建成海洋生态区 南澳岛群 南澳岛群 重点发展海洋旅游业 现代海洋渔 业 加快海洋能开发和深水港建设 建成国家生态旅游 示范区 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和大型中转港区 积极拓展 对台海洋经济合作 神泉港 神泉港 重点建设石化基地 建成以原油 成 品油装卸储存 中转为主的专业化危险品港区和重要的 能源储运基地 1010 大红海湾区大红海湾区 大红海湾主要由揭石湾和红海湾两个海 港 湾共 同组成 红海湾北窄南宽 状似等腰三角形 热带气旋 影响较多 海产资源及浅海滩涂资源非常丰富 揭石湾 则成规则的半圆形 避风条件好 受海潮影响小 有优 越的港口建设条件 大红海湾主要位于汕尾市 是珠三 角和粤东地区的主要通道 也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 重要区域 大红海湾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充分对接珠三角 承接 海洋产业转移 建成广东省新型能源基地 临海型先进 制造业基地和海洋渔业深加工基地和海洋型产业转移示 范区 重点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 汕尾中心城区 汕尾 临海能源工业基地 马宫石化能源基地 汕尾揭石湾石 油化工和船舶制造基地和太湖 揭石湾两个海洋生态旅 游区 红海湾红海湾 构建火电 风电 核电门类齐全的能 源产业集群 建成粤东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 考洲洋岸 段适度发展海洋特色渔业 滨海旅游功能 建成海洋生 活和生态区 东山湾岸段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建成 海洋生态区 碣石湾 碣石湾 碣石湾岸段适度围填海 建成海洋生 产和生活区 品清湖岸段重点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和 生物多样性 适宜建成海洋生态和旅游区 三大经济带三大经济带 以绵长辽阔的海岸 海域为 依托的 蓝色产业经济带 以效益农业 农副产品加工 业为纽带的 绿色产业经济带 以 红 蓝 绿 古 四色资源为亮点的旅游产业经济带 1111 环大亚湾区环大亚湾区 环大亚湾区主要有大亚湾和大鹏湾两个湾区和大鹏 半岛共同组成 环大亚湾区是南海向陆地延伸最深的海 湾之一 湾区沿海地带连片开发临海大型大工业区 需 进行适度填海 湾内泥沙底质 浮游动植物种类繁多 盛产高级海产品 环大亚湾区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 部分 环大亚湾区的发展方向是充分利用靠近香港的优势 实施大石化 大港口 大能源 大旅游 大开发和大升 级战略 建成国际级石化与港口物流基地 广东省重要 的海洋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海洋服务业基地 重点建 设惠州能源工业基地 大亚湾石化工业区 惠州港口物 流基地 深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湘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 音乐基础书测试题及答案
- 宜宾市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资格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离职协议合同样本参考
- 2025年曲棍球市场调查报告
- 2025年服装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杭州崇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 2025年果蔬冷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企业人才派遣协议
- 2025年度哈尔滨“丁香人才周”(春季)民兵教练员补充招聘20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笔试题库真题及答案
- 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切线的概念、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评课稿
- 辽海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妙思巧做》教学设计
- 2023年0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文员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云南文山州州属事业单位选调考试真题2022
- 常用食物 五畜类 五畜类 食疗药膳课件
- 电气线路设备安装操作规程
- SB/T 238-2008切菜机技术条件
- GB/T 908-2019锻制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