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州少数XX农户幸福感调查doc.doc_第1页
湖北恩施州少数XX农户幸福感调查doc.doc_第2页
湖北恩施州少数XX农户幸福感调查doc.doc_第3页
湖北恩施州少数XX农户幸福感调查doc.doc_第4页
湖北恩施州少数XX农户幸福感调查doc.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恩施州少数XX农户幸福感调查doc 湖北恩施州少数民族农户幸福感调查摘要提升少数民族农户幸福感不仅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而且对完善社会主义和谐关系意义重大。 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州少数民族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当面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测算出当地农户幸福指数中等偏上。 农户对旅游发展、教育、治安、食品价格等满意度较高;而对粮食直补政策、土地流转、收入、养老等满意度较低;收入、文化程度与农户满意度存在较高正相关性,最后提出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户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恩施州少数民族农户满意度幸福感D669A DOI10.16400/j.ki.kjdkz.xx.07.088The HappinessInvestigation ofMinority Farmersin HubeiEnshi XINGHuiru,SUN Ruoyu,QIAN Xiaozhou(Wuhan Technologyand BusinessUniversity,Wuhan,Hubei430065)Abstract Promotingthe happinessof minority farmersnot onlyhelps thebuilding ofnew countryside,but alsohas agreat significanceto improvethe socialistharmonious relations.This articletakes theHubei provinceEnshi minorityhouseholds asthe object,using interviewsand questionnairesurvey tocalculate thelocal farmershappiness indexis medium.Farmers havehigh satisfactionon thedevelopment oftourism,education,public security,food prices;and lowsatisfaction tothe graindirect subsidypolicy,land transfer,ine,pension.There area positivecorrelation betweenine,culture andthe degree of farmerssatisfaction.finally putsforward somecountermeasures andsuggestions topromote thehappiness andsatisfaction offarmers ihnic minorityareas.Key wordsEnshi;minorityfarmers;degreeofsatisfaction;happiness少数民族农户的幸福感不仅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而且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本文以恩施州少数民族农户为对象,通过农户对社会、经济的满意度和自我幸福感评价等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影响少数民族农户幸福感的因素,为增进民族团结和建成“幸福中国”提供一些建议。 1调查对象与方法恩施州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土家族,约占46%;其他少数民族如苗族约占6.5%。 农作物主要玉米、稻谷、小麦、薯类,辅以烟叶、茶叶、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 自从宜万铁路和宜万高速建成后,当地大大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旅游也成为当地农民主要收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农户基本信息、社会政策环境、经济状况、家庭生活状况、社会基础设施、自我评价六大类,共计选择题38项。 每个问题设有非常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一般(3分)、较不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五个选项,旨在全方位了解社会、经济、生活环境对其幸福度影响。 调查采用入户方法,利用学生寒假时间完成。 为较好反映调查目的,在调查前对学生进行了辅导。 调查地区包括建始、鹤峰、汉川、宣恩。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剔除对问题回答不全的,实际有效问卷172份,问卷有效率86%。 通过对数据进行理和统计分析,深入剖析少数民族农户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满意度,挖掘探析影响农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2调查数据分析2.1农户基本信息分析农户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是否有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年纯收入。 调查样本中,少数民族以土家族居多,男女比例基本一致,男性略高于女性,主要为中青年人,多数人无宗教信仰。 学历初高中及大专比例达到77.9%。 农村大部分人已成家,有劳动能力的占61.6%,有38.4%的人群(以老人和小孩为主)需要抚养和赡养。 家庭年收入为57万占40.7%,其次为35万,比例为33.1%。 2.2社会政策满意度分析据对172份问卷统计,少数民族农户对社会政策满意度总体均值为3.1,对社会政策环境感觉一般,其中对粮食直补政策满意度最低,满意度均值为2.8。 其次是土地流转制度,满意度均值为2.99。 2.3经济状况满意度分析农户经济主要是务农(25%)和常年外出打工(34%)。 整体看,农户对经济状况并不满意。 从收入和水平满意度看,相较于食品、商品价格、消费水平、住房条件、储蓄和投资等满意度较低,为2.87。 对消费水平、住房条件满意度较高,分别为2.96和2.98。 可能原因是农村多为自建房,材料成本低,使农户愿意将更多的钱用于消费,满足日常生活。 2.4家庭生活状况满意度分析整体来讲,少数民族农户对家庭生活状况满意度较高,平均满意度在一般以上,说明少数民族地区农户社会关系比较和谐。 其中对子女发展满意度最高,超半数父母感到比较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满意度高反映出村民和睦相处,子女孝敬长辈,体现出尊老爱幼的良好美德。 所以处理好人际关系,对少数民族生活和谐幸福起到重要作用。 2.5社会基础设施满意度分析少数民族农户对社会基础设施满意度一般,其中对医疗设施满意度较高,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大力实施。 而对养老,37.8%的农户满意度较差,这可能是因为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之后,剩下的孤寡老人无人照顾,同时缺乏专门的养老机构所致。 2.6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可知,村民对自己的生活节奏、业余生活、身体状况、目前的工作状况、自我价值的实现、对未来生活的前景、获取社会公平以及是否感到幸福的满意度分别为3. 10、3. 12、3. 21、3. 21、3. 10、3. 16、2. 99、3.30,大部分村民对自身满意度持一般态度。 3农户幸福感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3.1性别与幸福度的关系被调查者中男性共有92人(53%),女性共有80人(47%)。 其中男性中对自己感到非常幸福的为4人(4%);比较幸福的为24人(26%);感到一般的为55人(60%);较不幸福的9人(10%),平均满意度为3.25。 女性对自己感到非常幸福的为5人(6%);比较幸福的为29人(36%);感觉一般的为38人(47%);较不幸福的为6人(8%),感到很不幸福的为2人(3%),平均满意度为3.36。 男性幸福满意度要低于女性。 对于原因,我们分析了“身体状况”、“工作状况”、“业余生活”、“婚姻关系”四组数据,其中男性对身体健康、工作状况、业余生活、婚姻关系的满意度分别为3. 20、3. 14、3. 11、3.20;女性满意度为3. 22、3. 29、3. 14、3.25。 可以推断,在农村男性主要从事农耕和外出打工,女性则负责家庭日常生活管理,工作压力小于男性,同时也相对容易感到满足,此外女性更加注重身体和心理健康,通过运动、参加民间活动,提高幸福满意度。 3.2经济状况与幸福度的关系考察少数民族农户的收入水平与幸福度的关系,可以发现对收入水平选择较满意的农户(收入水平选择为4和5)在幸福度上有17位选择了5和4;只有5位农户选择了较不幸福。 从表1可以看出,在收入水平满意度上,农户选5的有2人,幸福满意度均值为4;选择4的有38人,幸福满意度均值为3.39;选择3的有80人,幸福满意度为3.33;选择2的有39人,幸福满意度为3.23;选择1的有13人,满意度为3。 可知农户的收入水平对幸福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见表1)。 表1收入水平与幸福度的关系综上分析,我们知道了收入水平与幸福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那如何增加收入来提高幸福度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从基本信息了解到农户收入主要靠务农和常年外出打工获得,而务农占到总数的1/4。 另外,我们又对家庭收入与收入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是靠务农收入的44户家庭年纯收入在13万,而靠其它三种收入的家庭的年纯收入均为35万。 3.3文化程度与幸福度关系进一步思考,是什么因素导致务农获得收入小于其他三种方式的收入?我们认为,随着教育普及,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用人单位越来越追求高学历、高技术人才。 另外农村教育落后于城市,除非有较高技术或者学历,否则只能在农村务农,因此收入的高低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为了验证猜测,我们进一步分析,对比了文化程度与收入的关系,得出 (1)未上学的年纯收入为35万,小学、初中学历最高工资为57万,高中、大专以上学历最高工资7万以上。 (2)未上学和小学、初中学历平均每户家庭年纯收入13万,而高中、大专以上学历平均每户家庭年纯收入为35万。 所以我们得出文化程度越高,收入也越高,从而农户幸福度也越高。 4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4.1主要结论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可知第一总体来讲,恩施州少数民族农户对经济状况的满意度相对来讲比较低,而对家庭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较高。 第二恩施州少数民族农户对收入水平、收入、储蓄和投资以及当地的养老设施的满意度最低。 第三在社会基础设施上对农村医疗制度的满意度最高。 第四农民收入对农户幸福感产生一定影响,而农户能否取得更高的收入又与文化程度相关,因此文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农户的幸福度。 第五工作压力大,身体和精神得不到放松,导致男性幸福满意度低于女性。 4.2政策建议 (1)针对男性幸福满意度低于女性的提议合理安排工作与业余生活时间,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积极参加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和民族文化展览。 (2)积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渠道。 首先,积极发展当地旅游业,提高旅游业的附加值,把农户纳入旅游业统一管理,在提高农户收入的同时,促进旅游业规范发展。 其次,对农村无业,失业人群可以通过政府建立培训机构,鼓励他们参加技术培训,毕业后提供工作岗位缓解社会压力,提高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再次,对务农农户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先进技术,实行统一原料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从而提高种植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首先,完善农村养老制度建设,可以按照个人、集体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