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 第五章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同步训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同步训练 新新 人教版必修人教版必修 1 1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 共 60 分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 气 生相互作用图 完成 1 2 题 1 图中 所代表的环节 A 降水增加 大陆性增强 降水减少 B 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 气温变幅减小 降水增加 C 气温变幅减小 蒸发增强 降水增加 D 地下水位上升 气温变幅变大 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 该示意图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 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解析 图中 源于土壤湿度增大 可使空气湿度增大 则必然是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 同时 源于蒸腾作用加强 可使土壤湿度增大 则必然是降水增加 土壤热容量越大 气 温变化幅度越小 则 是气温变化幅度减小 该图显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 B 2 B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 3 4 题 3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 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A B C D 4 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 B C D 解析 第 3 题 松花江和珠江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所以影响其水文特征的因 素是气候 第 4 题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流水侵蚀而成的 答案 3 A 4 B 下图是一张反映 滴水叶尖 现象的照片 据此回答 5 6 题 2 5 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热带草原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热带雨林 解析 选 D 根据题意 滴水叶尖 现象常年出现的地区应是常年多雨区 选项中热 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 最易出现该现象 6 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 天山天池湖滨 B 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 桂林漓江沿岸 D 武夷山九曲溪边 解析 选 B 我国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 滴水叶尖 现象在此出现较为普遍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 回答 7 9 题 7 和 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 暖流 B 山脉迎风坡 C 大气环流 D 寒流 解析 选 D 是热带雨林带 由于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 经过 因此降水丰富 形成热带雨林带 8 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热带草原带 D 温带草原带 解析 选 B 地是地中海气候 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9 自然带 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解析 选 B 降水量逐渐减少 从而形成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 回答 10 12 题 10 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大气污染严重 洪涝灾害增多 A B C D 11 引起该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壳上升 B 植被破坏 3 C 气候恶化 D 围湖造田 12 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 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 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解析 据图中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山丘地区 由于破坏植被开垦梯田 致使水土流 失加剧 洪涝灾害增多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0 D 11 B 12 B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 完成 13 14 题 13 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4 自然带 P 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 其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因素 B 洋流因素 C 太阳辐射 D 大气环流 解析 图示自然带的分布是南北方向更替 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 然带 P 为亚寒带针叶林带 受寒流的影响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 答案 13 A 14 B 读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 15 16 题 15 图中 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荒漠带 D 热带季雨林带 16 图中 三地自然条件相比较 A 地降水最多 B 只有 地的植被为森林 C 地平均温最低 D 两地均受暖流影响 解析 此图是 理想大陆 的自然带分布图 根据南半球陆地轮廓和该图的纬度分布 情况可知 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全年炎热干 燥 为热带荒漠带 地位于南纬 40 60 之间的大陆西岸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为温 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较多 地位于同纬度的大陆东岸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地中降水 4 量最多的为 地 地是森林植被 地年均温最高 地受寒流影响 地受暖流影响 答案 15 C 16 A 读图 回答 17 19 题 17 图中 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8 图中 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亚寒带针叶林 19 图中反映的自然带规律是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 解析 第 17 题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第 18 题 30 N 40 N 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 19 题 中纬 度地区受水分条件的影响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明显 答案 17 B 18 A 19 B 20 下列四幅图中 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解析 选 B A 位于南半球 同一自然带在南北坡的海拔应有差异 C 位于赤道上 同 一自然带在南北坡的海拔差异应很小 D 位于南半球 同一自然带应是北坡海拔高 南坡 海拔低 B 位于北半球 南坡为阳坡 北坡为阴坡 在坡向的影响下 同一自然带南坡海 拔高 北坡海拔低 二 综合题 共 40 分 21 读下列三幅图 回答问题 12 分 5 1 根据上述三幅图分析地形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并解释其原因 2 上述三幅图的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些特征 3 总结自然地理要素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案 1 地形起伏小 阔叶林分布范围广 原因 盛行西风影响的范围大 沿海到内 陆降水的差异较小 地形起伏大 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不同 原因 受地形影响 迎 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起伏越大 垂直方向植被分布越丰富 原因 海拔不同 热量和降水也不同 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地方性分异规律 或地 理环境的非地带性 3 地理环境是由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 各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 一 个要素变化 会影响其他要素 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22 下图为北半球陆地理想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 分 1 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候 位于大陆西岸的是 气候 2 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 但其成因相同 它们是 它们都是由于 形成的 3 从 D C B A 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 它的形成基础是 4 从 D E F 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 它的形成基础是 答案 1 C H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性 2 G H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4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9 分 材料 1 唐太宗贞观元年 公元 627 年 秋八月 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 出玉门 今甘肃 玉门关 踏上了西游的征程 公元 643 年 唐贞观十七年 玄奘经阿富汗东北部 转东经今 帕米尔高原西南的瓦罕地区回国 于贞观十九年 公元 645 年 正月回到长安 材料 2 玄奘之路地图 6 1 请将下列四幅景观图代表的景观按玄奘归程见到的顺序排列 2 玄奘在 大唐西域记 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从此东行入大流沙 沙则流漫 聚散 随风 人行无迹 遂多迷路 四远茫茫 莫知所指 是以往来聚遗骸以记之 乏水草 多 热风 风起则人畜惛迷 因以成病 时闻歌啸 或闻号哭 视听之间 恍然不知所至 由 此屡有丧亡 盖鬼魅之所致也 该段文字描述的是哪一段行程的景象 请在图中标出来 该地植物具有哪些特征 3 从现在保留下来的资料看 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仍以石雕为主 而敦煌莫高窟造像 以泥塑壁画为主 为什么 解析 玄奘归程经历的气候类型依次是热带季风气候 高寒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短文描述的是温带荒漠的景观 佛像的材质与当地的气候 造像材料等因 素有关 答案 1 2 画图略 画在回唐路线经过塔里木盆地的一段 植物特征 在严重缺水和强烈光照的情况下 这里的植物植株粗壮矮小 根系发达 茎干上的叶子变小或丧失以后 幼枝或幼茎就替代了叶子的作用 植物体积变小 3 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雨季气候湿热 泥塑或壁画往往因受潮而不易保存 敦煌 莫高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气候干燥 降水稀少 利于泥塑和壁画的保存 敦煌因岩 质不适于雕刻 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 24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1 分 7 1 图 1 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2 图 1 中自然带从 表示的是自然带的 规律和 规律 3 自然带 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 原因是 4 图 2 是沿 46 S 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维要点策略
- 营销方案撰写及执行要点
- 诗歌《登高》赏析与教学反思总结
- 2025年放射科影像学报告撰写标准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及检测方法
- 员工年度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 高考作文素材集:社会热点与写作技巧
- 营养门诊患者管理流程与申请模板
- 供电公司输电线路设备主人制方案
- 天水市中考数学真题解析
- 卫生政策学之政策问题根源分析
- 步进电机及其工作原理-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课件
- 基于CAN通讯的储能变流器并机方案及应用分析报告-培训课件
- 腹直肌分离康复(产后康复课件PPT)
- 聚合物成型的理论基础课件
- 药监系统官方培训06细菌内毒素方法介绍-蔡彤
- 慢性中耳炎的并发症课件
- 灭火器每月定期检查及记录(卡)表
-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单元备课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人工智能(AI)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