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二政治必修细节 五 高二政治必修细节 五 一 基础知识 1 1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什么 联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是系统化 理论化的世界观 区别 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只有系统化 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零散的 不自觉 地世界观就不是哲学 注 哲学不等于不等于科学 哲学是科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错误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科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正确 哲学的智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 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知道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 是寻找光明 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什么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什么 答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 现着世界观现着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总之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统一 注 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决定互相决定 和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错误 3 3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1 区别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 社会或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对个 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 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 联系 哲学是对自然 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 哲学不是不是 科学之科学科学之科学 哲学与具体科学不能互相代替不能互相代替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与部分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 系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 正确的 科学的 正确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错误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正确 4 4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 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注 下列说法错误错误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辨证辨证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本原 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5 5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答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或何者为本原 2 注 不能认为不能认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一标准 6 6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 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是派生的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 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 意识是本原 物质依赖于意识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 定物质 8 8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答 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没有科学没有科学 依据 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依据 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把物质等同于 原子 在历史观上是唯心历史观上是唯心 主义的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后 才出现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 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错误错误 因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都有局限性局限性 9 9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答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为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注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 人的精神人的精神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本原的东 西 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的客观精神 神的精神神的精神 看作世界的本原 10 10 在哲学史上 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以外 还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但是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派别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是独立的哲学派哲学派 别别 11 11 什么是物质 什么是物质 答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 不是 客观存在客观存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不是客观存在 物质的固有属性是运动固有属性是运动 物质的概念概括 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即客观实在性 注 意识依赖于物质 但物质是不依赖不依赖于意识 所以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不可相互依赖 不可 分离分离 错误错误 物质不等于不等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二者是共性和个性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2 12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什么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什么 答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性 13 13 什么是运动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什么是运动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1 哲学上讲的运动运动 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3 2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离开 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运动离不开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14 14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因而运动是绝对的 无运动是绝对的 无 条件的和永恒的条件的和永恒的 但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 它又有静止的一面 静止是运动的一静止是运动的一 种特殊状态 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种特殊状态 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2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形而上学的不变 论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5 15 规律的含义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规律的含义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1 含义 规律 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和稳定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联系 2 特点 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是普遍的 注 发展发展规律 创造创造规律 消灭消灭规律 改变改变规律 改革改革规律 突破突破规律 更改更改规 律 发明发明规律 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客观性 是错误的是错误的 认识规律 利用规律 遵循规律 发现规律 是正确的是正确的 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基础和前提 17 17 意识的含义是什么 意识的含义是什么 从意识的起源起源看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更重的要还是劳动的产物 是 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人脑的特有机能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从意识的内容 本质 内容 本质 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 都是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注 下列说法错误错误 1 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2 梦境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内容是主观的 4 错误的意识是人脑的主观想象 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5 人脑对未来的预测全凭想象力 6 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18 18 意识的作用是什么 意识的作用是什么 意识促进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而没有不可认识之 物 就个体的人而言 认识是有限的 就整个人类而言 认识是无限的 19 19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具有目的性 计划 性 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反作用 正确 但 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决定作用 错误 正确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促进事物的发展 但 正确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 4 20 20 什么是实践 什么是实践 答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注 认识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 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不是实践 例如学生上 课 观看文艺表演不是实践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错误 21 21 实践有什么特点 实践有什么特点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对象 主体 手段 结果都是客观的 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性活动 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社会性 即实践的主体 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实践需要实践需要 人与人的合作人与人的合作 实践的历史性 即实践的能力 水平 深度 广度是不断发展不断发展的 除此 之外 实践还具有直接现实性 注 区分 来源来源 和和 途径途径 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 即实践是唯一的 即实践 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即实践 间接经验 例如书本 网络等 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桥梁 所以 实践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唯一标准 22 22 真理的含义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真理的含义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1 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注 真理一定是正确的 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客观性 真 理和谬误有有严格的界限 真理是认识 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真理是认识 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错误的认识就不是真理 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 不不 能改为能改为 客观与主观客观与主观 真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错误错误 23 23 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基本知识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基本知识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总特征 联系联系的观点和发展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联系联系的观点和发展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根本观点 矛盾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矛盾分析法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 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4 24 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是什么 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是什么 答 联系的特点 联系是普遍的 客观的 多样的 有条件普遍的 客观的 多样的 有条件 注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正确正确 但 任何两个任何两个 事物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 错误错误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人人 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联系是客观的 但这不意味着不意味着联系无法改变 有些联系时 可以改变的 但有些联系是无法改变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状态 调整原有 的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并不意味着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联系 5 25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答 1 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整体统帅部分整体统帅部分 具有部分所不具 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高二政治必修细节 六 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整体的功能 状 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注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错误 26 26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答 发展的实质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也是 扬弃扬弃 的过程 注 变化不等于发展变化不等于发展 只有前进的 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前进的 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 27 27 事物的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注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正确正确 28 28 事物发展的状态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事物发展的状态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答 1 辩证关系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 量变 注 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引起质变 质变不等于不等于发展 区分 状态 和 趋势 事物发展的状态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趋势是前进的 29 29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 注 矛盾的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普遍性之中 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的基本属性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统一 即同一性 对立 即 斗争性 同一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 相互包含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化 30 30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6 答 1 原 理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决定作用的矛盾就 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 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1 31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 1 原 理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 其主导作用的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 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 面决定的面决定的 不是不是 主要矛盾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 又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232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 1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 发展的 全面的观点联系的 发展的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 孤立的 静止的 片面的观点静止的 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变化发是否承认矛盾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变化发 展的源泉展的源泉 注 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 批判的 创新的本质是革命的 批判的 创新的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33 33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观点及其特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观点及其特点 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 事物的否定是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结果 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 毁灭 不是 自身的否定 形而上学否定观 在绝对不相容的中立种思维 要么肯定一切 要么否定一切 是就 是是 不是就是不是 除此以外 都是鬼话 即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34 34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 2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观点根本观点 3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4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5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基础 6 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 基础状况 7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总趋势是前进的 上升的前进的 上升的 8 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直接动力 9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自我完善和发展 不是 自我否定 10 群众路线的觉得基本内容是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 众中去 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不是不是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1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 地点 条件而不同 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7 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 在阶级社会在阶级社会 不是 所有社会所有社会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阶级性 二 名言名句典故二 名言名句典故 1 王夫之 气者 理之依也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 此外更无它物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2 荀子 天地之变 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 阴阳接而变化起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3 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 人病则忧惧 忧惧则鬼出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 人病则忧惧 忧惧则鬼出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4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它在一定得分寸上燃烧 在一定得分寸上熄灭 唯物主唯物主 义义 5 德谟克利特 不可在分的物质微粒 原子和虚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6 世界的本原是水本原是水 大地浮于水上 没有水 就没有万物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7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心外无物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眼 开则花明 眼闭则花寂 比尔生 万物都在运动 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主观唯主观唯 心主义心主义 8 孔子 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朱熹 理生万物 理主动静 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 化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9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属于辩证法观点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属于辩证法观点 10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属于辩证法观点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属于辩证法观点 11 王夫之 静者静动 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 动不舍静 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精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精 致的统一 属于辩证法观点 致的统一 属于辩证法观点 12 日往则月来 月往则日来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署来 署往则寒来 寒暑相推 而岁成焉 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属于辩证法观点 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属于辩证法观点 13 天不变 道亦不变天不变 道亦不变 形而上学观点形而上学观点 14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你就得变革梨子 亲口吃一吃吃一吃 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来源 15 天行有常常 即规律规律 不为尧存 不为聂亡 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客 观的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6 不违农时农时 即规律规律 谷不胜食也 不能违背规律 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必须遵循规律 17 毛泽东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陆游 纸上学来终觉浅 绝之此事要躬行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目的 18 有用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否认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客观性 19 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 与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善不积不足已成名 恶不 积不足以灭身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重视量的积累量的积累 20 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抓好典型抓好典型 先试点再推广先试点再推广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共同但有区别责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矛盾的普矛盾的普 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21 有保有压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 因地制宜 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入乡 随俗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矛盾具有特殊性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2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好钢用在刀刃上 牵牛要牵牛鼻子 抓主要矛主要矛 8 盾 盾 23 唇亡齿寒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一叶知秋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联系联系的观点 乌鸦叫丧 喜鹊报喜 地震预示国 家衰败 否认了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客观性 24 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 用发展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5 吐故纳新 辞旧迎新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 26 贵上极则反贱 贱下极则反贵 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 矛盾双矛盾双 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7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贵上极则反贱 贱下极则反贵 物极必反 乐极生悲 起死回生 过犹不及 置之死地然后存 投之亡地而后生 乱生于治 怯生 于勇 转转 危危 为为 机机 变废为宝变废为宝 化害为利化害为利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化 28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 既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 又要处理好次要矛盾 不是 主要方面 29 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 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0 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 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1 一着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工作室策划书
- 老虎机英语课堂游戏
- 老年人急救常识课件
- 老年人康复培训常用知识课件
- CN120210105A 一种从诱导痰中提取细胞外囊泡的方法
- CN120208520A 一种用于激光诱导的玻璃蚀刻装置及无氟刻蚀方法
- 水工建筑测量工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 老年人安全防骗知识培训课件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4单元测试及答案02
- 数与式二(因式分解、分式和二次根式50题)-2021-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 浙江省科学作业本2022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 2023年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课件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与防范
- 普通逻辑ppt课件(完整版)
- 2022年08月安徽省芜湖市招考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冲刺题(带答案)
- 国家城镇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与分级测评指南
- DB32∕T 4065-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精美)课件 2 落花生
- 检具设计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