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物理精品物理精品 2012 2012 版版 6 6 年高考年高考 4 4 年模拟年模拟 直线运动部分直线运动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荟萃六年高考荟萃 20112011 年高考新题年高考新题 1 2011 安徽第 16 题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 1 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 2 t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12 1 212 2 x tt t t tt B 12 1 212 x tt t t tt C 12 1 212 2 x tt t t tt D 12 1 212 x tt t t tt 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析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 1 t 平均速度为1 1 x v t 即为 1 2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物体在后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 2 t 平均速度为2 2 x v t 即为 2 2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速度由 1 v变化到 2 v的时间为 12 2 tt t 所以加速度 2112 1 212 2 vvx tt a tt t tt A 正确 2 2011 海南第 8 题 一物体自 t 0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 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 正确的是 A 在 0 6s 内 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0m B 在 0 6s 内 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40m C 在 0 4s 内 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7 5m s D 5 6s 内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解析 A 0 5s 物体向正向运动 5 6s 向负向运动 故 5s 末离出发点最远 A 错 B 由面积法求出 0 5s 的位移 s1 35m 5 6s 的位移 s2 5m 总路程为 40m B 对 C 由面积法求出 0 4s 的位移 s 30m 平度速度为 v s t 7 5m s C 对 2 D 由图像知 5 6s 过程物体加速 合力和位移同向 合力做正功 D 错 3 2011 新课标理综第 15 题 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 用 此后 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BD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 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 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 再逐渐增大 解析 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 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 大 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 再逐渐增大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质点 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 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 再逐渐增大 所以正 确答案是 ABD 4 2011 天津第 3 题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5t t2 各物 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则该质点 A 第 1s 内的位移是 5mB 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m s C 任意相邻 1s 内的位移差都是 1mD 任意 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m s 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考查 简单题 第 1s 内的位移只需将t 1 代入即可求出 x 6m A 错误 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 2 522 7m s 22 s v B 错 由题给解析式可 以求得加速度为a 2m s2 2 2mxaT C 错 由加速的定义可知 D 选项正确 答案 D 5 2011 广东第 34 题 18 分 1 图 14 是 研究匀变数直线运动 实验中获得的 一条纸带 O A B C D 和 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 加速度大小用 a 表示 OD 间的距离为 cm 图 15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s t2图线 s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 斜率表示 其大小为 m 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0 A B C D E 1 cm 23 3 解析 1 答案 1 20 a 2 0 933 要估读一位 s v0t 2 1 at2 斜率为 a 2 6 2011 山东第 23 题 12 分 1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 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 的 实验方案 如图所示 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 连接 跨在斜面上端 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 剪短细 绳后 小球自由下落 滑块沿斜面下滑 可先后听到小球 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 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 不变 调整挡板位置 重复以上操作 直到能同时听到小 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 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 高度 H 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 h 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 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 影响可以忽略 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 滑块的质量 b 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 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 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答案 H x 22 2 1 hx H x h c d 7 2011 重庆第 14 题 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 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 经 2s 听到石头落地声 由此可知井深约为 不计声音传播时间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 s2 A 10m B 20m C 30m D 40m 解析 答案 B mmgth20210 2 1 2 1 22 由此可知井深约为 20m 4 8 上海第19题 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 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 其vt 图线 如图所示 则 A 在 1 0t 秒内 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 在 1 t时刻 外力F为零 C 在 12 tt 秒内 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 在 12 tt 秒内 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9 上海第26题 如图 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 将宽度 均为b的挡光片A B固定在小车上 测得二者间距为d 1 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 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 1 t 和 2 t 则小车加速度a 2 多选题 为减小实验误差 可采取的方法是 A 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 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 C 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 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 答案 1 2 22 21 11 2 b dtt 2 B C 10 新课标理综第 21 题 如图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m1的足够长的木板 其上叠放 一质量为 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 块施加一随时间 t 增大的水平力 F kt k 是常数 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和 a2 下列反映 a1和 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答案 答案 B B 解析 当解析 当 2 12 1 m Fgmm m 时 时 木板和木块一起运动 12 12 kt aa mm 满足 木板和木块间的摩擦力 2 fm g 合题意 当当 2 12 1 m Fgmm m 时 时 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22 12 12 m gFm g aa mm 5 满足 a2 a1合题意 11 新课标理综第 23 利用图 1 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 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 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 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 块自斜面上滑下时 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 用的时间 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 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 滑 并用米尺测量甲 乙之间的距离 s 记下相应的 t 值 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 m 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950 t ms 292 9371 5452 3552 8673 8776 4 s t m s 1 711 621 551 451 341 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 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 滑块加速度的大小 a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 v1测量值 s 和 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 2 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 在图 2 给出的坐标纸 上 画出图线 3 由所画出的图线 得出滑块加速度的 大 小为 a m s2 保留 2 位有效数 字 解析 1 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利用 6 atvvvv t 0 2 和有 2 1 t a t s v 解得tvatsvat t s 1 2 1 2 1 2 1 或 2 图线如图所示t t s 3 由 1 2 1 vat t s 可知 图线t t s 斜率绝对值为 2 1 a即2 2 1 ak 解得 a 2 12 新课标理综第 24 题 13 分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 内 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 在接下来的相同时 间间隔内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 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解析 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 时间 t0 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 为 s1 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 s2 由运动学公式得 0 atv 2 01 2 1 ats 2 002 2 2 1 tavts 设乙车在时间 t0的速度为 v 在第一 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 1 s 2 s 同样 有 0 2 tav 2 01 2 2 1 tas 2 002 2 1 attvs 设甲 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 s 则有 21 sss 21 sss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甲 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7 5 s s 13 2011 四川第 23 题 16 分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 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分析交通违法事例 将警示我们遵 守交通法规 珍惜生命 一货车严重超载后的总质量为 49t 以 54km h 的速率匀速行 驶 发现红灯时司机刹车 货车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为 2 5m s2 不超 载时则为 5m s2 1 若前方无阻挡 问从刹车到停下来此货车在超载及不超载时分别前进多远 2 若超载货车刹车时正前方 25m 处停着总质量为 1t 的轿车 两车将发生碰撞 设 相互作用 0 1 s 后获得相同速度 问货车对轿车的平均冲力多大 解析 1 货车刹车时的初速是v0 15vm s 末速是 0 加速度分别是 2 5m s2和 7 5m s2 根据位移推论式得 a v S 2 2 0 代入数据解得 超载 45 Sm 不超载 5 22 Sm 2 货车与轿车相撞时的速度为 10255 222252 2 0 aSvvm s 相撞时动量守恒 有 VmMMv 得 8 9 Vm s 对轿车根据动量定理有 mVft 解得 4 108 9 fN 14 上海第31题 12 分 如图 质量2m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 A B间距 L 20m 用大小为30N 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 经 0 2ts 拉至B处 已知 cos370 8 sin370 6 取 2 10 gm s 1 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用大小为30N 与水平方向成37 的力斜 向上拉此 物体 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 求 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解析 答案 12 分 1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2 0 1 2 Lat 1 分 2 22 0 22 20 10 2 L am s t 1 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Ffma 1 分 302 1010 fN 1 分 10 0 5 2 10 f mg 1 分 2 设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 小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加速t秒 撤去外力后 以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匀减速 t秒到达 B 处 速度恰为 0 由牛顿定律 cos37 sin 37 FmgFama 1 分 8 2 cos37sin37 30 0 80 5 0 6 0 5 1011 5 2 F agm s m 1 分 2 5 f agm s m 1 分 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 因此有 ata t 1 分 11 5 2 3 5 a tttt a 1 分 22 11 22 Lata t 1 分 22 22 20 1 03 2 3 11 52 35 L ts aa 1 分 2 另解 设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 t 相应的位移为 s 物体到达 B 处速度恰为 0 由 动能定理 cos37 sin37 0FmgFsmg Ls 2 分 0 5 2 10 20 6 06 cos37sin37 30 0 80 5 0 6 mgL sm F 1 分 由牛顿定律 cos37 sin37 FmgFma 1 分 2 cos37sin37 30 0 80 5 0 6 0 5 1011 5 2 F agm s m 1 分 2 1 2 sat 1 分 22 6 06 1 03 11 5 s ts a 1 分 20102010 年高考新题年高考新题 1 1 2010 2010 天津天津 3 3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像如图所示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 则该质点在 前 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0 25m s 向右 B 0 25m s 向左 C 1m s 向右 9 D 1m s 向左 答案 答案 B B 2 2 2010 2010 上海物理上海物理 12 12 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 若风速越大 则降落伞 A 下落的时间越短 B 下落的时间越长 C 落地时速度越小 D 落地时速度越大 解析 根据 2 2 1 gtH 下落的时间不变 根据 22 yx vvv 若风速越大 y v越大 则降落伞落地时速度越大 本题选 D 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难度 中等 3 3 2010 2010 全国卷全国卷 24 24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 0 6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 画出汽车在 0 60s 内的 v t 图线 求在这 60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答案 速度图像为右图 900m 解析 由加速度图像可知前 10s 汽车匀加速 后 20s 汽车匀减速恰好 停止 因为图像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 此两段的面积相等 最大速度 为 20m s 所以速度图像为右图 然后利用速度图像的面积求出位移 汽车运动的面积为匀加速 匀速 匀减速三段的位移之和 900201020301010 321 ssssm 4 4 2010 2010 新课标新课标 24 24 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 100m 和 200m 短跑项目的新 世界纪录 他的成绩分别是 9 69s 和 l9 30s 假定他在 100m 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 间是 0 15s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 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 200m 比赛时 反应时间及 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 l00m 比赛时相同 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 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 l00m 时最大速率的 96 求 1 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3060 2 1 1 0 3060 20 10 0 v m s 2 t s 10 2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解析 1 加速所用时间 t 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v 100 15 0 69 9 2 0 tvt v 200 15 0 30 19 96 2 0 tvt v 联立解得 st29 1 smv 24 11 2 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 atv 解得 2 71 8 sma 20092009 年高考题年高考题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1 09 09 全国卷全国卷 15 15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在 0 0 4s 时间 内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则物体甲与乙的质 量之比和图中时间 t1分别为 B A 1 3 和 0 30s B 3 和 0 30s C 1 3 和 0 28s D 3 和 0 28s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图象问题 根据速度图象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 乙做匀减 速 根据 t v a 得 乙甲 aa 3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乙甲 m F m F 3 1 得3 乙 甲 m m 由 t sma 4 0 1 10 4 0 4 2 乙 得 t 0 3s B 正确 2 2 09 09 江苏物理江苏物理 7 7 如图所示 以8m 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 绿 灯还有 2 s 将熄灭 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 18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 为 2 2 m s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 5m s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12 5m 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C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 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 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 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 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解析解析 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对汽车运动的问题一定要 注意所求解的问题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t1 2s 内的位移 11 2 1110 2 1 tatvx 20m 18m 此时汽车的速度为 1101 tavv12m s0 的滑块从 距离弹簧上端为 s0处静止释放 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量保持不变 设滑块与弹簧接触过 程没有机械能损失 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1 求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上端接触瞬间所经历的时间 t1 2 若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最大速度大小为 vm 求滑块从静止释 放到速度大小为 vm过程中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 W 3 从滑块静止释放瞬间开始计时 请在乙图中画出滑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的整 个过程中速度与时间关系 v t 图象 图中横坐标轴上的 t1 t2及 t3分别表示滑块第一次 与弹簧上端接触 第一次速度达到最大值及第一次速度减为零的时刻 纵坐标轴上的 v1 为滑块在 t1时刻的速度大小 vm是题中所指的物理量 本小题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 sin 2 0 1 mgqE ms t 2 sin sin 2 1 0 2 k qEmg sqEmgmvW m 3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场中斜面上的弹簧类问题 涉及到匀变速直线运动 运用动能定理 处理变力功问题 最大速度问题和运动过程分析 1 滑块从静止释放到与弹簧刚接触的过程中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加速度 大小为a 则有 qE mgsin ma 16 2 10 2 1 ats 联立 可得 sin 2 0 1 mgqE ms t 2 滑块速度最大时受力平衡 设此时弹簧压缩量为 0 x 则有 0 sinkxqEmg 从静止释放到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 0 2 1 sin 2 0 mm mvWxxqEmg 联立 可得 sin sin 2 1 0 2 k qEmg sqEmgmvW m s 3 如图 12 12 09 09 江苏江苏 13 13 15 分 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 其质量 m 2 动 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 F 28 N 试飞时 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 设飞行 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 g 取 10m s2 1 第一次试飞 飞行器飞行 t1 8 s 时到达高度 H 64 m 求飞行器所阻力 f 的大小 2 第二次试飞 飞行器飞行 t2 6 s 时遥控器出现故障 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 求飞 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h 3 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 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 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 t3 解析解析 1 第一次飞行中 设加速度为 1 a 匀加速运动 2 11 2 1 taH 由牛顿第二定律 1 mafmgF 解得 4 Nf 17 2 第二次飞行中 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 1 v 上升的高度为 1 s 匀加速运动 2 211 2 1 tas 设失去升力后的速度为 2 a 上升的高度为 2 s 由牛顿第二定律 2 mafmg 211 tav 2 2 1 2 2a v s 解得 42 21 mssh 3 设失去升力下降阶段加速度为 3 a 恢复升力后加速度为 4 a 恢复升力时速度为 3 v 由牛顿第二定律 3 mafmg F f mg ma4 且 22 33 34 22 vv h aa V3 a3t3 解得 t3 3 2 2 s 或 2 1s 13 13 09 09 海南物理海南物理 15 15 9 分 一卡车拖挂一相同质量的车厢 在水平直道上以 0 12 v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 其所受阻力可视为与车重成正比 与速度无关 某时刻 车厢脱落 并以大小为 2 2 am s 的加速度减速滑行 在车厢脱落3ts 后 司机才发觉 并紧急刹车 刹车时阻力为正常行驶时的 3 倍 假设刹车前牵引力不变 求卡车和车厢都 停下后两者之间的距离 解析解析 设卡车的质量为 M 车所受阻力与车重之比为 刹车前卡车牵引力的大小为F 卡车刹车前后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1 a和 2 a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8 1 2 20 3 fMg FMgMa MgMa MgMa 设车厢脱落后 3ts 内卡车行驶的路程为 1 s 末速度为 1 v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 101 1 2 sv tat 101 vvat 2 12 2 2va s 式中 2 s是卡车在刹车后减速行驶的路程 设车厢脱落后滑行的路程为 s 有 2 0 2vas 卡车和车厢都停下来后相距 12 ssss 由 至 式得 2 0 02 42 333 v sv tat a 10 带入题给数据得 36sm 11 评分参考 本题 9 分 至 式各 1 分 式 1 分 11 14 14 09 09 上海物理上海物理 24 24 14 分 如图 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 电阻不计 导 轨间距为l 左侧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 区域 cdef 内存在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有界匀强 磁场 磁场宽度为s 一质量为m 电阻为r的金属棒 MN 置于导轨上 与导轨垂直且接 触良好 受到F 0 5v 0 4 N v为金属棒运动速度 的水平力作用 从磁场的左边 界由静止开始运动 测得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均匀增大 已知 l 1m m 1kg R 0 3 r 0 2 s 1m 19 1 分析并说明该金属棒在磁场中做何种运动 2 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 若撤去外力后棒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满足v v0 x 且棒在 B2l2 m R r 运动到 ef 处时恰好静止 则外力F作用的时间为多少 4 若在棒未出磁场区域时撤去外力 画出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随位移的变化所 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图线 解析 解析 1 金属棒做匀加速运动 R两端电压U I v U随时间均匀增大 即v随 时间均匀增大 加速度为恒量 2 F ma 以F 0 5v 0 4 B2l2v R r 代入得 0 5 v 0 4 a B2l2 R r a与v无关 所以a 0 4m s2 0 5 0 B2l2 R r 得B 0 5T 3 x1 at2 v0 x2 at x1 x2 s 所以at2 at s 1 2 B2l2 m R r 1 2 m R r B2l2 得 0 2t2 0 8t 1 0 t 1s 4 可能图线如下 2008 年高考题 一 选择题 1 08 宁夏理综 17 甲 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它们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 两 20 图象在 t t1时相交于 P 点 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 Q OPQ 的面积为 S 在 t 0 时刻 乙车在甲 车前面 相距为 d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 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 t 则下面四组 t 和 d 的组合可能的是 A Sdtt 1 B Sdtt 4 1 2 1 1 C Sdtt 2 1 2 1 1 D Sdtt 4 3 2 1 1 答案 D 解析 假设 t t1 由 v t 图象可知在 t1时刻 v甲 v乙 由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 则若在 t1 时刻第一次相遇 也就不会存在第二次相遇的问题 与已知条件两次相遇相矛盾 当 t 2 1 t1时 v乙s 故解法 不合理 摩托车先以 a1 4 m s2加速到最大速度 vm 又以加速度 a2 8 m s2减速到 v 2 20 m s 恰 完成直道 s 218 m 的距离 这样用时最短 则 加速距离 s1 1 2 m 2a v 减速距离 s2 2 2a 2 2 2 m vv 所以 s a 2 2 2 2 m 1 2 m 22 vv a v 代入数据得 vm 36 m s 加速时间 t1 ss m 9 4 36 1 a v 29 减速时间 t2 ss m 2 8 2036 2 2 a vv 故最短时间 t t1 t2 9 s 2 s 11 s 12 07 全国卷 23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 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 持 9 m s 的速度跑完全 程 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 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 需在接力区前适当 的位置设置标记 在某 次练习中 甲在接力区前 s0 13 5 m 处作了标记 并以 v 9 m s 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 乙发出起跑口令 乙在 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 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 完成交接棒 已 知接力区的长度为 L 20 m 求 1 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 a 2 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答案 1 3 m s2 2 6 5 m 解析 1 在甲发出口令后 甲 乙达到共同速度所用时间为 a t v 设在这段时间内甲 乙的位移分别为 s1和 s2 则 2 2 1 2 ats s1 vt s1 s2 s0 联立 式解得 2 0 2 3 2 m s s v a 2 在这段时间内 乙在接力区的位移为m 5 13 2 2 2 a s v 完成交接棒时 乙与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 L s2 20 m 13 5 m 6 5 m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四年联考题汇编四年联考题汇编 20112011 年联考题年联考题 1 上海市金山区上海市金山区 20112011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 某人从车窗 相对于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 不计空气阻力 用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对汽车进行闪光照相 照相机闪两次光 得到清晰的两张照片 对照片进行分析 知道了如下信息 两次闪 光的时间间隔为 0 5s 第一次闪光时 小球刚释放 第二次闪光时 小球落地 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 汽车前进了 5m 两次闪光时间间隔内 小球位移的大小为 30 5m 根据以上信息尚不能确定的是 A 小球释放点离地的高度 B 第一次闪光时小车的速度 C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 C 2 黑龙江哈九中黑龙江哈九中 20112011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全解全析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全解全析 物体 A B 的 s t 图像如 图所示 由图可知 A 从第 3s 起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且 vA vB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但物体 A 比 B 迟 3s 才开始运动 C 在 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 5s 末 A B 相遇 D 5s 内 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 A 解析 在 s t 图像中 物体的运动方向是通过位移的大小变化 来体现的 而速度大小是通过斜率来表示的 故从第 3s 起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且 vA vB 从图像上看物体 A 比 B 迟 3s 才开始运动 但是两物体并不是由同一位置开始 运动 5s 末 A B 相遇 但是在 5s 内物体的位移 A 比 B 要大 由于位移不同 则 5s 内 A B 的平均速度也不相等 考点 直线运动 3 上海市金山区上海市金山区 20112011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某人试渡黄浦江 他以一定速度且视线始 终垂直河岸向对岸游去 当水流运动是匀速时 他所游过的路程 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速 的关系是 A 水速大时 路程长 时间长B 水速大时 路程长 时间短 C 水速大时 路程长 时间不变D 路程 时间与水速无关 答案 C 4 北京市西城区 北京市西城区 20112011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如图所示 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 上 随电梯一起运动 下列各种情况中 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 A 电梯匀减速上升 加速度的大小为 1 0 m s2 B 电梯匀加速上升 加速度的大小为 1 0 m s2 C 电梯匀减速下降 加速度的大小为 0 5 m s2 D 电梯匀加速下降 加速度的大小为 0 5 m s2 答案 B 5 辽宁省沈阳二中 辽宁省沈阳二中 20112011 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测试 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测试 刹车距离是衡量 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图中所示的图线 1 2 分别为甲 乙两辆汽车在紧急刹 车过程中的刹车距离 s 与刹车前的车速 v 的关系曲线 已知紧急刹车过程中车与地面 间是滑动摩擦 据此可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车数较大 甲车的刹车性能好 B 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 乙车的刹车性能好 31 C 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 甲车先停下来 甲车的刹车 性能好 D 甲车的刹车距离 s 随刹车前的车速 v 变化快 甲车的 刹车性能好 答案 B 6 宁夏银川一中宁夏银川一中 20112011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全解全析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全解全析 如图 A B 分别是甲 乙两小 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 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 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 两球在 t 2s 时速率相等 B 两球在 t 8s 时相距最远 C 两球运动过程中不会相遇 D 甲 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 运动 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答案 A 解析 这是直线运动的问题 v t 图象反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t 2s 时尽管速度的方 向相反 但速率却是相等的 则 A 正确 依据 v t 图象的物理意义可知 两球在 t 8s 时均回到出发点相遇 显然不是相距最远 则 B C 错误 两球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而后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考点 直线运动 7 山东省实验中学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12011 届高三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全解全析 届高三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全解全析 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则物体运动的v t图象 中正确的是 解析 在 0 1 s 内加速度为正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 2 s 内 加速度为负 与速度方向相反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于在这两段时间内 加速度大小相等 故 2 s 末速度减为 0 以后重复上述过程 故 C 选项正确 32 答案 C 8 安徽省皖南八校 安徽省皖南八校 20112011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如图甲所示 以度 v 逆时针匀速 转动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现将一个质量为 m 的小木块轻轻地放在传送 带的上端 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vB 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但物体 A 比 B 迟 3s 才开始运动 C 在 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 5s 末 A B 相遇 44 D 5s 内 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 13 13 北京市昌平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北京市昌平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在军事演习中 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 先做自 由落体运动 在 t1时刻 速度达较大值 v1时打开降落伞 做减速运动 在 t2时刻以较小 速度 v2着地 他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 0 t1或 t1 t2时间内的 的平均速度v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 0 t1 2 1 v v B 0 t1 2 1 v v C t1 t2 2 21 vv v D t1 t2 2 21 vv v 1414 福建省季延中学福建省季延中学 09 1009 10 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两个质点甲与乙 同时由同一地点向 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B A 第 4 s 末甲 乙将会相遇 B 在第 2 s 末甲 乙速度相等 C 在第 4 s 末甲 乙速度相等 D 第 2 s 末甲 乙将会相遇 1515 合肥一六八中学合肥一六八中学 20102010 届高三第二次段考届高三第二次段考如图示 是两个物体甲 乙做直线运动的速 度图象 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 a1 a2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 16 16 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 20102010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质量为 1500kg 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 运动 v t 图像如图所示 由此可求得 B A 前 25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B 前 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 C 前 10s 内汽车所受的阻力 D 25 15s 内合外力对汽车做的功 O 10 20 30 5101520 v ms 1 t s 45 1717 北京市昌平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北京市昌平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现在的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 vt v0 t 而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 匀变速直线运动 现称 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 另类加速度 定义为A 其中v0和vt分 vt v0 s 别表示某段位移s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 A 0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 A0 且保持不变 则A逐渐变小 18 18 合肥一六八中学复读年级第二次段考合肥一六八中学复读年级第二次段考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 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 而加速度为零 D B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 而加速度很大 C 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 而其加速度不为零 D 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 它的速 度也减小 1919 广西桂林十八中广西桂林十八中 20102010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在如图所示的位移 x一时间 t图 象和速度 v一时间 t图象中 给出的四条图线甲 乙 丙 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 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甲车做曲线运动 乙车做直线运动 B 0 1 t时间内 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 丙 丁两车在 2 t时刻相距最远 D 0 2 t 时间内 丙 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20 20 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 20102010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如图所示 斜面的倾角为 人以速 度v跨过定滑轮匀速拉动绳子 当拉小车的绳子与斜面斜边的夹角为 时 小车沿斜面上 46 升的速度为 B A cos v B cos v C cos v D cos v 2121 贵州省开阳三中贵州省开阳三中 20102010 届高三届高三 1010 月月考月月考某人横渡一河流 船划行速度和水流动速度一 定 此人过河最短时间为t1 若此船用最短的位移过河 则需时间为t2 若船速大于 水速 则船速与水速之比为 A A 2 1 2 2 2 tt t B 1 2 t t C 2 2 2 1 1 tt t D 2 1 t t 2222 天津市五校天津市五校 2010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如图 6 所示 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 速运动 依次经a b c d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m bc 1m 小球从a到c和从 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 2s 设小球经b c时的速度分别为vb vc 则 BD A vb m s8 B vc 3m s C de 3m D 从d到e所用时间为 4s 23 23 合肥一六八中学复读年级第二次段考合肥一六八中学复读年级第二次段考一个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从开 始运动起 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 1s 2s 3s 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 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B A 1 22 32 1 2 3 B 1 23 33 1 22 32 C 1 2 3 1 1 1 D 1 3 5 1 2 3 24 24 安徽省利辛二中安徽省利辛二中 2010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如图甲所 示 据此判断图乙 F t 图像 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 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B a bc d e 图 6 47 25 25 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湖南省同升湖实验学校 20102010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轿车的加速度大小是衡量轿车加速性能 的一项重要指标 近来 一些高级轿车的设计师在关注轿车加速度的同时 提出了一个新 的概念 叫做 加速度的变化率 用 加速度的变化率 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 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 并认为 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小 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 下 面四个单位中 适合做加速度的变化率单位的是 C A sm B 2 sm C 3 sm D 4 sm 2626 合肥一六八中学合肥一六八中学 20102010 届高三第二次段考届高三第二次段考在某高处 A 点 以 v0的速度同时竖直向上与 向下抛出 a b 两球 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v0 g B 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2v0 g C 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与高度有关 D 条件不足 无法确定 2727 湖北省黄冈中学湖北省黄冈中学 20102010 届高三届高三 1010 月月考月月考如图所示 在倾角 37 的固定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 1kg 长度L 3m 的薄平板AB 平板的上表 面光滑 其下端B与斜面底端C的距离为 7m 在平板的上端A处放一 质量m 0 6kg 的滑块 开始时使平板和滑块都静止 之后将它们无初 速释放 设平板与斜面间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 5 求滑块与平板下端B 到达斜面底端C的时间差 t sin370 0 6 cos370 0 8 g 10m s2 解 解 对薄板 由于Mgsin37 2 v 不符合题设 故野兔应先加速后以 2 v匀速 判断 2 分 设加速时间为 0 t 则有 2 1 01011 ttvtvs 4 分 得 st2 0 1 分 故 2 0 1 4sm t v a 2 分 题组三题组三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安徽省两地安徽省两地 20102010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检测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检测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 如果从抛出到某时 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 A 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 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2 v0 C 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2 v0 g D 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 湖北省襄樊四中湖北省襄樊四中 20102010 届高三摸底考试届高三摸底考试某人横渡一河流 船划行速度和水流动速度一定 此人过河最短时间为t1 若此船用最短的位移过河 则需时间为t2 若船速大于水速 则 船速与水速之比为 A A 2 1 2 2 2 tt t B 1 2 t t C 2 2 2 1 1 tt t D 2 1 t t 3 贵州省兴义市清华实验学校贵州省兴义市清华实验学校 20102010 届高三届高三 9 9 月月考月月考甲 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 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C A 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 B 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C 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 D 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比乙的大 4 河南省武陟一中河南省武陟一中 2010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如图所示 以 8 m s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 路口 绿灯还有 2 s 将熄灭 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 18m 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2 51 m s2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5 m s2 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12 5 m s 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有 AC 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 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 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 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 如果距停车线 5m 处减速 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5 山东省兖州市山东省兖州市 20102010 届高三上学期模块检测届高三上学期模块检测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 图象如图所示 则 B A 15s 末汽车的位移为 300m B 20s 末汽车的速度为一 lm s C 前 10s 内汽车的加速度为 D 前 25s 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6 广东省蓝田中学广东省蓝田中学 20102010 届高三摸底考试届高三摸底考试下列几种情景 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 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BD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A 因火箭还没运动 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 轿车紧急刹车 速度变化很快 所以加速度很大 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 因速度很大 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 尽管空间站做匀速圆周运动 加速度也不为零 7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湖南省长沙市一中 20102010 届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届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 簧 弹簧上方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 当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x1 当电梯运动时弹簧被 压缩了x2 且有x2 x1 试判断电梯运动的可能情况是 AD A 匀加速上升 B 匀加速下降 C 匀减速上升 D 匀减速下降 8 福建省龙岩二中福建省龙岩二中 20102010 届高三摸底考试届高三摸底考试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 纸带移动的速度 是 2 5cm s 如图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某人的心电图 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0 5cm 由此可知 A A 此人的心率约为 75 次 分 B 此人的心率约为 125 次 分 停 车 线 18m 52 C 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 75s D 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 60s 9 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省淮阴中学 20102010 届高三摸底考试届高三摸底考试如图所示 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 用 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 得到了图中 1 2 3 4 5 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 次曝光的位置 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 下 列判断错误错误的是 A A 位置 1 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 T2 D 小球在位置 3 的速度为 7d 2T 10 10 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市建平中学 20102010 届高三摸底测试届高三摸底测试我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刘翔多次在国际比赛中为 国争光 在奥运会的 110m 栏的决赛中 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侧面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 拍摄最后冲刺的身影 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 控制进光量的多少 是 16 快门 曝光时间 是 60 1 s 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刘翔的身高为 h 胸部模糊部分的宽度为 L 已知刘翔的身高为 H 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刘翔的 B A 110m 栏成绩B 冲线速度 C 110m 内的平均速度D 110m 栏比赛过程加速度的大小 11 湖北省襄樊四中湖北省襄樊四中 20102010 届高三摸底考试届高三摸底考试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依次通过A B C三 点 位移SAB SBC 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3m s 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6m s 那么物体在B点时的即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B-0017-生命科学试剂-MCE
- Glycochenodeoxycholic-acid-3-sulfate-d4-disodium-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安全培训效果评价方法课件
- 2025恒丰银行成都分行春季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效果记录课件
- 财务共享服务协议
- 医疗健康产业科技创新方向
- 视频会议与远程协作综合工具
- 自然中的发现作文(4篇)
- 2025春季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 常见消防工具的使用课件
- 九年级英语情境教学实施计划
-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研究报告
- 振动电机技术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反无人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如何提升科室医疗安全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基础政策解读与医保报销比例调整试题
- 《中医基础理论之阴阳五行:中医学专业教案》
- 中级货币鉴定师资格考试题(附答案)
- DB32T 5018-2025专业戒毒大队建设与工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