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希望的田野美好的明天各位领导: 我是县民政局的一名机关干部,2016 年,受组织选派我来到板桥头乡尚田村担任村总支第一书记,走上了我难忘的村官生涯。 从县民政局机关来到偏僻的乡村任职,起初,下岗在家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有些恋恋不舍;乡村一些干部群众也有不少担忧,尚田村,一个并村还不到半年的新山村,本来就有千头万绪的繁杂事务,现在组织上让我一个 30 出头的机关干部来当家,能行吗? 组织上语重心长的谈话,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打消了我的重重顾虑,我很快抛掉了思想包袱,进入了村官角色,通过深入走访和调查,我摸清了尚田村的“家底”:全村2106 口人,85 名党员,3210 亩耕地,祖祖辈辈都以单一的传统水稻种植为主要生活来源。2016 年 10 月,全县实行村级区域规模调整后,周边贫困村陈村、和东干村整体并入尚田村,我上任之初,村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亟待加强和发展。并村还没有完全“并心”的村民们都企盼村干部能为大家做点实事,共同走上致富之路。于是,我在全面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与村两委一道理出头绪和思路,向全村发起“经济要发展、尚田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排出尚田村发展的近、中、远期 10 件大2 / 7事,并向村民承诺兑现。 一、扑下身心,突出一个“干”字,开创建设“新村”新局面。言必行,性必果,我与村两委选准开通尚田东干村乡村公路这件大事抓起,20 多年来,这条路始终是制约当地村民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重要因素。并村前,一直是当地群众呼声最高、难度最大的焦点难题之一。为尽快打破这一农村经济发展“瓶颈” ,我与村两委班子说干就干。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劳力不足,发动党员干部义务上工;资金不够,倡议党员干部带头捐资,在我自身捐资 200 元带动下,不到 3 天时间,全村就捐资 7000 多元,期间,我和村干部还积极向交通财政等有关部门争取,不辞劳苦地日夜奔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县财政部门为全村修路决心所动容,给予了大力支持,修路工程终于在 2016 年 3 月 3 日拉开序幕,这天大雪纷飞,寒风四起,但企盼已久的村民争先恐后无一落伍,村里 74 岁高龄的汪孝月老人还自告奋勇,每天为修路村民们义务端茶送水,场面相当感人,经过 10 多天的努力,这条全长 200 多米,投资 3 万多元,义务投劳 1100 多个工的进村公路,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村民面前 在“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干劲下,一条几代人梦寐以求的乡村公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能修好,我百感交集、3 / 7感慨万千,我由衷地感受到:在乡村,只要你心中永远装着群众的利益,就不怕办不成的难事!于是,我又一鼓作气,发动村民以同样的方式投入 9000 多元,将村里“模头岭桥”修建一新,当地村民在农产品交易和生产生活中因此受益增收,他们发自肺腑地说:“有这样为民着想的干部,尚田村的工作就不怕做不好了” 二、勤政为民,倾注一个“情”字,带出村级经济发展“好当家” 。 “致富路”让村民们看到田野的希望, “连心桥”把干部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此后,我以“小学教”活动为锲机,倡议和引导党员干部的奉献敬业精神,从自身做起,在体察民情、关注民意中与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在我的提议下,村党员干部为了方便为民办事,自费买起了摩托车,实行“私车公用” ,使 3 个村支部和村民组织能时常在一起,共同议事、商讨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健全和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把党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全村干部群众的齐心努力下,一年来,尚田村粮食生产稳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种子工程” 、 “优质化工程”和“农产品品牌工程”顺利实施,生猪、 “肉牛一号”黄牛和长毛兔畜牧养殖不断推进,山核桃、竹笋两用林与经济林基地和白术、太子参等中药材种植基地纷纷建立。村里4 / 7还与县大鹏公司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的形式,共同建立了 300 亩“银杏种植园” ,此外,全村千亩“绿色西瓜”基地已初建规模,去年夏天,全村已有 75 万公斤的优质瓜走俏市场,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年收入就增加了 300多元,为让农户及时卖出好价钱,我组织村里致富能手,以“双培双带”活动为锲机,及时组建村农民经纪人队伍组织,以保护价从瓜农手中统一收购,确保瓜农增产增收。此举深得民心,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西瓜产业起到的铺路搭桥的作用。 项目发展资金是选派干部面临的一大焦点课题,如何用好项目资金,关系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体现着村两委的执政能力,决不能盲目投入。为此,我先后组织召开多次村代表会议,提议把农户从单一的传统农业中解脱出来,积极寻求农业经济增长点作为指导思想,通过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我和村两委干部不赶时髦不跟风,脚踏实地地选定了群众易于接受的短、平、快“高效笋竹两用林”综合项目,目前,全村仅 300 亩竹林改造就让村集体收益2 万多元。这个“生态型”的竹林培育开发项目建设在初显效益中,还频频受到县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扶持发展项目,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日益显现。 三、放飞希望,落实一个“建”字,构出和谐农村新蓝图。 5 / 7农村经济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干群关系日益密切,这为尚田村的各项事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村里根据发展规划,有公里的镇蜀线尚田段公路需要拓宽改造,公路拓宽不仅涉及 21 户农户房屋耕地的占用,而且部分资金缺口需要村民自己筹集,为了尚田村美好明天,为了父老乡亲的发展夙愿,我带头捐资 600 元,发动群众筹集 4万多元,自己不分日夜地坚守在建设工地上,此举感动和激励了当地干部群众,在征用土地上,村总支书记汪卫忠首先无偿献出 40 多平方的房屋面积,为无偿奉献公路占用地开了一个先例,此后许多干部群众纷纷仿效,就连村里素有“铁算盘”之称的小杂货店老板王定义在店址被全部占用的情况下,也作出了无偿让步这条公路的拓宽工程开工后,仅用了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就全部无偿征得拓宽用地,20 多户农户无一刁难现象,这在绩溪乡村公路建设中当属难能可贵之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短短的一年中,尚田这个地处徽岭之间的山村,正悄然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和谐、法制和发展的观念深入民心,2016 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 2800多元,较上年增长 30%以上。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不断加强,先后有 8 名管理能力强、文化水平高、经济头脑好的中青年向村总支郑重交上了入党申请书。该村被评为“全县民主法制示范村”和“全县文明村” 6 / 7岁月匆匆,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尚田村任职已度过了 400 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工作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付出的辛酸,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与当地干部群众建立起的那份纯朴而又真挚的情感。记得去年“”洪灾期间,我要求党员干部 24 小时坚守岗位,由于尚田村手机信号不通,连续一个多月未能与我联系见面的家人非常担忧,每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妻子女儿都抱怨要我回家,而我却顾不上这些,常常感到内疚。一天深夜,村民胡国强被特大暴雨困住,惊慌失措,打来电话求救,我二话不说,当即带领党员干部连夜翻山越岭赶到现场,胡国强感激地说:“共产党派来的干部没有忘记我们群众的难处,有你们当家,我们放心阿。 ”这就是群众的心声,是对我们选派干部最朴素、最直接的评价。 去年,在党员冬训结束后,不少党员无意中得知,我忙于党员培训,顾不上探望身患重病的母亲时,纷纷要求我带他们一起去看望,他们发自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