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教学备课笔记_第1页
葫芦丝教学备课笔记_第2页
葫芦丝教学备课笔记_第3页
葫芦丝教学备课笔记_第4页
葫芦丝教学备课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葫芦丝教学备课笔记 培训教师 刘君健 葫芦丝教学计划葫芦丝教学计划 课时安排课题授课主要内容 第 1 课时吹响葫芦丝 介绍葫芦丝的结构 简单介绍 1 7 的音阶 简单吹响葫 芦丝的音 6 在吹响基础中学习第一步 5 气息控制 第 2 课时介绍指法表 学习指法 567 底八度 介绍音域范围学习气息的基本 控制 吹奏 567 底八度 第 3 课时气息节奏控制 以上节课 567 底八度 为例 学习八分音符 十六分 音符的吹奏方法短音与长音的区别 学习 123 的简单指 法 第 4 课时温习 123567 指法 用 123567 学习吹书 13 页的玛丽有只小羊羔 注意 4 4 拍的吹奏方法 第 5 课时练 123456756 指法 基本常用音阶学会 学习吹奏卖报歌 P65 页两只老虎 注意附点 掌握节奏气息 第 6 课时3 低 4 的练习 注意吹奏方法指法比较难 学习吹奏书本 27 页小草 小红花 根据授课进度选择练习小星星针对 4 的指法练 习 第 7 课时入门复习课 预习 主要复习以前吹奏的曲目和重点地方 为学习第四单元 铺垫 授课进度决定预习程度 第 8 课时手指技巧 学习活指打音颤音滑音的掌握方法并练习 老师吹奏指 定曲目 学生分辨颤音和滑音的区别和掌握技巧 第 9 课时自学歌曲婚誓试听 书 70 页蜗牛与黄鹂鸟吹奏 根据学生吹奏情况提出不 足之处 听婚誓葫芦丝演奏 第 10 课时介绍葫芦丝变调 讲解 C 调转变 G 调的原理以及各音阶指法 第 11 课时变调练习 用 G 调教学生吹奏原 C 调曲目小星星 粉刷匠并注意指 法的改变方法 第 12 课时学习婚誓吹奏方法 用 C 大调吹奏 注意音准 吐气以及最后变速过程的掌 握 第 13 课时复习婚誓的演奏 复习婚誓 2 遍 根据情况而定复习时间 教军港之夜的 演奏 1 级曲目葫芦丝必会 第 14 课时军港之夜 学生对军港之夜的考核 含配乐 找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及时纠正 第 15 课时荷塘月色 学生自学 该歌曲难度不算大 熟悉旋律方可掌握 检 验学习情况 第 16 课时月光下的凤尾竹上 听老师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与学生交流不懂的地方 并解答 跟着老师一句一句的吹奏 注意每个节奏点 第 17 课时月光下的凤尾竹下 将上节课学到的地方连贯吹奏 学习最后的 30 结束后 自由练习在 18 课中最好脱谱演奏 第 18 课时演出辅导三级曲目 以月光下的凤尾竹为最后的演出曲目 指导站台的台风 以及登台演出注意事项 结束葫芦丝入门课程 课时分类 1 5 课时基础音阶指法练习 6 11 课基本曲目训练 12 15 课 葫芦丝 1 2 级曲目练习 16 课 18 课 3 级曲目训练 前言 许多喜欢音乐的朋友在选择乐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想法 有的喜欢选 择西洋乐器 有的喜欢选择民族乐器 而葫芦丝作为众多民族乐器中的一 种深受大家的青睐 特此 编者收录了这部葫芦丝入门教程供您参考学 习 希望您可以从中收益 葫芦丝 又称 葫芦箫 郎 为直吹之意 叨 即葫芦 是云南少数民 族乐器 主要流传于傣 彝 阿昌 德昂等民族中 葫芦丝可分为高 中 低音三种类型 常用的调为降 B C D 等调 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 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 主要流行于傣 阿昌 佤 德昂和布朗等族聚 居的云南德宏 临沧地区 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丝 又称葫芦萧 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 主要流传于 云南省滇西傣族地区 在布朗族 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流行 傣 族人民多才多艺 能歌善舞 在节日里 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 边放 高升 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 还是在广场上 赶摆 或是在竹楼里饮 酒欢宴 都可以听到动人的乐声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 外观古朴 柔美 典雅 简单易学 小 巧易携带等特点 近年来受到广大中小学生 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 喜爱 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 其结构由一个葫芦和两根 或三根 竹管组 成 葫芦上端为吹嘴 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 其中 中间一根 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 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 按音孔 背面上端有 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 下端有一个泛音孔 出音孔 和两个穿绳孔 主音管 顶端装有金属簧片 插入葫芦 其尾端装有软塞子 目 录 1 葫芦丝选购与保养及日常注意事项 2 葫芦丝的构造 3 葫芦丝的音调 4 演奏姿势 5 呼吸方法 6 葫芦丝演奏指法 7 演奏手指技巧 8 变调练习 9 一级曲目婚誓 10 二级曲目军港之夜 附加通俗荷塘月色 11 三级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 12 演出技术指导 备注 指法表以 C 调指法为主 C 调转 G 调练习为辅 课程定为 18 课时 小课 1 对 1 为四十五分钟 大课 1 对 3 为一小时 授课顺序教案内容课时划分 选购葫 芦丝时 向顾客 讲解 授课 01 葫芦丝选购与保养及日常注意事项 选选购购 葫芦丝的构造很特别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既天然葫芦 竹管 和铜质簧片 所以在选择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都应该加以认真 筛选 葫芦丝的外表造型要精细美观 然后再分别看一下三个 组成部分 气箱葫芦的选择 要选择成熟的葫芦 颜色 发黄 皮厚结实 不成熟的葫芦则皮薄 颜色发白 容易损坏 竹管的选择非常重要 因为它直接影响音色的好坏 一 支好的葫芦丝首先竹质应该细密老成 相对来讲有一定的重量 过轻了则不妥 簧片的选择尤为重要 簧片的好坏应有 一定的技术标准 震动频率 抗疲劳能力等 这些指标受条件 所限都无法加以验证 只能通过试奏感觉簧片震动与竹管耦合 发出的声音好坏来加以选择 选购葫芦丝最重要的就是 音准问题 由于温差的变化对簧片震动频率影响很大 一支好 的葫芦丝反差越小越好 相对稳定 鉴别音准 用全按做低音 5 的指法先吹奏最低音 5 这个音不稳定多数偏高 和做高音 6 如果这两个音试奏没有问题 再吹一下音阶看一下每个音 是否发音干净 没有杂音 嘟噜 声 对附管的要求 主要标准就是音高与主管相同 音色干净音量要比主管要小一 些 音量不能超过主管 否则喧宾夺主 如上述的条件都能 满足 这就是一支好的葫芦丝 保保养养及及维维修修 当您拥有一支葫芦丝的时候 要注意葫芦丝主管 副管的 温度差和湿度不要有大起大落的现象 葫芦丝主管 副管的自 然裂损大多数是这两点引起来的 如果您用的是插口葫芦丝主 管 请注意在调 插口调率时双手要靠近接铜处慢慢调 千万 不要握主管头和主管尾拧调 这样会拧裂接铜周围的紫竹 很 多葫芦丝主管 副管的裂缝都在音孔处就是这个原因 接铜用 时间长了会出现发紧发涩现象 要将铜套内的污垢和铜锈擦掉 后上润滑油 以免加速铜套磨损和拧调时用力过大拧裂葫芦丝 主管 副管 冬季用后葫芦丝内会产生水气必须使用自制的棉 刷将葫芦丝主管内的水气擦净 而后将葫芦丝倒挂起 有些葫 芦丝名家认为不可以倒挂 这里仅本人个人观点 让其自然风 干后在装套装盒 葫芦丝要保持干燥 如果受潮会出现 发霉 第一课时 下课前 5 分钟 简 单讲解 现象 开裂现象 掉漆现象 裂损现象 甚至影响其音准 铜 套要定期上油 最好用干油 葫芦丝最怕摔 怕晒 怕虫蛀 怕长霉 所以要好好爱惜使用 授课顺序教案内容课时划分 01 01 02 维修方法 1 在一年四季中因温度的差别和吹奏的自然影响 葫芦丝的音准也会产生影响 如某个音不准 音偏高的时候 可以在该音的出音孔 从上往下使用适当材料填补起来 直至 音准为止 音偏低的时候 位置亦同 从下往上使用刀具去挖 直至音准为止 高八度音全部偏低的时候 将葫芦丝主管塞往 吹孔方向推进 直至音准 高八度全部音偏高的时候 葫芦丝 主管塞往吹孔反方向调整 直至音准 高音 不好吹时 可调 整后出音孔 或修改葫芦丝主管尾管内径大小 日日常常注注意意事事项项 1 葫芦丝必须保持适当的干燥程度 过于干燥的季节要摆放 在包装盒内 尤其不能在通风处悬挂 否则竹子容易开裂 太 过湿润也不行 时间长了乐器会发霉 乐器使用完之后 最好 将其悬挂 基本干燥后放入盒内 2 轻拿轻放 禁压禁 撞 忌暴晒 3 专人专用 4 忌暴吹 暴吸 构构造造 葫芦丝 泰语叫 筚郎叨 筚 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 郎 为直吹之意 叨 即葫芦 当地汉语又称为葫芦箫 葫芦 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 它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 三根竹管 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 整个葫芦做 气箱 葫芦低部插进三根粗细不 同的竹管 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 管部分 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 片 中间的竹管最粗 上面开着 七个音孔 把它成为主管 两旁 是附管 上面只设簧片 不开音 孔 指传统葫芦丝 只能发出与 主管的共鸣的和音 通常左面附管发 3 音 右边附管不发音 或发低音6音 这种乐器以葫芦做为音箱 葫芦咀做 第二课时 下课前 第一课时 吹口 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 并 排插入葫芦底部 通体长约 30厘米 亦有单管 双管或四管 者 无论竹管多少 多以中间一根为主管 其余为副管 主管 上开 7个音孔 前六后一 传统的葫芦 授课顺序教案内容课时划分 02 03 丝副管上方不开孔 只在管身底部开通 用塞子堵住 塞子与 管身之间有线连接 需要时则用小指将其打开 现在改良的葫 芦丝则没有使用传统的塞子 而是跟主管一样在管身上方开一 音孔 这样更方便于在演奏时对副管音的反复使用 而且控制 自如 更加灵活 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 的音 若主副管同时开启 吹奏时数管齐鸣 旋律只出自主管 副管仅以和谐持续的单音相衬托 通常是一管发 a 音 一管发 e 音 产生和声效果 给人以含蓄 朦胧的美感 阿昌 族的葫芦丝和傣族的相似 阿昌语称 拍勒翁 用葫芦和金竹 管制成 吹管长 6厘米 主管长50厘米 副管分别长 33和 17厘米 在两支副管 近主管的一侧 分别留有一条竹片 用 细竹枝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 称葫芦丝为 拜 洪廖 3根竹管插入葫芦底部 用蜡封固 上端和竹制吹管仅 长 两厘米 尤为独特的是 主管除开有 7个音孔外 在正面 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 主管演奏旋律 两根副管发出纯五 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 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 时 还可将副管堵住 葫芦丝的音调 葫芦丝 属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 共有高 中 低音 3 种 类型 常用有 C D F G 等调 各民族之间风土人情 地 域环境的不同使得葫芦丝这种乐器在构造上也不尽相同 由于传统葫芦丝在制作上有七个发音孔 主管 一个发音孔 一个音 不能象竹笛那样通过气息的变化在一个音孔上可以吹 出八度音来 加上一个筒音一共可以吹出八个音来 所以一 般传统葫芦丝通过移动宫音位置 改变原有的指法 理论上应 该可以吹出五到六个调来 但由于受音域和音阶排列的限制 目前传统葫芦丝只能转四个调 而且常用的调只有两个 既筒 音作低音 5 和筒音作 1 且本调 筒音作 5 最为常用 以 C 调葫芦丝为例 除可以吹出本调 第三孔作 1 还可以吹出 G 调 筒音作 1 它是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六声调式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在吹奏乐曲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是所有乐曲都能演奏 要根 据乐曲的音域情况适当的来选择 最佳调就是以第三孔作 1 演奏 若乐曲需要转调可通过更换葫芦丝来解决 一般常用葫 芦丝有降 B C D F 调等 葫芦丝音域不像大家熟悉 的竹笛那样能达到三个八度以上 通常在 9 度以内 最多不超 过 11 度 为民 授课顺序教案内容课时划分 03 04 族调式音阶 其音色轻柔细腻 圆润质朴 柔美迷人 极富表 现力 深受人民的喜爱 无论民乐 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 演奏的优美动听的声音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 小调 等民间曲调 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抒情的乐曲 月光下的凤 尾竹 情深意长 婚誓 等成为其代表性的经典曲目 葫 芦丝在傣 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 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 在节日里 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 高升 还是 在广场上 赶摆 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 都可以听到其动听的 声音 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 也 经常吹响葫芦丝 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演奏姿势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 站姿 要求是 身体自然站立 双脚略分开 呈外八字站 稳 两腿直立 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 必要时可左右移 动 上身挺直 但不能僵硬 头部直仰 胸部自然挺起 目 视正前方 双肩松弛平衡 两肘自然下垂 两臂不可夹住身体 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 约十公分左右 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 线 乐器与身体形成 45 度到 50 度角 坐姿 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 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 之一处 双脚分立踏地 一脚稍前 一脚稍后 但不可架腿或 两脚交叉 坐位高低要适当 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呼呼吸吸方方法法 一般可归纳为三种 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 混合式呼吸法 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 是混合式呼吸法 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 形成运动整体 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 气息较深 呼气时也容 易控制 现将混合式呼吸法介绍于下 所谓呼吸即包括 吸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05 气 与 呼气 这两个方面 吸气时 身体各部位放松 口鼻同 时吸气 注意不可提肩和带出任何声响 混合式呼吸是把气吸 到小腹 胸腹之间以及胸腔 提肩会阻碍气息的下沉 将气息 存 授课顺序教案内容课时划分 05 储到了胸腔中 那就成了胸式呼吸了 要避免 吸入的 气尽可能多一些 扩张肺叶 胸腔中 下部和腹腔自然向外扩 张使横隔膜下降 气后 气息下沉 这时腹部和腰部都充满气 息的感觉 而胸部则觉得比较轻松 正确的气体贮藏部位应是 胸腔下部和腹腔 因此 吸气时 腹部不仅不能往里收缩 而 且要微微向外隆起 腰部也随之向周围扩张 吸气方法 的练习 非常重要 管乐用的最多的就是气 若用气不对 不 但不能演奏好 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这里提供几种方法 第一 先将胸腹内的气息全部吹出 然后在全身非常轻松的状 态下吸气 如果这时胸 腹腔内有一种冷气进入的感觉 就说 明吸气方法和气体贮藏部位基本正确 其次 还可以自己体会 你在闻花香以及剧烈运动 如长跑 登山等 后的深吸气的吸 气动作 吹奏时的吸气 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 因 此 一般是口与鼻同时吸气 放松喉头 呼气时 要求 腹肌 腰肌和横隔膜始终要有控制 即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使气息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地 均匀地向外呼出 随着气 息地呼出 腹肌 腰肌等有关肌肉群随之逐渐收缩 横隔膜也 随之复位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一点 刚呼气时 切不可立即收 腹 应略向外 顶 因为立即收腹将造成腹部往里挤压 迫 使本来下降的横隔膜提前复位 从而把气息挤到胸部 增加胸 部的负担 这样 不仅不利于控制呼气的速度 而且时间长了 会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 当气息吹出约二分之一时 腹部分 自然而然地往里收 这样的呼气过程是比较正确的 还有不要 等到气息全部用完了才去吸 总之 吹奏中的呼气始终 要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均匀地输送出来 气息要平稳 不可忽 强忽弱 要达到这种要求 必须反复练习 可以通过吹长音来 进行练习 也可以对着自己的手背呼气练习 通过练习 学习 者将感觉到气息的速度 压力 稳定程度等 从而增强有意识 控制气息的能力 说明两点 长短 强弱等具体情况 灵活把 握吸气量 吹奏中有 急吹 和 缓吹 急吹者气压大 气速较快 缓吹便是气缓慢地呼出 一般情况下 吹奏低音时 用急吹法 吹奏中 高音时用缓吹法 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 方法 对于吹奏葫芦丝以及其他管乐器至关重要 必须引起学 习者的高度重视 第四课时 06 葫芦丝演奏指法 授课顺序教案内容课时划分 06 08 全音作 5 低八度 重点 第五课时 第六课时 第十课时 第十一课 时 全音做 1 可用 C 转 G 指法表 授课顺序教案内容课时划分 07 演奏手指技巧 1 右手无名指 中指 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 二 三个音孔 拇指拖于主管下方 左手无名指 中指 食指用第 一节指肚分别开闭 第四 第五 第六音孔 拇指开开位于主 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二 深呼吸 吸入的气尽可能 多一些 吸气后 气息下沉 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 的均匀向外呼出 气息要平稳 不可忽强忽弱 三 吹奏中 高音时要用缓吹法 气流减小 低音时要用急吹法 气流加强 注注意意 1 附着于音管左右侧的小指 不可固定不动 应根据演奏时的情况灵活掌握 如当运用上三指 即开闭四五 六音孔 演奏时 右手小指应附着于第一音孔下侧 而左手小 指可自然地随演奏抬起 这样才不至于影响上三指在演奏时的 灵活运用 当运用下三指 即开闭一二三孔 演奏时 左手小 指应回到副管位置 而右手小指可自然地随演奏抬起 2 各个音孔在按下 既关闭 时一定要用规定手指第一节指 第八课时 07 肚将音孔按严 不能漏气 否则会影响音准和音色 在演奏葫 芦丝 时应使手臂 手腕放松 手指适度地向里弯曲 开放音 孔时 手指不宜抬得过高 过高会影响演奏速度和灵活性 但 也不要太低 太低会影响音准和音量 演奏技法 葫芦丝在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 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 要简单一些 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 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 的局限所致 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 葫芦丝在 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 吐音 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 吐音又分为单吐 双吐 三吐三种 单吐 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 部 即 吐 字发音前状态 截断气流 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 气息随之吹出 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 使气流断续地进入 吹口 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 完成单吐的过程 单 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 T 标示 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 单吐又 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双吐 双吐是用来完成 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 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 然后将其放 开 发出 吐 字 简言之 在 吐 字发出后 立即加发一个 苦 字 将 吐苦 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 双吐的符号是 TK 三吐 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 综合运用 符号为 TTK 或者 TKT 即 吐吐苦 或者 吐苦吐 2 连音 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 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 用符号 连音线 表示 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 其余的音均不用吐 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 流畅 第九课时 授课顺序教案内容课时划分 09 3 滑音 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 其效果具有 圆滑 华丽的特点 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生和弦乐器上的 抹音效果 滑音又有上滑音 下滑音 复滑音三种 4 震音 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 声浪 效果 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 抒发内心情 感的重要手法之一 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 5 颤音 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 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 三度音的音孔 符号为 tr 或 tr 6 叠音 打音 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