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_第1页
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_第2页
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_第3页
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_第4页
2010年上音音乐学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论文答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 回响 悠远的徜徉 以施尼特凯的 中提琴协奏曲 为例析中提琴音色之特质 11050206 姓名 郭一涟 指导老师 韩锺恩 内容提要 中提琴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室内乐和乐队中重要的成员之一 主要司职伴奏声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几百年来隐居幕后的中提琴吸引了许多大作曲家们的目光 独奏作品层出不穷 中提琴以异军突起 的姿态正式迈入了独奏乐器的行列 在音色音乐兴起的 20 世纪乐坛 中提琴的本真音色在其中却占有一席之 地 虽然一般意义上的音色音乐与中提琴的声音之 听觉效果大相径庭 但作曲家们探求音色的目的却是一致的 本文以关注中提琴崛起于 20 世纪的事实为出 发点 对中提琴乐器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 并以俄罗斯作曲家施尼特凯 Alfred Schnittke 1934 1998 的 中提琴协奏曲 为例 在对作品进行音乐学分析 尤以听觉分析为重的基础上 试图用文字以表述中提 琴音色之特质 并从中提炼其专属一家且不可替代的特殊音响存在 关键词 中提琴 施尼特凯 中提琴协奏曲 音色特质 讲评 钱亦平 基本体现了音乐学系毕业班的学术水准 还是不错的 看得出你也动了很多脑筋 比如说中提琴音 色概括为五个特质 有一些地方要同你商榷 1 你的参考文献中有一篇我翻译赫洛波娃写的有关古贝多丽娜的文章和你的文章没有太大关系 虽然赫洛 波娃确实是施尼特凯的权威阐释者 写了两本专著 一本是施尼特凯访谈录 另一本他全部作品的分析 我 前两回去看了赫洛波娃写的关于你论文中提到的这首 中提琴协奏曲 因为你也没有俄文资料 所以非常难 为你 我觉得你讲音色分析 也是离不开施尼特凯的创作风格 赫洛波娃形容这个作品的三个乐章是戏剧性 的复合体 有一种戏剧性的对接 她把第一乐章比喻为 沉思 第二乐章比喻为 冲撞 没有解决 这个 矛盾在第三乐章解决了 第三乐章叫 沉思的解决 赫洛波娃提到第二乐章里有一种 出乎意料的音色结合 中提琴的独奏和低音提琴在高音区有一个二重唱 然后长号进行模仿 赫洛波娃指出这些 非抒情类乐器 在努力唱出抒情的主题 所以就产生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 我想如果你能够获得这些文献或许可以充实你的 文章 2 另外要问你的一个问题是 你的文章框架有写到 新的技法 主要在讲十二音 接下来就是 旧的构建 是指曲式 然后一个标题就是 新与旧的对话 变成复风格了 我想问的是 你觉得曲式就是旧的 非曲式 就是新的吗 你认为新的技法和旧的曲式就构成了施尼特凯复风格的内涵了吗 答 可能是我 新 与 旧 的概念界定得不是很清楚 我并不是想说非曲式是新的 曲式就是旧的 我在 做对比的时候主要把十二音看作二十世纪的产物 所以把它标记为新的 而施尼特凯所用的曲式都是二十世 纪之前就定型的 所以把它看作是旧的 而新与旧的对话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得比较泛 因为它是创新和传统 相融合的一部作品 它的复风格有比较集中得体现 钱亦平 一个是技术层面的事情 一个是结构层面的事情 不要和风格完全对立起来 要注意用词 赫洛波 娃对这个作品给过一个结论 她用主题和音色的统一性来对应风格的统一性 你的论点还是扣住这个观点的 只是在行文用词上要更加准确 伍维曦 你的文章当众借鉴了托马斯曼小说的写作风格 你现在只是参考了一些研究者的提法 但是如果能 联系一些托马斯曼的小说 深入加以阐发应该是很有意思的问题 另外你提到了这部作品的乐队配置里没有小提琴 这是一个十分反常的乐队配置 直接影响到了这个作品音 色的表达 但你在文章里只是点到了 我觉得你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阐发 并和你现有的观点结合在 一起 金毅妮 你的文章是想从这部作品看整个中提琴音色的特征 它是否具有普遍代表性 你是为什么选这部作 品 答 主要原因是我在大三的时候弹过这个作品的钢琴伴奏 从感性上来将我和这部作品是最贴近的 我在文 章第 13 页提到的个性与共性的问题 但没有特别展开 这首作品常常出现在许多国际比赛的决赛曲目单上 它还是能够比较全面得体现出中提琴音色的特点的 金毅妮 你讲得很好 但希望能在文章中体现出来 论文题目 浅析威尔第歌剧 唐 卡洛斯 的戏剧内涵与音乐表现 11050202姓名 冯珮珺 指导老师 伍维曦 内容提要 朱塞佩 威尔第 Giuseppe Verdi 是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 留下了众多盛演不衰 的歌剧 而其中 唐 卡洛 是威尔第创作中期的一部重要歌剧 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有关 唐 卡洛 这 部歌剧的研究基础上 通过对历史上这个故事源头的梳理 歌剧剧本 具体的音乐分析 以及歌剧中人物形 象塑造及其与席勒原剧的关系这几个方面 来探讨这部作品在威尔第创作中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 威尔第 席勒 唐 卡洛 菲利浦 伊丽莎白 艾伯莉 讲评 邹彦 看到你参考了很多权威文献 很好 但至少有三个谱例犯了严重的错误 谱例与你的分析文字无法对 应 另外 很多地方你作了分析 但没有列谱例 关于形象分析的部分表达模糊 在描述音乐的时候要准确 你的分析方法受到了音乐学分析的影响 但你没有阐述音乐在真实中的人物 文学中的人物和歌剧中的人物 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音乐到底说明了什么 音乐到底特殊表现了什么等问题 金毅妮 文章写到后来像音乐欣赏 行文与标题没有贴合 王丹丹 题目可在人物形象之后加上 塑造 文章结构失衡 音乐手段与人物形象塑造是不可割裂的 文章 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部分过少 论文题目戴夫 布鲁贝克爵士乐节拍节奏技术初探 11050203姓名 冯薇薇 指导老师 伍维曦 内容提要 美国音乐家戴夫 布鲁贝克 1920 是爵士音乐史上伟大的指挥家 作曲家和钢琴家 若论在 爵士乐坛的历史地位和所作的贡献 的确无法和那些爵士巨匠相比 20 世纪五 六十年代 戴夫 布鲁贝克 和他的四重奏乐队 在创作中实验性地运用了非常规节拍 如 5 4 拍 9 8 拍及 11 4 拍等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语汇 也大为拓展了爵士乐节拍创新运用的可行性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 介绍了戴夫 布鲁贝克所处的 酷爵士 时期的音乐风格和主要代表人 物 以及四重奏乐队的成员生平概况 第二部分以乐谱文本分析为切入点 从节拍划分 节拍与节奏 节拍 与结构三个方面 对 五拍 和 土耳其蓝色回旋曲 两首作品进行具体分析论述 最后一部分在前文分析 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其节拍节奏技术的运用意义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 戴夫 布鲁贝克 爵士乐 节拍 节奏 讲评 梁晴 你理解的 经典音乐学的研究方法 是什么 用这种方法研究爵士乐有什么利弊 答 我认为经典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是作品分析加上史料分析 爵士乐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手段较容易被忽视 所以用音乐学的方式分析 但自我感觉并不很顺手 梁晴 节奏没有与和声 音高 调性等等相结合 你是怎么想的 答 文章希望从更小的视角来探索可辨识声音形成的原因 梁晴 有些词语的翻译问题 比如陶辛老师是怎么用的 答 翻译没有约定俗称的说法 梁晴 p9 页灵感来源于土耳其音乐 但没有详细展开 有些文献与文章并没有直接相关 论文题目 隋唐时期外来乐鼓的源流考及其在宫廷音乐中的地位 11050204 姓名 龚晓妍 指导老师 赵维平 内容提要 隋唐时期的外来乐鼓 种类丰富 应用广泛 形式多样 是隋唐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 隋唐音乐的多元与辉煌 研究它们 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隋唐音乐成分 本文以文献史料为基础 从已 有的研究成果出发 对隋唐外来乐鼓的种类 形制 演奏方式 具体运用等 做一个源流的考察梳理与分析 经考察 隋唐时期的外来乐鼓大概有十余种 在应用上 燕乐是这些外来乐鼓主要的发挥舞台 本文就是以 它们为主体 以求能更进一步地了解与研究隋唐时期的外来乐鼓 更为全面地看待隋唐音乐 关键词 隋唐时期 外来乐鼓 源流 地位 讲评 郭树荟 有进步 所有外来乐鼓在许多乐种中哪个最有代表性 龚晓妍 应该是腰鼓 郭树荟 题目不是很合适 伍维曦 p16 页有列表 形式很好 相对于乐府杂录 唐会要可能更能反应唐代国史的原貌 应参考唐史的研 究 史料学的角度对乐器来源加以辩证 论文题目 拉威尔乐队歌曲 舍赫拉查德 中的异国情调 11050205 姓名 顾韫玉 指导老师 陈鸿铎 内容提要 异国情调是一个跨文化的研究课题 普遍存在于文学 艺术领域中 诗人和画家寻求用异国的 意境和色彩给他们的创作增加新的特色 作曲家将在音乐中运用异国情调的因素为他们的创作增添了一种特 殊的效果 在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过程中 许多的作曲家都进行了 异国情调 的实践 在这篇论文中 笔者 以拉威尔的 舍赫拉查德 为例 来看作品中的异国情调 由于拉威尔所处的时代是 19 20 世纪之交 这个时期欧洲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世界化的阶段 同时随着 1889 年巴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世界各国的许多舞蹈和音乐团体首次来到巴黎参加世博会 这也使得许多作 曲家开阔了视野 将 异域 因素注入到了各自的作品中 不仅起到了一种文化融合的作用 同时对于作曲 家而言也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 关键词 异国情调 差异性 拉威尔 舍赫拉查德 讲评 甘芳萌 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 是你对异国情调的定义吗 顾韫玉 我借鉴了 wikipedia 和其他的文献资料 甘芳萌 我如何通过你的界定 来理解拉威尔是 不熟悉不了解 西班牙的 你如何划分拉威尔的异域和本 土 界定不清晰 关于表现手法 比方空五度和增二度 用了你提到的那些方式 是否就是异国情调 拉威 尔的异国情调的特殊性问题 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也写过一千零一夜 这两个人的方式有何异同 你选择这 部作品 除了异国情调之外 希望还有进一步的阐述 引用网站的资源要标明浏览时间 顾韫玉 因为 舍赫拉查德 是公认的具有异国情调的作品代表 我列出这些表现手法主要想要进行验证 伍维曦 在提到阿拉伯音乐的异国情调 特征性的提取要多分析一些 配器也是营造异域风情的重点 应加 以说明 金毅妮 舍赫拉查德题目本身就是有异国情调的 题材本身形象塑造就是东方的 你没有提及 拉威尔有很 多作品都是有异国情调的 但这部作品从题材本身来说就是有异国情调的 论文题目 浅析马勒 第五交响曲 中的标题性构思 11050207 姓名 华艺 指导老师 邹彦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马勒 第五交响曲 中各乐章中较有代表性的标题性构思 本文先分析了贝多芬与 马勒之间的沿袭关系 列举了数个乐谱总结出他们两位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密切 然后关注各乐章进行了详细 的研究 分析了一 二乐章葬礼动机 三乐章的连德勒舞曲六个变奏动机 四乐章与 亡儿之歌 第二首之 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五乐章的三个主要主题的自我借用手法等 关键词 马勒 第五交响曲 标题性 讲评 孙国忠 关于论文写作规范 有些引文没有标明出处 外文文献应按照作者姓氏排序 谱例应注明出处 最 后的附录部分要注明出处 关于文章内容 这几部无标题的作品确实有标题性构思 但并没有过多深入 你 对于马勒和贝多芬的比较 马勒的标题性与贝多芬的作品关系并不是很密切 这部作品的五个乐章分三个部 分 你提到了但没有深入阐释 第一乐章是第二乐章的庞大的引子 你没有说明 第三乐章是一个转换 第 四乐章是第五乐章的导入部分 第五交响曲是马勒的转折 有很多新的想法 标题性的构思你意识到了 但 文章没有更贴切地阐释出来 金毅妮 这部作品的标题性构思体现在哪里 答 一是体裁 二是构思 三是自我借用 确实我没有把这些因素进行统筹 陈鸿铎 标题比较粗糙 文本的一些用词和说明不够清晰 伍维曦 贝多芬和马勒的相似点是已有成果 还是马勒的信函里有的 还是你自己分析的 答 是我自己找出来的 他们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但在标题性上是否相似确实不能肯定 论文题目 上海小锣鼓发展轨迹与音乐表现特征研究 11050209 姓名 江山 指导老师 郭树荟 内容提要 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小锣鼓 属于上海地区十番锣鼓的范畴 其既具有十番锣鼓的共性特征 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性色彩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上海小锣鼓这一乐种进行分析 一 历史溯源 包括上海 小锣鼓的历史 形成 发展及与十番锣鼓的关系 二 音乐表现特征 主要通过与影响较大的苏南十番锣鼓进 行比较 研究上海小锣鼓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 存在现状 笔者通过田野采风工作对上海现存唯一一支小锣鼓 队的存在现状进行了考察 研究 以期引起有关方面和社会各界对上海小锣鼓这一乐种的关注 使其得以传 承和宏扬 关键词 上海小锣鼓 十番锣鼓 历史发展 音乐特征 存在现状 讲评 张玄 这篇论文总的来说写的是不错的 从历史溯源 音乐特征 现存状况三个方面对上海小锣鼓这个乐种 进行了分析 比较全面 分析的也比较到位 在现存状况这个方面中你谈到上海小锣鼓的形成依赖于华漕镇 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俗风格 对这个问题你能再详细谈一下吗 答 因为华漕镇历史上文化交流广泛 民俗节事活跃 具有很多的民间音乐种类 而且文人名士众多 书画 诗歌流派纷呈 这对上海小锣鼓这一乐种轻巧细打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使之具有文人典雅的气质 与城市化的精神 张玄 你在文章中写到上海小锣鼓的结构与十番锣鼓有所不同 那你认为它的结构力是怎样体现的 答 上海小锣鼓的结构主要是多段体连缀 并且每段带有相同的 梢头 结构力就在 梢头 的不断重复 但又具有即兴的变化 使人印象深刻 张玄 文章最后写到传统音乐的保护 你的观点是要做到活态传承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你能结合你对小锣 鼓的采风工作来谈一下这点吗 江山 小锣鼓自组队到现在只有一开始的 8 人 还没有新的传人 这一点是很令人担忧的 我们对它的保护 不能只停留在乐谱和音响的保存 而要重点保护这些艺人 只有艺人的不断演奏才是活态传承 论文题目 乐声灯影里的古老民间艺术 当代七宝皮影馆发展的文化阐释 11050210 姓名 柳婧艺文 指导老师 郭树荟 内容提要 本文引言阐述了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于 2008 年 6 月开馆 的上海市七宝皮影艺术馆为田野考察对象 研究开馆后当代上海七宝皮影馆发展的文化内涵 试图通过阐释 当代七宝皮影馆发展的文化境遇与文化价值 解析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上海地区 作为农耕文明代表的皮影戏 如何在现代多元文化中求得自身发展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 上海 七宝 皮影戏 文化境遇 发展模式 艺术特征 讲评 伍维曦 我对皮影不是特别了解 就提两个建议 一是希望有民族音乐学式的详实描述 二是大家都比较不 了解皮影音乐 你应该在这方面多花笔墨 论文题目 对舒曼特殊奏鸣曲式 平行结构的探讨 11050212 姓名 欧阳覃 指导老师 陈鸿铎 内容提要 本文以舒曼 Op 14 和 Op 17 为例 探索其在 19 世纪 30 年代创作的这两首钢琴独奏奏鸣曲中出 现的一种独特的曲式结构 平行结构 第一章 分叙音乐学者对舒曼特殊的奏鸣曲式的正反态度 并表明 笔者的看法 明确 平行结构 概念及其内涵 第二章 以 Op 14 的第一 四乐章和 Op 17 末乐章为例 解 析平行结构的特征 第三章 笔者对于平行结构定义的再讨论 第四章 与古典奏鸣曲式的相异之处 第五 章 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式发展原理和美学观阐述平行结构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舒曼 奏鸣曲式 平行结构 讲评 王丹丹 请用最简洁的话总结平行结构与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的区别 钱亦平 分析需更细致 伍维曦 有可能是由于作曲家未受正规训练的原因 这些现象不会出现在正宗的德奥作曲家 如勃拉姆斯 身上 邹彦 平行结构在第一 四乐章的出现也可以作为它与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的区别之一 论文题目 管弦伎乐 特善诸国 隋唐多部伎中的龟兹伎研究 11050213 姓名 王雅婕 指导老师 赵维平 内容提要 大唐西域记 中对龟兹伎有这样一句记载 管弦伎乐 特善诸国 意思是说 在众多伎乐 中 龟兹伎出类拔萃 一枝独秀 史料中 作者玄奘的叙述 完全是出于一种感受 近代学者们对 特善诸 国 一语的研究 又往往仅停留在文献的程度上 而实际上龟兹伎究竟如何 特善诸伎 针对这个问题 本文将首先从龟兹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 以龟兹乐的形成 发展 及其所涉及的具体乐器 乐人 乐曲 及表演形式等音乐本体方面的详实研究为基点 并且通过将龟兹伎与隋唐多部乐中其他各部乐的比较研究手 法 将龟兹伎 特善诸国 的方面有一个量化的统计 试图真正还原 管弦伎乐 特善诸国 的当时原委 为史料填补解释和凿实证据 澄清这一段音乐史的真相 进而引发对 特善诸国 之龟兹伎在文化触变方式 乐事与国家政治 对音乐发展的启示等一系列理论思考 关键词 龟兹伎 乐器 乐人 乐曲 表演形式 特善诸国 讲评 戴微 1 文章题目不要与参考文献的题目相同 2 应在文中确定琵琶 横笛是否是外来乐器 3 分清 乐伎 与 伎乐 的概念 4 脚注中岸边成雄的唐代文献不要写错 伍维曦 1 建议阅读牛龙菲的敦隍乐器记录 论文题目 论 五姑娘 音乐体裁的多元严格特征 11050214 姓名 王伊泺 指导老师 黄允箴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嘉善田歌 五姑娘 同一题材不同音乐体裁多元沿革特征的论述 从沿革与时代的 发展同步 沿革显示戏剧化的同一轨迹 沿革呈现存同求异的音乐色彩 沿革蕴含富于个性的创作理念四个 角度的梳理 从而进一步的探视中国传统音乐在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继承与发展的态势 探寻中国传统音 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规律与音乐语言特征 以及探究音乐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 五姑娘 田歌 田山歌 越剧 舞剧 音乐剧 沿革 戏剧化 讲评 刘红 1 困惑 应明确文章四个方向的沿革 2 可说求同存异 因为 五姑娘 是个故事 但以不同的载体来表述 3 结构上 不用为沿革而沿革 论文题目研读不同版本 民族音乐概论 引发的思考 兼及传统民歌音乐研究之学术观 11050215 姓名 王逸舟 指导老师 刘红 内容摘要 本文以部分 民族音乐概论 类著作为研究对象 以其中 民歌 板块为切入点 旨在通过 民歌 研究这一个案为例证的分析 概观 民族音乐概论 类著作历来之所为 探究其研究过程中产生的 变化 并就出现这一研究现象的学术背景作相应探讨 关键字 概论 民歌 学术观 讲评 郭树荟 1 不要局限在民族音乐中讨论 2 可以以问题来代替版本 3 马克思主义体系不是特殊原因 4 应把民歌分类作为问题 来比较不同的版本 孙国忠 1 应明确版本的意思 应该说不同的论著 而非不同的版本 2 也可以从学科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因为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名称有交叉 韩锺恩 1 应思考为什么后面的著作是否有超越 为什么王耀华 郭树荟 1 传统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界定应更加明确 论文题目金复载动画电影音乐的视界 11050216 姓名 王左耘 指导老师 黄允箴 内容摘要 作曲家金复载以传统和创新相融合为进路的创作语汇属于中国动画电影音乐民族化与现代性最 具掘进方向之一而成为 20 世纪 70 80 年代动画电影音乐的 中国学派 代表 本文试图揭示金复载动画电 影音乐的视界 并定位于其 视角 视听 视野 及 视感 的特定角度 通过解析金复载关注中国动 画电影童趣题材及民族色彩的特性 使之在历史联系中呈现出其整体创作面貌的来源 据此分析了 哪吒闹 海 三个和尚 山水情 等代表性个案 从而获得形音相合之特征呈现 并使之基于金复载的创作视野 而获得整体关联 进一步立足于大众审美形态 从而初步形成了其动画电影音乐美学风格 是否会给未来中 国动画电影音乐提供方向坐标 关键字 金复载 视界 动画电影 童趣 影音 探求 主体思潮 讲评 金毅妮 1 请对中国动画音乐学派的概念做出界定 2 请对交响性思维 抒情机制 多重音乐结构做出界定 3 结语中的传统指的是西方传统还是民族传统 郭树荟 山水情 的口笛是画面这一句之后应用括号注出用键笙演奏 论文题目词 意 道 贝多芬 庄严弥撒 中词乐关系研究 11050218 姓名 相鹏 指导老师 梁晴 内容摘要 贝多芬的 庄严弥撒 作于 1819 年 1823 年之间 是作曲家晚年创作的唯一一部大型的宗教音 乐作品 在贝多芬笔下 词与乐结合的作品并不算多 有歌剧 艺术歌曲等 本文以 庄严弥撒 作为研究 对象 以作品中的词乐关系为切入点 并引用李斯特对贝多芬不同境界的概括 从三个层面 1 词 乐 词 人 2 意 乐 词 大丈夫 3 道 乐 词 神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展开分析 从中了解作 曲家个人宗教观念和情感 以及探讨古典末期末词乐的复杂关系 关键字 贝多芬 庄严弥撒 绘词法 Word Painting 音乐象征手法 讲评 王丹丹 1 请解释目录的意思 2 所有的固定意思应用统一表达 3 请解释三层关系 论文题目仙梦幻境 陈银淑 爱丽丝漫游仙境 歌剧结构探究 11050201 姓名 陈涵卿 指导老师 梁晴 内容摘要 本文对陈银淑歌剧 爱丽丝漫游仙境 的结构做了探索 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入梦 探讨了歌剧从小说转化为脚本的过程和意义 对选题的时代性 现实意义以及最终脚本内 容的取舍进行了研究 第二部分 游梦 分析了歌剧结构特征 分别是 1 散点布局 2 平衡对称 3 中心 高点 4 线性渐进 5 异质同构 第三部分 出梦 阐释了歌剧的结构外化 通过梦影交叠 梦的呈现以 及梦的演绎从整体把握歌剧结构的作用 通过研究分析 笔者得出以下观点 陈银淑的歌剧 爱丽丝漫游仙境 既紧紧抓住传统的精髓 又敢于挑战 传统的形式 创造性地构筑了一种既展现外在轻盈感又具有内在紧密性的结构 为 21 世纪的歌剧发展道路点 亮了一盏启明灯 关键字 陈银淑 爱丽丝漫游仙境 结构分析 讲评 陈鸿铎 1 歌剧结构指的是什么 2 第二部分中 音乐结构分析与歌剧结构的区别与关系是什么 3 音乐结构与歌剧分析应有协调 4 结构手法是什么 应明确结构手法 思维手法的概念区别 5 总结是否有自相矛盾 可针对不同的对象来总结 6 文章结构与歌剧结构有点混淆 伍维曦 1 第 26 页的引用应有出版社和翻译 有些标注有书名 但无页码 某些说法有待斟酌 论文题目拒绝宣讲 并拒绝缄默 审美体验及其相关文字表达的方式与前提 11050219 姓名 谢莉 指导老师 杨燕迪 内容摘要 本文基于作者与 陈宏宽 教授共同合作的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研究 这一课题中关于作 品 101 的文本写作 引发了关于审美体验与其表达方式的相关问题 笔者认为审美体验是一种超越性结构 因而 审美体验的表达必须建立在一定前提之下 并且 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应涉及以上前提 经笔者分析 陈宏宽 教授在 101 文本中的表述可被视为审美体验的一种表达方式 尽管笔者是由 审美体验的表达方式 切入该研究范围的 但本文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总结出一套成体系的表达方式 而在于借此强调审美体验表 达的前提 关键字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的表达方式 贝多芬作品 101 陈宏宽 悟性 讲评 韩锺恩 你陈述的内容相当丰富 我主要针对你的修改稿提三个问题 1 请回答音乐审美体验能否表达 如何表达 之所以表达 2 如何解决音乐审美体验的不定性要去确定的问题 3 音乐理解与音乐审美经验的表达的区别是什么 答问题一 这些问题涉及的面很广也很复杂 我觉得还是围绕我的论文来回答这些问题 首先 我认为音乐 审美体验是可以表达的 但要换一个说法 并不是去表达审美体验 而是基于审美体验的表达 至于如何表 达 我认为文字是一种方式 做音乐也是一种方式 当然绘画 写诗也是一种方式 之所以表达的问题 我 的文章主要是针对陈宏宽老师一个人的情况 就他的情况而言 文字表达不是必须的 但就教师的身分而言 却是必要的 答问题二 我认为审美体验是无法被确定的 也是不需要被确定的 我在文章最后表达了我对目前有关审美 体验的研究方法的质疑 但是目前我还没有想出解决的方案 答问题三 我个人的感觉是 音乐理解是意识层面的 审美体验的表达是无意识层面的 我们在听音乐的时 候一般不会想到有审美体验产生 但我们却重视我们是否理解音乐了 我不否认这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但我并不赞同将审美体验划归到音乐理解的初级层面 我更加倾向于认为审美体验是 理解 的最高境界 论文题目我这样看戏 客位视角中的中国戏曲 基于昆曲 牡丹亭 的分析 11050220 姓名 徐璐凡 指导老师 刘红 内容摘要 机缘巧合让我对原本不太了解的中国戏曲产生了兴趣 基于对西方歌剧 戏剧的经验和进行比 较研究的初衷 我选择采用 客位 的立场来考察中国戏曲 旨在将我对中国戏曲的理解纳入比较的网络中 来考察 本文的立足点在于将我作为 经验主体 重点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什么让我产生戏曲与西方歌剧 具有可比性的体验 及 什么让我觉得戏曲与西方戏剧 歌剧体裁似像非像 为了强调 经验主体 认识戏曲的过程 在写作顺序上忠实地遵照了我体认的动态过程 本文个案分析的对象为昆曲 牡丹亭 文 中将依照我对之体认印象的先后顺序 对 牡丹亭 的唱腔 人物以及情节依次做出 我 的解读 关键字 戏曲 歌剧 戏剧 客位 昆曲 牡丹亭 讲评 张玄 主要有一个问题想与你交流 你文章的一开始使用了西方歌剧的视角来看戏 为何又在第二部分中突 然借用了中国戏曲的行当理论 答 我并非主观上借用行当理论 而是立足于我的经验对戏曲舞台人物的表达特质进行理解 事实上 我分 析的语言并没有去使用行当理论的术语 但我非常高兴我的解读与行当理论具有相通之处 张玄 你看的是 牡丹亭 似乎主要是基于 纳书楹曲谱 但是事实上各个版本的 牡丹亭 之间有很大 的差异 所以最好能有更加明确的交代 你主要是基于自己看戏的体验写作了本篇文章 我觉得跟随自己的 感觉写文章非常好 但是你能否在最后跳出自己的经验再总结一下呢 论文题目广播媒介在音乐传播中的生存与价值 以上海音乐广播为例 11050217 姓名 吴嵩阳 指导老师 洛秦 内容摘要 笔者试图挖掘音乐与广播媒体结合间的多层意义 并通过对上海音乐广播频率现状的考察 对 其媒介对象 存在状态 发展空间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与展望 希望在对当下上海音乐广播媒体做尽可能全 面观察的同时 梳理他近些年的发展与改变 关注到各种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作为上海城市音乐语 言的一种 它反映了时代大背景之下 上海这个城市赋予广播的独特性格 而通过对上海群众对于这种媒介 的认识与接受程度 则从另一面反映了这种音乐形式给市民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关键字 上海音乐广播 现状 转变发展 讲评 邹彦 1848 年的第一份演奏肖邦的录音时间有待查证 因为留声机发明时间在那之后 文章在对国内外所相关的研究成果交代时 没有列出详细所查阅的文献及书籍 请回答你文章最初的初衷 即现在还有谁在收听音乐广播 他们为何而听 答 笔者先是发现身边越来越少的人收听收听音乐广播 广播的存在的意义逐渐被削弱 但是在调查过程当 中发现 现在收听音乐广播的大多为出租车司机 学生 上班族 出租车司机选择收听主要来源于 陪伴 缓解工作枯燥与压力 学生大多由于喜爱流行音乐而选择收听流行音乐频率 上班族在上下班过程中选择音 乐频率来调节生活节奏 由于广播收听的便捷而拥有相当一部分的固定受众 论文题目多元景观下的超级女声 11050221 姓名 薛玮 指导老师 洛秦 内容摘要 近年来 由湖南卫视所推出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 超级女生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超 级女声 节目已由此上升为一种 超女 现象 我们可以发现 超女 现象是在现实社会中多重媒介的共同 作用下所产生的 其中包括我国大陆电视媒体的体制特征 多重的社会背景 大众审美需求 商业化运作等 诸多因素 本文借用了大众文化研究中全球文化经济的景观体系作为框架 即传媒景观 经济景观 人群景 观 试图通过对 超级女声 这一音乐事象的探究 来看这种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赖以发生的因果关系以及三 种景观所代表的传媒手段 商业运作与大众审美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的 关键字 超级女声 传媒景观 经济景观 人群景观 论文题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论通过承办世博会推动上海城市音乐文化事业发展 11050222 姓名 俞佳 指导老师 钱亦平 内容摘要 从 1851 年开始的首届伦敦世界博览会至今 世博会已走过 150 多年的历史 自那时起 音乐 便结伴于这一大型的交流活动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是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这既反映了上海的创 新精神 也展示了上海 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 的城市精神 举办世博会的最大文化价值在于借助世博品牌 效应 将上海建设成世界级的文化交流中心 演艺中心 教育中心以及传媒中心 以此为动力 上海的城市 音乐文化事业将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文化格局 本文试图探讨如何通过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如何通过世博效应 推动上海城市音乐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并以世博文化中心等一系列艺术场馆为载体 提升上海文化品牌 这对于进一步培育上海精神 体现中国特色 上海特色的文化艺术精髓 都有着深远及重要意义 关键字 世博会主题 艺术世博 城市精神 讲评 梁晴 你让人的感觉先是句号 再是顿号 再是逗号 圆梦的梦和逐梦的梦是一个梦吗 文字的结构本身让人太快地感觉到句号 答 第一个圆梦 100 年之前中国 就有这个愿望 愿望达成 第二个则是在过程当中 逐梦 梁晴 别人的梦和我们的梦 是否能大刀阔斧地直入主题 之前有太多别人的梦 无关就去掉 议论少了一点 正标题个人不太喜欢重复 世博让上海音乐生活更美好 文献上 世博会的政治学 这本书很好 与论文有关 华东师范大学一个社会学专家 有世博会的文章 也比较好 有关世博会的只是列了一些数据 所以觉得不太满足 你不具体 你要写这一类文章 你的文献应该是最现实的报纸以及杂志 应该收集到 带来什么样的演出 但你只是提到了数据 评述的东西弱了一点 钱亦平 一定要穷尽材料 论文题目远古至西周早期钟形乐器形制特征研究 11050223 姓名 俞俊吉 指导老师 戴微 内容摘要 本文基于相关的中国音乐考古学研究成果 结合大量出土钟形乐器的图像 数据资料 试图从 远古至西周早期钟形乐器的不同类型 历史沿革 地域分布 形制特征等方面 通过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 钟形乐器作历时和跨域的纵横梳理 釐清此类乐器在其早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的形制特征 关键字 钟形乐器 铃 庸 铙 镛 鎛 甬钟 讲评 刘红 有几个问题想探讨一下 很高兴你选择了一个考古方面的文章 1 你在这篇文章写作方法方面 考古资 料方面与史籍方面 你在写作上通过什么途径去甄别这两种方式 2 你如何去处理转述你自己的考究的关系 第二页最后一段 有了一个带判断性的文字 考古 我很困惑 这种判定是你自己的考究分析 还是参 考别人的呢 转述和自己的表述之间没有一个很清晰地交代 答 一半是自己的 一半是别人的 刘红 第九页 经过笔者对收集资料的 用你的这个方法 有资料的排比 根据你的思路 列举出来 这样就很清楚 别人的就是别人的 属于你自己的也不要吃亏 另外还有后续研究出现 很期待 P7 根据 我制作的表格 你的表格不能表明什么 而迄今为止考古资料是可以说明问题的 这两个是不在同一个 水平线上可以引出的资料 我看到的就是这些问题 论文题目德沃夏克的音乐会序曲 11050224 姓名 张胜兰 指导老师 钱亦平 内容摘要 德沃夏克是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为一身的捷克民族主义作曲家 他的作品涉 及广泛 民族性强烈 作为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作曲家之一 以德沃夏克的序曲体裁作品为研究对象所作出的结 构研究相较于德沃夏克其他作品而言要少见 本文立足于对德沃夏克四部序曲的题材和音乐主题的研究 希望 可以补充和完善在对德沃夏克作品研究中所出现的不平衡现象 对这些体现民族历史文化的作品在序曲体裁 发展中给予一定的客观历史地位 进一步促进人们对其序曲作品的鉴赏能力 并为专业工作者进行更深层的研究 提供佐助 关键字 德沃夏克 胡斯教派 在大自然中 狂欢节 奥赛罗 讲评 陈鸿铎 其实在各个作曲家身上都有体现 这种不平衡导致我们可能有发现新大陆的可能 你能否总结艺术 特色 你讲到的感觉不满足 P19 如果作为特色的话 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里面都有 包括民族题材的内容 别的作曲家也会有 你对于序曲的结构应该扩展 扩展出来可能会形成你的特色 最好能抓住重点 孙国忠 你的古典主义是一个特定含义的 我们不这么讲德沃夏克具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德沃夏克是典 型的浪漫主义 我觉得还是有进步的 钱仁康先生也做过很好的文章 以后如果还有兴趣的话 沿着序曲和 交响诗这个方向还可以深入下去 我自己也在考虑 有些为什么叫交响诗 为什么叫序曲 你可以继续深挖 看看 梁晴 第 10 页的图释 文章有呈示部和展开部 而你的图释写的是第一部分 我把它跟那个顶部的题材做了一个比较 论文题目文化断层后的继续探索 探析王西麟 第五交响曲 的价值 11050225 姓名 周河清 指导老师 韩锺恩 内容摘要 本文以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创作轨迹作为线索 以王西麟 第五交响曲 作为研究对象 试图探 索在经历 文革 时期的 中国音乐 探索之路中断 又面对改革开放的种种巨大变化后 王西麟如何继续 探索的 通过对 第五交响曲 的分析和评价 试图证明这一探索是如何具体体现在体现在 第五交响曲 中的 并试图进一步探求这种探索对当代中国作曲家的启示和对当下的意义 关键字 中国作曲家 当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