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浙江_第1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浙江_第2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浙江_第3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浙江_第4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浙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一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浙江省电力公司 2010 年 1 月 8 日发布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目 次 1 1 范围范围 1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2 3 3 1 1 无无线线采采集集器器 2 3 3 2 2 手手持持设设备备 H HA AN ND D H HE EL LD D U UN NI IT T 2 4 4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2 4 4 1 1 环环境境条条件件 2 4 1 1 参比温度及参比湿度 2 4 1 2 温湿度范围 2 4 1 3 大气压力 3 4 4 2 2 机机械械影影响响 3 4 4 3 3 工工作作电电源源 3 4 3 1 工作电源 3 4 3 2 额定值及允许偏差 3 4 3 3 功率消耗 3 4 3 4 失电数据和时钟保持 3 4 3 5 抗接地故障能力 3 4 4 4 4 结结构构 3 4 4 5 5 绝绝缘缘性性能能要要求求 4 4 5 1 绝缘电阻 4 4 5 2 绝缘强度 4 4 5 3 冲击电压 4 4 4 6 6 温温升升 4 4 4 7 7 数数据据传传输输信信道道 5 4 7 1 安全防护 5 4 7 2 通用介质 5 4 7 3 数据传输误码率 5 4 7 4 通信协议 5 4 4 8 8 功功能能要要求求 5 4 8 1 功能配置 5 4 8 2 采集器功能要求 6 4 8 3 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9 4 8 4 接线端子 9 4 8 5 天线 10 4 8 6 接线端子 10 4 8 7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0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4 8 8 加封印 10 4 8 9 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10 4 4 9 9 采采集集数数据据可可靠靠性性 11 4 9 1 采集数据准确度 11 4 9 2 数据采集成功率 11 4 4 1 10 0 电电磁磁兼兼容容性性要要求求 11 4 4 1 11 1 连连续续通通电电稳稳定定性性 11 4 4 1 12 2 可可靠靠性性指指标标 11 4 4 1 13 3 包包装装要要求求 11 5 5 型式要求型式要求 12 5 5 1 1 采采集集器器分分类类和和类类型型标标识识代代码码 12 5 1 1 分类 12 5 1 2 建议选用类型 12 5 5 2 2 外外形形结结构构 12 5 2 1 采集器外形 12 5 2 2 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13 5 2 3 接线端子 13 5 2 4 接线图和标识 13 5 2 5 加封印 13 5 2 6 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13 5 2 7 接地端子 13 5 2 8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3 5 2 9 时钟电池 14 5 2 10 采集器内器件 14 5 2 11 天线 14 5 2 12 外形及安装尺寸 14 5 5 3 3 通通信信接接口口 14 5 5 4 4 材材料料及及工工艺艺要要求求 14 5 4 1 线路板及元器件 14 5 4 2 采集器底座 15 5 4 3 采集器上盖 15 5 4 4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15 5 4 5 封印 表壳螺丝及封印螺丝 15 5 4 6 端子盖 16 5 4 7 翻盖 16 5 5 5 5 标标志志标标识识 16 5 5 1 产品标志 16 5 5 2 包装标志和标识 16 5 5 3 接线端子标识 16 5 5 4 通信模块标识 17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1 1 1 范围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线采集器的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及要求 检验规则和质量管理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电力用户用电采集系统建设中无线采集器设备的制造 检验 使用和验收 2 2 规范性引规范性引用文用文件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然而 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T 4208 2008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 GB T 15464 1995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T 17215 211 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 通用要求 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 11 部分 测量设备 GB T 17215 321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 21 部分 静止式有功电能表 1 级和 2 级 GB T 17215 322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 22 部分 静止式有功电能表 0 2s 级和 0 5s 级 GB T 17215 323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 21 部分 静止式无功电能表 2 级和 3 级 GB T 5169 11 200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 11 部分 灼热丝 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 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 T 16935 1 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 1 部分 原理 要求和试验 GB T 17441 1998 交流电度表符号 GB Z 21192 2007 电能表外形和安装尺寸 GB T 2829 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DL T 533 2007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DL T 614 多功能电能表 DL 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 T 698 1 2009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 1 部分 总则 Q GDW129 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 GDW130 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Q GDW 373 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功能规范 Q GDW 374 2 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第二部分 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 Q GDW 374 3 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 第三部分 通信单元技术规范 Q GDW 375 2 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第二部分 集中器型式规范 Q GDW 375 3 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 第三部分 采集器型式规范 Q GDW 376 1 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一部分 主站与采集器通信协议 Q GDW 376 2 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二部分 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 协议 Q GDW 379 3 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 第三部分 集中抄表终端检验技 术规范 Q GDW 205 2008 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2 3 3 术语和定术语和定义义 除下述定义外 Q GDW 373 2009 其它部分定义均适用本部分 3 3 1 1 无无线线采采集集器器 无线采集器是用于采集多个电能表电能信息 并可通过 GPRS CDMA 等公网无线通信方式与主站 直接交换数据的设备 以下简称为采集器 采集器抄收和暂存电能表数据 并根据主站的命令将储存 的数据上传给主站 3 3 2 2 手手持持设设备备 h ha an nd d h he el ld d u un ni it t 手持设备 或称手持抄表终端 是指能够近距离直接与单台电能表 采集器及计算机设备进行数 据交换的设备 4 4 技术要技术要求求 4 4 1 1 环环境境条条件件 4 1 14 1 1 参比温度及参比湿度参比温度及参比湿度 参比温度为 23 C 参比湿度为 40 60 4 1 24 1 2 温湿度范围温湿度范围 采集器设备正常运行的气候环境条件见表 1 表 1 气候环境条件分类 空 气 温 度湿 度 场所类型级别 范 围 最大变化率 a h 相对湿度 b 最大绝对湿度 g m3 C1 5 450 55 95 遮 蔽 C2 25 550 5 29 户 外C3 40 701 10 100 35 协议特定CX a 温度变化率取 5 min 时间内平均值 b 相对湿度包括凝露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3 4 1 34 1 3 大气压力大气压力 63 0kPa 108 0kPa 海拔 4000m 及以下 特殊要求除外 4 4 2 2 机机械械影影响响 采集器设备应能承受正常运行及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而不造成失效和损坏 机械振 动强度要求 频率范围 10Hz 150Hz 位移幅值 0 075mm 频率 60Hz 加速度幅值 10m s2 频率 60Hz 4 4 3 3 工工作作电电源源 4 3 14 3 1 工作电源工作电源 采集器应使用交流单相供电 4 3 24 3 2 额定值及允许偏差额定值及允许偏差 工作电源额定电压 220V 允许偏差 20 20 频率 50Hz 允许偏差 6 2 4 3 34 3 3 功率消耗功率消耗 在非通信状态下 采集器消耗的视在功率应不大于 5VA 有功功率应不大于 3W 4 3 44 3 4 失电数据和时钟保持失电数据和时钟保持 采集器供电电源中断后 应有措施至少保持数据一个月 电源恢复时 保存数据不丢失 内部时 钟正常运行 采集器所使用的电池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 断电后可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 不少于 5 年 电池电压不足时 采集器应自动报警 报警时报警指示灯闪烁 4 3 54 3 5 抗接地故障能力抗接地故障能力 采集器的电源由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三相四线配电网供电时 在接地故障及相 对地产生 10 过电压的情况下 没有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将会达到 1 9 倍的标称电压 在此情况下 采集器不应出现损坏 供电恢复正常后 采集器应正常工作 保存数据应无改变 4 4 4 4 结结构构 采集器的结构应符合附件 A 结构要求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4 4 4 5 5 绝绝缘缘性性能能要要求求 4 5 14 5 1 绝缘电阻绝缘电阻 采集器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如表 2 所示 表 2 绝 缘 电 阻 绝缘电阻 M 额定绝缘电压 V 正常条件湿热条件 测试电压 V U 60 10 2 250 60 U 250 10 2 500 U 250 10 2 1000 注 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采用 U 250V 的要求 4 5 24 5 2 绝缘强度绝缘强度 电源回路对地和电气隔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如表 3 中规定的 50Hz 的交流电压 历时 1min 的绝 缘强度试验 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 闪络现象 泄漏电流应不大于 5mA 表 3 试 验 电 压单位 V 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 U 60 500125 U 2502000 60 U 1251500250 U 4002500 4 5 34 5 3 冲击电压冲击电压 电源回路对地和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应耐受如表 4 中规定的冲击电压峰值 正负极性各 5 次 试验时应无破坏性放电 击穿跳火 闪络或绝缘击穿 现象 表 4 冲击电压峰值单位 V 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试验电压有效值 U 60 2000125 U 2505000 60 U 1255000250 U 4006000 注 RS 485 接口与电源回路间试验电压不低于 4000V 4 4 6 6 温温升升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 电路和绝缘体不应达到可能影响采集器正常工作的温度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5 采集器电源回路加载 1 15 倍额定电压 外表面的温升在环境温度为 40 时应不超过 25K 4 4 7 7 数数据据传传输输信信道道 4 7 14 7 1 安全防护安全防护 采集器参数的本地设置需要按下采集器内的编程按钮 对于来自非主站地址的命令请求采集器应拒绝 4 7 24 7 2 通用介质通用介质 通信介质采用 GPRS CDMA 及 SMS 信道 4 7 34 7 3 数据传输误码率数据传输误码率 无线公网通信信道的数据传输误码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7 44 7 4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 采集器与主站的通信协议应符合 Q GDW 376 1 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 一部分 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 采集器可支持 TCP 与 UDP 两种通信方式 采集器与电能表的通信协议应符合 DL T 645 1997 DL T 645 2007 及浙江省电能表通信协议 浙 规 采集器应支持几种规约的自动识别和通讯速率的自动识别 通讯速率为 1200bps 或 2400bps 4 4 8 8 功功能能要要求求 4 8 14 8 1 功能配置功能配置 采集器的功能配置见表 5 表 5 采集器的功能配置 采集器 序号项 目 必备选配 1数据采集电能表数据采集 实时和当前数据 历史日数据 历史月数据 2 数据管理 和存储 电能表运行状况监测 3参数设置时钟召测和对时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6 序号项 目 采集器 必备选配 采集器参数 抄表参数 和查询 其他参数 限值 预付费 等 重要事件记录 4事件记录 一般事件记录 与主站通信 5数据传输 数据转发 通信转换 运行状态指示 本地维护接口 红外接口 6本地功能 本地扩展接口 自检自恢复 采集器初始化 软件远程下载 7采集器维护 断点续传 4 8 24 8 2 采集器功能要采集器功能要求求 4 8 2 14 8 2 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 4 8 2 1 14 8 2 1 1 采集数据类型采集数据类型 采集器采集各电能表的实时电能示值 日零点冻结电能示值 抄表日零点冻结电能示值 电能数 据保存时应带有时标 采集器采集的实时或当前数据内容见表 6 表 6 实时和当前数据 序号数 据 项数 据 源 1当前正向有功电能示值 总 各费率 电能表 2当前反向有功电能示值 总 各费率 电能表 3当前电流电能表 4当前电压电能表 5采集器日历时钟采集器 6采集器参数状态采集器 7采集器上行通信状态采集器 8采集器事件计数器当前值采集器 9采集器事件标志状态采集器 10采集器与主站当日 月通信流量采集器 11采集器集中抄表状态信息采集器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7 序号数 据 项数 据 源 12电能表日历时钟 选配 电能表 13电能表运行状态字及其变位标志 选配 电能表 14电能表远程控制状态及记录 选配 电能表 15电能表远程控制操作次数及时间 选配 电能表 16电能表参数修改次数及时间 选配 电能表 17电能表预付费信息 选配 电能表 4 4 8 8 2 2 1 1 2 2 采集方式采集方式 采集器可用下列方式采集电能表的数据 a 实时采集 采集器直接采集指定电能表的相应数据项 b 定时自动采集 采集器应能按主站设置的采集周期自动采集电能表数据 c 自动补抄 采集器对在规定时间内未抄读到数据的电能表应有自动补抄功能 补抄失败时 生成事件记录 并向主站报告 4 8 2 24 8 2 2 数据管理和存储数据管理和存储 4 8 2 2 14 8 2 2 1 存储数据类型存储数据类型 采集器应能按要求对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如日冻结数据 抄表日冻结数据 曲线数据 历史 月数据等 曲线冻结数据密度由主站设置 最小冻结时间间隔为 1h 采集数据内容见表 7 和表 8 表 7 历 史 日 数 据 序号数 据 项数 据 源 1日正向有功电能示值 总 各费率 电能表 2日反向有功电能示值 总 各费率 电能表 3采集器日供电时间 日复位累计次数采集器 4采集器与主站日通信流量采集器 5抄表日正向有功电能示值 总 各费率 电能表 6正向有功总电能示值曲线电能表 7反向有功总电能示值曲线电能表 8电压曲线电能表 9电流曲线电能表 表 8 历 史 月 数 据 序号数据项数据源 1月正向有功电能示值 总 各费率 电能表 2月反向有功电能示值 总 各费率 电能表 3采集器月供电时间 月复位累计次数采集器 4采集器与主站月通信流量采集器 4 8 2 2 24 8 2 2 2 存储要求存储要求 采集器存储容量应满足本技术条件的所有功能要求并且不得低于 8M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8 采集器应能分类存储下列数据 每个电能表的 31 个日零点 次日零点 冻结电能数据 12 个月末 零点 每月 1 日零点 冻结电能数据 所有用户 10 天的 24 个整点电能数据 4 8 2 2 34 8 2 2 3 电能表运行状况监测 选配 电能表运行状况监测 选配 采集器监视电能表运行状况 电能表发生参数变更 时钟超差或电能表故障等状况时 按事件记 录要求记录发生时间和异常数据 4 4 8 8 2 2 3 3 参数设置和查询功能参数设置和查询功能 4 8 2 3 14 8 2 3 1 时钟召测和对时功能时钟召测和对时功能 采集器应有计时单元 计时单元的日计时误差 1s d 采集器可接收主站或本地手持设备的时钟 召测和对时命令 采集器应能通过本地信道对电能表进行广播对时 4 8 2 3 24 8 2 3 2 采集器参数设置和查询采集器参数设置和查询 可主站远程或手持设备本地设置和查询下列参数 采集器档案 采集器通信参数 如主站通讯地址 包括主通道和备用通道 通信协议 IP 地址等 4 8 2 3 34 8 2 3 3 抄表参数抄表参数 可远程或本地设置和查询抄表方案 如采集周期 抄表时间 采集数据项等 4 8 2 44 8 2 4 事件记录事件记录 采集器应能根据设置的事件属性 将事件按重要事件和一般事件分类记录 事件包括采集器参数 变更 抄表失败 采集器停 上电 电能表时钟超差等 记录的主要事件见表 9 采集器应主动向主站发送告警信息 采集器应能保存最近 500 条事件记录 表 9 事 件 记 录 序号数 据 项数 据 源 1数据初始化和版本变更记录采集器 2参数丢失记录采集器 3参数变更记录采集器 4电能表参数变更 选配 采集器 5电能表时间超差 选配 采集器 6电能表故障信息 选配 采集器 7采集器停 上电事件采集器 8采集器故障记录采集器 9电能表示度下降 选配 采集器 10电能量超差 选配 采集器 11电能表飞走 选配 采集器 12电能表停走 选配 采集器 13485 抄表失败采集器 14采集器与主站通信流量超门限采集器 15电表运行状态字变位 选配 采集器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9 4 8 2 54 8 2 5 本地功能本地功能 4 8 2 5 14 8 2 5 1 本地状态指示本地状态指示 应有电源 工作状态 通信状态等指示 4 8 2 5 24 8 2 5 2 本地维护接口本地维护接口 提供本地维护接口 支持手持设备设置参数和现场抄读电能量数据 并有权限和密码管理等安全 措施 防止非授权人员操作 4 8 2 5 34 8 2 5 3 本地扩展接口 选配 本地扩展接口 选配 提供本地通信接口 可抄读采集器内采集数据 4 8 2 5 4 本地信息触发功能 通过长按采集器编程键 2 秒以上或通过红外接口向采集器发送特定命令帧 具体命令帧参见通讯 规约中的规定 采集器可向主站发送特定信息 具体信息内容与格式参见通讯规约中的规定 4 8 2 64 8 2 6 采集器维护采集器维护 4 8 2 6 14 8 2 6 1 自检和异常记录自检和异常记录 采集器可自动进行自检 发现设备 包括通信 异常应有事件记录和告警功能 4 8 2 6 24 8 2 6 2 初始化初始化 采集器接收到主站下发的初始化命令后 分别对硬件 参数区 数据区进行初始化 参数区置为 缺省值 数据区清零 4 8 2 6 34 8 2 6 3 远程软件升级远程软件升级 采集器支持主站对采集器进行远程在线软件下载升级 并支持断点续传方式 但不支持短信通信 升级 4 8 34 8 3 外壳及其防护性能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4 8 3 14 8 3 1 机械强度机械强度 采集器的机箱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 外物撞击造成的变形应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4 8 3 24 8 3 2 阻燃性能阻燃性能 非金属外壳应符合 GB T 5169 11 的阻燃要求 4 8 3 34 8 3 3 外壳防护性能外壳防护性能 采集器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 GB T 4208 规定的 IP51 级要求 即防尘和防滴水 4 8 44 8 4 接线端子接线端子 4 8 4 14 8 4 1 一般要求一般要求 采集器对外的连接线应经过接线端子 接线端子及其绝缘部件可以组成端子排 强电端子和弱电 端子分开排列 具备有效的绝缘隔离 电流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 4 6mm2的引出线配合 其它 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 1 5 2 5mm2的引出线配合 4 8 4 24 8 4 2 绝缘强度绝缘强度 端子排的绝缘强度应符合本部分 4 5 2 的要求 4 8 4 3 阻燃性能 非金属外壳及端子排的阻燃性能应符合 GB T 5169 11 的阻燃要求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10 4 8 54 8 5 天线天线 采用无线信道时 应保证在不打开采集器封印的情况下无法使天线由采集器上拔出或拆下 4 8 64 8 6 接线端子接线端子 金属的外壳和端子盖板以及采集器正常工作中可能被接触的金属部分 应连接到独立的保护接地 端子上 接地端子应有清楚的接地符号 接地端子的截面积应不小于 20mm2 4 8 74 8 7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裸露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对其它带电部分之间 以及出线端子螺钉对金属盖板之间应具有表 10 规定 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对于工作在海拔高度 2000m 以上的采集器的电气间隙应按 GB T 16935 1 的规定进行修正 表 10 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电压 V 电气间隙 mm 爬电距离 mm U 25 11 5 25 U 6022 60 U 25034 250 U 38045 4 8 84 8 8 加封印加封印 采集器应能加封印 门应能加封印 机架式采集器无门且小机箱为可抽出结构的 小机箱应能加封印 不拆除所加封印 小机箱 应无法抽出 4 8 94 8 9 金属部分的防腐蚀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受到腐蚀或能生锈的金属部分 应有防锈 防腐的涂层或镀层 4 4 9 9 采采集集数数据据可可靠靠性性 4 9 14 9 1 采集数据准确度采集数据准确度 采集器直接采集电能表的数据时 采集器采集的电能表累计电能量读数 E 应与电能表示值 E0一致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11 4 9 24 9 2 数据采集成功率数据采集成功率 采集器和一定数量的电能表组成一个数据采集网络 在试验条件下以 0 5h 的采集周期自动定时采 集各电能表数据 运行时间 7d 统计采集器采集电能表数据的成功率应大于 99 4 4 1 10 0 电电磁磁兼兼容容性性 要要求求 采集器应能承受传导的和辐射的电磁骚扰以及静电放电的影响 设备无损坏 并能正常工作 电磁兼容试验项目包括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工频磁场抗扰度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射频 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静电放电抗扰度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浪涌抗 扰度 试验具体要求见 Q GDW 379 3 2009 相关条款规定 试验等级和要求见表 11 表 11 电磁兼容试验的主要参数 试验项目等级试 验 值试 验 回 路 工频磁场抗扰度400A m整机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3 4 10V m 80MHz 1000MHz 30V m 1 4GHz 2GHz 整机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310V 非调制 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 静电放电抗扰度48kV 直接和间接外壳 1 0kV 耦合 通信线脉冲信号输入线 31 0kV状态信号输入回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44 0kV电源回路 21 0kV 共模 状态信号输入回路 RS 485 接口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4 2 5kV 共模 1 25kV 差模 电源回路 21 0kV 共模 状态信号输入回路 浪涌抗扰度 4 4 0kV 共模 2 0kV 差模 电源回路 4 4 1 11 1 连连续续通通电电稳稳定定性性 采集器在正常工作状态连续通电 72h 在 72h 期间每 8h 进行抽测 其功能和性能应满足相关要求 4 4 1 12 2 可可靠靠性性指指标标 采集器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TBF 不低于 7 6 104h 4 4 1 13 3 包包装装要要求求 应符合 GB T 15464 1995 可靠包装要求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12 5 5 型式要求型式要求 本部分明确并统一了浙江省电力公司无线采集器的型式要求 包括采集器类型 气候环境条件 外形结构 通信接口 材料及工艺要求 标志标识等 本部分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采集器的制造 检验 使用和验收 5 5 1 1 采采集集器器 分分类类和和类类型型标标识识代代码码 5 1 15 1 1 分类分类 采集器类型标识代码分类见表 12 表 12 采集器类型标识代码分类说明 DCXX2X XXXX 采集器分类上行通信信道I O 配置 下行通信信道温度级别产品代号 DC 低压采集器 W 230MHz 专网 G 无线 G 网 C 无线 C 网 J 微功率无线 Z 电力线载波 L 有线网络 P 公共交换电话网 T 其它 下行通信信道 J 微功率无线 Z 电力线载波 L 有线网络 1 9 1 9 路电 能表接口 A W 10 32 路电能表接口 1 C1 2 C2 3 C3 4 CX 由不大于 8 位 的英文字母和数 字组成 英文字 母可由生产企业 名称拼音简称表 示 数字代表产 品设计序号 5 1 25 1 2 建议选用类型建议选用类型 采集器类型标识代码为 DCXXXX XXXX 上行通信信道可选用 GPRS 公网 下行信道可选用 RS485 总线 可接入 1 32 路电能表 温度选 用 C2 或 C3 级 5 5 2 2 外外形形结结构构 5 2 15 2 1 采集器外形采集器外形 同一类型的采集器外形结构在外形尺寸 安装尺寸 接线端子 通信接口 铭牌 标志标识上应 达到统一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13 5 2 25 2 2 外壳及其防护性能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5 2 2 15 2 2 1 机械强度机械强度 采集器的机箱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 外物撞击造成的变形不应影响其正常工作 5 2 2 25 2 2 2 阻燃性能阻燃性能 非金属外壳应符合 GB T 5169 11 的阻燃要求 5 2 2 35 2 2 3 外壳防护性能外壳防护性能 采集器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 GB T 4208 规定的 IP51 级要求 即防尘和防滴水 5 2 35 2 3 接线端子接线端子 采集器对外的连接线应经过接线端子 接线端子及其绝缘部件可以组成端子排 强电端子和 弱电端子分开排列 具备有效的绝缘隔离 电压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 1 5 2 5mm2的引 出线配合 其它弱电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 0 5 1 5mm2的引出线配合 端子排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本部分 5 2 8 的要求 端子排的阻燃性能应符合 GB T 5169 11 的阻燃要求 5 2 45 2 4 接线图和标识接线图和标识 采集器应在端子盖内侧刻印接线端子 辅助接线端子等接线图 接线图清晰 永久不脱落 5 2 55 2 5 加封印加封印 采集器外壳 翻盖 端子座应能加封印 5 2 65 2 6 金属部分的防腐蚀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受到腐蚀或能生锈的金属部分 应有防锈 防腐的涂层或镀层 5 2 75 2 7 接地端子接地端子 金属的外壳和端子盖板以及采集器正常工作中可能被接触的金属部分 应连接到独立的保护接地 端子上 接地端子应有清楚的接地符号 接地端子的截面积应不小于 20mm2 非金属外壳的采集器如果需要接地 接地端子应能与 4mm2导线良好配合接触 5 2 85 2 8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裸露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对其它带电部分之间 以及出线端子螺钉对金属盖板之间应具有表 13 规定 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对于工作在海拔高度 2000m 以上的采集器的电气间隙应按 GB T 16935 1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14 的规定进行修正 表 13 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电压 V 电气间隙 mm 爬电距离 mm U 25 11 5 25 U 6022 60 U 25034 250 U 38045 5 2 95 2 9 时钟电池时钟电池 采集器所使用的电池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 断电后可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 5 年 电池电压不足时 采集器应自动报警 报警时报警灯闪烁 5 2 105 2 10 采集器内器件采集器内器件 采集器内所有器件均能防锈蚀 防氧化 内部连接线路采用焊接方式或插接方式 如采用插接方 式时应紧固 牢靠 端子座电流接线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 5 2 115 2 11 天线天线 采用无线信道时 应保证在不打开采集器封印的情况下无法使天线由采集器上拔出或拆下 5 2 125 2 12 外形及安装尺寸外形及安装尺寸 采集器外形尺寸为 160mm 112mm 71mm 外形及安装尺寸详见附录 A 5 5 3 3 通通信信接接口口 采集器通信接口应采用标准化设计 结构见本部分附录 A 采集器与主站数据传输通道采用无线公网 GSM GPRS CDMA 等 采集器本地抄表接口具备一路 RS485 采集器具备一路调制式红外接口作为本地查询与设置端口 默认通信速率为 1200bps 5 5 4 4 材材料料及及工工艺艺要要求求 5 4 15 4 1 线路板及元器件线路板及元器件 线路板须用耐氧化 耐腐蚀的 A 级双面敷铜环氧树脂板 并具有采集器生产厂家的标识 线路板表面应清洗干净 不得有明显的污渍和焊迹 并经绝缘 防腐处理 采集器内所有元器件均能防锈蚀 防氧化 紧固点牢靠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15 电子元器件 除电源器件外 宜使用贴片元件 使用表面贴装工艺生产 线路板焊接采用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艺 采集器内部端钮螺钉 引线之间以及线路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隙和安全距离 电源变压器等较重的器件不宜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 确有必要直接焊接的 应具有相应措施 保证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正常使用 5 4 25 4 2 采集器底座采集器底座 采用嵌入式或延伸型底座 底座应使用绝缘 阻燃 抗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 底座应耐腐蚀 抗老化 有足够的硬度 上紧螺丝后不应有变形现象 采用嵌入式挂钩 5 4 35 4 3 采集器上盖采集器上盖 上盖应使用绝缘 阻燃 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 上盖应耐腐蚀 抗老化 有足够的硬度 上紧螺丝后 不应有变形现象 上盖的透明窗口 包括整个上盖为全透明的 应采用透明度好 防紫外线的聚碳酸酯 PC 材料 不应使用再生料 透明窗口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 上盖上按钮的材料和颜色应与表盖颜色一致 5 4 45 4 4 端子座及接线端子端子座及接线端子 端子座应使用绝缘 阻燃 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 要求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电压端子应组装在端子座中 端子应采用 H59 铜或更好的材料钝化 镀铬或镀镍制成 端子座接线端钮的孔径应能容纳至少 18mm 长去掉绝缘的导线 和螺钉的配合应能确保牢固 固定最小 2 5mm2的导线 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和持久的接触 以免松动和过度发热 在加封 后应不能触及接线端子 端子座的表内端子部分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 电压端子螺丝应使用防锈且导电性能好的一字 十字通用型螺丝 辅助端子的接线柱在受到向内的 10N 的接线压力时 接线柱不内缩 采集器端子座与采集器底座之间应有密封垫带 密封良好 端子座内接线端子号应刻印 不磨损 5 4 55 4 5 封印 表壳螺丝及封印螺丝封印 表壳螺丝及封印螺丝 采集器外壳螺丝及封印螺丝应采用 HPb59 1 铜或铁钝化 镀锌 镀铬或镀镍制成的十字 一 字通用螺丝 采集器外壳和封印螺丝应采用防锈材料 除接线端子盖的装表封印外 采集器还应具有出厂封印 封印结构能防止未授权人打开外盖 而触及采集器内部 在安装运行状态 采集器封印状态应可在正面直接观察到 出厂封印为 一次性编码封印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16 5 4 65 4 6 端子盖端子盖 端子盖应使用绝缘 阻燃 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制成 要求耐腐蚀 抗老化 有足够的硬度 上紧螺丝后 不应有变形现象 采集器 RS485 接口接线端子要在端盖上用硬质接线图刻印或贴签标明 5 4 75 4 7 翻盖翻盖 翻盖应采用透明度好 防紫外线的聚碳酸酯 PC 材料 不应使用回收材料 翻盖与上盖应 无缝紧密结合 5 5 5 5 标标志志标标识识 5 5 15 5 1 产品标志产品标志 采集器标志所用文字应为规范中文 可以同时使用外文 标志的汉字 数字和字母的字体高度应 不小于 4mm 采集器标志应清晰 牢固 易于识别 使用的符号应符合 GB T 17441 的规定 采集器上应有下列标识 a 制造年份 b 出厂编号 c 资产条码 d 名称及型号 e 制造厂名称及注册商标 f 本标准的编号 g 参比电压 参比频率 h 工作状态指示 5 5 25 5 2 包装标志和标识包装标志和标识 采集器的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 a 标以 小心轻放 向上 防潮 层叠 等图标 b 制造厂商的名称 地址 电话 网址 c 产品名称 型号 执行标准代号 d 产品数量 体积 重量 5 5 35 5 3 接线端子标识接线端子标识 接线端子应有清楚和不易擦除的文字 数字和符号说明 采集器的端子盖板背面应有端子与外电 路的连接线路图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17 5 5 45 5 4 通信模块标识通信模块标识 a 指示灯状态 b 产品商标或企业 LOGO c 端子说明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1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采集器外观型式要求 A 1 采集器外观尺寸示意图 采集器的整机结构尺寸为 160mm 长 112mm 宽 71mm 高 具体尺寸如图 A 1 图 A 3 所示 图 A1 采集器尺寸示意图 一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19 图 A2 采集器尺寸示意图 二 图 A3 采集器尺寸示意图 三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20 A 2 采集器侧视 后视尺寸示意图 采集器的侧视 后视尺寸如图 A4 所示 图 A4 采集器侧视 后视尺寸示意图 A 3 采集器接线芯尺寸示意图 图 A5 接线芯尺寸示意图 A 4 采集器主 辅助端子接线图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21 采集器主 辅助端子接线如图 A 6 所示 接线端子功能标识见表 A 1 抄表 485 最多可以接 32 只 电表 图 A6 采集器 型主 辅助端子接线图 表 A1 接线芯端子功能标识 1L 火线端子7预留 2预留8预留 3预留9抄表 485A 4N 零线端子10抄表 485B 5预留11维护 485A 6预留12维护 485B A 5 采集器状态指示 采集器的状态指示如图 A7 所示 图 A7 采集器状态显示图 电源灯 上电指示灯 绿色 采集器上电时灯亮 失电时灯灭 告警灯 告警指示灯 红色 上行通信灯 上行通信状态指示灯 红绿双色灯 红色闪烁表示采集器上行通道接收数据 绿 色闪烁表示采集器上行通道发送数据 下行通信灯 下行通信状态指示灯 红绿双色灯 红色闪烁表示采集器下行通道接收数据 绿 色闪烁表示采集器下行通道发送数据 在线灯 上行通道在线指示灯 绿色 采集器上行通道在线时灯亮 不在线时灯灭 信号强度灯 上行通道信号强度指示灯 红绿双色灯 红色灯亮时表示信号强度最差 红绿灯 都亮时表示信号强度中等 绿色亮时表示信号强度最好 A 6 采集器端通信模块要求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22 A 6 1 无线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的外形尺寸为 70mm 长 53mm 宽 22 7mm 高 模块正视 侧视 底视示意图 参见图 A 10 通信模块材料 颜色与表盖一致 图 A10 无线通信模块 A 6 2 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管脚定义 通信模块弱电接口采用 2 7 双排插针作为连接件 采集器弱电接口采用 2 7 双排插座作为连接 件 图 A 11 为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管脚定义示意图 采集器与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管脚定义见表 A 2 图 A11 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示意图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23 表 A2 采集器与通信模块弱电接口管脚定义说明 采集器接口 管脚编号 模块对应管 脚编号 信号类别信号名称 信号方向 针对模块 说 明 1414信号ON OFFI采集器控制通信模块开 关机的信号 1313信号DTRI 通信模块接收采集器 CPU 信号引脚 数据 指令切换信号 3 3V TTL 电平 1212信号RIO 通信模块给采集器 CPU 发送信号引脚 振铃信号 3 3V TTL 电平 1111信号DCDO 通信模块给采集器 CPU 发送信号引脚 载波检测信号 3 3V TTL 电平 1010信号CTSO 通信模块给采集器 CPU 发送信号引脚 清除发送信号 3 3V TTL 电平 99信号RTSI 通信模块接收采集器 CPU 信号引脚 发送准备就绪信号 3 3V TTL 电平 88信号RXDI 通信模块接收采集器 CPU 信号引脚 串口接收 3 3V TTL 电平 77信号TXDO 通信模块给采集器 CPU 发送信号引脚 串口发送 3 3V TTL 电平 5 65 6电源预留 3 43 4电源VCC GPRS 通信模块电源 由采集器提供 电压范 围 3 9 0 3V 瞬时电流 2A 1 21 2电源VSS通信地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24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无线采集器通信协议 B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 Q GDW 376 1 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一部分 主站与采 集器通信协议 用于浙江省无线采集器时应实现的内容 并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本部分适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或手持设备对采集器执行主从问答方式以及采集器主动上传 到主站方式的通信 B 2 协议功能选配表 AFN 01H 复位命令 必选 AFN 02H 链路接口检测 必选 AFN 04H 参数设置 Fn名称及说明必选备注 F1终端上行通信口通信参数设置 采集器对通信参数设 置命令从原通道应答 后 立即切换到新的 通道 并在随后的 24 小时内 不对主站命 令作主站地址合法性 的验证 F3主站 IP 地址和端口 F4主站电话号码和短信中心号码 F5终端上行通信消息认证参数设置 消息认证方案号默认 为 0 F8终端上行通信工作方式 以太专网或虚拟专网 F9终端事件记录配置设置 缺省值 本文规定必 选的事件为重要事件 F10终端电能表 交流采样装置配置参数 补充协议类型 20 浙江规约 F16虚拟专网用户名 密码 F25测量点基本参数 F26测量点限值参数 F33终端抄表运行参数设置 台区集中抄表运行控 制字默认为 0 F35终端台区集中抄表重点户设置 F36终端上行通信流量门限设置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25 F59电能表异常判别阈值设定选配 F65定时上报 1 类数据任务设置 F66定时上报 2 类数据任务设置 F67定时上报 1 类数据任务启动 停止设置 F68定时上报 2 类数据任务启动 停止设置 AFN 05H 控制命令 Fn名称及说明必选备注 F31对时命令 F38激活终端连接主站 缺省为自动连接 连 接失败后的自动重连 间隔 5 分钟 F39命令终端断开连接 F49命令指定通信端口暂停抄表选配 F50命令指定通信端口恢复抄表选配 F51命令指定通信端口重新抄表选配 F53删除指定通信端口下的全部电表 F90终端启动通信测试请求 新增 AFN 08H 请求被级联终端主动上报 必选 AFN 09H 请求终端配置及信息 Fn名称及说明必选备注 F1终端版本信息 F2终端支持的输入 输出及通信端口配置 F3终端支持的其他配置 F4终端支持的参数配置 F5终端支持的控制配置 F8终端支持的事件记录配置 AFN 0AH 查询参数 必选 具体项目同参数设置 AFN 0BH 请求任务数据 必选 AFN 0CH 一类数据 Fn名称及说明必选备注 F2终端日历时钟 F3终端参数状态 F4终端上行通信状态 F7终端事件计数器当前值 F8终端事件标志状态 F10终端与主站当日 月通信流量 无线采集器供货技术条件 26 F11终端集中抄表状态信息 F27电能表日历时钟 编程次数及其最近一次操作时间选配 F28电表运行状态字及其变位标志选配 F97小时冻结 A 相电压选配 F98小时冻结 B 相电压选配 F99小时冻结 C 相电压选配 F100小时冻结 A 相电流选配 F101小时冻结 B 相电流选配 F102小时冻结 C 相电流选配 F109小时冻结正向有功总电能示值 F111小时冻结反向有功总电能示值 F129当前正向有功电能示值 总 费率 1 M F131当前反向有功电能示值 总 费率 1 M F161电能表远程控制通断电状态及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