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二节 二 课时活页训练第四章第二节 二 课时活页训练 一 选择题 1 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开水壶 缩手反射的发生与感到疼痛的顺序是 A 先感到疼痛 后缩手反射 B 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 C 先缩手反射 后感觉疼痛 D 变化不定 解析 选 C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当手碰到开水壶时 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 将闪电 般地完成缩手反射 而烫的刺激也随之由上行传导束传到大脑 随后产生疼痛的感觉 2 某病人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视 听觉正常 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 最有可 能受损的部位是 A 大脑皮层 B 脑干 C 小脑 D 脊髓横段 解析 选 D 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的机能 所以当脊髓横断后 就会出现断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 障碍 对于题干中给出的情况 我们可以判断是脊髓横断 截瘫 出现的症状 因为其余 3 项出 现障碍 将是全身性的 考查脊髓的生理作用 3 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 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 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 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 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 下丘脑和垂体 D 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解析 选 C 当人体处在寒冷的环境中 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觉器 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 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引起产热中枢兴奋和散热中枢抑制 从而反射性地引起皮肤血管收 缩 使皮肤散热量减少的同时 皮肤的立毛肌收缩 发生所谓 鸡皮疙瘩 骨骼肌也产生不自 主地战栗 使产热量增加 在这一过程中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 4 某同学正在跑步 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大脑皮层 小脑 下丘脑 脑干 脊髓 A B C D 解析 选 D 跑步是一项复杂的生理活动 是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下 身体的各个组织 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共同完成的 5 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 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的活性 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 银环蛇毒 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 肌肉松弛 肌肉僵直 B 肌肉僵直 肌肉松弛 C 肌肉松弛 肌肉松弛 D 肌肉僵直 肌肉僵直 解析 选 A 前者乙酰胆碱不能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 肌肉松驰 后者乙酰胆碱不能分解 肌肉 持续兴奋 6 2012 潍坊统一考试 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 适宜刺激的结果是 A 刺激 a 处 b 处将发生兴奋或抑制 c 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 刺激 b 处 不会引起 a 和 c 处发生电位变化 2 C 刺激 c 处 a 和 b 都会发生兴奋或抑制 D 刺激 a 处 b c 处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解析 选 A 该题考查神经冲动在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特点 神经冲动是从一神经元的轴突传 向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表示一个神经细胞 其中 表示细胞体 表示 轴突 7 下列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感觉神经末梢是感受器 B 运动神经末梢是效应器 C 感受器是接受刺激的结构 D 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 解析 选 B 感觉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 感受器接受各种刺激 各种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都 要将其能量转化为电能 再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及腺体共 同构成效应器 8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 突触小体完成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的转变 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解析 选 A 静息电位不是零电位 是内负外正的电位 突触小体完成的是 电信号 化学信 号 电信号 的转变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 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 9 2011 高考海南卷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 是 A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 大脑皮层语言 H 区损伤 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 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解析 选 D A 为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 无高级神经中枢参与 B 和 C 均为仅由高级神 经中枢控制的活动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 说明排尿反射是由低级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 但 无意识的人不能控制而有意识的人能控制排尿 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 故 D 正确 10 科学家在研究人类嗅觉系统的工作方式时发现 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气味受体结合 使 受体细胞产生兴奋 该过程中的变化是 A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B 化学信号 电信号 C 电信号 化学信号 D 化学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兴奋产生的机理 有气味的物质是化学信号 与气味受体 位 于嗅觉感受器上 结合后 使受体细胞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产生兴奋 因此该过程 中的变化是化学信号 电信号 二 非选择题 11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3 1 图甲中的 N 是 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 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为 2 图乙的 2 表示 它的形成与 有关 物质 3 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 3 请在乙图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传导的方向 并简述理由 4 假如丙图中的 Y 来自甲图中的 A 丙图中的 X 来自大脑皮层 当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 导 致效应器产生反应 则 Y 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 但如果大脑皮层发生的 指令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 则 X 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 导致效应器不产 生相应反应 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 的控制 答案 1 感受器 正电位 负电位 2 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兴奋或抑制 3 递质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 兴奋 抑制 高级神经中枢 12 如图所示 图甲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 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分 析回答 1 甲图中 f 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 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 图 乙图中的 B 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 缩手反射时 兴奋从 A 传到 B 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 B 传到 A 的原 因是 3 已知 A 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 B 兴奋 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 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 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 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4 大脑皮层控制手运动的中枢分布在 其范围比膝代表区的要 大 小 答案 1 感受器 d 树突膜或胞体膜 2 递质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然后作用于突 触后膜 3 B 神经元持续兴奋 4 中央前回 或第一运动区 大 13 创新探究 2012 山东潍坊期末 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的水解 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 之后 尽快消失 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 失 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 表现为震颤不已 直到死亡 4 1 图中 中的物质释放到 中的方式是 2 由图乙看出 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 其意义是 3 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 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 适宜的放电装置 有机磷杀虫剂 生理盐水 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将两个装置编号 1 2 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 神经 腓肠肌 标本放 入盛有等量生理盐水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 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 神经 腓肠肌 标本的神经 指针都向左偏转 然后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电力系统远程监控方案
- 可追溯性食品供应链优化-洞察及研究
- 版权保护与市场影响-洞察及研究
- 移动支付技术对保险代理的影响-洞察及研究
- 情感识别与助行器互动设计-洞察及研究
- 机械协作中的运动控制与稳定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柔性电子在冷链物流包装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纳米材料制备工艺与性能表征技术研究
- 公司商业欠款协议范本
- 汽车维修厂安全操作规程及培训教材
- DL-T-1878-2018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顺丰控股财务报表探析探究14000字(论文)】
- 【农村电商发展探究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4500字】
- 地震逃生知识培训
- 《济南市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
- 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题库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 JJG693-2011燃气泄漏检测仪器检定规程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实习报告及实习成绩考核鉴定表模板
- 电缆电线技术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