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京沈立交中盖梁施工京沈立交中盖梁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 一 施工工艺一 施工工艺 1 工艺流程 基坑回填处理 碗扣支架搭设 摆底板纵 横方木 铺设底模 板 支架预压 钢筋骨架吊装 校正及钢筋绑扎 立侧模等 混凝 土浇筑 拆模 砼养护 2 基坑回填处理 系梁施工完成后 直接在系梁上部搭设碗扣支架 系梁两端各 1m 范围内 由基坑底开始分层夯填密实 压实度不小于 95 然后 浇筑 30cm 厚 C30 砼至系梁标高 3 模板支架采用钢制碗扣式支架体系 盖梁模板采用预制定型 钢模板 为保证整体工期目标 需制作 3 套底模 1 套侧模 模板 采用 25t 吊车拼装和拆卸 4 支架稳定性计算 计算书附后 5 梁底 2 4m 范围支架为 0 6m 0 6m 两边为 0 9m 0 9m 在盖 梁周围 2 米范围搭设脚手架 铺设脚手板 并加挂安全网 然后在 每一盖梁工作区 架设上人梯 步距不大于 0 5 米 同时增设安全 网 6 盖梁模板用 25 吨吊车进行整体吊装 吊装时要由专人进行 指挥 首先进行底模安装 并考虑预留 1cm 的预拱度 然后按二次 抛物线形式进行布置 然后进行侧模安装 并用 20 螺栓拉杆进行 拉紧固定 7 上述底模安装施工完毕 对支架及模板系统进行等载预压 沉降观测稳定后 调整支架及模板然后进行钢筋安装施工 8 盖梁钢筋在加工场地绑扎成型 采用2台25t吊车配合拖车运 输至施工现场 待底模完成后 用25t吊车将盖梁钢筋一次性吊 装就位 9 安装侧面模板及封头板 侧模板及封端板采用定型钢模版 所有定型钢模采用委外加工 定制 运至现场直接使用 具体详见模板图 模板表面应保持光洁 无变形 接缝严密 在底模与侧模之间设海绵 模板一勒紧 海绵 受压缩 即可防止漏浆 模板内侧应涂机油 以利于脱模方便 模 板安装完毕后 应保持位置正确 浇筑时 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 差变形值的可能时 应及时纠正 10 混凝土采用C50商品混凝土并用泵车进行浇注 灌注混凝土 时每层厚度为30cm 采用振捣棒振捣密实 待混凝土初凝后用塑料 薄膜封闭养护 砼达到一定强度后 用吊车拆除盖梁侧模板 并覆 盖养护 盖梁第一轮张拉后 可进行支架拆除 待箱梁吊装安装后 进行第二轮张拉 在箱梁的端部进行第二轮张拉张拉时 在两端重 新进行支架安装施工 11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 盖梁结构验算书二 盖梁结构验算书 本计算书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 2008 建筑 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 2008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江 正荣著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2003 等规范编制 盖梁基础处理 碗扣支架安装 底模安装施工 钢筋安装施工 安装侧模板 浇注盖梁砼 养护 拆模 2000 600600600 1800 600600 钢管排列平面示意图 一 参数信息一 参数信息 1 1 模板构造及支撑参数模板构造及支撑参数 一一 构造参数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 2m 梁截面高度D 1 8m 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 0 6m 立杆步距h 0 6m 梁底承重立杆根数 4 梁底两侧立杆间距lc 1 8m 梁底承重立杆间距 mm 依次是 600 3 梁底扫地杆距支撑面h1 0 37m 二二 支撑参数支撑参数 梁底采用的支撑钢管类型为 48 3 5mm 钢管钢材品种 钢材Q235钢 16 40 钢管弹性模量E 206000N mm2 钢管屈服强度fy 235N mm2 钢管抗拉 抗压 抗弯强度设计值 f 205N mm2 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20N mm2 钢管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 fce 325N mm2 2 2 荷载参数荷载参数 新浇筑砼自重标准值G2k 25kN m3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 2kN m3 梁侧模板自重标准值G1k 0 75kN m2 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 G4k 12 933kN m2 倾倒砼对梁侧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3k 2kN m2 梁底模板自重标准值G1k 0 5kN m2 振捣砼对梁底模板荷载Q2k 2kN m2 3 3 梁侧模板参数梁侧模板参数 加固楞搭设形式 主楞横向次楞竖向设置 一一 面板参数面板参数 面板采用模板宽300面板厚2 50钢面板 厚度 2 5mm 抗弯设计值fm 205N mm2 弹性模量E 206000N mm2 二二 主楞参数主楞参数 材料 1根60 90矩形木楞 间距 mm 150 350 3 木材品种 东北落叶松 弹性模量E 10000N 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5N 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7N 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 6N mm2 三三 次楞参数次楞参数 材料 1根60 90矩形木楞 间距 mm 500 木材品种 东北落叶松 弹性模量E 10000N 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5N 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7N 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 6N mm2 四四 加固楞支拉参数加固楞支拉参数 加固楞采用穿梁螺栓支拉 螺栓直径 M20 螺栓水平间距 400mm 螺栓竖向间距 mm 依次是 150 350 3 4 4 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模板参数 搭设形式为 独立支撑 2层梁上顺下横承重 一一 面板参数面板参数 面板采用柏木木面板 厚度 40mm 抗弯设计值fm 17N mm2 弹性模量E 10000N mm2 二二 第一层支撑梁参数第一层支撑梁参数 材料 1根100 100矩形木楞 根数 6 木材品种 东北落叶松 弹性模量E 10000N 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5N 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7N 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 6N mm2 三三 第二层支撑梁参数第二层支撑梁参数 材料 1根100 150木方 宽度 高度mm 木材品种 东北落叶松 弹性模量E 10000N 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5N 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7N 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 6N mm2 二 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二 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根据 模板规范 JGJ162 2008 第5 2 1条规定 面板按照简支跨计算 这里取面板的计算 宽度为1 550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I 26 970 104 1550 300 000 1 393 106mm4 W 5 940 103 1550 300 000 3 069 104mm3 1 1 荷载计算及组合荷载计算及组合 一一 新浇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新浇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G G4k 4k 按下列公式计算 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1 0 22 t 1 2V1 2 F2 H 其中 砼的重力密度 取24 000kN 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取2 000h T 砼的入模温度 取20 000 V 砼的浇筑速度 取1 500m h H 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砼顶面总高度 取1 8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取1 000 2 砼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取1 00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得到 F1 12 933 kN m2 F2 38 400 kN m2 新浇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G4k min F1 F2 12 933 kN m2 砼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 h F 12 933 24 000 0 539m 二二 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Q3k 3k Q3k 2kN m2 三三 确定采用的荷载组合确定采用的荷载组合 计算挠度采用标准组合 q 12 933 1 55 20 046kN m 计算弯矩采用基本组合 q max q1 q2 27 090kN m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 0 9 1 2 12 933 1 4 2 1 55 25 556kN m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2 0 9 1 35 12 933 1 4 0 7 2 1 55 27 090kN m 2 2 面板抗弯强度计算面板抗弯强度计算 M W f 其中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W 3 069 104mm3 M 面板的最大弯矩 N mm M 0 125ql2 8 466 105N mm 计算弯矩采用基本组合 q 27 090kN m 面板计算跨度 l 500 000mm 经计算得到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8 466 105 3 069 104 27 585N mm2 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 27 585N 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 f 205N mm2 满足要求 3 3 面板挠度计算面板挠度计算 5ql4 384EI 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20 046 kN m l 面板计算跨度 l 500 000mm E 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206000N mm2 I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1 393 106mm4 容许挠度 1 5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5 20 046 500 0004 384 206000 1 393 106 0 057 mm 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 0 057mm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 1 500mm 满足要求 三 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三 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 1 1 次楞计算次楞计算 次楞采用1根60 90矩形木楞为一组 间距500mm 次楞的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I 1 364 5 104 3 645 106 mm4 W 1 81 103 8 100 104 mm3 E 10000 N mm2 一一 荷载计算及组合荷载计算及组合 计算挠度采用标准组合 q 12 933 0 500 6 467kN m 计算弯矩和剪力采用基本组合 有效压头高度位置荷载 q max q1 q2 8 739kN m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 0 9 1 2 12 933 1 4 2 0 500 8 244kN m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2 0 9 1 35 12 933 1 4 0 7 2 0 500 8 739kN m 有效压头高度位置以下荷载 q 0 9 1 35 12 933 0 500 7 857kN m 顶部荷载 q 0 9 1 4 0 7 2 0 500 0 882kN m 二二 内力计算内力计算 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 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进行电算 得到计算简 图及内力 变形图如下 150350350350350 1011539 7 857kN m 8 739kN m 0 882kN m 弯矩和剪力计算简图 0 088 0 083 0 049 0 06 0 158 弯矩图 kN m 1 179 1 389 1 36 1 443 1 307 1 091 1 565 1 202 剪力图 kN 150350350350350 1011539 6 467kN m 变形计算简图 0 001 0 085 变形图 mm 经过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 0 158kN m 最大剪力 V 1 565kN 最大变形 0 085mm 最大支座反力 F 2 803kN 三三 次楞计算次楞计算 1 1 次楞抗弯强度计算次楞抗弯强度计算 M W 0 158 106 8 100 104 1 953N mm2 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 1 953N 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7N mm2 满足要求 2 2 次楞抗剪强度计算次楞抗剪强度计算 VS0 Ib 1 565 1000 60750 3 645 106 60 0 435N mm2 实际剪应力计算值 0 435 N mm2 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 fv 1 600 N mm2 满足要求 3 3 次楞挠度计算次楞挠度计算 容许挠度 结构表面外露 l 400 第1跨最大挠度为0 015mm 容许挠度为0 375mm 满足要求 第2跨最大挠度为0 005mm 容许挠度为0 875mm 满足要求 第3跨最大挠度为0 009mm 容许挠度为0 875mm 满足要求 第4跨最大挠度为0 002mm 容许挠度为0 875mm 满足要求 第5跨最大挠度为0 085mm 容许挠度为0 875mm 满足要求 各跨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 满足要求 2 2 主楞计算主楞计算 主楞采用1根60 90矩形木楞为一组 共4组 主楞的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I 1 364 5 104 3 645 106 mm4 W 1 81 103 8 100 104 mm3 E 10000 N mm2 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 计算弯矩和剪力时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 2 803kN 计算挠度时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2 269kN 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进行电算 得到计算简图及内力 变形图如下 400400400 100500500100 2 803kN2 803kN2 803kN 弯矩和剪力计算简图 0 176 0 137 0 144 0 137 0 176 弯矩图 kN m 1 761 1 042 1 402 1 402 1 042 1 761 剪力图 kN 400400400 100500500100 2 269kN2 269kN2 269kN 变形计算简图 0 031 变形图 mm 经过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 0 176kN m 最大剪力 V 1 761 kN 最大变形 0 031mm 最大支座反力 F 2 444kN 1 1 主楞抗弯强度计算主楞抗弯强度计算 M W 0 176 106 8 100 104 2 174N mm2 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 2 174N 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7N mm2 满足要求 2 2 主楞抗剪强度计算主楞抗剪强度计算 VS0 Ib 1 761 1000 60750 3 645 106 60 0 489N mm2 实际剪应力计算值 0 489 N mm2 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 fv 1 600 N mm2 满足要求 3 3 主楞挠度计算主楞挠度计算 容许挠度 结构表面外露 l 400 第1跨最大挠度为0 031mm 容许挠度为1 000mm 满足要求 第2跨最大挠度为0 022mm 容许挠度为1 000mm 满足要求 第3跨最大挠度为0 031mm 容许挠度为1 000mm 满足要求 各跨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 满足要求 3 3 穿梁螺栓计算穿梁螺栓计算 验算公式如下 N N f A 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取170 N mm2 穿梁螺栓型号 M20 查表得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16 93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 225 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170 225 1000 38 250 kN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2 444 kN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2 444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38 250kN 满足要求 四 梁底模板面板计算四 梁底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根据 模板规范 JGJ162 2008 第5 2 1条规定 面板按照简支跨计算 这里取面板的计算 宽度为0 600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I 600 403 12 3 200 106mm4 W 600 402 6 1 600 105mm3 1 1 荷载计算及组合荷载计算及组合 模板自重标准值G1k 0 5 0 600 0 300 kN m 新浇筑砼自重标准值G2k 25 0 600 1 8 24 000 kN m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 2 0 600 1 8 1 920 kN m 永久荷载标准值Gk G1k G2k G3k 26 220 kN m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 2 0 600 1 200 kN m 1 计算挠度采用标准组合 q 26 220kN m 2 计算弯矩采用基本组合 q max q1 q2 32 916kN m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 0 9 1 2 26 220 1 4 1 200 29 830kN m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2 0 9 1 35 26 220 1 4 0 7 1 200 32 916kN m 2 2 面板抗弯强度验算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M W f 其中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W 1 600 105mm3 M 面板的最大弯矩 N mm M 0 125ql2 6 583 105N mm 计算弯矩采用基本组合 q 32 916kN m 面板计算跨度 l 2000 6 1 400 000mm 经计算得到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6 583 105 1 600 105 4 114N mm2 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 4 114N 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7N mm2 满足要求 3 3 面板挠度验算面板挠度验算 5ql4 384EI 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 26 220 kN m l 面板计算跨度 l 400 000mm E 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10000N mm2 I 截面惯性矩 I 3 200 106mm4 容许挠度 结构表面外露 l 400 1 0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5 26 220 400 0004 384 10000 3 200 106 0 273 mm 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 0 273mm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 1 000mm 满足要求 五 梁底支撑梁的计算五 梁底支撑梁的计算 1 1 第一层支撑梁的计算第一层支撑梁的计算 支撑梁采用1根100 100矩形木楞 共6组 均匀布置在梁底 支撑梁的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I 1 833 33 104 8 333 106 mm4 W 1 166 67 103 1 667 105 mm3 E 10000 N mm2 支撑梁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 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支撑梁均布荷载计算 1 计算弯矩和剪力采用 考虑支撑梁自重 q 32 916 400 000 600 000 0 081 22 025 kN m 2 计算挠度采用 考虑支撑梁自重 q 26 220 400 000 600 000 0 060 17 540 kN m 最大弯矩 M 0 1ql2 0 1 22 025 0 62 0 793kN m 最大剪力 V 0 6ql 0 6 22 025 0 6 7 929kN 最大支座力 N 1 1ql 1 1 22 025 0 6 14 536kN 最大变形 0 677ql4 100EI 0 677 17 540 6004 100 10000 000 8 333 106 0 185m m 一一 支撑梁抗弯强度计算支撑梁抗弯强度计算 M W 0 793 106 1 667 105 4 757N mm2 实际弯曲应力计算值 4 757N 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7N mm2 满足要求 二二 支撑梁抗剪计算支撑梁抗剪计算 VS0 Ib 7 929 1000 125000 8 333 106 100 1 189N mm2 实际剪应力计算值 1 189 N mm2 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 fv 1 600 N mm2 满足要求 三三 支撑梁挠度计算支撑梁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 0 185mm 容许挠度 结构表面外露 l 400 1 500mm 实际最大挠度计算值 0 185mm小于最大允许挠度值 1 500mm 满足要求 2 2 第二层支撑梁的计算第二层支撑梁的计算 支撑梁采用1根100 150木方 宽度 高度mm 间距600mm 支撑梁的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 I 1 100 1503 12 2 813 107 mm4 W 1 100 1502 6 3 750 105 mm3 E 10000 N mm2 一一 荷载计算及组合 荷载计算及组合 1 第二层支撑梁承受第一层支撑梁传递的集中力 计算弯矩和剪力时取第一层中部支撑梁传递的最大支座力14 536kN 计算弯矩和剪力时取第一层端部支撑梁传递的最大支座力 8 304kN 包含梁侧模板传递的自重荷载 计算挠度时取第一层中部支撑梁传递的最大支座力11 576kN 计算挠度时取第一层端部支撑梁传递的最大支座力6 555kN 包含 梁侧模板传递的自重荷载 2 第二层支撑梁自重均布荷载 计算弯矩和剪力时取0 122kN m 计算挠度时取0 090 kN m 3 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永久荷载标准值Gkb 25 0 05 0 5 0 6 0 2 0 000 kN 活荷载标准值Qkb 1 0 0 6 0 2 0 000kN 计算弯矩和剪力时取F max F1 F2 0 000kN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F1 0 9 1 2 0 000 1 4 0 000 0 000kN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F2 0 9 1 35 0 000 1 4 0 7 0 000 0 000kN 计算挠度时取0 000kN 二二 支撑梁验算支撑梁验算 根据前面计算的荷载组合 取结构最不利状态进行电算 得到计算简图及 内力 变形图如下 200600600600200 100400400400400400100 0 122kN m 0kN 8 304kN 14 536kN14 536kN14 536kN14 536kN8 304kN 0kN 弯矩和剪力计算简图 0 001 0 833 1 16 1 219 0 238 1 219 1 16 0 833 0 001 弯矩图 kN m 0 012 8 3168 328 6 6616 625 7 9117 948 14 57314 561 0 024 0 024 14 56114 573 7 9487 911 6 6256 661 8 3288 316 0 012 剪力图 kN 200600600600200 100400400400400400100 0 09kN m 0kN 6 555kN 11 576kN11 576kN11 576kN11 576kN6 555kN 0kN 变形计算简图 0 055 0 004 变形图 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 14 990kN N2 22 521kN N3 22 521kN N4 14 990kN 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 1 219kN m 最大剪力 V 14 573kN 最大变形 0 055mm 最大支座反力 F 22 521kN 1 1 支撑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家长会课件光荣榜
- 员工离职交接管理流程
- 现代农业企业学徒制联合培养项目协议
- 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居住环境改善补充协议
- 按揭房屋买卖合同贷款还款期间权益及义务协议
- 离婚协议中关于保险理赔及受益人变更的合同
- 餐饮经营场地租赁及品牌授权合同
- 行政合同纠纷解决途径与行政争议化解机制
- 髋部骨折相关课件
- 骨髓造血知识培训课件
- 店面目标管理培训课件
- 2.6戊戌变法课件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 《机械制图》课件(共十一章)-上
- 别墅修复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湖南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计算机专业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检验文件管理办法
- 2025辅导员考试大纲与试题及答案
- 测绘定密管理办法
- 第3节 跨学科实践:保护地球家园-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
- 多租户隔离-第1篇-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质量月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