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试题3_第1页
计量经济学试题3_第2页
计量经济学试题3_第3页
计量经济学试题3_第4页
计量经济学试题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量经济学试题计量经济学试题 3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对样本的相关系数 r 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A r 越接近 0 X 与 Y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 B r 越接近 1 X 与 Y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 C 1 r 1 D r 0 则在一定条件下 X 与 Y 相互独立 2 计量经济模型是指 C A 投入产出模型 B 数学规划模型 C 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D 模糊数学模型 3 在回归模型中 正确表达了随机误差项序列相关的是 A A B 0 ij COV u uij 0 ij COV u uij C D 0 ij COV XXij 0 ij COV X uij 4 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Yt 0 9 0 6Xt 0 5Xt 1 0 2Xt 2 ut 中 短期乘数是 C A 0 2 B 0 5 C 0 6 D 0 9 5 回归分析中 用来说明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为 C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可决系数 D 标准差 6 F 检验属于经济计量模型评价中的 A A 统计准则 B 经济理论准则 C 经济计量准则 D 识别准则 7 线性模型的影响因素 C A 只能是数量因素 B 只能是质量因素 C 可以使数量因素 也可以是质量因素 D 只能是随机因素 8 使用多项式方法估计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Yt 0Xt 1Xt 1 kXt k ut 时 多项式 i 0 1i 2i2 mim 的阶数 m 必须 A A 小于 k B 小于等于 k C 等于 k D 大于 k 9 下面属于截面数据的是 D A 1991 2003 年各年某地区 20 个乡镇的平均工业产值 B 1991 2003 年各年某地区 20 个乡镇的各镇工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 20 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 某年某地区 20 个乡镇各镇工业产值 10 年劳动生产率 X 千元 和工人工资 Y 元 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 20 60Xt 这表明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 1000 元时 工人工资平均 A t Y A 增加 60 元 B 减少 60 元 C 增加 20 元 D 减少 20 元 二 多选题二 多选题 1 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一般包括内容有 ABCD A 经济意义的检验 B 统计推断的检验 C 计量经济学的检验 D 预测检验 E 对比检验 2 如果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 则会引起如下后果 BCD A 参数估计值确定 B 参数估计值不确定 C 参数估计值的方差趋于无限大 D 参数的经济意义不正确 E DW 统计量落在了不能判定的区域 3 检验序列自相关的方法是 C E A F 检验法 B White 检验法 C 图形法 D ARCH 检验法 E DW 检验法 F G Q 检验法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D A 多重共线性是总体现象 B 多重共线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 在共线性程度不严重的时候可以进行结构分析 D 只有完全多重共线性一种类型 5 可决系数的公式为 B C D A RSS TSS B ESS TSS C 1 RSS TSS D ESS ESS RSS E ESS RSS 6 G Q 检验法的应用条件是 ABCDE A 将观测值按解释变量的大小顺序排列 B 样本容量尽可能大 C 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 D 将排列在中间的约 1 4 的观测值删除掉 E 除了异方差外 其他假定条件均满足 7 下列属于解决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 ABC A 直接剔除次要或可替代的变量 B 间接剔除重要的解释变量 C 逐步回归法 D DW 检验法 8 下列属于自相关产生的原因的是 ABCDE A 经济系统的惯性 B 经济活动的滞后效应 C 数据处理造成的相关 D 蛛网现象 E 模型设定偏误 9 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对变量和模型的假定有 ABCD A 解释变量 X 是确定的 非随机的 B X 虽然是随机的 但与随机误差项也是不相关 C 模型中的变量没有测量误差 D 模型对变量和函数形式的设定是正确的 即不存在设定误差 10 模型显著性检验 F 检验 通不过的原因可能在于 ABCD A 解释变量选取不当或遗漏重要解释变量 B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C 样本容量 n 比较小 D 回归模型存在序列相关 时间序列中 不同时期 三 判断题三 判断题 1 在拟合优度检验中拟合优度高 则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就高 可以推测模型总体线性关系成 反之亦然 错 2 虚拟变量原则上只能取 0 和 1 对 3 拟合优度R2检验和 F 检验是没有区别的 错 4 当异方差出现时 常用的 t 和 F 检验失效 对 5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可决系数R2与斜率系数的 t 检验的没有关系 错 6 异方差性 自相关性都是随机误差现象 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对 7 可决系数是解释变量个数的单调递增函数 对 8 单方程模型都是随机方程 对 9 加法方式引入虚拟变量改变的是斜率 乘法方式引入虚拟变量改变的是截距 错 10 如果建立模型的目的是进行预测 只要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 并且解释变量 的相关类型在预测期内保持不变 则可以忽略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对 四 填空题四 填空题 1 计量经济学分为 和 理论计量经济学 应用计量经济学 2 计量经济模型中 参数估计的方法应符合 的原则 尽可能地接近 总体参数真实值 3 在计量经济模型中 加入虚拟变量的途径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 二是 加法方式 乘法方式 4 阿尔蒙提出利用 来逼近滞后参数变化结构 从而减少待估参数的数目 多项式 5 滞后变量可分为 和 两类 滞后解释变量和滞后被解释变 量 6 一般来说 多重共线性是指各个解释变量 X 之间有 或 的线 性关系 精确 近似 7 是运用理论计量经济学提供的工具 研究经济学中某些特定领域的经 济数量问题 应用计量经济学 8 所谓 就是要对模型和所估计的参数加以评判 判定在理论上是否有意 义 在统计上是否有足够的可靠性 模型检验 9 各种经济变量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确定性的函数 关系 另一种是不确定的统计关系 也成为 相关关系 10 被解释变量的变化仅仅依赖于解释变量当期影响 没有考虑变量之间的前后 联系 这样的模型称为 静态模型 五 操作题五 操作题 下表是 1985 2007 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Y 与人均纯收入 X 的数 据 试根据所给数据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表 1985 2007 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 单位 元 年份人均实际纯收入人均实际消费性支出 1985397 6317 4 1986399 43336 48 1987410 47353 42 1988411 56360 05 1989380 94339 08 1990415 69354 11 1991419 54366 96 1992443 44373 19 1993458 51382 94 1994492 34410 1995541 42449 69 1996611 67500 03 1997648 5501 77 1998677 53498 28 1999704 52501 75 2000717 64531 85 2001747 68550 08 2002785 41581 85 2003818 86606 81 2004874 97651 07 2005948 96744 9 20061030 45812 7 20071128 37878 71 1 用 OLS 法建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的线性模型 则模型 的R2值是多少 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 4 位 2 试用 DW 检验法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