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遗传与变异的分子基础 第一章第一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第一节 遗传物质的发现遗传物质的发现 一 选择题 1 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 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 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D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 解析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将构成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后 单独研究各自的作用 并没有应用到同位素示踪技术 答案 C 2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D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答案 B 3 现有两组数据 豌豆中 DNA 有 84 在染色体上 14 在叶绿体中 2 在线粒体中 豌 豆的染色体组成 DNA 占 36 5 RNA 占 9 6 蛋白质占 48 9 以上数据表明 A 染色体是 DNA 的惟一载体 B 染色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C DNA 能传递遗传信息 D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 从题中所列数据可知 染色体 叶绿体 线粒体都是 DNA 的载体 染色体主要由 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 B 4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 35S 和32P 标记 T2噬菌体的不同的有机物 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 合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 代表的是氨基酸的 R 基 代表磷酸基团 代表五碳糖 代表含氮碱基 含 有 S 的是 含有 P 的是 答案 A 5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进行了以下 4 个实验 S 型细菌的 DNA DNA 酶 加入 R 型细菌 注射入小鼠 R 型细菌的 DNA DNA 酶 加入 S 型细 菌 注射入小鼠 R 型细菌 DNA 酶 高温加热后冷却 加入 S 型细菌的 DNA 注射入小鼠 S 型细菌 DNA 酶 高温加热后冷却 加入 R 型细菌的 DNA 注射入小鼠 以上 4 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 存活 存活 存活 死亡 B 存活 死亡 存活 死亡 C 死亡 死亡 存活 存活 D 存活 死亡 存活 存活 解析 中 DNA 酶将 S 型细菌的 DNA 分解 转化因子不存在 R 型细菌不能转化为 S 型细菌 直接将 S 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在高温加热过程中 R 型细菌被杀死 虽 加入了转化因子 S 型细菌的 DNA 也不能生成 S 型细菌 中 R 型细菌的 DNA 不 能使小鼠致病死亡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只有 中含有有毒的 S 型细菌 导致小鼠死亡 答案 D 6 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 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 A 寄生于细胞内 通过 RNA 遗传 B 可单独生存 通过蛋白质遗传 C 寄生于细胞内 通过蛋白质遗传 D 可单独生存 通过 RNA 遗传 解析 这种病原体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 是病毒 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利用细胞内的 条件才能表现出生命现象 由图解可知 RNA 能将亲代病毒的特征遗传给后代 而蛋白 质却不能 所以 R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 A 7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 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A 用 14C 和3H 培养噬菌体 再去侵染细菌 B 用 18O 或32P 培养噬菌体 再去侵染细菌 C 将一组噬菌体用 32P 和35S 标记 D 一组用 32P 标记 DNA 另一组用35S 标记蛋白质外壳 解析 S 是蛋白质特征元素 P 是 DNA 特征元素 而 C H O 是它们的共有元素 不能 区分 DNA 和蛋白质 答案 D 8 2010 江苏南京期末调研 某科学家做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时 对噬菌体的 DNA 用 32P 标记 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最后释放出 100 个噬菌 体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最后释放出的 100 个噬菌体中 有 98 个噬菌体的 DNA 含 32P C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 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但不能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在最终释放的 100 个噬菌体中 只有 两个噬菌体含有亲代噬菌体的 32P 标记 噬菌体属于病毒 不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 不能 直接培养 必须用其宿主细胞培养 答案 D 9 2009 启东模拟 在艾弗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用 DNA 酶处理从 S 型活细 菌中提取的 DNA 并与 R 型菌混合培养 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 R 型菌生长 设置本 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 证明 R 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 S 型活细菌的 DNA B 用以补充 R 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 直接证明 S 型菌 DNA 不是促进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的因素 D 与以 S 型活细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解析 DNA 酶处理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 并与活的 R 型菌混合培养 培养基中 只有 R 型菌生长 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 与活的 R 型菌混合 培养基中 R 型 S 型两种菌都生长 通过两实验的对照 进一步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 D 10 2009 连云港模拟 以含 NH4 SO4 KH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再向大肠杆菌 35 231 2 培养液中接种以 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 S 元素为32S 一段时间后 检测子代噬菌体中 的 S P 元素 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 可能发生的是 选项S 元素P 元素 A全部 32S 全部 31P B全部 35S 多数 32P 少数31P C全部 32S 少数 32P 多数31P D全部 35S 少数 32P 多数31P 解析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只有 32P 标记的 DNA 进入大肠杆菌 含32S 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在大肠杆菌细胞内 噬菌体 DNA 按照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利用细菌内的原料 酶 合成场所和能量复制出子代 DNA 并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所以在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 所有个体的外壳都只含有 35S 只有 2 个个体的 DNA 中 含 32P 所有个体的 DNA 都含31P 答案 D 11 2008 宁波统考 下列有关 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B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C 动物 植物 真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 D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 解析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只 是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 答案 B 12 用经 3H 标记的 T2噬菌体 n 个侵染大肠杆菌 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 统计 得知培养基中共有后代噬菌体 m 个 其中含有标记元素的噬菌体占的比例为 A n m B 2n m C n 2m D n m n 解析 每个 T2噬菌体中只含一个双链 DNA 分子 当它侵入大肠杆菌进行复制时所有 DNA 均应解开螺旋 以两条链作为模板链进行 DNA 合成 因此 n 个噬菌体可解开为 2n 条链 到达 2n 个子代 DNA 中 故 m 个子代噬菌体中应有 2n 个噬菌体含标记链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 13 2009 淄博模拟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1952 年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面 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 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2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 3 若要大量制备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 需先用含35S 的培养基培养 再用噬菌 体去感染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 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在 理论上 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 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 而实验的实际最终 结果 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其原因是 b 在实验中 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 将 填 是 或 不是 误差的来源 理由是 4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5 上述实验中 填 能 或 不能 用 15N 来标记噬菌体的 DNA 理由是 解析 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 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 说明是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的蛋 白质外壳 噬菌体的繁殖必须在大肠杆菌内进行 要获得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 需要先用 含 35S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再用噬菌体去感染被35S 标记的大肠杆菌 才可以得到 被 35S 标记的噬菌体 1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 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2 在 DNA 中含有 P 元 素 蛋白质中没有 故 32P 只能进入噬菌体的 DNA 中 在侵染过程中 由于噬菌体的 DNA 全部注入大肠杆菌 离心后 上清液中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沉淀物中是被侵染的 大肠杆菌 因此上清液中没有放射性 3 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 如果时间过长会使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 如果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 也会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 4 噬菌体侵染 细菌实验表明 在噬菌体中 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 证明了 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5 N 元素在 DNA 和蛋白质中都含有 因此不能用 15N 标记 DNA 答案 1 第一步 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第二步 把35S 标记的噬菌体 与细菌混合 2 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3 大肠杆菌 被 35S 标记 的大肠杆菌 1 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示踪法 2 理论上讲 噬菌体已将含 32P 的 DNA 全部注入 大肠杆菌内 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3 a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 出来 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b 是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 上清液中 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4 DNA 是遗传物质 5 不能 因为在 DNA 和蛋白 质中都含有 N 元素 14 2010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月考 已知菠菜的干叶病是干叶病毒导致的 但不清楚干叶病 毒的核酸种类 试设计实验探究之 实验原理 略 实验材料 苯酚的水溶液 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 健康生长的菠菜植株 干叶病毒样本 DNA 水解酶 其他必需器材 1 实验步骤 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若干菠菜植株平分为两组 编号为甲 乙 用苯酚的水溶液处理干叶病毒样本 并设法将其蛋白质和核酸分离 以获得其核酸 再过一段时间后 观察两组菠菜的生长情况 2 实验结果及结论 解析 本题实验目的为 探究干叶病毒的核酸种类 实验原理为 干叶病毒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服务课件
- 2025年专业考试宝典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钳工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审判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培训通知课件
- 钣金工工课件
- 钣金工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签名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寿命评估中的应用报告
- 知识产权培训收获与体会课件
- 澳洲跨境物流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科书解读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神农架的传说》课件
- 《植物资源学》课件
- 建筑工程质检与验收
- 小学数学课堂互动与作业设计的关联性研究
- 幼儿园教师考核评价量化表
- 台达DELTA变频器VFD-EL系列使用说明书和手册(完整中文版)VFD007EL23A
- 报名表的模板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课件
- 工程力学专业就业能力展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