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艺管理_第1页
现代工艺管理_第2页
现代工艺管理_第3页
现代工艺管理_第4页
现代工艺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课程程论论文文 秒表测时 学生成绩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 机械工程 课程名称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 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 2012 年11 月15 日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课程论文 秒表测时研究 摘要 秒表测时是作业测定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文介绍了秒表测时的定义 特点 适用范围 测时所使用的工具 详细阐述了秒表测时的步骤 包括获取充分资料 划分操作单元 确定观测次数 测时 观测时间的得到 正常操作时间 以及放宽时间的确定 最终计算出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 文章最后引用一在铣床上铣通槽的实例来说明了秒表测 时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秒表测时 作业测定技术 标准时间 Stopwatch Time Study Abstract Stopwatch time study is a method of wor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his papers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features range of application of stopwatch time study and tools for it Elaborates steps of it in detail Including obtain abundant data divide operating units make sure observation times and time measurement Ascertain the observation time normal operation time and broaden time work out need of standard time for accomplish a operation finally In the end of papers take milling a through groove as a example to explain the application of stopwatch time study Key words stopwatch time study work measurement technology standard time 1 秒表测时的定义 特点 适用对象秒表测时的定义 特点 适用对象 1 1 秒表测时的定义秒表测时的定义 秒表测时是作业测定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也称直接时间研究 密集抽样 是在一段时间内运 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对操作者的作业执行情况进行直接 连续地观测 把工作时间和有关工作的其他参 数 以及与标准概念相比较的对执行情况的估价等数据 一起记录下来 并结合组织所制定的宽放政策 来确定操作者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的方法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课程论文 1 2 秒表测时的特点秒表测时的特点 秒表测时是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 以 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为研究对象 在一段时间内 按照预 定的观测次数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的作业 然后以此为依据计算该作业的标准时间 由于 观测的时间是限定的 而且是连续观察的 所以是密集性抽样 1 3 秒表测时的适用对象秒表测时的适用对象 秒表测时主要用于对重复进行的操作寻求标准时间 重复作业是指具有重复循环型式的作业 重 复循环期间持续的时间 大大超过抽样或观察所需要的时间 当作业具有单独的重复循环 分循环或 有限的几种循环时 可以用秒表时间研究法 2 秒表测时的工具秒表测时的工具 2 1 秒表秒表 秒表是时间研究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 通常有两种类型的秒表 定额人员常用的是 1 100 分秒表 也 称 10 进分计秒表 如图 1 1 另外一种秒表为 10 进时计秒表 表面划分成 100 小格 每格代表 0 0001h 见图 1 2 图 1 1 1 100 分秒表 图 1 2 10 进时秒表 2 2 记录板记录板 记录板用于安放时间研究表格和秒表 图 2 3 的记录板结构比较合理 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课程论文 图 1 3 记录板 2 3 时间研究表格时间研究表格 时间研究表是指记录 汇总与分析时间研究观测数据的各种表格 要记载与时间研究有关的所有 详细资料及每单元的时间及评比资料 核心的部分是记录各动作要素时间的部分 含秒表读数 持 续时间 应扣除的时间等 基本时间 2 4 计算器 测量工具 摄影 录像记录计算器 测量工具 摄影 录像记录 时间研究用的测量工具如钢卷尺 千分尺 弹簧秤 转速表或其他量具等 用来测定观测时的作业 条件 如机器转速等 摄影或录像设备可以很精确地记录时间研究对象作业的实际操作细节与所耗的时间 并可重现 以 作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计时机是为了克服使用秒表观测时难以兼顾辨识作业细节 读取时间与记录三项工作的困难而设计 的 3 秒表测时的步骤秒表测时的步骤 3 1 获取充分的资料获取充分的资料 从前述的时间研究表格可以观察到应收集的一些信息 具体来讲包括以下资料 1 与时间研究有关的基础信息资料 2 操作方法资料 3 产品或零件 材料的资料 4 设备资料 5 操作者的资料 6 有关作业环境的资料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课程论文 3 2 作业分解作业分解 划分操作单元划分操作单元 3 2 1 划分原因 作业分解是指为便于观测和分析而将某一作业加以细分成若干个操作单元 秒表测时是以操作单元 为单位进行观测记录的 并非其操作的总时间 所有个别单元的时间之和等于整个操作时间 1 划分单元后 每一单元的动作数量较少 并且性质相同 评比会更容易 准确 2 对每一单元个别予以评估 则动作快慢可作较精确的调整 3 可将操作内生产工作 有效时间 与非生产工作 无效时间 分开 4 各单元分别评比 使标准时间更为精确 尤其高度疲劳单元应独立 这样其疲劳放宽时间的确 定会更加合理 5 每单元予以详细说明 并求其标准时间 则详细的操作规则即可产生 且以后如某单元需更换 动作 则可直接修正本单元时间 6 划分单元后 每个单元再给予详细的说明 不但可作为介绍整个操作的说明 并且还可用其作 为 标准操作 培训新人 7 如已制定出每个单元的标准时间 将其综合 即为整个操作的标准时间 且以后单元如遇有增 减时 亦可迅速算出其标准时间 3 2 2 划分原则 1 单元之间界限清楚 每一单元应有明显易辨认的起点和终点 2 各单元时间长短适度 3 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操作单元分开 4 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 5 规则单元 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 6 物料搬运时间应与其他单元时间分开 3 2 3 确定观测次数 1 误差界限法 若要求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之间的误差范围控制在 5 以内 并取置信度为 95 则应观测的 次数为 公式 1 1 2 d2 值法 若要求观测误差控制在 5 以内 取置信度为 95 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公式 1 2 2 22 2 11 1 40 40 nn ii ii n i i nXX n X X 2 2 2 2 1 40 40 n i i RdRn n X dX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课程论文 3 通过作业周期确定观测次数的方法 如果是为了工作改善而进行时间研究 要求不必像制定 标准时间那么严格 可根据作业周期粗略确定观测次数 4 测时测时 测时是指时间研究人员采用记时工具对操作人员的操作及所需时间进行实际观测与记录的过程 4 1 秒表测时的方法秒表测时的方法 1 连续测时法 在整个研究持续时间内 秒表不停地连续走动 直到整个研究结束为止 观测者将 每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读出 记录在表格内 研究结束后 将相邻两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相减 即 得到操作单元实际持续时间 2 循环测时法 也有称之为差值测时法的 对于单元甚小且周期甚短的作业 读出并记录时间很难 准确 于是将几个操作单元组合在一起测时 此法采用每次去掉一个单元的办法来测时 4 2 测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测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 测时时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 则应在该单元 R 行中记一个 x 或 M 表示失去记录 不准按照估计随意补入 以免影响其真实性 见表 1 1 中的第 1 程 2 如操作中发现操作者省去某一单元 则应在该单元的 R 行中划一斜线 表示省去 见表 1 1 中的 第 2 周程 3 如操作者没按照单元的顺序进行 则在相互颠倒的两个单元的 R 行内分别划一横线 横线下记 开始时间 横线上记结束时间 见表 1 1 中的第 3 周程 4 在观测过程中出现例外单元 如刀具断裂 工具掉地等 观测者应在相应栏内做上记号 并记录影 响时间 如果外来单元时间很短 理论上可以忽略 但为了准确起见 也要记录下来 以便分析 外来 单元消耗的时间 对确定宽放时间很重要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课程论文 表 1 1 连续记时法 外 来 单 元 周 程RTRTRTRTRT符号RT说 明 1131327145326 65 A 33 更换皮带 28419104 2027233912 B 31 更换并调整螺 丝 352137119 20 14222 17 C 工具掉地上 拾起檫灰 并 调整 438165315306 22163816 D 5531569168719431 4918 E 664158117501 2023 4118 F 7 G 5 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时间操作时间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时间操作时间 5 1 剔除异常值剔除异常值 异常值是指某单元的时间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 而使其超出正常范围的数值 剔除异常值的方法有 多种 此处介绍最常用的方法 三倍标准差法 假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次所得的时间为 则平均值为 公式 2 1 标准偏差为 公式 2 2 5 2 计算各单元操作时间计算各单元操作时间 异常值剔除后 运用剩余的合格数据分别求各单元观测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即为该单元的实际操作 时间 123 n XXXX 1 n i i X X n 2 1 n i i XX n 2 1 n i i XX n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课程论文 6 计算正常时间计算正常时间 正常时间是指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项作业或操作单元所需的时间 正常时间 观测时间 评定系数 评定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 是指时间研究人员将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理想速度 正常速度 作比较 以使实际操作时间调整至平均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基准上 因此 若要对操作者的速度给予正确的评定 必须建立理想速度 或称正常速度 概念 常见的评定方法有 速度评定法 平准化 客观评定法与合成 评定法 1 速度评定法 完全根据观测者关于理想速度即正常速度的概念评定工人的工作速度 即将工人 工作速度与观测者脑海中已有的标准水平概念进行比较 2 平准化法 此法将熟练 努力 工作环境和一致性四个因素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定因素 每 个评定因素又分为超佳 或理想 优 良 平均 可 欠佳六个高低程度的等级 3 客观评定法 4 合成评定法 其要点是在作业观测时 将观测到的若干操作单元的数据与预定动作时间标准中 的相同单元的数据加以对比 求出两者的比例关系 并以此若干单元的数据比例的平均值 作为该观测 周期中整个作业所有单元的评定系数 机动时间除外 7 确定放宽时间确定放宽时间 7 1 考虑放宽时间的原因考虑放宽时间的原因 正常时间并未考虑操作者个人需要和各种不可避免的延迟因素所耽误的时间 而实际生产过程中 操作者可能因下列原因停止工作 1 操作者疲劳 需要休息 2 个人需要 如喝水 上厕所 擦汗 更衣等 3 听取班长或车间主任指示 或本人指示助手等 4 领材料 工件 物件及完成件 工具的送走等 5 等待检验 等待机器的维修 保养 等待材料等 6 从事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如清理工作场所 擦拭机器 所需物件的准备和操作 操作完后工作 场所 机器 物料及工具的清理工作 7 从事刀具的刃磨 更换皮带 调整机器等工作 7 2 宽放时间的确定方法宽放时间的确定方法 科学地确定宽放时间有两种方法 连续观测法与工作抽样法 1 连续观测法 时间研究人员通常要对一个工作小组的成员在一个整班内的活动作 连续观测 将生产中的任何中断 如个人的需要 工具修理 非工人原因造成的停机等统统 记录下来 然后进行分析 2 工作抽样法 该法是通过大量的随机观测 研究操作者的各种活动占用总工时的 比例的方法 现代工艺管理技术课程论文 7 3 宽放种类及给值方法宽放种类及给值方法 在制定标准时间时 合理地确定宽放时间是重要的 但又无法制定一种适合所有情况而被普遍接受 的宽放时间 因为宽放时间与操作者的个人特征 工作性质和环境因素有关 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 析 例如家电生产厂的总宽放率可能只有 l0 而钢铁厂的总宽放率可能达 35 目前有关宽放种类的 划分方法不同 但通常划分为私事宽放 疲劳宽放 延迟宽放和政策宽放四种 在时间研究中 宽放时间通常表现为宽放率 宽放率的表示有两种 一种为宽放时间与正常时间的 比率 另一种为宽放时间与标准时间的比率 8 确定标准时间确定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包括正常时间和宽放时间两部分 即 标准时间 正常时间 宽放时间 正常时间 1 宽放率 9 秒表测时的具体应用秒表测时的具体应用 某项作业的名称为在铣床上铣通槽 要求用秒表时间研究方法 制定该作业的标准时间 1 划分操作单元 将整个作业分为 7 个单元 各个单元操作内容如下 1 拿起零件放到夹具上 2 夹紧零件 3 开动机床 铣刀空进 4 立铣通槽 5 按停机床 床台退回 6 松开夹具 取出零件 7 刷出铁屑 2 运用连续测时法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