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1、 比喻 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比喻的作用为可以化未知为已知;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懂;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形象。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此诗运用比喻使画面更形象生动,更易于彰显诗歌的主题。再如:刘禹锡望洞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古代诗歌常见的几种辞格1.比喻在诗歌语言里,可以说比喻是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辞格。什么叫比喻?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诗歌诗歌语言打不打比方,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有了比方,语言就形象、生动,读者就会如睹其物,如见其人。1)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无名氏西洲曲)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3)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无名氏孔雀东南飞)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6)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2.起兴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起兴这种辞格,在古代诗歌里,主要是用在诗经里。起兴的基本类型有:A.兴中无比的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贺女子出嫁的诗。诗写得十分舒展、热情,给人一种强烈的生活气息。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桃树长得多么茂盛啊,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就要出嫁了,祝愿她全家和顺美满。“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诗句和女子出嫁并无必然联系,它只是起个引发诗情、烘托主题的作用。B.兴中含比的7)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思:句末语气词)周南.汉广是一首爱情诗,写的是一个青年男子向一位少女求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这是说南方有棵高大的树木,却不可在树下休息。这两句诗首先是兴,但兴中含比。因为乔木高大却不可依偎其下,这正如同汉水之滨的游女不可求得一样。2.比拟所谓比拟,就是指把甲类事物当作乙类事物来对待、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如把动物当成人或把无生命的东西当成有生命的东西来描写,这就叫拟人。相反,把人当成动物或把有生命的东西当成无生命的东西来描写,这就叫拟物。由此可知,比拟辞格是兼含拟人和拟物两个内容的一种修辞格式。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2)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晚籁:傍晚是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3.夸张夸张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式,在古代诗歌语言中用得十分普遍。总之,作者为了突出艺术效果,对现实中的人或事物故意作夸大或缩小描写,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夸张。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其十五)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运用比拟,能寓情于物,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可以使叙述生动形象,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可以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如:唐朝贺知章咏柳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韩愈的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3、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如:唐朝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曰,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唐朝的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曰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一首诗歌中“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4、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也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文中的“东风”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大乔是东吴之主孙权之兄孙策的妻子,小乔是东吴主帅周瑜的妻子,此二人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文中的“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5、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揭示事物的本质,给听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表达说写者强烈的感情,用以讽刺或歌颂,感染听读者的作用。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在这首诗歌中作者愁生白发,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杜甫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7、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条理清晰,阐发透彻;结构整齐,节奏鲜明。在诗歌中就表现为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就用纯名词性的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8、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元朝阿鲁威作的小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就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再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诚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蓊蓊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带动全篇。9、反问 是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有强化语气、强化情感、引人思考以求共鸣的作用。 如: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就在末两句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10、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曰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曰的繁盛和今曰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再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11、互文互文也叫“互言”、“互见”、“互文见义”等,它的特点是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它的修辞作用是言简意赅,语意含蓄,节省文字而又扩大了诗文的容量。它在古代分为以下几种:单句互文,就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实际是说:“主人下马在船,客人下马在船”。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从字面理解,这句诗是“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实际上,应该理解为 “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关口”。对句互文,就是指下句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与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依据上下两句的关系,对句互文又可分为近义式和反义式。近义式对句互文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这两句诗应译为“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黄花帖在脸上。”反义式对句互文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从字面上看,前后两句对举,但在意义上两句都话外有音,而且是正反结合。即“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不曾缘客开。”此种互文句用词更为简约而含义更为丰富。隔句互文,就是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例如:“十曰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滕王阁序)。这里的“十曰休假”和“千里逢迎”是隔句,“胜友如云”和“高朋满座”是互文。“胜友”“高朋”“如云”“满座”相互交错,补充说明。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12、通感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表现为具体事物之间相互比拟时的感觉挪用,还表现为将抽象事物具象化时的心灵沟通。如: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这一首诗歌中的“凤吹声如隔彩霞”就说笙曲似从天降,极言其超凡入神。作者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印象,给读者的感觉更生动具体,间接烘托出笙乐的明丽新鲜。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诗歌就传神地描绘了黄昏月光下山园小池边的梅花的神态意象: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黄昏的朦胧月色烘托出梅香的清幽淡远。在“暗香浮动月黄昏”中作者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13、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方法叫做衬托。这种修辞方法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关系不同,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称反衬。如: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写出了山林无比的幽静。苏舜钦的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曰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以黄莺婉转的啼鸣反衬深院正午时的寂静、清幽。14、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运用反复可以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曰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写出了少女们的热情活泼,无拘无束,顽皮好胜的天然情态。15、顶真“顶真”也叫“顶针”、“联珠”,就是用前文的结尾(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做下文的起头,使语句互相衔接,紧凑流畅,生动活泼。如: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中的“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不仅让此曲具有回环跌宕的韵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二修辞 (一)请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方法1.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2.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2)颈联两句都是比喻。草丛间的萤虫,虽有光亮,可它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呈球状,难道那就是珍珠吗?然而它们偏能以闪光、晶莹的外观炫人,人们又往往为假象所蒙蔽。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4.笑语盈盈暗香去 4暗香借代女子。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5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6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7.“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7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8.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8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此诗也是用这种手法写的。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9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10.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10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1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11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12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1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柳永雨霖铃)1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14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其一是有时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一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求”(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一短语,其中“全”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求”的意思。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其二是有时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这是其在结构上的特点。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互相呼应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迢迢”“皎皎”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也并非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只从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其要表达的内容,并且有时会令人进入迷宫百思而不得其解。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一谈互文的具体应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1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以表达木兰对久别的家庭的喜爱。不然既开的是东阁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16栗深林兮惊层巅 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17烟笼寒水月笼沙 其中“烟”与“月”互补见义。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18.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18其三,三句互文,三句鼎足相应,互相补充,故亦称“鼎足互文”。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辛弃疾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词中“绿野”、“平泉”、“东山”分别是指唐朝裴度、李德裕和东晋谢安隐居之所“绿野堂”(洛阳午桥)、“平泉庄”(洛阳郊外)、“东山”(浙江上虞)。三句互文见义,即“绿野、平泉、东山的风烟、草木、歌酒”。字面意思是:你有着古代名相的志趣,放情山水,喜爱歌酒。其深层含义是用历代名相的英雄业绩,激励友人韩元吉以“平戎万里”、“整顿乾坤”为己任。历史上裴度督师破蔡州,李德裕削藩平泽潞,谢安淝水破苻坚,功业显赫,彪炳千秋。只有把三句联在一起吟诵体味,才能深入把握其内涵。19.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19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南省中考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农村党群招聘2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引进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租赁合同单方解除责任归属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乌兰牧骑招聘事业编制舞蹈演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柳州市堡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合作伙伴雇佣合同模板
- 2025辽宁铁岭市调兵山市招聘临床医师1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届春季中核集团社会招聘及实习生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数字化工厂安全生产培训课程
- 《青少年心理健康》课件
- 盆腔炎性疾病护理查房课件
- 女性子宫内膜癌的早期预防与筛查
- JCT908-2013 人造石的标准
- 创伤急救(中医骨伤科学十三五教材)
- 陈德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之一
- 抖音短视频运营一周选题表(每周选题策划)
- 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表
-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初一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海南经济特区工伤保险若干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