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公开课教案_第1页
虞美人公开课教案_第2页
虞美人公开课教案_第3页
虞美人公开课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虞美人虞美人 李煜李煜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吟咏诗韵 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吟咏诗韵 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2 感受词中复杂的愁绪 体会诗人愁之深远 感受词中复杂的愁绪 体会诗人愁之深远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愁情 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愁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品析诗人愁绪 感受愁之深远 品析诗人愁绪 感受愁之深远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导入一 导入 有这么一位昏庸无能的君王 年轻时沉迷酒色 面对形势紧迫的国家却只有这么一位昏庸无能的君王 年轻时沉迷酒色 面对形势紧迫的国家却只 会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 整日忧愁悲歌 他又是一位多愁善感 满腹愁情的词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 整日忧愁悲歌 他又是一位多愁善感 满腹愁情的词 人 曾写下剪不断 理还乱的离愁 后人称他为薄命君王 绝代词人 他就是人 曾写下剪不断 理还乱的离愁 后人称他为薄命君王 绝代词人 他就是 南唐李后主李煜 我们曾于南唐李后主李煜 我们曾于 相见欢相见欢 中感受到这位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 中感受到这位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 血泪写成的作品血泪写成的作品 虞美人虞美人 二 走近作者二 走近作者 1 李煜 李煜 937 978 原名从嘉 字重光 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 世称 原名从嘉 字重光 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 世称 李后主 著名词人 工书善画 洞晓音律 诗 词 文皆通 以词的成就最为李后主 著名词人 工书善画 洞晓音律 诗 词 文皆通 以词的成就最为 突出 突出 2 作品风格 作品风格 1 前期 作为南唐的国君 他生活豪华奢侈 词的题材狭窄 无非是描写宫 前期 作为南唐的国君 他生活豪华奢侈 词的题材狭窄 无非是描写宫 廷享乐及男欢女爱 词风绮丽 廷享乐及男欢女爱 词风绮丽 2 后期 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 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 亡国之恨 后期 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 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 亡国之恨 格调衰婉凄楚 格调衰婉凄楚 3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 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 宋兵攻克金陵 李煜肉袒出降 被押送到汴京 宋兵攻克金陵 李煜肉袒出降 被押送到汴京 封封 违命侯违命侯 实际上如囚徒一般 过着 实际上如囚徒一般 过着 北中日夕 只以泪水洗面北中日夕 只以泪水洗面 的日子 的日子 三年后 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 作三年后 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 作 虞美人虞美人 词 并令歌伎演唱 此曲触怒宋词 并令歌伎演唱 此曲触怒宋 太宗 不久便赐酒将他毒死 这首太宗 不久便赐酒将他毒死 这首 虞美人虞美人 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三 咏诗韵三 咏诗韵 1 全班齐读 全班齐读 2 听录音范读 听录音范读 2 3 作诵读指导 学生自由朗读 作诵读指导 学生自由朗读 1 划分节拍 划分节拍 2 找出诗眼 愁 找出诗眼 愁 3 把握基调 无限愁情 把握基调 无限愁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 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 有痛苦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 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 有痛苦 难耐的现实 诵读时语调要低沉 语速应缓慢 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 难耐的现实 诵读时语调要低沉 语速应缓慢 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整首词情绪的高潮 是整首词情绪的高潮 向东流向东流 是是 指愁绪的绵长无尽 声音要延长 要把这无尽的哀愁表现出来 指愁绪的绵长无尽 声音要延长 要把这无尽的哀愁表现出来 4 指名学生试读并点评 指名学生试读并点评 配乐 配乐 5 全班再次齐读 感受愁情 全班再次齐读 感受愁情 四 品愁情四 品愁情 词人的愁是无穷无尽的 那他在愁什么呢 请同学们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词人的愁是无穷无尽的 那他在愁什么呢 请同学们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 内容思考词人究竟在愁什么 从词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内容思考词人究竟在愁什么 从词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 往事之叹 亡国之痛 离家之苦 明确 往事之叹 亡国之痛 离家之苦 对往事逝去不复返的哀叹 对于亡国 对往事逝去不复返的哀叹 对于亡国 的悲痛 对于离家千里之外的忧愁 的悲痛 对于离家千里之外的忧愁 1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1 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 对于往事的哀愁 明确 对于往事的哀愁 从背景中我们可知道 词人本是一国君王 过去的时光是多么美好 有笙从背景中我们可知道 词人本是一国君王 过去的时光是多么美好 有笙 歌欢笑 锦衣玉食 美酒美人 尊严和自由 而这一切美好的时光都已经逝去歌欢笑 锦衣玉食 美酒美人 尊严和自由 而这一切美好的时光都已经逝去 了 如今自己却被囚禁于异国他乡 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了 因此词人想到这里了 如今自己却被囚禁于异国他乡 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了 因此词人想到这里 发出了哀愁 发出了哀愁 2 春花秋月春花秋月 是美好的事物 作者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呢 是美好的事物 作者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呢 明确 明确 春花春花 象征着象征着 生命与希望生命与希望 可是此时此刻的李煜却被囚禁在异乡 失 可是此时此刻的李煜却被囚禁在异乡 失 去了自由 那么 对于一个失去了自由 失去了尊严的亡国之君来说 哪里还去了自由 那么 对于一个失去了自由 失去了尊严的亡国之君来说 哪里还 能看到希望呢 因此看到这美好的景色 词人不是惬意反而更忧愁了 能看到希望呢 因此看到这美好的景色 词人不是惬意反而更忧愁了 秋月秋月 月 总是那么敏感而多情 自古以来 多少离家的人 只能借千 月 总是那么敏感而多情 自古以来 多少离家的人 只能借千 里明月遥寄相思 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在望月兴叹 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吧 里明月遥寄相思 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在望月兴叹 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吧 何时了何时了 正所谓 正所谓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春花秋月年 春花秋月年 年如期而至 可作为一个被囚禁在异国的亡国之君 这只意味着屈辱的日子也年如期而至 可作为一个被囚禁在异国的亡国之君 这只意味着屈辱的日子也 会如春花秋月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 因而这位被囚禁的亡国之君仰头问苍天 会如春花秋月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 因而这位被囚禁的亡国之君仰头问苍天 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3 往事知多少往事知多少 词人想起了哪些往事呢 词人想起了哪些往事呢 明确 锦衣玉食 后宫佳丽 笙歌欢笑 尊严 自由等 明确 锦衣玉食 后宫佳丽 笙歌欢笑 尊严 自由等 3 2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1 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 亡国之痛 明确 亡国之痛 2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明确 小楼明确 小楼 东风东风 故国故国 月月 小楼 被困之所小楼 被困之所 东风 东风即春风 预示着又一个春天来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而东风 东风即春风 预示着又一个春天来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而 我我 却依然被困于此 失去了自由 却依然被困于此 失去了自由 故国 故国已不在 皇帝的身份也不在了 往事不堪回首 因此词人因亡故国 故国已不在 皇帝的身份也不在了 往事不堪回首 因此词人因亡 国之痛而引发了愁情 国之痛而引发了愁情 月 痛苦的往事不忍心想起 只有伤痛与悲哀 看到明月便想起了远在千月 痛苦的往事不忍心想起 只有伤痛与悲哀 看到明月便想起了远在千 里之外的家乡 可是自己已经回不去了 想到这里 词人的愁情便更加浓重了 里之外的家乡 可是自己已经回不去了 想到这里 词人的愁情便更加浓重了 3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1 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 青春 美好时光的逝去 物是人非的境况 身份的改变 明确 青春 美好时光的逝去 物是人非的境况 身份的改变 2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明确 雕栏玉砌 朱颜 明确 雕栏玉砌 朱颜 3 雕栏玉砌指什么 见注释 指南唐宫殿 朱颜又是指什么 红颜 雕栏玉砌指什么 见注释 指南唐宫殿 朱颜又是指什么 红颜 宫殿尚在 当年侍奉自己的宫女却红颜已老 青春不在 正如李清照词 宫殿尚在 当年侍奉自己的宫女却红颜已老 青春不在 正如李清照词 物物 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但改的仅仅是朱颜吗 过去是君王 现在是囚 但改的仅仅是朱颜吗 过去是君王 现在是囚 犯 过去住的是宫殿 现在是小楼 身份一变 一切都变了 改的太多太多 犯 过去住的是宫殿 现在是小楼 身份一变 一切都变了 改的太多太多 这一切都如这一切都如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金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金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因此词人 因此词人 对逝去不复返的往事发出了感慨哀叹 对逝去不复返的往事发出了感慨哀叹 小结 板书 小结 板书 春花春花 秋月秋月 往事往事 往事之叹往事之叹 小楼小楼 东风东风 故国故国 亡国之痛亡国之痛 愁愁 雕栏玉砌雕栏玉砌 朱颜朱颜 离家之苦离家之苦 4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因为想起了美好的往事 已经灭亡的故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词人正因为想起了美好的往事 已经灭亡的故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词人 在词的最后发出了对于愁的感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词的最后发出了对于愁的感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 本是抽象的 没有体积和重量的 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 把满腔的愁愁 本是抽象的 没有体积和重量的 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 把满腔的愁 绪比作一江春水 将抽象的情感用具体形象的春水表现出来 自古以来 许多绪比作一江春水 将抽象的情感用具体形象的春水表现出来 自古以来 许多 文人也都爱把愁比作江水 如我们曾学过的文人也都爱把愁比作江水 如我们曾学过的 诗人为何把愁比作江水 江水有什么特点 诗人为何把愁比作江水 江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 江水的特点有 浩荡奔涌 奔流不息 连绵不尽 不舍昼夜 无尽无穷 明确 江水的特点有 浩荡奔涌 奔流不息 连绵不尽 不舍昼夜 无尽无穷 因此 把愁比作春水 显示出诗人内心积蓄已久的愁思如浩荡奔涌的江水一般因此 把愁比作春水 显示出诗人内心积蓄已久的愁思如浩荡奔涌的江水一般 4 释放出来 这愁又如江水不舍昼夜 奔流不息 无穷无尽 可见诗人愁情之深释放出来 这愁又如江水不舍昼夜 奔流不息 无穷无尽 可见诗人愁情之深 远与深切 远与深切 五 延伸拓展五 延伸拓展 我们于这血泪之作中感受到了李后主的亡国思家之愁 在以往学过的作品我们于这血泪之作中感受到了李后主的亡国思家之愁 在以往学过的作品 中也曾感受过许多诗人的愁情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曾学过哪些关于中也曾感受过许多诗人的愁情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曾学过哪些关于 愁愁 的诗的诗 句 或课外搜集的有关诗句也可 并说明它们的出处 句 或课外搜集的有关诗句也可 并说明它们的出处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李煜 相见欢相见欢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唐 白居易白居易 琵琶行琵琶行 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李清照 醉花阴醉花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李清照 声声慢声声慢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李清照李清照 一剪梅一剪梅 明月高楼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明月高楼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范仲淹 苏幕遮苏幕遮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贺铸 青玉案青玉案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宋 辛弃疾辛弃疾 丑奴儿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书博山道中壁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李白李白 秋浦歌秋浦歌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自在飞花轻似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