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复习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中考历史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复习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中考历史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复习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4,泰安)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实施了太空授课,这一成就所属的科技革命的核心应是( A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B蒸汽机的改良C电的发明 D航天技术2(2013,潍坊)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等。这说明互联网( D )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A B C D3(2014,广东)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飞机试飞成功,人类实现了飞天梦想 B人类进入信息时代C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克隆技术 D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4(2015,黔东南州)“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隐患。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D )A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 B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C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 D中国多地因大量使用煤炭而使空气污染加剧5(2013,苏州)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D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6(2013,昆明)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生活。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 C )A乘坐火车回老家探亲 B驾驶汽车外出旅游C利用因特网相互交流 D在电灯下读书学习7(2013,昭通)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以上史实表明( A )A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C只有德国和美国将科技运用到战争中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8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后蕴藏着一场危机。美国作家德莱塞仿佛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出版了一本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 B )A哈姆雷特 B美国的悲剧 C蒙娜丽莎 D战争与和平9(2013,玉林)右图是毕加索创作于1937年的以德国轰炸西班牙小镇为背景的油画格尔尼卡,勾画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等。作者作此画意在( D )A表现作者绘画技艺新颖高超 B反映西班牙民族矛盾很尖锐C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状 D表达对法西斯的谴责和抗议10(2013,株洲)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文化人。如果将来你是一个中国的电影人,最大的梦想是获得世界最有名的( D )A金鸡奖 B金棕榈奖 C金熊奖 D奥斯卡金像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1(2013,宜宾)科技发明促进了社会进步,改变着世界面貌,影响着人们生活。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中唐到宋末(8到13世纪)期间,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物质的进步可自一系列惊人的发明知其端倪这些都是一个生气勃勃的社会在其历史兴盛时期的产品,远远比欧洲先进。摘自费正清著美国与中国第四版(1)作者认为中国这一时期“一系列惊人的发明”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两例宋代科技成就来说明。特点:领先世界(答“世界上最先进”“比欧洲先进”等意思相近的也可给分);注重运用(答“注重实用性”、“促进物质进步”、“促进社会兴盛”等意思相近的也可)成就: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衰落,而西方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列是一组近现代科技成就的图片。(2)指出材料二所示科技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序号答题)。(3)指出材料二中陆地交通工具使用的动力分别是什么?蒸汽机;内燃机。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4)请任选材料二中的一项科技发明,论证科学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危险”,并谈谈人类如何应对科学“潜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