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云南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1页
论云南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2页
论云南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3页
论云南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4页
论云南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院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文学院函授本科毕业论文 题题 目目 论云南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论云南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姓姓 名名 罗中玲罗中玲 函函 授授 站站 景东站点景东站点 年年 级级 2011 级级 学学 号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王王 燕燕 职称 学历 职称 学历 副教授副教授 20132013 年 1212 月 1010 日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制 2 论云南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论云南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罗中玲 摘要 位于滇西南中部的景东彝族自治县有着灿烂辉煌的传统民俗文化 这里 的文物遗址 名胜古迹 民族风情等就像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一样丰富着景东的历 史 并构成一幅内容丰富 绚丽多彩的景东文化 景东彝族婚俗 跳秋歌 唱牛 歌和 跳菜是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代表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传统民俗文化正遭 受着现代化的洗礼与冲击 如何传承与保护景东彝族民俗文化正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 一个艰难课题 关键词 景东彝族 民俗文化 传承 保护 民俗 即民间风俗 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 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 化 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 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 它是一个社会 群体在语言 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 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 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 口头传 承文化 民间歌舞娱乐文化 工艺美术文化 节日文化和信仰文化等 可以说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民俗文化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大量有历史 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 外 面临如 此严峻形势 加强我国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景东民俗文化历史悠 久 源远流长 内容丰富 特色鲜明 是我们发展文化旅游 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重 要资源 为实现景东由民俗文化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跨越 我们必须重视民俗文化 的传承保护与利用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南中部 是普洱市的北大门 东与楚雄州的楚雄 南华 双柏三县 市 接壤 南与我市镇沅县毗邻 西隔澜沧江与临沧市临翔区 云县遥江 相望 北与大理州南涧 弥渡山水相连 全县总人口37 9 万 国土面积4532 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占4 5 有彝 汉 回和傣等25 个民族 其中 少数民族 人口占总人口的46 3 彝族占总人口的39 5 是一个多民族融和的山区农业县 3 景东是滇西南的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 早在新石器时代 就有人类在这块古老而神秘的沃土上生息繁衍 秦以前景东均属西南夷地 唐代南 诏时 期 设 银生节度 宋代 景东 属大理国辖地 正是这悠久的历史背景 下 景 东民俗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但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传统民俗文化正 遭受着现代化的洗礼与冲击 为了景东民俗文化不被时代所消融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 保护迫在眉睫 一 景东彝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概述 一 景东彝族婚俗 景东彝族举行婚礼时男方和女方家婚期各不相同 男方家一般为期三天 女方家 一般为期一天半 景东彝族举行婚礼时男方和女方家都要搭青棚 搭青棚这天晚上 女方家在青棚 里跳歌欢庆 并选吉辰在堂屋里举行装箱仪式 装箱 必须要请一个懂规矩 会念祝 辞的长辈人来装 祝辞如下 一装箱 地久天长 二装箱 富贵荣华 三装箱 三元及第 四装箱 四季发财 五装箱 五子登科 男方家要请喇叭匠 在搭青棚这天黄昏喇叭匠到达男方家 进门时吹 开棚 调 示意婚礼由此开始 男方家正席的清晨到一切准备妥当时 喇叭匠就吹 开饭调 催促讨亲队 伍饭后去接亲 途中 就吹 过山调 等 到新娘家门外 吹大号报信 进家后 喇叭匠吹 开亲调 认完亲 吹响 隔娘调 上路 女方家在女儿出嫁后 婚 礼宣告结束 婚礼队伍到新郎家门外 要举行退喜神仪式 进家后 要到堂屋里举行拜堂仪式 喇叭匠吹 拜堂调 拜完堂后 喇叭 匠吹起 上菜调 宴席开始 晚上 男方家 在青棚下跳歌 通宵欢庆 最后一天 男方家 在喇叭 匠吹奏的 谢相帮调 等乐曲声中 拆除青棚 婚礼 结束 二 景东彝族的跳秋歌 景东彝族跳秋歌从每年立秋当天开始 为期三天 据说跳秋歌的兴起 是因彝族祖先对自然现象不能科学认识 认为在立秋那天下 地下田 会把庄稼碰 秋 枯萎 没有收成 所以 立秋这天就在家休息 勤 4 劳聪明又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民就利用这天时间来举行娱乐活动 逐步形成了一年一度 的跳秋歌 并一代又一代沿传下来 每到立秋 人们穿着盛装 怀着喜悦心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跳秋歌 一边进行 物资交易 互通有无 搞活经济 发展生产 同时又进行娱乐 欢庆丰收 跳秋歌的 场面很大 很壮观 人山人海 跳歌场上 你唱我和 内容从天上到地下 从古到今 等 具有知识性 趣味性和教育性 多数青年人在唱情歌 互倾衷肠 表达爱慕 唱 着唱着 成双成对 离群隐去 跳歌场上 随着葫芦笙 大小三弦 竹笛等发 出的音乐旋律 人们时而跳起模仿动物的动作形态特征的舞蹈 如 孔雀摆尾 苍蝇搓脚 等等 时而跳起表现人类生产生活的舞蹈 如 三跺脚 等 三 景东彝族的唱牛歌 牛歌即耕夫唱给牛听的歌 牛歌分为 五部曲 第一曲为 开圈歌 歌 词大意是 吃苦耐劳的牛啊 不知你吃饱了没有 要是吃饱了 就请辛劳一天 罗 唱完便将牛牵出 第二曲为 出犁歌 歌词大意是 阿哥和阿牛 同下地 把土地共同犁翻起 第三曲为 架担歌 到了地头 边驾牛边 唱 吃苦耐劳的阿牛啊 犁地时你要乖乖朝前一直走 到了田边地角你要转回 头 第四曲为 驶牛歌 边使牛边唱 阿黄牯子拽着些 我一家老小望 靠你 不打不骂拽着些 再犁几转就放你 回家好好慰劳你 阿黄牯子 小揸角 小 角哪个弯弯转回来 第五曲为 解担歌 是收工时卸下牛弯担时唱 我俩 犁了一天的地了 你我都辛苦罗 共同回去养精神 牛歌内容丰富 自 由发挥 四 景东彝族的跳菜 跳菜起源于景东的安定乡 它是由男性在宴席上出菜时跳的一种民间舞蹈 跳菜 可是一种力气活和技术活 它要求单手三个指头托一盘菜 八至十二碗之间 且还要翩翩起舞 跳菜 彝族蒙化支系语称 吾多哈 汉意为出菜 它的伴奏乐器以大号 长 号 唢呐为主 配以小鼓 小钹 海锣 竹笛 小磬 铜制的打击乐器 敲打节拍 和演奏花音 表演跳菜前 先要摆好桌子与板凳 并在桌子上摆放花心 酒 到开宴时 由 号班师傅先吹大号 后吹长号 接着上菜 开始表演跳菜 上菜人右手掌举着掌盘 左手挥毛巾 并与下菜人密切配合 翩翩起舞 跳菜时 号班有4 人 舞班少则 5 4 人 多者不限 但须成双对 表演最长时间达 10 分钟 二 景东彝族传统民俗文化正遭受着现代化的洗礼与冲击 景东虽然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正遭受着现 代化的洗礼与冲击 景东彝族婚俗 跳秋歌 唱牛歌 跳菜等习俗正面临着失传的危 险 现代的景东彝族青年在结婚时正向着都市化的进程迈进 婚期由原来的三天改为 了一天或一天半 搭青棚也只有在少数农村地区可以看到 青棚下做跳歌场的人家少 了 女方家的装箱仪式也很少有人会做了 婚礼中吹喇叭的习俗大多被现代的录音 放音设备替代了 过去的彝族青年在结婚时必定会穿着本民族的艳装 但如今会做彝 族服装的人已寥寥无几 喜欢穿着彝族服饰结婚的青年男女几乎看不到了 西方的西 服是当今男青年的首选 西方的婚纱又是当今女青年的首选 景东的安定乡 大街乡 的平地村还少有保留彝族民族婚俗 这些婚嫁习俗文化的变迁既是时代的进步 又是 民间魂宝的沦失 这里充满了矛盾 我们是要现代化 还是要民族的精髓是我们所面 对的问题 我们的许多年轻人 正在盲目的追求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没有真正体会 到本民族婚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他们反而把本民族的婚俗文化当做了一种陈规旧纪 一种陋习 由于人们思想意识上存在着误解 景东彝族婚俗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 冲击 跳秋歌也是彝族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过去的秋歌为期三天 歌场设在宽阔的草 皮地上 歌场就是市场 进行农副产品的交流 歌场上进行山歌对唱和几千人的集体 跳歌 这也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场所 以前景东的跳秋歌场以花山乡秀龙村的小街为 代表 秀龙村位于景东东部的哀牢山麓 这里民风淳朴 民族众多 以彝族为主 一 片宽广的天然草场就是每年举行跳秋歌活动的场所 有句俗话说 弦子一响 脚 就痒 每年立秋 各族人民穿着盛装 怀着喜悦的心情从四面八方赶来 有来自同 乡同县的 也有来自双柏 楚雄等县的 有的来看热闹 有的来跳歌 有的来进行物 资交易 有的为了找对象而来 整整三天三夜后 人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而如今 景东花山乡秀龙村小街那块绿绿的大草坪不见了 在商品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有的地 方建起了楼房 有的地方成了茶园 有的地方成了烤烟地 大规模的跳秋歌场面很难 看到了 能唱能弹能跳的人也渐渐少了 能唱能弹能跳的人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 年人 中年人或能唱 或能弹 或能跳 青年人很少会这些活动了 物资交易活动也 冷清了 景东的跳秋歌民俗也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6 接着说说唱牛歌 牛歌是耕田的农夫唱给牛听得歌 过去在田间地头不时还会 听到牛歌声声 农夫边劳作 边歌唱 自得其乐 牛歌内容丰富 借题自由发挥 好似 牛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牛被人格化了 这些原生态的耕夫歌唱构成了一幅幅 优美的 景东民间画卷 当今会唱牛歌的只有景福乡 安定乡的少数耕夫 他们也大 多上了年纪 在大街乡 花山乡一带 过去也曾在田地间听到过动听的牛歌 近几年 来未曾听到过了 年轻人大多认为这种歌唱形式很可笑 简直是 对牛弹琴 如今的年轻人喜欢唱喜欢听的是流行歌曲 不再喜欢什么牛歌 我想若干年后 景东 民间的唱牛歌民俗文化将不会重现 最后再说一说景东的跳菜 跳菜这种民间文化现象在景东的安定乡还能看到 但 用这种方式出菜的筵席已不多了 跳菜之乡 的美誉已不再是景东的安定乡 而 变成了与安定临近的南涧县了 景东的民间民俗文化有着过去的灿烂与辉煌 在现代化的背景之下 景东民俗文 化正黯然失色 正处于发展与衰落的转型时期 如果民俗文化的保护再得不到落实 就谈不上什么传承 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民族的精髓 我们失去的将是整个民族的文化 与经济 其它县市有许多有远见的有识之士已越来越认识到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地位 传承和保护本地域的民俗文化也就是保护本地域的民族经济 只有保护本地域的民俗 文化 才有利于更好的发展本地域的民族经济 众所周知 当今社会民俗文化越丰富 和发展的地方 他们的经济越是腾飞 例如 丽江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带动了丽江旅游 经济的腾飞 再如 大理的白族民俗文化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蒸蒸日上 景东是一 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县 民族民俗文化的衰落将会让我们失去的更多 三 景东民俗文化衰落的原因分析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四大发明 万里长城 丝绸之路和汉 唐盛世 更多的是点点滴滴的民俗文化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 56 个民族的丰富民俗文化 几千年来被世世代代传承着 成为民族文化之根 穿透人生 代代相传 中国正在高速度 从乡土中国转变为城市中国 散落在中国民间的一个个古朴村落 以其风格独具的建筑 礼 仪 村社组织结构闪烁着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 然而 在乡镇工业化的浪潮中 在全球经济 文化一体化的今天 这些文明正处于损毁 灭绝的边缘 现代化运动改变了所有的传统社会 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也不例外 景东各种民俗也大都无声无息地烟消云散了 分析其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景东彝族民俗文化走向衰落 7 景东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 发 展了民俗文化 但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功利思想越来越严重 凡当前觉得不好 的东西都可以抛弃 凡当前觉得看不习惯的东西都可不去学习 在发展商品经济的背景下 作为个人来说 学什么 传承什么 要看能不能带来丰富的经济收入 能不能快速发家致富 景东人民一下子看不到本地域丰富的民俗文化能给他们带来丰富的经济收入 因此 在商品 经济的冲击下 人们不再注重发展民族民俗文化 在不经意之间却破坏了民俗文化发展的根 基 就拿景东的跳秋歌民俗文化来说 在现代商品经济的冲击下 人们觉得跳秋歌一年只跳 三天太浪费土地资源 不如把一块块宽广的大草坪开发成农田 开发成经济作物基地 开发 成居住的场所 景东花山乡秀龙村小街跳秋歌场就是一个被破坏的例子 二 外来文化冲击加速了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衰落 现代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 它本身并无错误之处 西方思潮的涌入对我们民族经济 的发展并不是一无是处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现代改革开放和西方思潮存在一定的误解 这 使得我们的民俗文化加速了衰落 改革开放 现代化 并不是要一概抛弃那些本地域所固有 的东西 西方思潮并不都是错误的 有的东西我们要批判式的吸收 当前的许多景东人总是 认为 只有抛弃那些陈规旧纪才能与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相接轨 就景东彝族婚俗来说 当前 的许多年轻人总认为按传统的婚俗来举行婚礼太俗气 太没面子 举行传统婚礼规矩太多 太烦人 只有身着西装革履 身着白色婚纱长裙才显得洋气 显得有面子 唱牛歌的民俗文 化在当今的年轻人面前也难逃厄运 当今的大多数年轻人认为唱牛歌是 对牛弹琴 有伤 大雅 流行歌曲 西方杰克逊式的舞蹈才是他们学习的首选 三 民族的大融合使景东彝族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走向消融 民族的大融合是时代进步的特征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的安定团结 和 谐 国家的富强与民族大融合密不可分 景东有25 个民族 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 一个个家庭 或许是单一民族 或许是由多个民族组成 纯正单一民族的家庭越来越 少 随着民族的融合 家庭内部也开始移风易俗 随着多民族家庭的子孙一代代繁衍 使得景东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走向消融 四 外出打工经济 使景东 彝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 相对封闭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创造了景东灿烂的农耕民俗文化 但随着近几年 来民众致富追求越来越强烈 外出到发达地区打工赚钱 快速发家致富是当前中青年 人的追求 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 留守农村的多数是一些小孩和老人 再加之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生找工作难问题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加入到了民工潮的 8 洪流 所有这些使得景东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 五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景东彝族传统民俗文化遭到了冷遇 当今社会 电视 手机在农村地区得到了普及 人们的精神享受得到了更多的满 足 传统的生活方式需要人们聚集在一起时 吹 拉 弹 唱和跳才能达到娱乐 交 流感情的目的 而如今 所有这些都被现代科技手段所替代了 想达到精神上的娱乐 只需看看电视节目 想达到情感上的交流 只需打打手机 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得景东传统民俗文化遭到了冷遇 六 当地政府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彝族民俗文化的保护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 不能因为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了优 秀的民俗文化传统 应通过研究 对于一些鄙陋的民俗文化我们可以抛弃 对于一些 优秀的民俗文化 我们可以抢救性的加以保护 景东安定乡发源的跳菜民俗文化被南 涧县抢注商标 失去 跳菜之乡 的美誉就是一个典型 许多乡镇群众活动的场所 遭到破坏性的开发利用也是实例 我们的当地政府一再大讲开发旅游经济 却缺乏挖掘民俗文化的意识 这也使得 景东优秀的民俗文化得不到弘扬 景东山清水秀 拥有无量山 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动植物资源丰 富 是 世界黑冠长臂猿之乡 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得天独厚 我们拥有了自然 景观 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挖掘民俗文化资源 其实质就是挖掘旅游资源 挖掘 好民俗文化资源才能更好的开发景东地域旅游经济 所以 当前没有挖掘民俗文化资 源的意识形态 也就使得景东优秀的民俗文化得不到弘扬 四 景东 彝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人们常说 越是民族的 就越是世界的 任何一种文明传统的断裂 都是我们这个时代 的悲哀 民俗的复兴是本土文化觉醒的标志 环顾中国民俗的传承与遗失 如何让优秀的传 统民俗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与保护 让民俗文化这艺术之花璀璨盛开 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 的大事 在现代化大潮中 民间民俗 文化正面临困境 民间艺人急剧消失 民间民俗 文化 形态迅速消亡 民间艺术日渐衰落 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正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相继离去 慢慢地遗失 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和历经千年的乡土艺术 民俗器物 没有得到 完整记录和保存 一旦毁灭 就无法再生 就像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 民间文化 形态的消亡必将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 进而削弱民族的创造力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民间艺术家们的窘境以及传人问题是最不可回避的问题 那些曾经漫山遍野的歌谣 那些曾 9 经摇曳于民间的艺术 传承着萦绕了千万年的民族气脉 而今随着它们的消失和衰微 逐 渐无迹可寻 就在我们漠视民俗文化时 一些国家的一些人士却对我们的民间文化如痴如醉 不但搞 专场展览 还加紧收集藏品 据说在日本 就有一家专门对中国民间文化珍品进行收藏的博 物馆 规模之大 品种之广 让许多人为之惊叹 不妨设想一下 假如将来有一天 我们想 看到的民间文化珍品在自己的家园找不到 却要到别国才可 一睹芳容 那将会是怎样的一 种尴尬 民俗文化的传承 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不应只是整理收藏如此简单 只 有为传统文化注入活力 使其在新的土壤里继续生存 才能让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命生生不息 一 景东彝族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 应重在对人的保护 首先要加强从事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队伍建设 我认为 这并不影响其它社会力量参与 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 我们既要大力培养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 人才 组建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队伍 还要吸收热衷于民俗文化的社会各界各有识之士参与 只有这些敬业奉献 对民俗文化情有独钟的人才能进一步做好民俗文化遗产的普查 认定和 登记工作 制定民俗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建立民俗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其次是保护那些拥有民间文化技艺的人 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 即 艺在人身 艺随人走 不同的人群往往有不同的非物质文化 一旦人员消亡 这种无形 文化遗产也随之消亡 保护民俗文化 就要保护那些民间艺人 让社会承认他们 尊重他们 羡慕他们 为传承民俗文化创造和谐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对那些身怀绝技的艺人 政 府要给予特殊照顾 发放艺术补贴 提供好的医疗待遇 让他们不为衣食而忧 一心一意地 培养接班人 延长艺人的寿命 就是延长民俗文化遗产的寿命 最后是培养民俗文化的接班人 作为遗产 民俗文化必须有人继承才得以传承下去 对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人 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 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 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同样 我们要大力培养民俗文化的接班人 在鼓励家族传 承 拜师学艺等古老的传承方式的同时 积极开展学校教育 在中小学中设置乡土教材 开 设民间文学 民间美术 民间音乐等专业课 二 大力恢复群众娱乐活动的场所 为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的传播 展示提供平台 大力恢复群众娱乐活动的场所 例如恢复跳秋歌场 人们走进跳秋歌场 不仅能够欣赏 到丰富多彩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 品尝到品种繁多 香气诱人的风味小吃 购买到具有 10 民俗特色的文化商品 而且可以积极参与各种民间游艺活动 努力建设为展示民间文化 农 民自娱自乐的文化大舞台 三 建立景东彝族民俗文化类博物馆 保护民俗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是博物馆保护 收藏的对象 因为博物馆是 永久性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已经积累大量经验 也完全有能 力保护民俗文化遗产 用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乡 镇筹建小型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馆 四 发展景东彝族民俗文化旅游 以开发利用促进保护传承 目前 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 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民俗文化游 自然风光 游 名胜古迹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 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 由于它满 足了游客 求新 求异 求乐 求知 的心理需求 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同时 发 展民俗文化旅游 也必将带动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的旅游开发 因此 我们说挖掘 景东民俗 文化 把景东民俗文化纳入旅游开发 可谓一举两得 和谐双赢 五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搞好景东 彝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 云南省文化厅黄峻厅长表示 为解决传统技艺传承难的问题 除了资金扶持外 从明年 开始 政府相关部门将开办文化传承学校 聘请民间艺术家为老师 设立中专文聘 除此之 外 民间传统技艺传承者将评定职称 从政策上给予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