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XX10257454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申请公开_第1页
CNXX10257454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申请公开_第2页
CNXX10257454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申请公开_第3页
CNXX10257454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申请公开_第4页
CNXX10257454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申请公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NXX10257454CNXX10257454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申请公开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申请公开 SooPAT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剂及用其萃取湿法磷酸的方法申请 号xx10257454 7申请日xx 06 11申请 专利权 人地址发明 设计 人 主分类号分类号公开 公告 号公开 公告 日专利代 机构代 人陈锂4 30068湖 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李家墩1村特1号陈锂B01D11 02 x x 01 IB01D11 02 xx 01 I C01B25 46 xx 01 I104069646Axx 10 01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 有限 公司42104朱盛华 soopat 注本页蓝色字体部分可点击查询相关专利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发明专利申请 10 申请公布号104069646A 43 申请公布日xx 10 01 21 申请号xx10257454 7 22 申请日xx 06 11 71 申请人陈锂地址430068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李家墩1村 特1号 72 发明人陈锂 74 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朱盛 华 51 Int Cl B01D11 02 xx 01 C01B25 46 xx 01 书1页说明书8页权 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 54 发明名称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剂及用其萃取湿法磷酸的方 法 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剂及用其萃取湿法 磷酸的方法 萃取剂的组分及质量分数为正丁醇35 95 异辛 醇 正丁醚 高碳酮 脂肪胺或季铵盐中的一种5 65 工艺是湿法粗磷酸经过脱氟 脱色后 按照萃取剂 粗磷酸 2 5 1比进行6 10级逆流萃取 在粗磷酸入口的第六或第七级加入硫 酸 萃取相用溶解有碳酸钠的工业级磷酸洗涤后 用去离子水反萃 取获反萃液 终净化反萃液 浓缩得工业级磷酸 本发明采用沸点相近且适中的有机物进行二元复配 凸显了复合溶 剂的萃取特性 具有性能稳定 萃取剂易回收 可长期循环使用 可在室温下萃取 节能 粗磷酸不需预先除杂 生产工艺简单 生 产成本低 104069646A 104069646A权利要求书1 1页1 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剂 其特征 在于组分及质量分数为正丁醇35 95 异辛醇 正丁醚 高碳 酮 脂肪胺或季铵盐中的一种5 65 所述高碳酮为二异丁基甲 酮 甲基异丁基甲酮或环己酮 所述脂肪胺或季铵盐为双十八烷基 二甲基氯化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 三 辛胺或四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铵 2 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剂萃取湿法磷酸的方 法 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粗净化将澄清后的湿法粗磷酸浓缩至P2O5质量分数为30 48 测粗磷酸中氟离子浓度 按照其化学计量的130 加入碳酸钠脱氟 在50 70 之间反应2 3小时后 沉降 取上层清液加入活性碳 脱色 过滤 得粗净化磷酸溶液 2 萃取净化将步骤 1 所得的粗净化磷酸溶液逆流加入萃取剂 萃取剂 粗净化磷酸的 体积比 2 5 1 在常温下进行6 10级萃取 在粗净化磷酸入口 的第六级或第七级加入硫酸 硫酸加入量按照萃余相中硫酸浓度 9 2mol L 经上述萃取后的萃取相用溶解有碳酸钠的工业级磷酸进行 四级或六级逆流洗涤 萃取相 洗涤相体积比 15 40 l 洗涤后 的萃取相溢流进入反萃槽 按照洗涤后萃取相 水相 8 15 1的 体积比加入纯净水进行四级逆流反萃取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5质量 分数为21 3 41 7 所述的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剂 其特征在 于组分及质量分数为正丁醇35 95 异辛醇 正丁醚 高碳酮 脂肪胺或季铵盐中的一种5 65 所述高碳酮为二异丁基甲酮 甲基异丁基甲酮或环己酮 所述的脂肪胺或季铵盐为双十八烷基 二甲基氯化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 三 辛胺或四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铵 3 终净化测定步骤 2 所得反萃液中硫酸根和氟离子浓度 加入化学计量100 的碳酸 钡 反应2 3小时后 沉降 抽取上层清液 加入活性炭脱色 过 滤 将滤液浓缩到磷酸质量分数达85 即得工业磷酸 2104069646A说明书1 8页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剂及用其萃取湿 法磷酸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磷酸制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剂及用其萃取湿法磷酸的方法 0001 背景技术磷酸主要有热法和湿法两种生产工艺 热法磷酸系用电炉法制取黄磷后 再经氧化 吸收而得 所得磷酸 纯度较高 湿法磷酸系由硫酸分解磷矿 所得产品含有镁 钙 铁 铝 硫酸根 氟硅酸根 氟离子等多种杂质 随矿源不同而杂质 各异 故湿法磷酸一般用于制造磷肥 难于制备用于其它行业的磷 酸盐产品 由于湿法磷酸较热法磷酸能耗低 成本低 且热法磷酸污染重 故 净化湿法磷酸 提高其纯度 扩展其用途异常重要 0003 净化湿法磷酸有多种方法 普遍认为以溶剂萃取法为优 即 将与水部分互溶或不溶的有机溶剂与湿法磷酸逆流多次接触 使磷 酸进入有机相 杂质留在水相 以达到磷酸与杂质的分离 0004 溶剂萃取法的关键是萃取剂的选择 也是制约湿法磷酸净化 的问题所在 目前已经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萃取剂主要有异丙醇 德国Bodenheim 公司巴登法 正丁醇 日本东洋曹达 罗马尼亚IPROCCHIN ICECHIN 法 异丁醇 法国APC公司Phorex法 二异丙基醚单一组分或二异 丙基醚 85 与异丁醇 15 的混合溶剂 以色列矿业公司IMI法 二异丙基醚和磷酸三丁酯的混合溶剂 比利时Prayon法 甲基异丁 基甲酮 英国Albright Wilson公司A W法 磷酸三丁酯 法国罗纳 普朗克公司Rhone Poulenc法 磷酸三丁酯和稀释剂 四川大学 已研究的萃取剂主要有86106453A 1996年 公布了由环己醇40 64 环己酮35 60 轻质油0 1 0 6 的萃取剂 1657407A xx年 公布了由正丁醇 60 70 磷 酸三丁酯 20 30 甲基异丙基甲酮 10 20 的萃取剂 175 11987A xx年 公布了由正丁醇和甲基异丁基甲酮体积比为2 8 3 7 溶剂中加入3 5 的环己醇或异戊醇作为增效剂 1799996A x x年 公布了环己酮 20 与磷酸三丁酯 80 的混合物萃取剂 179 2777A xx年 公布了三丁氧基乙基磷酸酯 异丙醚 环己醇 1 6 2 5 2 4的液态混合萃取溶剂 101525130A xx年 公布了由醇 正丁醇或异 戊醇 与酯 磷酸三丁酯 体积比为2 8 3 7的混合萃取剂 101857 216A xx年 公布了由磷酸三丁酯或磷酸丁酯与稀释剂煤油的萃取剂 102815685A xx年 公布了使用甲基异丁基甲酮和磷酸三丁酯为萃 取剂的萃取技术 102616765R xx年 公布了复合萃取剂的成分及其 重量份比为酮醚 醇 酯 60 80 15 20 5 15 其中酮醚重量比为酮 醚 95 60 5 40 0005 不同组分和组成的萃取剂表现出不同的萃取性能 现有萃取 剂归纳起来存在如下问题 0002 1 初磷酸在萃取前尚需经过一系列 的化学方法除杂 如需除硫酸根及部分金属离子等 致使工艺复杂 0007 2 在萃取过程中 萃余液粘度过大 成团或析出无机盐沉 淀 萃取过程难于进行或 0006 3104069646A说明书2 8页堵塞管道 如使用正丁醇等 0008 3 达到萃取平衡后 萃取剂中饱和磷酸 浓度较低 经过洗涤除杂后 磷酸浓度进一步降低 所以反萃液中 磷酸浓度低 后期浓缩蒸发量大 能耗高 0009 4 萃取剂各组分 的沸点不适宜 吨产品溶剂损耗大 沸点过高 将无法回收 随酸液流失 如磷酸三丁酯 沸点过低 将在酸液蒸发过程中损耗大 如异丙醇 二异丙基醚或二异丙基醚 等 为减少溶剂挥发 常采用低温萃取 工艺复杂 能耗高 同时 由于组分的沸点或溶解性差异大 在使用过程中损耗不同 萃取剂 的性能变化大 工艺参数难以稳定 0010 5 萃取剂对磷酸的选择 性低 磷酸收率低 且只有在原料酸浓度较高时 才能萃取 如环 已酮 甲基异丁基酮等 0011 我国是湿法磷酸产量大国 各企业亦热衷于开发湿法磷酸净 化工艺 受上述问题制约 目前只有以磷酸三丁酯为主的萃取剂工 艺在少数企业实现了产业化 但面临着萃取剂耗量大 选择性低 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 提供一种从湿法磷 酸中直接萃取磷酸生产工业级磷酸的萃取剂及用其萃取湿法磷酸的 方法 可解决上述存在问题 简化生产工艺 降低生产成本 0013 本发明目的实现方式为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剂 组分及 质量分数为正丁醇35 95 异辛醇 正丁醚 高碳酮 脂肪胺 或季铵盐中的一种5 65 0014 所述高碳酮为二异丁基甲酮 甲基异丁基甲酮或环己酮 所述脂肪胺或季铵盐为双十八烷基二甲 基氯化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 三辛胺 或四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铵 0016 用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剂萃取湿法磷酸的方法 具体步 骤如下 0017 1 粗净化将澄清后的湿法粗磷酸浓缩至P2O5质量分数为30 48 测粗磷酸中氟离子浓度 按照化学计量的130 加入碳酸钠脱氟 在50 70 之间反应2 3小时后 沉降 取上层清液加入活性碳脱 色 过滤 得粗净化磷酸溶液 0018 2 萃取净化将步骤 1 所得的粗净化磷酸溶液逆流加入萃取剂 萃取剂 粗净化磷酸的 体积比 2 5 1 在常温下进行6 10级萃取 在粗净化磷酸入口 的第六级或第七级加入硫酸 硫酸加入量按照萃余相中硫酸浓度 9 2mol L 0019 经上述萃取后的萃取相用溶解有碳酸钠的工业级磷 酸进行四级或六级逆流洗涤 萃取相 洗涤相体积比 15 40 l 0020 洗涤后的萃取相溢流进入反萃槽 按照洗涤后萃取相 水相 8 15 1的体积比加入纯净水进行四级逆流反萃取 获得的反萃 液中P2O5质量分数为21 3 41 7 0021 所述净化湿法磷酸的 萃取剂 其组分及质量分数为正丁醇35 95 异辛醇 正丁醚 高碳酮 脂肪胺或季铵盐中的一种5 65 0022 所述高碳酮 为二异丁基甲酮 甲基异丁基甲酮或环己酮 0023 所述的脂肪胺 或季铵盐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十 二烷基二甲基叔胺 三辛胺或四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铵 0024 3 终净化测定步骤 2 所得反萃液中硫酸根和氟离子浓度 加入化学计量 0015 410406 9646A说明书3 8页100 的碳酸钡 反应2 3小时后 沉降 抽取上 层清液 加入活性炭脱色 过滤 将滤液浓缩到磷酸质量分数达85 即得工业磷酸 0025 本发明的显著技术效果是 0026 1 萃取剂以正丁醇为基质 通过复配其它溶剂 既利用了正丁醇对磷酸的高萃取特性 又提高 了选择性 故粗磷酸经过浓缩 沉降 初脱氟后 可直接用于萃取 生产出合格的工业级磷酸 不必预先脱出部分金属离子和硫酸根 简化了生产工艺 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7 2 使用本发明的萃取 剂 在萃取过程中 萃余液粘度稍变大 但不成团 在粗磷酸高含 镁状态下 也不析出无机盐沉淀 萃取率达到72 3 89 3 00 28 3 本发明选用高碳链有机物作为萃取剂组分且选择简单的二元物 组合 萃取剂具有非常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 在循环使用过程中 能保证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相对稳定 从而实现萃取过程的工艺参 数稳定 0029 4 萃取剂各组分的沸点相近且适中 水溶性较低 溶剂损耗小 可在室温下萃取 节能 萃取剂易回收 0030 5 对 粗磷酸浓度具有较宽的选择范围 萃取剂在粗磷酸P2O5质量分数为3 0 48 范围内均能进行较好的萃取性能 且萃取容量较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实际上是利用粗磷酸中各 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实现物质分离的传质分离过程 故 选用的萃取剂必须对欲萃取磷酸有显著的溶解能力 对其它组分不 溶解或尽可能少溶解 所以 选择适宜的萃取剂是净化湿法磷酸最 关键的技术 0032 相似相溶 原理是筛选萃取剂的基本依据 磷酸酯类化合 物具有与磷酸最相似的结构 固然其对磷酸有较好的萃取性 但其 沸点过高 流失并进入产品等缺陷 难过工业关或者说工业应用效 果不理想 由于磷酸属无机化合物 除磷酸酯类化合物外 再难寻与其结构相 似的其它类有机物 人们只能依赖有机溶剂的极性差异来设计和调 整萃取剂 由此演绎出各类萃取剂 比较与分析已有的各类萃取剂 组分及其效果 很难观察到 递进式 关系 从化学结构来看 目前开发的萃取剂组分主要集中在 醇 醚 酮 酯 类 各类萃取剂均通过混合不同结构的有机物 并改变组分 物质的量比来调整萃取剂的极性 从而期望实现完善萃取剂性能目 的 申请人对溶剂手册中涉及到的所有有机溶剂逐一进行理论筛选 然 后进行单一组分和混合组分萃取磷酸实验 结果表明同系物比较 低碳链的 醇 醚 酮 酯 类极性大 磷酸的平衡分配系数大 随着碳链增加 极性变小 磷酸的平衡分配系数变小 所以 若要 通过提高萃取剂极性来增加磷酸的平衡分配系数 必然要选用低碳 链有机物 但选用低碳链有机物后 萃取剂的溶解度增加 溶解损 失变大或加重萃余液的脱溶负荷 萃取剂沸点也将降低 挥发损失 变大 这正是现有诸多萃取剂采用高 低碳链有机物复配和很多工 艺采用低温萃取的原因 也是目前磷酸萃取剂面临的难题 0033 萃取剂组分的筛选从磷酸的平衡分配系数来看 脂肪醇特别 是碳五和碳六醇对低浓度磷酸具有较高的萃取能力 醚类 酮类及 酯类对高浓度磷酸具有萃取能力 从选择性来看 酮类选择性要高 于脂肪醇 醚类和酯类 基于此性质 本发明选择正丁醇作为萃取 剂的基本母组分 加入相对极性较小的高碳醇 醚或酮中的一种以 减少正丁醇的水溶性 同时提高其选择性 其中的高碳醇 醚或酮 总碳数均在碳六以上 或者加入脂肪胺或季铵盐来5104069646A说明 书4 8页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和溶解能力 从而赋予萃取剂理想的萃 取性能 0034 本发明的一种净化湿法磷酸的萃取剂 组分及质量分数为正 丁醇35 95 异辛醇 正丁醚 高碳酮 脂肪胺或季铵盐中的 一种5 65 0035 本发明的萃取方法是 湿法粗磷酸经过脱氟 脱色后 按照 萃取剂 粗磷酸 2 5 1比进行6 10级逆流萃取 在粗磷酸入口 的第六或第七级加入硫酸 萃取相用溶解有碳酸钠的工业级磷酸洗 涤后 用去离子水反萃取获反萃液 终净化反萃液 浓缩得工业级 磷酸 0036 本发明选择高碳链且沸点相近的有机溶剂组成复合萃取剂 用于从湿法磷酸中直接萃取磷酸 杂质留在水相 以达到净化磷酸 目的 0037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0038 实施例1 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湖北省中 低品位磷矿浸出酸 为原料 经浓缩 澄清后的原料粗磷酸组成见表1 0039 表1原料粗 磷酸组成 0040 组成质量分数 0041 Fe3 0 37Mg2 1 64Al3 0 7 8Ca2 0 06SO42 6 43F 1 64SiO20 18Cl 0 006P2O542 14 1 粗净化将澄清后的湿法粗磷酸浓缩至P2O5质量分数48 测粗磷 酸中氟离子浓度 按n F n Na2CO3 1 1 3加入碳酸钠脱氟 在70 反应2小时后 沉降 取上层清液加入活性碳脱色 过滤 得粗净化磷酸溶液 脱氟率 为76 3 0042 2 萃取净化将步骤 1 所得的粗净化磷酸溶液逆流加入萃取剂 萃取剂 粗净化磷酸的 体积比 2 1 在常温下进行10级萃取 在粗净化磷酸入口的第七 级加入硫酸 使萃余相中硫酸浓度达到2 0mol L 萃取剂各组分质 量分数分别为正丁醇50 异辛醇50 0043 经上述萃取后的萃取相用溶解有碳酸钠的工业级磷酸进行四 级逆流洗涤 萃取相 洗涤相体积比 25 l 0044 洗涤后的萃取 相溢流进入反萃槽 按照洗涤后萃取相 水相 10 1的体积比加入 纯净水进行四级逆流反萃取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5的质量分数在21 3 0045 终净化测定步骤 2 所得反萃液中硫酸根和氟离子浓度 加入化学计量100 的碳酸 钡 反应3小时后 沉降 抽取上层清液 加入活性炭脱色 过滤 将滤液浓缩到磷酸质量分数达85 即得工业磷酸 萃取率78 2 计算萃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酸耗萃取剂43 7kg 所获85 磷酸各成分质量分数与国家标准磷酸比较结果见表2 0046 表2所获85 磷酸各成分质量分数与国家标准磷酸比较6104069646A 说明书5 8页 0047 由上表可见通过本发明获得的85 磷酸达到国标 GB T2091 xx合格品标准 部分指标达到优等品 0048 0049 实施例 2 同实施例1 不同的是 0050 1 粗净化将澄清后的湿法粗磷酸浓缩至P2O5质量分数30 在50 反应3小时后 活性碳脱色 过滤 得粗净化磷酸溶液 脱氟率为78 2 0051 2 萃取净化将步骤 1 所得的粗净化磷酸溶液逆流加入萃取剂 萃取剂 粗净化磷酸的 体积比 3 1 在常温下进行7级萃取 在粗净化磷酸入口的第六级 加入硫酸 使萃余相中硫酸浓度达到9 2mol L 萃取剂各组分质量 分数分别为正丁醇79 异辛醇21 0052 萃取相 洗涤相体积比 20 l 进行六级逆流洗涤 按照洗 涤后萃取相 水相 10 1的体积比加入纯净水进行四级逆流反萃取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5的质量分数在31 6 0053 3 终净化测定步骤 2 所得反萃液中硫酸根和氟离子浓度 加入化学计量100 的碳酸 钡 反应2小时后 沉降 抽取上层清液 加入活性炭脱色 过滤 将滤液浓缩到磷酸质量分数达85 获得的85 磷酸达到国标GB T2 091 xx合格品标准 萃取率81 2 计算萃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酸耗萃取剂34 7kg 0054 实施例 3 同实施例1 不同的是 0055 1 粗净化将澄清后的湿法粗磷酸浓缩至P2O5质量分数42 在60 反应3小时后 活性碳脱色 过滤 得粗净化磷酸溶液 脱氟率为76 7 0056 2 萃取净化将步骤 1 所得的粗净化磷酸溶液逆流加入萃取剂 萃取剂 粗净化磷酸的 体积比 2 1 在常温下进行7级萃取 在粗净化磷酸入口的第六级 加入硫酸 使萃余相中硫酸浓度达到4 0mol L 萃取剂各组分质量 分数分别为正丁醇50 正丁醚50 0057 萃取相 洗涤相体积比 15 l 按照洗涤后萃取相 水相 8 1的体积比加入纯净水进行四级逆流反萃取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 5的质量分数在39 3 0058 3 终净化后 萃取率87 1 计算萃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 酸耗萃取剂13 6kg 7104069646A 0059 说明书6 8页实施例 4 同实施例1 不同的是所用萃取剂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正丁醇3 5 正丁醚65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5的质量分数在37 8 萃取率86 6 计算萃 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酸耗萃取剂21 4kg 0060 实施例 5 同实施例1 不同的是 0061 1 粗净化将澄清后的湿法粗磷酸浓缩至P2O5质量分数40 在70 反应3小时后 活性碳脱色过滤 得粗净化磷酸溶液 脱氟率为81 4 0062 2 萃取净化将步骤 1 所得的粗净化磷酸溶液逆流加入萃取剂 萃取剂 粗净化磷酸的 体积比 5 1 在常温下进行6级萃取 在粗净化磷酸入口的第六级 加入硫酸 使萃余相中硫酸浓度达到3 0mol L 萃取剂各组分质量 分数分别为正丁醇79 二异丁基甲酮21 0063 萃取相 洗涤相体积比 40 l 进行六级逆流洗涤 按照洗 涤后萃取相 水相 15 1的体积比加入纯净水进行四级逆流反萃取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5的质量分数为33 6 0064 3 终净化后 萃取率81 9 计算萃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 酸耗萃取剂17 3kg 0065 实施例 6 同实施例1 不同的是 0066 1 粗净化将澄清后的湿法粗磷酸浓缩至P2O5质量分数38 在70 反应3小时后 活性碳脱色过滤 得粗净化磷酸溶液 脱氟率为79 6 0067 2 萃取净化将步骤 1 所得的粗净化磷酸溶液逆流加入萃取剂 萃取剂 粗净化磷酸的 体积比 3 1 在常温下进行6级萃取 在粗净化磷酸入口的第六级 加入硫酸 使萃余相中硫酸浓度达到5 0mol L 萃取剂各组分质量 分数分别为正丁醇75 二异丁基甲酮25 0068 萃取相 洗涤相体积比 20 l 萃取相 水相 10 1的体 积比加入纯净水进行四级逆流反萃取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5的质量 分数为36 4 0069 3 终净化后 萃取率84 5 计算萃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 酸耗萃取剂13 1kg 0070 实施例 7 同实施例1 不同的是 0071 1 粗净化将澄清后的湿法粗磷酸浓缩至P2O5质量分数48 在70 反应3小时后 活性碳脱色过滤 得粗净化磷酸溶液 脱氟率为76 4 0072 2 萃取净化将步骤 1 所得的粗净化磷酸溶液逆流加入萃取剂 萃取剂 粗净化磷酸的 体积比 5 1 在常温下进行6级萃取 在粗净化磷酸入口的第六级 加入硫酸 使萃余相中硫酸浓度达到9 2mol L 萃取剂各组分质量 分数分别为正丁醇70 甲基异丁基酮30 0073 萃取相 洗涤相体积比 40 l 进行六级逆流洗涤 萃取相 水相 15 1的体积比加入纯净水进行四级逆流反萃取 获得的反 萃液中P2O5的质量分数为26 4 0074 3 终净化后 萃取率82 3 计算萃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 酸耗萃取剂41 8kg 0075 实施例 8 同实施例6 不同的是所用萃取剂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正丁醇9 0 甲基异丁基酮10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5的质量分数为28 7 萃取率87 5 计81040 69646A说明书7 8页算萃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酸耗萃取剂37 3kg 0076 实施例 9 同实施例6 不同的是所用萃取剂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正丁醇6 5 环己酮35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5的质量分数在38 7 萃取率86 5 计算萃 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酸耗萃取剂41 2kg 0077 实施例 10 同实施例6 不同的是所用萃取剂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正丁醇 35 环己酮65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5的质量分数在31 7 萃取率74 9 计算萃 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酸耗萃取剂26 2kg 0078 实施例 11 同实施例6 不同的是所用萃取剂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正丁醇 50 环己酮50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5的质量分数在28 3 萃取率76 4 计算萃 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酸耗萃取剂27 1kg 0079 实施例 12 同实施例1 不同点是所用萃取剂各组分质量分数分别为正丁醇 85 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5 获得的反萃液中P2O5的质量分数在41 2 萃取率87 8 计算萃 取剂损耗 折算后为吨85 磷酸耗萃取剂16 4kg 0080 实施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