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心灵历程 转 内容摘要 苏轼是我国文学 史上杰出的作家 他的诗 词 散 文里所表现出的豪迈气象 丰富的 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代表 着北宋文学变革中的最高成就 他 的一生执中持平 守正不阿 虽屡 遭贬谪 而处之泰然 特别是在因 乌台诗案 而被贬黄州的五年 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在黄州期间 苏轼先后寓居定惠院 临皋亭和东 坡雪堂 他在黄州的思想是有矛盾 的 他惊魂未定 闭门思过 难免 感到苦闷郁愤孤独彷徨 时时向老 庄 佛学中求解脱 但他躬亲农事 幅巾芒屩 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 之间 且在黄州的市民 官绅中 交了不少朋友 这使他感受到温暖 增强了信心 他虽善于旷达自适 但未忘怀现实 他写了不少关心人 民和国事的作品 并撰写了 易传 论语说 等学术著作 他的诗 风这时转变得气象恢宏 斑斓多采 东坡八首 寒食雨 鱼 蛮子 赤壁怀古 前后 赤 壁赋 等 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总之 他在黄州时的情绪和思想经 历了反思 成熟和超脱三个阶段的 变化 在黄州那样僻陋贫瘠的寂寞 之乡 苏轼抚平了青年时的激情和 傲气 通过不断反思和总结 终于 达到做人和为文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苏轼 贬谪 黄州 境界 一 苏轼生平与贬谪的历史背 景 苏轼 1037 1101 字子 瞻 号东坡 眉山 今属四川 人 父苏洵颇有文名 他受父亲影响 走上了发奋读书而入仕的道路 年 轻时 学通经史 属文日数千言 苏辙 东坡先生墓志铭 青年 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 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为欧阳 修 梅尧臣等所称许 苏轼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感 到不安 希望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 嘉靖六年的时候 他就发表过改革 弊政的议论 其后又在 思想论 中提出 丰财 强兵 择 吏 的建议 他是改革的温和派 反对激进的改革措施 所谓 法相 因则事易成 事有渐则民不惊 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因此 当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变法从变更 政治 经济制度入手实行改革时 他就上书反对 并在王安石执政期 间 主动要求外放 先出任杭州通 判 转密州 徐州 湖州三州 元丰二年 1079 正在湖州 任职的苏轼突然被捕下狱 罪名是 在诗文中攻击朝廷的新法 这就是 著名的 乌台诗案 后来苏轼被 营救出狱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在 黄州期间 他自号东坡居士 彷徨 于山水 在老庄及佛禅中寻求解脱 哲宗继位后由旧党执政 苏轼 被召任翰林学士 他对新法的某些 部分有些肯定 在贬谪期间也实地 看到了新法的某些好处 当司马光 等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 他又主 张对新法 校量利害 参用所长 见 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反对 执政大臣的一意孤行 因此又受到 旧党程颐一派的攻击 辗转于颖州 扬州 定州的地方官任所 他 59 岁 时 新党再度执政 他又先后被贬 至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 徽宗 即位 大赦元佑旧党 他才北归 次年七月卒于常州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 儒家思 想和佛老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各个方 面往往是矛盾统一的 在政治上他 从儒家思想出发 排斥老庄为异端 另一方面 经历多年宦海风波和人 生挫辱 他也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 中不可避免的阴暗 卑琐和险恶 感到人生的无奈 因此从老庄哲学 佛禅玄理中追求超越的解脱 二 人生几度秋凉 乌台诗 案 元丰二年 1079 三月 苏轼 调湖州 他在 湖州谢上表一首 中写道 伏念臣性姿顽鄙 知 其愚不适时 难以追陪新进 察其 老不生事 或能牧养小民 新 进 在王安石口中是代表那些 突 然升迁的无能后辈 他的这篇上 表得罪了当时得势的御史舒亶 御 史中丞李定 舒亶收集苏轼早期的 一些讽刺新法推行时流弊的政治诗 把苏轼的四本诗集连奏章一起送上 去 李定也送了另一份奏章 列举 苏轼该杀的理由 另外加上丞相王 珪 李宜之的奏章一共四份 苏轼 被革去官职 押回京师审问 老百 姓们都出来送太守 根据该地府志 的记载 人民都 泪如雨下 由于不知道自己的罪状有多大 传说苏轼一路曾想自杀 但是因为 怕牵连其弟和朋友们才作罢 从七 月二十八日被捕 八月十八日关入 御史台监狱 审讯很久 一共六七 周 陆游编写苏轼一份文稿的历史 并列明审判的所有文件 我们今天 才有 乌台诗案 可查 乌台是御 史监狱的代称 书中包括四份状子 审判的记录 东坡的口供 证物 以及最后的宣判 审讯大约在十月终结束 却因 为仁宗太后病逝了而久未判决 依 照惯例 皇家出殡要大赦天下 而 且神宗皇帝本没有杀他的意思 最 后宫中官员送出一道命令 把苏轼 贬居到汉口附近的黄州 苏轼除夕 出狱 一共在牢中关了四个月 他 出狱的当晚写了一首诗 平生文字 为吾黑 此去名声不厌低 塞上纵 归他日马 城东不斗少年鸡 其 中 塞翁失马 的典故 表达了诗 人不悔的决心 少年鸡 中提到 的是唐明皇时贾昌的典故 贾昌年 少时因斗鸡而得到皇帝的宠爱 苏 轼用此典故 表示即使今日有此灾 难 也不做鸡鸣狗盗 阿谀奉承之 徒 三 缥缈孤鸿影 贬谪黄州 初期的反思 元丰三年 1080 苏轼带着长 子苏迈离开京师 前往谪居地黄州 初到黄州 苏轼只能住在一座名为 定惠院 的寺庙里 苏轼死里逃 生 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他开始 对生命和自己的个性反思 研究如 何获得心灵的平安 黄州安国寺 记 中就概述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的 心理 他说初到黄州 舍馆初定 衣食稍给 之后 就开始 自我反 省 苏轼在经历了这次牢狱之灾后 以创作为第一生命的他 如今却不 敢轻易作文 即便是写给朋友的书 信也往往再三叮嘱 不须示人 与李端叔 看讫 火之 与李公择 唯恐 好事者 巧以酝酿 便生出无穷事也 与陈朝请 苏东坡在黄州 初期的生活状态 已被他写给朋友 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 信中说 得罪以来 深自闭塞 扁舟 草履 放浪山水间 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 人识 平生亲友 无一字见及 有 书与之亦不答 自幸庶几免矣 从这封信中 我们可以揣度苏 轼当时的心境 既为无牵无挂逍遥 自在的宁静生活而感到轻松惬意 又为没有朋友的回应而感到孤独 有一种世态炎凉的悲观体验 这是 余秋雨先生在 苏东坡突围 中所 着重描写的心态 我们从他初到黄州时作的一篇 著名的词 卜算子 中可以体会到 他政治上的失意和情感上的孤独与 寂寞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 见幽人独往来 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 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此词被黄山谷评为 似不识人 间烟火语 然而这种情绪并不是始终占据 心头 一方面 他善于自我调节 灰心杜口 不曾看得人 所云出入 盖往村寺沐浴及循溪傍谷 钓鱼采药 以自娱耳 苏轼 与王定国书 另 一方面 他还有许多的朋友在关心 他 爱护他 李常写诗安慰他 参 政谏议执事章淳曾写信劝他自新 他还写了好几封信给受牵连最重 谪居西南边区的王巩 为自己连累 朋友而感到难过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生性豁达 心胸宽广的苏轼很快就能以一种超 脱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重大挫折 他写下 初到黄州 使我们又看 到了那个潇洒自如的苏东坡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 荒唐 长江绕廓知鱼美 好竹连山 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 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 压酒囊 在对由 乌台诗案 引发的遭 遇有个初步的反思后 苏轼直接面 临的就是现实的窘迫 在 迁居临 皋亭 一诗中 他说 全家占江驿 绝境天为破 饥贫相乘除 未见可吊 贺 当时 苏轼次子苏迨才十二岁 幼子苏过十岁 必须直面家庭的重 担 太守礼遇有加 让他们住在临 皋亭 一处再普通不过的驿站 在 苏轼眼里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他 写信给朋友 寓居去江无十步 风涛烟雨 晓夕百变 江南诸山在 几席 此幸未始有也 即使是在 遭遇重创 身处逆境时 苏轼也按 捺不住诗人的天性 以一种诗化的 眼光看待周遭的一切 因此 平凡 破旧的小屋也有别样的韵味 心灵安定下来 人就有了生活 的动力 元丰四年 1081 年 2 月 为了一家二十多口的生计 他不辞 劳作 情愿做个躬耕自给的农夫 也不受众人的怜悯 他的好友马梦 得 替他在东城门外请领了一处荒 弃的营地耕种 苏东坡一向爱好白 居易 且当年白居易作忠州刺史时 作有一首 东坡种花诗 而忠州 黄州皆是他们的谪地 且都是在城 东 所以苏东坡就给这块土地称之 为东坡 从此自号为 东坡居士 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 觉得自 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 缺 少自知之明 他在 与李端叔书 中写到 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 人 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 其 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 它们的毛病所在 它们的正当用途绝 不在这里 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 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 项所在 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 策论 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 是非 直言陈谏曲直 做了官以为自 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 洋洋自得地 炫耀 其实我又何尝懂呢 直到一下 子面临死亡才知道 我是在炫耀无知 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 现 在终于明白了 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 的我 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 不是一种 走向乖巧圆滑的心理调整 而是一 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 目的是想 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 他在无情地 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 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 荣誉和名声 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 空灵 在这一过程中 佛教帮了他 大忙 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 艰 苦的物质生活 又使他不得不亲自 垦荒种地 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 始意味 四 吟啸徐行迎风雨 贬谪 黄州的成熟期 谪居黄州以后 苏轼的阅历更 广 学问的积累更加丰富 对现实 的体察也较深 成为东坡居士之后 的苏轼 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他直接勤奋的劳动 并和不同层面 的人物交朋友 他当时的邻居好友 包括潘监酒 郭药师 庞郎中 农 夫古先生 黄州太守徐大受 武昌 太守朱寿昌 好友马梦得等人 此时的他心态已经比较平和了 这从他的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可以表 现出来 苏东坡在生活中是非常有 情趣的人 他饶有兴趣地自制了 东坡羹 东坡肘子 等菜羹佳 肴 在百姓中流传 在这种乡村安 宁的环境里生活 他自食其力 心 里很快活 他写道 某现在东坡种 稻 劳苦之中亦自有乐事 有屋五 间 果丈十数畦 桑百余本 身耕 妻蚕 聊以卒岁也 在这一段时 间里 他写下了著名的 东坡八首 记录下农耕时的感受 黄州虽是贫瘠的小镇 但是万 缕闲情 风光 诗人的想象力 月 光美酒却混合成强大的魅力 使苏 东坡活得很有诗意 他喜欢和朋友 聚会喝酒夜游 在 临江仙 这首 词中 他对自己当时的这种游乐生 活状态进行了描述 夜饮东坡醒 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 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文平 小舟从此逝 江 海寄余生 黄州的生活对于苏轼 来说变成了一种享受 他在此地交 游 读书作文 豁达的心境 享受 着这里的月光和美酒 他现在已经能够以一种超脱的 心态来反观自身 放逐的生活使他 的心灵产生蜕变 思想和文章的风 格都有所变化 著名的一词两赋 前 后赤壁赋 念奴娇 以及 记承天夜游 便是此时的作 品 苏东坡那份安详 自足的心境 表露无疑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 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 天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寄蜉蝣于天地 眇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 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且夫 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 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 成色 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 是造物 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 杯 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 之既白 中国古代的士子 大致有 几个方面的焦虑 首先 学而优则 仕 仕 是第一人生选择 就 是要建功立业 积极出仕 这是儒 家的传统 第二种忧虑 是对自己 身后之名的忧虑 就是作为一个文 人自身的事业 所谓 盖文章 经 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是也 第 三种忧虑 就是作为一个人 对于 自己的生命转瞬即逝的忧虑 以及 对于生命的最终意义的忧虑 这就 是我们今天所说的 终极关怀 苏轼的这篇 前赤壁赋 对 于古代文人的种种忧虑心态 给予 了高度的艺术表现 他将哲理的思 辩 化入溶溶的月色 化作缱绻的 诗魂 化作曲径通幽的境界 我们把他于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 脍炙人口的词 水调歌头 和神宗元丰五年 1082 年 的 念 奴娇 赤壁怀古 仔细比较 可以看 出苏东坡在黄州时已经变得成熟 诗文已经达到人生和时代的顶峰 这两篇词同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水调歌头 中描写的是这样一幅 画面 诗人月夜下的小酌引发丰富 的想象 使怀念起自己的亲人 进 而把美好的祝福像月光一样撒向人 间 这种意境体现出一种柔美 而 在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则是描写 的一幅盛大宏伟的场景 在古战场 赤壁 诗人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 欣赏着波澜壮阔的江景 仿佛一下 子回到了三国时那个风起云涌的战 争年代 词的上阙描写的是诗人对 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的赞美 下阙 写的是历史人物周瑜的潇洒风度 反衬出诗人自己在政治上屡遭挫折 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 最后诗人感 叹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这 首词中诗人的思绪上下古今 纵横 千年 体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远 大的抱负 词中雄奇壮伟的江山胜 景和功耀史册的英雄人物相互辉映 动人心魄 其意境之高阔 气象之 恢宏 堪称轶群盖世 前无古人 体现出一种壮美 这首词也被认为 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正所谓人如其文 苏东坡已经 到达了人生的新境界 而这种人生 境界 是苏东坡在经历了政治灾难 精神孤寂和痛苦反思之后人格真正 成熟的一种表现 迫害 孤独和物 质生活的艰难使苏东坡终于脱胎换 骨 其艺术才情也得到了升华 他 真正地成熟了 与古往今来许多 大家一样 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 成熟于沉寂后的再生 成熟于穷乡 僻壤 成熟于心灵宁静高远的那一 刻 五 贬谪黄州末期的超脱 彻底摆脱了乌台诗案的阴影 苏轼在黄州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除了写诗作词外 他还热衷于瑜伽 和炼丹 在老庄及佛禅中寻求解脱 他把老庄哲学从无限的时间与空间 的角度看待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及世 间是是非非的关照方法 与禅宗以 平常心 对待一切变故 顺乎自 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 求得个人 心灵的平静 他给王巩的信中对他 的修炼进行了详细的描叙 元丰六 年 1083 年 苏轼开始一种类似瑜 伽的道家修行 他开始关注修炼时 身心微秒的变化 并和弟弟苏辙 好友张方平探讨 除了这些身体上 的修行外 他还结交一些禅 道朋 友 苏轼写过两则关于炼丹的笔记 一个叫 阳丹 一个叫 阴丹 除了寻找方士炼丹之外 我们 不妨把苏轼的修道行为看作是养生 之道 有一个朋友问他的长生秘方 他写道 无事以当贵 早寝以当富 安步以当车 晚食以当肉 他从 对身体状态的关注进一步形成了自 己简化生活的基本观念 节制与简 朴 他是在追求身不为外事所役的 超脱境界 即使是纵情山水 沉醉于老庄 与禅宗 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