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能生物质能工程实验指导书_第1页
11能生物质能工程实验指导书_第2页
11能生物质能工程实验指导书_第3页
11能生物质能工程实验指导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实验一 生物质挥发份含量的测定生物质挥发份含量的测定 一 测定目的 通过对生物质挥发分的分析 掌握生物质中挥发分测定的基本方法 并根据所测定的 挥发分数值 确定出该种生物质转换为气体或液体燃料的产率 对生物质进一步转换具有 指导意义 二 测定原理 称取一定质量的空气中的干燥样品 放入带盖的瓷坩埚中 在 675 725 的温度下 隔绝空气加热一段时间 将生物质中有机质发生热分解而生成气态产物 这些产物 Wf 除外 占生物质样的质量分数 也即是析出的那部分可燃物质 就是生物质的挥发分 三 实验仪器及设备 1 挥发分坩埚 瓷制带盖 2 坩埚架 3 马弗炉 4 坩埚夹 5 万分之一天平 6 干燥器 四 测定方法 称取粒径小于 0 2mm 的空气中的干燥样品 0 5 精确至 0 0002g 放入预先在 675 725 的温度下灼烧恒重的带盖瓷坩埚中 然后轻击坩埚 将试样摊平 盖上坩埚盖并排放在坩 埚架上 并迅速摆好坩埚架子 送入炉内恒温区 立即开启秒表关闭炉门 使坩埚在炉内 加热 6h 到达 6h 时 立即将坩埚从炉中取出 在空气中冷却 5 10min 后 再置于干燥器 冷却至室温 20 30min 后称量 五 记录与计算 1 实验记录 可燃基挥发份测定记录在表 1 中 实验记录实验项目 实验序号 1实验序号 2 坩埚质量 m0 试样质量 m1 g 坩埚质量 m0 g 试样质量 m1 g 加热后坩埚质量 m0 加热后 试样质量 m2 g 试样减少质量 m1 m2 g 2 计算 试样中固定碳的计算 分析试样固定碳含量可根据试样的工业分析指标 按下式计算 挥发性固体 烘干样重 灰分量 烘干样重 100 m m m 1 21 式中 m0 瓷坩埚重 克 m2 灼烧后残留物重 克 m1 烘干样总重量 克 六 注意事项 1 坩埚盛试样前 必须灼烧恒重才能使用 2 生物质因挥发份高 固应事先压饼 并切成小块 3mm 供称量使用 实验二实验二 生物质含水率的测定生物质含水率的测定 一 测定目的 确定生物质原理中游离的水分含量 掌握生物质含水率测定和计算方法 对生物质气 化潜热的计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 测定原理 生物质试样中所包含水分的质量与全干试样的质量之比 表示试样中水分的含量 三 实验仪器及设备 1 天平的精度达到 0 001g 2 烘箱应能保持在 103 2 3 称量瓶 四 测定方法 称取 6g 稻壳样品 记为 m0 放入称量瓶中 将同批试样取得的含水率试样一并放入 烘箱内 在 103 2 的温度下烘 1h 后 从中选定 2 3 个试样进行一次称量 以后每隔 2h 称量所选试样一次 至最后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试样质量的 0 5 即认为试样达到全干 用干燥镊子将试样从烘箱中取出 放入装有干燥剂的玻璃干燥器内 盖好称量瓶和干 燥器盖 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m1 五 结果计算 试样含水率按下式计算 W 100 0 01 m m m m0 试样重 克 m1 干燥后试样重 克 实验三实验三 基质碳素的测定基质碳素的测定 一 测定意义 碳素是沼气发酵的主要成分 许多物质可作为碳素营养而被微生物转化利用 如糖类 脂类 醇类 有机酸 在沼气发酵中 基质碳素是发酵产沼气的主要生物转化成分 测定 基质碳素含量 可以了解基质的负荷水平 同时可以通过碳素含量的测定 进行炭氮比的 调节 以建立合适的 C N 关系 碳素的测定手段很多 但总的来说 选择方法的依据除实验室的条件外 更重要的取决于 待测试样的性状 如基质是液态时 可选用 COD 化学耗氧量 BOD 生物化学需氧量 TOC 总有机碳 当基质为固态时 用改良的丘林法即 K2Cr2O7 外热源法 此法的有机 碳氧化率可达 90 95 本实验采用此法 二 测定原理 在外热源的条件下 以过量的标准重铬酸钾 硫酸溶液氧化待测样品 剩余的重铬酸 钾则用标准硫酸亚铁滴定 用耗去的重铬酸钾量来计算有机碳的含量 其反应式如下 2K2Cr2O7 8H2So4 3C K2SO4 Cr2 SO4 3 3CO2 8H2O K2Cr2O7 6FeSO4 7H2SO4 K2SO4 Cr2 SO4 3 3Fe2 SO4 3 3H2O 三 仪器及试剂 1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 2 甘油浴 3 滴定管 50ml 一个 4 250ml 三角瓶三个 5 浓硫酸 分析纯 比重 1 84 6 0 4 NK2Cr2O7 H2SO4溶液 7 邻菲罗林 C12H8N2H2O 指示剂 8 0 2N 硫酸亚铁溶液 9 0 1000 NK2Cr2O7 H2SO4基准液 四 测定步骤 1 样品处理 将采取样品混匀 以四分法取某一份置红外灯或蒸汽水浴上干燥 再于 60 烘箱中干燥 粉碎 过 60 目筛 测定水份百分含量 2 氧化 称取过 60 目筛的样品 20 毫克 准确到 0 0001 克 置于 250 毫升三角瓶中 用移液管加入 15 0 毫升 0 4 NK2Cr2O7 H2SO4溶液 摇匀 一式两份 同时作一空白 然后将三角瓶放 入甘油浴中 此时的油温应为 170 下煮沸 5 分钟 取出放冷 3 滴定 往上述氧化结束的 250 毫升三角瓶中加水约 85 毫升 使总液体体积为 100 毫升 加入 3 滴 邻菲罗林指示剂 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 溶液有橙黄色经绿色突变到砖红色时为滴定终点 同时进行空白滴定 分别记录 FeSO4的用量 五 结果及计算 总有机碳 V1 V0 N 0 003 1 1 W 100 式中 V1 样品消耗的硫酸亚铁量 毫升 V0 空白消耗的硫酸亚铁量 毫升 N Fe SO4 的当量浓度 0 003 消耗 1 毫克当量重铬酸钾相当于 0 003 克的有机碳 1 1 校正系数 有机碳氧化率约为 90 W 样品干重 克 实验四实验四 生物质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演示实热裂解液化演示实验验 一 实验目的 1 演示生物质热裂解液化制取生物油的实验 2 掌握生物质热裂解液化的设备及工艺 3 了解温度对生物质热裂解产物比例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 生物质通过螺旋进料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 并与被惰性载气吹起的床料一起流化 在 流化过程中 床料的热量被传递到颗粒表面 并由表面传到颗粒的内部 生物质内部被加 热的成分迅速分解成木炭和挥发份 其中挥发份由可冷凝气体 生物油 和不可冷凝气体 组成 由于产生了气体产物 在多孔颗粒内部形成了压力 在颗粒中心压力最大 并向颗 粒表面方向呈递减趋势 在多孔生物质颗粒内部形成的气体可进一步裂解形成气体和热稳 定的焦油 同时反应器内压力增大 气体向外逃离反应器 经过旋风分析器 由于其离心 作用 固体炭被分离 收集到积炭箱里 这时挥发分通过旋风分离器中心部位向上离开旋 风分离器 进入冷凝器 挥发分中可冷凝部分 在此处凝结为生物油 收集在接受瓶里 不可冷凝的气体排空燃烧 三 实验设备三 实验设备 实验采用流化床热裂解液化装置 如图 1 所示 图 1 生物质热裂解液化反应装置工艺流程图 四 实验步骤 反应前的准备 1 启动水泵 开始供给冷却水 2 打开电源 开始预热反应器到设定温度 475 3 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 启动电源 通入惰性载气 4 打开螺旋进料器进料 反应开始 反应结束 1 关闭螺旋进料器 停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