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大纲 人文学部思政理论课教研室人文学部思政理论课教研室 20062006 年年 9 9 月月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 毛 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落实高校德育目标不 可或缺的必修课程 它直接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是对大学生 进行人生观 价值观 道德观 成才观和法治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本课程以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为主体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 以 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培养综合素质为切入点 针对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经 常遇到的思想道德 遵纪守法 人生价值以及心理 恋爱等问题 综合运用多 学科知识 密切联系社会实际 帮助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提高法治 观念与法律素质 促使大学生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 正确认识自己的 社会角色和肩负的使命 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 形成切合实际的成才观与 择业态度 刻苦学习 奋力拼搏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二 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 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性 知识综合性 现 实针对性特点 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 使学生从本课程丰富的理论知识中 汲取精神营养 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 明确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趋势 充分 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用科学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 正确运用修养理论和 实践方法 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路径修身成才 为国家富强 社会进步做出应有 的贡献 本课程要求学生明确 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底线 爱 国主义 集体主义是每一个公民都应有的高尚情操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理想 信念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也是每个青年学生的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 要了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懂得并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素质和模范 守法的自觉性 要使大学生切实懂得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只有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综合素质 才会无愧于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才能有助 于谱写人生的光辉篇章 3 三 面向专业 本课程系全校各专业的必修课 四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新生入校后首先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 其后续同类课程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形势与政策等 这些后续课 程与本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好本课程有助于后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 而将来通过对 概论 等课程的教学 则会进一步加深对 基础 课内涵和精 神的理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法律修养 五 教学内容安排 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计划学时 理论教学 44 学时 社会实践 10 学时 共 54 学 时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4 学时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二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三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四 培养优良学风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 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目标 三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二 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三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节 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 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意义 4 二 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的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4 学时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二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6 学时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二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三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 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三 增强国防观念 四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6 学时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 一 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 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三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四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 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二 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三 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6 学时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使命 一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 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二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6 三 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4 学时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 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 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 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四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 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 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6 学时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 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二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四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一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二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三 在艰苦中锻炼 在实践中成才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 爱情与人生 二 婚姻与家庭 三 家庭美德 四 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7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6 学时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二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四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 二 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 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 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三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 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二 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8 学时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一 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二 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 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一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二 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三 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四 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8 一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二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三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四 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 结束语 立志做社会主义 四有 新人 六 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 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2 学习读本 学习出版社 2001 年版 3 八荣八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红旗出版社 2006 年版 4 伦理学 罗国杰 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5 西方伦理思想史 宋希仁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6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浦卫忠 李素菊等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0 年 版 7 德治中国 中国以德治国史鉴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年版 8 大学生人格教育与修身 吴来苏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年版 9 心中的校园 谢百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10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爱弥尔 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版 11 2005 理论热点面对面 学习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 胡康生主编 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中国民 主法制出版社 2005 年版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读本 李建 中国法制出 版社 2004 年版 9 16 法理学 张文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版 17 民法学 魏振瀛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