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连技术与实战》课程 教学大纲_第1页
《网络互连技术与实战》课程 教学大纲_第2页
《网络互连技术与实战》课程 教学大纲_第3页
《网络互连技术与实战》课程 教学大纲_第4页
《网络互连技术与实战》课程 教学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互连技术与实战网络互连技术与实战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网络互连设备与实战 课程学时和学分 总学时 64 理论学时 64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学院 部 电子与计算机学院 一 教学目的 要求一 教学目的 要求 本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重在培养学生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实践能力 开设本课程既可让学生对以前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类课程有进一步理解 也可让学生对计算 机网络的实现和应用有较完整的认识 在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中本课程起着培养学生 的综合专业知识和综合实践技能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理解计算机网络互联的有关理论知识和硬件设备 交换机 路由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掌握交换机 路由器等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技术 了解 网络工程设计的过程 理解无线网络的概念和掌握无线网络设备的使用 使学生基本具备 规划 组建企业小型局域网的能力 二 课程主要内容二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网络互连介绍 主要内容 了解网络互连模型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和路径确定 传输层 上层协议 配置 Cisco 路由器交换器和集线器 重点和难点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 配置 Cisco 路由器交换器和集线器 第二章 无类别路由选择介绍 主要内容 掌握 CIDR 的基本原理 路由聚合和超网 可变长的子网掩码 路由汇总 路由翻动 RIPv2 和缺省路由 重点和难点 CIDR 的概念及应用 可变长子网掩码的原理及应用 第三章 单区域 OSPF 主要内容 掌握单区域 OSPF 的概念 配置及传播缺省路由 重点和难点 单区域 OSPF 的配置及传播缺省路由 第四章 增强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 主要内容 掌握增强内部网关 EIGRP 的概念 特性 技术 分组类型及配置 重点和难点 EIGRP 的技术 分组类型及配置 第五章 交换的概念及局域网技术 主要内容 掌握以太网 802 3 局域网 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及局域网设计 重点和难点 局域网设计和交换机的配置 第六章 交换机 主要内容 掌握交换机的启动 局域网交换机与分级网络的设计 重点和难点 局域网交换机与分级网络的设计 第七章 交换机配置 主要内容 掌握微分段 交换机的各种转发方式 冲突域和广播域 MAC 地址表及 Catalyst 交换机的网络设置 重点和难点 交换机的各种转发方式 冲突域和广播域 MAC 地址表 第八章 生成树协议 主要内容 掌握冗余拓扑 生成树 STP 高级概述及 RSTP 重点和难点 冗余拓扑 生成树及 RSTP 第九章 虚拟局域网 主要内容 掌握 VLAN 的概念 VLAN 的类型 帧标识 运行方式以及与路由器构成的 广播域 VLAN 的配置 验证 保存 删除及故障排除 重点和难点 VLAN 的类型 帧标识 运行方式以及与路由器构成的广播域 第十章 VLAN 中继协议 主要内容 掌握中继的概念及 VLAN 间路由选择 重点和难点 VLAN 间路由选择 第十一章 NAT 和 DHCP 主要内容 掌握 internet 协议 NAT PAT 和 DHCP 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 NAT PAT 和 DHCP 的概念及应用 第十二章 广域网技术 主要内容 掌握广域网设备 标准 封装和链路的选择 重点和难点 广域网设备 标准 封装和链路的选择 第十三章 点到点协议 主要内容 掌握 PPP 分层体系结构 建立 PPP 会话 PPP 身份验证协议 PPP 的封装与 验证 分时多路协议 HDLC 封装及故障排错 重点和难点 PPP 分层体系结构 建立 PPP 会话 PPP 身份验证协议 PPP 的封装与验 证 分时多路协议 HDLC 封装及故障排错 第十四章 ISDN 配置 主要内容 掌握 ISDN 的相关概念 基本速率接口和主速率接口 重点和难点 ISDN 的基本速率接口和主速率接口 第十五章 帧中继 主要内容 掌握帧中继的相关概念 配置 选项及帧中继广播中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 帧中继的配置 选项及帧中继广播中的问题 三 学时安排三 学时安排 学时分配表 序号章节理论学时实验学时 1第一章 网络互连介绍 4 2第二章 无类别路由选择介绍 4 3第三章 单区域的 OSPF4 4第四章 增强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4 5第五章 交换的概念与局域网技术4 6第六章 交换机4 7第七章 交换机配置 4 8第八章 生成树协议8 9第九章 虚拟局域网4 10第十章 VLAN 中继协议4 11第十一章 NAT 和 DHCP4 12第十二章 广域网技术4 13第十三章 点到点协议4 14第十四章 ISDN 配置4 15第十五章 帧中继4 合 计64 四 教学环节安排四 教学环节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 应重视实验环节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突出职业特点与技能培养 首 先在课堂上精讲本单元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教师操作相 结合的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 一方面避免了教师的大量板书 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教师的演 示让学生看到 所见即所得 的开发过程 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也产生的良好的激励 作用 实验教学采用机房上机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 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 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 考核和成绩评定方法五 考核和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为必修课 根据课程的特点 采用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 使理论与实验密切结 合 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门课程采用 总成绩 平时成绩 15 实验成绩 35 期末成绩 50 标准 期末考试采取上机考试 结合试卷 六 使用教材六 使用教材 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 编著 网络互连技术与实战 清华网络技术工程 师 指定专用教材 七 参考教材 七 参考教材 1 高晗 编著 网络互联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 刘勇编著 组网技术 第一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2 3 王相林编著 组网技术与配置 第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0 三维动画技术三维动画技术 课程课内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课内实验教学大纲 1 实验一 二维图形的创建与编辑 学时 2 目的和要求 掌握创建和编辑常见的二维图形的方法 主要内容 创建线 圆 弧 多边形 文本 截面 矩形 椭圆 圆环 星形和螺旋 线等基本二维图形 创建和编辑二维复合曲线对象 2 实验二 三维模型的构建 学时 2 目的和要求 掌握 3ds Max 自带的三维模型的创建方法 主要内容 创建立方体 球体 圆柱体 圆环体 茶壶 圆锥 几何球体 管道 四 棱锥等常见的几何造型 创建门 窗等常见的建筑模型 3 实验三 三维编辑修改器 学时 2 目的和要求 掌握 3ds Max 自带的修改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内容 练习修改器面板的使用方法 可以应用弯曲 锥化 扭曲 噪波 拉伸 挤压 波浪 倾斜和塌陷等常见的修改器修改对象 4 实验四 二维图形建模 学时 2 目的和要求 掌握车削 挤出 倒角和倒角剖面编辑修改器进行对象变形操作 主要内容 应用车削 挤出 倒角和倒角剖面编辑修改器进行对象变形操作 5 实验五 创建复合物体 学时 2 目的和要求 掌握常见的复合物体的构造方法和应用放样操作进行对象变形操作 主要内容 应用变形 连接 布尔 合并 放样及放样变形等操作创建复合物体 6 实验六 多边形建模与面片建模 学时 2 目的和要求 掌握 3ds Max 自带的多边形和面片的功能建模 主要内容 建立多边形和面片模型 利用网格和多边形修改器对多边形进行建模 7 实验七 NURBS 建模 学时 2 目的和要求 掌握 NURBS 曲线和曲面及子物体的建模方法 主要内容 应用 NURBS 建模建立曲线曲面模型 使用 NURBS 工具箱创建点 CV 挤压 旋转 U 放样 UV 放样 变换 偏置 融合 圆角 镜像 直纹 1 轨放样 2 轨放样 剪 切 封顶等子物体 8 实验八 材质与贴图 学时 2 目的和要求 掌握材质编辑器和材质 贴图浏览器的配置方法 主要内容 掌握标准材质 复合材质和贴图的类型 掌握材质编辑器和材质 贴图浏览 器的配置和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