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色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测定实验方案_第1页
枫叶色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测定实验方案_第2页
枫叶色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测定实验方案_第3页
枫叶色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测定实验方案_第4页
枫叶色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测定实验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枫叶色素含量的季节性变化测定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 枫叶中的色素 当叶子中所含的叶绿素占主导地位时 绿色就 为主色调 抑制了其他色素展现本来面目 入秋后 气温逐渐下降 叶绿素的合成速度受阻 破坏却与日俱增 到后来叶片中只剩下花 青素 类胡萝卜等色素 于是它们便有机会尽情展现自己的如花娇 颜 另外 随着秋季不断降温 尤其是霜降之后 为适应即将到来 的寒冷气候 叶肉内积累了较多的糖分 这些糖分经过复杂的反应 形成了花青素 也由此形成了秋叶变红的重要基础 花青素 花青素是具有 2 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结构的衍生物 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 花青素在自然状态下常与各 种单糖形成糖苷 称为花色苷 溶液 PH 不同 花色苷的存在形式也 不同 对于一个给定的 PH 值 在花色苷的 4 种结构之间存在着平衡 蓝色的醌式 脱水 碱 红色的花烊正离子 无色的甲醇假碱和查 尔酮 花色苷在 PH 值很低时 其溶液呈现最强的红色 随着 PH 值 的增大 花色苷的颜色将褪至无色 最后在高 PH 值时变成紫色或蓝 色 PH 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的依据是花色苷发色团的结构转换是 PH 的函数 起干扰作用的褐色降解物的特性不随 PH 变化 因此在 花青素最大吸收波长下确定两个对花青苷吸光度差别最大但是对花 色苷稳定的 PH 值 根据 Fuleki T 经验公式 花青素含量 mg 100g TO D avE 1cm W 10 TO D A DV VF A A pH1 0 A pH4 5 其中 DV 稀释体积 VF 稀释倍数 W 样品重量 A 总吸光值 avE 1cm 平均消光系数 代入数值计算 叶绿素 a b 叶绿素是由叶绿酸 叶绿醉和甲醇组成的二醇酷 是四毗咯衍生物 其中的叶琳环是处于二氢形式 中心的金属原子为镁 蔬菜中的叶 绿素有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两类 叶绿素在植物细胞中与蛋白质结 合成叶绿素蛋白 质 由多种叶绿素蛋白复合物构成叶绿体 当细胞死亡之后 叶绿 素就游离出来 叶绿 素 是 一种不稳定的物质 不耐光 热 酸 不溶于水 易溶于碱 乙醉与乙醚 在碱性溶液中 皂化为叶绿素 碱盐 叶绿素 a b 在长波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在 663nm 645nm 据 Lamber Beer 定律 可得浓度 C 与光密度 D 间的关系式 D663 82 04Ca 9 27Cb D645 16 75Ca 45 6Cb 浓度单位 g mL 叶绿素 a 的浓度 Ca 12 72D663 2 59D645 叶绿素 b 的浓度 Cb 22 88D645 4 68 D663 总叶绿素的浓度 Ct 20 29D645 8 02D663 浓度单位 mg L 材料与用品 枫叶提取液 乙醇 95 AR 盐酸 仪器 PHs 3B 型酸度计 紫外分光光度计 丙酮 石英砂 碳酸钙 分光光度计 天平 剪刀 研钵 移液管 漏斗 大试管 实验步骤 1 1 花青素测定 花青素测定 1 将花青素取液稀释至一定的体积 用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调节 PH 观察提取液在不同 PH 下的颜色变化 对提取液进行 200 800nm 全波长扫描 绘制光谱图 PH1 02 0 原液 4 59 5 溶液颜色 2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枫叶花青素提取液用 5 HCL EtOH 15 85 溶液稀释至一定 体积 进行光谱扫描 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 PH 示差法中 PH 的选择 在选定 PH 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在此两个 PH 处测定的花青素的 吸收值差异应是最显著的 单一 PH 的轻微变动 对花青素吸光值的 影响是极小的 花青素在所处的两个 PH 下 应是相当稳定的 由于 花青素只有在酸性介质中是稳定的 因此只测定 PH 小于 7 条件下花 青素吸光值的变化 PH 为 1 0 时 花青素以红色的 2 苯基苯并吡喃 的形式存在 PH 为 4 5 时 花青素以无色的甲醇假碱的形式存在 因 此选择 PH 为 1 0 和 4 5 4 平衡时间的确定 因为花青素在溶液介质中存在 4 种结构形式 这 4 种结构形式 在某一 PH 下处于动态平衡 当 PH 改变时 动态平衡发生转移 总 的趋势是 PH 降低时 平衡向红色的 2 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移动 PH 升高时平衡向蓝色醌式移动 一定时间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因 此提取液用缓冲液稀释后 必须静置一段时间 等动态平衡处于稳 定后 才能测定吸光值 花青素在缓冲液中的吸光度值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nm T min 01020305080110 PH1 0 buffer PH4 5 buffer 结果表明 花青素在缓冲液中的吸光度值随时间变化 在 PH1 0 基 本稳定 在 PH4 5 时 基本稳定 所以综合考虑 选择平衡时间为 5 火棘果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移取浓缩液 2ml 用 5 HCL EtOH 稀 释 定容至 100ml 分别移取 10ml 用 PH1 0 和 PH4 5 的缓冲液稀 释至 100ml 平衡 min 在波长 处测定吸光值 根据 Fuleki T 经验公式 花青素含量 mg 100g TO D avE 1cm W 10 TO D A DV VF A A pH1 0 A pH4 5 2 2 叶绿素叶绿素 a ba b 测定 测定 称 1 25g 叶用丙酮研磨 匀浆过滤 用 80 丙酮洗研钵及残渣 合并滤液 滤液用 80 丙酮定容至 25mL 适当稀释后测 A645 A663 1 取样 称取1 25g 剪碎的叶片 提供的样品即为剪碎后冻于 80 的叶片 放入研钵中 注意取样时要避开大的叶脉 2 研磨提取 向研钵中加入80 丙酮2 5ml 以及少许 约0 002g CaCO3 中和酸性 防止叶绿素酯酶分解叶绿素 和石英砂 研磨成 匀浆 再加入3ml 80 丙酮 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在暗处静止 3 5min 后 用一层干滤纸过滤到25ml 容量瓶中 用滴管吸取80 丙 酮将研钵洗净 清洗液也要过滤到容量瓶中 并用80 丙酮沿滤纸的 周围洗脱色素 待滤纸和残渣全部变白后 用80 丙酮定容至刻度 3 读取吸光度 取厚度为 lcm 的洁净比色皿 注意不要用手接触比 色皿的光面 先用少量色素提取液清洗2 3次 注意清洗时要使清洗 液接触比色皿内壁的所有部分 然后将色素提取液倒入比色皿中 液面高度约为比色皿高度的4 5 将撒在比色皿外面的溶液用滤纸吸 掉 注意不能擦 再用擦镜纸擦干擦净 将比色皿放入仪器的比 色皿架上 注意不要将溶液撒入仪器内 第一个位置放盛有80 丙酮 的比色皿 做为空白对照 将仪器波长分别调至663 645nm 处 以 80 丙酮做为空白对照调透光率100 分别测定溶液在上述2个波长 下的吸光度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注意 每次在转换波长时 都 要用80 丙酮调透光率100 结果计算 根据 Fuleki T 经验公式 1 花青素含量 mg 100g TO D avE 1cm W 10 TO D A DV VF A A pH1 0 A pH4 5 其中 DV 稀释体积 VF 稀释倍数 W 样品重量 A 总吸光值 avE 1cm 平均消光系数 代入数值计算 2 D663 82 04Ca 9 27Cb D645 16 75Ca 45 6Cb 浓度单位 g mL 叶绿素 a 的浓度 Ca 12 72D6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