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选择题_第1页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选择题_第2页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选择题_第3页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选择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A 一 选择题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 选择题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36 年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 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 增加有效需求 以防止 新的危机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 A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 B 斯大林模式 C 法西斯体制 D 凡尔赛体系 2 富兰克林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 他所推行的新政措施使美国成功地 渡过了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开始于 A 整顿银行 B 复兴工业 C 调整农业 D 举办公共工程 3 诚信 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 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 是 A 奖励农民 压缩农业产量 B 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C 兴办公共工程 减少失业 D 实行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 4 1933 年的某一天 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 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 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话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美国政府 A 调节农业生产 B 调整工业生产 C 整顿财政金融 D 实行以工代赈 5 同学们观看有关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历史的电影 发现 30 年 代的美国商店里 消费者踊跃购买贴着右图标识的商品 而没有 贴该标识的商品则受到冷落 美国消费者这样做是为了 A 抵制国内极右势力 B 为社会捐资 为解决危机做一份贡献 C 支持政府推行的公平竞争法则 D 购买降价处理的商品 缓解生活的困难 6 关于 全国工业复兴法 的表述 正确的是 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 国家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 调节 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为企业复兴创造了条件 A B C D D 7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 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 这实质上是 A 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B 由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C 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D 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8 1933 年 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 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 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 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 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 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9 罗斯福 新政 调整农业的政策不包括 A 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 B 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C 调整农产品结构 D D 扩大农业种植面积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10 1933 年美国工会通过的 全国工业复兴法 规定 工人有权组织起来 可选派代表 与雇主进行谈判 签订集团合同 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 雇主必 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这一法令说明 A 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 保障就业 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 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 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11 2008 年 1 月 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 更进一步保障了劳动者的合 法权益 罗斯福新政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对我们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包括 给工人集体与雇主谈判的权利 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 资制 建立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A B C D 12 罗斯福任美国总统时曾组织 200 多万人从事植树造林 防治水患 道路建设 森林防 火等工程 开辟了 740 万英亩国有林区 有 400 万人从事 18 万个小型工程建设 建造成 1000 多座飞机场 12000 多个运动场 800 多个学校和医院 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整顿财政金融B 调整工业生产 C 调节农业生产D 实行以工代赈 13 在罗斯福新政中 既直接提高就业率 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B 调整农业经济 C 规范企业行为 D 举办公共工程 14 右图是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 它吸 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 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A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B 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 C 调整农业结构 D 兴办 社会 救济与公共工程 15 一个政府 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 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 不能 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 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 那就不是 一个能够存在下去 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根据这种认识 罗斯福 政府 A 向农民提供补贴 B 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C 招募失业青年 D 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16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征是 A 注意协调资本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B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 C 全方位的对经济进行调整 D 对工人和小生产者做出让步 17 罗斯福说 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 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B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政策的调整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政策的调整 C 政治上民主 经济上专制 D 既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18 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是 A 找到了一条克服经济危机的有效手段 B 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C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D 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的新阶段 19 关于罗斯福新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 B 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主义 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C 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危机 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D 它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作的调整 20 斯塔里夫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说 苏联的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 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 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 有时 转变为模仿 这里的 模仿 主要是指 A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 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 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21 罗斯福新政 新 在 A 依靠市场 看不见的手 调节经济 B 加强政府 看得见的手 管制经济 C 政府扮演经济 守夜人 的角色 D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22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 其含义是指 A 迫使政府内部调整 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B 让法西斯上台 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C 各国乘机提高关税 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D 更好地调整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 23 罗斯福新政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 A 遏制了法西斯主义的扩张 B 解决了经济危机 C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 找到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新手段 24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 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 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C 使广大人民得到了一定的好处 D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5 使美国经济进入 新经济 时代的是 A 尼克松政府 B 福特政府 C 里根政府 D 克林顿政府 我来了 为胜利而来 这是美国民主党参议员 前总统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打出的竞 选 26 2008 年总统的标语 回顾历史 下列属于克林顿总统施政纲领的是 A 改革经济运行机制 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 B 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让经济进行 自我治疗 C 提出 新边疆 和 伟大社会 的施政纲领 D 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 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27 关于在美国出现的 新经济 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B 它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C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它促进了美国经济长达 10 年的增长 D 它已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它已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28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包括 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 进入 新经济 时代 社会 贫困现象已经消除 A A B C D 29 日本一位学者指出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 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 而是政府亲自定调 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 最优先是发展经济 这 充分体现了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是 A 社会市场经济 B 混合市场经济 C 政府主导型经济 D 计划指导型经济 30 联邦德国政府确立的 社会市场经济 模式的主要内容有 限制垄断行为 保护竞争秩序 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 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A B C D 31 政治权利成为最大的经济资源 这一经济模式是二战后哪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 A 美国 B 法国 C 日本 D 英国 32 日本在战后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很快就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成为世界第 二经济大国的时间是 A 20 世纪 60 年代末 B 20 世纪 70 年代末 C 20 世纪 80 年代初 D 20 世纪 80 年代末 33 二战以后 西欧各国都面临艰难的战后重建工作 发展成就最为令人瞩目 成为西欧 经济 火车头 的西欧国家是 A 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