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地理考点精解精析检测试题18_第1页
2014届高考地理考点精解精析检测试题18_第2页
2014届高考地理考点精解精析检测试题18_第3页
2014届高考地理考点精解精析检测试题18_第4页
2014届高考地理考点精解精析检测试题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2012 年高考题年高考题 2012 2012上海卷上海卷 十三 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十三 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1515分 分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 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 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 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 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 高新技术产业重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 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 高新技术产业重 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 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 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 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 重心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说 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 重心 就偏向那个方向 经济重心亦然 就偏向那个方向 经济重心亦然 3030 19951995年至年至20092009年期间 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年期间 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 么趋向么趋向 2 2分 分 3131 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 并说明判断依据 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 并说明判断依据 3 3分 分 3232 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 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 4 4分分 3333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 20052005年至年至20072007年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 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其后年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 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其后20072007年年 至至20092009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 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 20062006年至年至2008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先向北后向南移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先向北后向南移 动 经济重心在其后的动 经济重心在其后的20072007年至年至20092009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 根据这两个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 根据这两个事实分事实分 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 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 4 4分 分 3434 近十年来 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 近十年来 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 略相关 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 略相关 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 2 2分分 答案答案 30 30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由西向东移动 由北向南移动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由西向东移动 由北向南移动 31 31 基本特征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 基本特征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 判断依据 总体而言 自判断依据 总体而言 自 19951995 年至年至 20092009 年重心虽有移动 但移动的经度不到年重心虽有移动 但移动的经度不到 1 1 度 度 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 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 32 32 区位条件 我国东部经济基础雄厚 人才众多 交通便捷 环境较好 区位条件 我国东部经济基础雄厚 人才众多 交通便捷 环境较好 任答两点即可 任答两点即可 33 33 经济重心以西区域的经济发展 在其后一 两年可以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从经济重心以西区域的经济发展 在其后一 两年可以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从 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西移 同理 高新技术产业重心以南或以北区域的高新技术产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西移 同理 高新技术产业重心以南或以北区域的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 在其后一 两年可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从而导致经济重心向南或向北移动 业发展 在其后一 两年可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从而导致经济重心向南或向北移动 34 34 西部大开发 东北振兴 中部崛起 西部大开发 东北振兴 中部崛起 任答一点即可 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解析 30 30 认真看图可知 认真看图可知 1 1995995 年至年至 20092009 年期间 年期间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由西向东移动 由北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由西向东移动 由北向 南移动 南移动 31 31 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的经度分布 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的经度分布 总体而言 自总体而言 自 19951995 年至年至 20092009 年重心虽有移动 年重心虽有移动 但移动的经度不到但移动的经度不到 1 1 度 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 度 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 可知可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 32 3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形成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经济基础 人才 交通 环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经济基础 人才 交通 环 境和政策等 境和政策等 33 33 此题 关键是理解文字材料中提到的此题 关键是理解文字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事实两个事实 同时注意关键词 同时注意关键词 分别说明分别说明 牵引关牵引关 系系 34 34 此题不难 考查学生对我国重点发展战略的了解 此题不难 考查学生对我国重点发展战略的了解 考点定位考点定位 该题组考查中国该题组考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2 2012 广东卷广东卷 4141 2828 分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 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近年来城分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 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近年来城 市用地日益紧张 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焦点 根据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市用地日益紧张 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焦点 根据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1 1 5 5 题 题 材料一 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图材料一 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图 9 9 材料二 材料二 1987 20061987 2006 年上海市年上海市 F F 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图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图 1010 1 1 甲 乙 丙 丁四处中 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 甲 乙 丙 丁四处中 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 和和 处 水深大于处 水深大于 5m5m 的是的是 和和 处 处 4 4 分 分 2 2 1987 20061987 2006 年上海市年上海市 F F 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和和 4 4 分 分 3 3 上海市精品钢铁 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 区 布局的总体特征是 上海市精品钢铁 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 区 布局的总体特征是 影响微 影响微 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 6 6 分 分 4 4 S S 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 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 目前上海市正在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 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 目前上海市正在 S S 处建设临港新城 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处建设临港新城 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6 6 分 分 5 5 上海市在 上海市在 F F 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在引进工业企业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在引进工业企业 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8 8 分 分 答案答案 1 1 乙 乙 丁丁 甲甲 丙丙 2 2 旱地 旱地 建筑用地建筑用地 3 3 临江濒海 位于郊区 临江濒海 位于郊区 技术与高素质人才技术与高素质人才 4 4 滨海地带 用地充足 环境条件好 滨海地带 用地充足 环境条件好 靠近装备产业基地 临近洋山港 有产业支靠近装备产业基地 临近洋山港 有产业支 撑与居住需求 撑与居住需求 交通条件好 对外联系方便 交通条件好 对外联系方便 5 5 严格工业企业准入 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 严格工业企业准入 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 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防止土合理布局工业企业 防止土 地资源浪费 地资源浪费 严格控制工业严格控制工业 三废三废 排放 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排放 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 做好海岸带防做好海岸带防 护 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 护 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 解析解析 便利 对外联系方便 便利 对外联系方便 5 5 考查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抓住关键词 考查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抓住关键词 F F 围垦区围垦区 和和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重点从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方面来分析回答 在重点从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方面来分析回答 在 F F 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 从可持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 从可持 续发展的角度看 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 要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应注意尽可能少续发展的角度看 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 要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应注意尽可能少 占用耕地 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同时防止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并注意避免台风等自占用耕地 避免土地资源浪费 同时防止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并注意避免台风等自 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应该借鉴其他工业区成功的经验 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应该借鉴其他工业区成功的经验 避免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 应该在产业引进中综合分析 多样结合 使结构合理化 避免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 应该在产业引进中综合分析 多样结合 使结构合理化 考点定位考点定位 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2012 2012 福建卷福建卷 37 37 3737 分 图分 图 1313 示意中国东某区域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示意中国东某区域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国家 十二五十二五 规划纲要提出 要大力扩大文化 软件和信息服务 商贸流通 金融规划纲要提出 要大力扩大文化 软件和信息服务 商贸流通 金融 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进一步提高能源 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进一步提高能源 土地 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土地 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表 4 4 19911991 年和年和 20092009 年年 R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1 1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7 7 分 分 2 2 分析 分析 R R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8 8 分 分 3 3 据表 据表 4 4 归纳归纳 R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 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 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 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1010 分 分 4 4 分析 分析 R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1212 分 分 答案答案 1 1 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 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 北部海岸线较平直 南 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 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 北部海岸线较平直 南 部海岸线曲折 多岛屿 部海岸线曲折 多岛屿 2 2 河流径流量大 携带泥沙量大 位于河流入海口 地势低平 流速缓慢 以堆积作用 河流径流量大 携带泥沙量大 位于河流入海口 地势低平 流速缓慢 以堆积作用 为主 泥沙大量堆积 地处海陆交界地带 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 在为主 泥沙大量堆积 地处海陆交界地带 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 在 R R 河的河口地河的河口地 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 3 特点 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 滩涂比重略有增加 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少 特点 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 滩涂比重略有增加 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少 不利影响 水资源减少 水质下降 生物多样性减少 城市不利影响 水资源减少 水质下降 生物多样性减少 城市 热岛效应热岛效应 增强 生态调节增强 生态调节 功能减弱 功能减弱 4 4 城市密集 经济发达 市场需求量大 海陆空交通便捷 信息网络发达 对外辐射能 城市密集 经济发达 市场需求量大 海陆空交通便捷 信息网络发达 对外辐射能 力强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科技文化水平高 高校多 高素质人才多 占用土地等资源力强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科技文化水平高 高校多 高素质人才多 占用土地等资源 少 能耗低 污染小 少 能耗低 污染小 解析解析 该题以热点材料国家该题以热点材料国家 十二五十二五 规划为背景材料来命题 综合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规划为背景材料来命题 综合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1 1 此问关键是对 此问关键是对 地形地形 的理解 区域地形的特点包括地形类型 地势高低和海岸线特的理解 区域地形的特点包括地形类型 地势高低和海岸线特 点 根据图中等高线密集程度和数值大小 可以判断该区域北部以平原为主 南部以低山点 根据图中等高线密集程度和数值大小 可以判断该区域北部以平原为主 南部以低山 丘陵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 北部海岸线较平直 南部海岸线曲折 多岛屿 丘陵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 北部海岸线较平直 南部海岸线曲折 多岛屿 2 2 R R 河为长江 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携带泥沙 地势 流速和海水顶河为长江 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携带泥沙 地势 流速和海水顶 托作用等方面来分析 注意抓住托作用等方面来分析 注意抓住 自然自然 关键词 关键词 3 3 根据表 根据表 4 4 中中 19911991 年和年和 20092009 年年 R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变化 可以总结出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变化 可以总结出 R R 河河 三角洲经济区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 滩涂比重略有增加 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少 城镇三角洲经济区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 滩涂比重略有增加 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少 城镇 用地比重明显增大的这种变化 说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用地比重明显增大的这种变化 说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 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等方面 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等方面 4 4 R R 河三角洲经济区是长三角地区 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河三角洲经济区是长三角地区 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 业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市场 交通 科技 人才 政策等方面来分析 业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市场 交通 科技 人才 政策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定位考点定位 该题考查区域地形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 该题考查区域地形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 2012 2012 全国大纲卷全国大纲卷 39 39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 图材料二 图 6 6 示意灵渠位置 示意灵渠位置 图图 6 6 3 3 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 说明原因 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 说明原因 1212 分 分 4 4 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 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 8 8 分分 材料三材料三 白驹过隙越千年 往事如烟话沧桑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经过改白驹过隙越千年 往事如烟话沧桑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经过改 革开放革开放 3030 多年的发展 现在已成为拥有超过多年的发展 现在已成为拥有超过 60006000 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 年工业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 年工业 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总值超过 70007000 亿美元的亿美元的 世界工厂世界工厂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 毗邻香港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 毗邻香港的 独特区位优势 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吸引外来的资金 技术和人才 独特区位优势 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吸引外来的资金 技术和人才 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 三来一补三来一补 贸易 逐步在家电 电子信息 玩具 服装等产业领贸易 逐步在家电 电子信息 玩具 服装等产业领 域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 占据叾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创立了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域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 占据叾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创立了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近年来 对珠三角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逐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近年来 对珠三角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逐 步增多 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经步增多 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经 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6 6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 联系当前实际对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 联系当前实际对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1010 分 分 答案答案 3 3 主要目的是运输粮食等物资 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 主要目的是运输粮食等物资 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 3 3 分 原因是 对秦政权而言 分 原因是 对秦政权而言 岭南地区位置偏远 远途劳军以至长期统治 保障后勤供给尤为重要 岭南地区位置偏远 远途劳军以至长期统治 保障后勤供给尤为重要 岭南地区地形崎岖 岭南地区地形崎岖 丘陵广布 丘陵广布 植被茂密 陆路交通不畅 植被茂密 陆路交通不畅 3 3 分 在当时的条件下 大量物资的运输以水分 在当时的条件下 大量物资的运输以水 路为主 路为主 3 3 分 南岭阻断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路联系 分 南岭阻断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路联系 3 3 分 分 4 4 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 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 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 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 系 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 系 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 4 4 分 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分 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 济 贸易和文化交流 济 贸易和文化交流 2 2 分 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 文化的发展 分 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 文化的发展 2 2 分 分 6 6 长处 产业容易被复制并产生规模效应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便捷 可以充分利用外资 长处 产业容易被复制并产生规模效应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便捷 可以充分利用外资 每答出一项给每答出一项给 2 2 分 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分 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 4 4 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给相应分数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给相应分数 局限性 对政策依赖性强 易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 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低端 利局限性 对政策依赖性强 易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 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低端 利 润微薄 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易受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短缺的制约 润微薄 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易受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短缺的制约 每答出一项给 每答出一项给 2 2 分 答分 答 出任意三项可得满分出任意三项可得满分 6 6 分 分 解析解析 该题是政治 历史和地理三科综合试题 知识跨度大 难度较大 该题是政治 历史和地理三科综合试题 知识跨度大 难度较大 3 3 此问是历史和地理知识综合 根据图此问是历史和地理知识综合 根据图 6 6 中信息 可知岭南地区地形崎岖 植被茂密 陆中信息 可知岭南地区地形崎岖 植被茂密 陆 路交通不畅 在当时的条件下 大量物资的运输以水路为主 而南岭阻断了长江水系和珠路交通不畅 在当时的条件下 大量物资的运输以水路为主 而南岭阻断了长江水系和珠 江水系的水路联系 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运输粮食等物资 保障军队的江水系的水路联系 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运输粮食等物资 保障军队的 后勤供给 后勤供给 4 4 灵渠的开凿连接湘江和漓江 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 灵渠的开凿连接湘江和漓江 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 方便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之间联系 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济 方便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之间联系 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济 贸易和文化交流 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 文化的发展 贸易和文化交流 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 文化的发展 6 6 此问是地理和政治知识综合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要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 此问是地理和政治知识综合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要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 考点定位考点定位 该题考查人工运河和区域经济发展 该题考查人工运河和区域经济发展 2012 2012 北京卷北京卷 36 36 3636 分 读图分 读图 1010 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 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说明在地形影响下 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6 6 分 分 2 2 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6 6 分 分 3 3 比较图 比较图 1010 a a 与 与 b b 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8 8 分 分 20102010 年 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年 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4 4 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8 8 分 分 5 5 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并提出应对措施 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并提出应对措施 8 8 分 分 答案答案 1 1 平原 城镇数量多 密度大 交通线路密集 平原 城镇数量多 密度大 交通线路密集 山地和高原 城镇数量少 密度小 交通线路稀疏 山地和高原 城镇数量少 密度小 交通线路稀疏 2 2 在滦河河口附近 流速减缓 泥沙堆积 形成三角洲 在滦河河口附近 流速减缓 泥沙堆积 形成三角洲 3 3 河道变窄 分叉减少 河道变窄 分叉减少 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 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 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 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 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 加 河流流量减少 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 鱼塘 加 河流流量减少 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 鱼塘 4 4 拉动基础设施建设 带动相关产业集聚 促进当地商业 服务业的发展 增加当 拉动基础设施建设 带动相关产业集聚 促进当地商业 服务业的发展 增加当 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 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 5 5 制约因素 降水偏少 水资源短缺 多旱涝 寒潮 冰雹 风沙 病虫害 土壤 制约因素 降水偏少 水资源短缺 多旱涝 寒潮 冰雹 风沙 病虫害 土壤 盐碱化等 盐碱化等 应对措施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 增加农业技术投入 发展节水农业 加应对措施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 增加农业技术投入 发展节水农业 加 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 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 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 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 解析解析 第 第 1 1 题 是比较比较常规的描述类的题目 不过有了限定条件是在地形的 题 是比较比较常规的描述类的题目 不过有了限定条件是在地形的 影响之下形成的 虽是在考查分布特征但实际上又在考查地形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 地形影响之下形成的 虽是在考查分布特征但实际上又在考查地形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 地形 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应从不同地形回答 结合图中的地形图和城镇及高速公路的分布 从对城镇和交通的影响应从不同地形回答 结合图中的地形图和城镇及高速公路的分布 从 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疏密和数量加以说明即可 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疏密和数量加以说明即可 第 第 2 2 题 考查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三角洲是由泥沙堆积形成的 即河流入海口处 题 考查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三角洲是由泥沙堆积形成的 即河流入海口处 由于流速减慢 河流中的泥沙逐渐堆积 沉积 形成三角洲 由于流速减慢 河流中的泥沙逐渐堆积 沉积 形成三角洲 第 第 3 3 题 考查河道的变化及引起变化的人为原因 侧重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题 考查河道的变化及引起变化的人为原因 侧重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对比图对比图 a a 图 图 b b 可以发现 可以发现 20002000 年比年比 19791979 年河道变窄 同时分叉也减少了 造成这一现象年河道变窄 同时分叉也减少了 造成这一现象 的直接原因是水量减少 本题要求回答人为原因 从图的直接原因是水量减少 本题要求回答人为原因 从图 1010 中可以看出滦河上游建有水库和中可以看出滦河上游建有水库和 运河 使流入下游的水量减少 通过图运河 使流入下游的水量减少 通过图 b b 和图和图 a a 的对比可以发现滦河的对比可以发现滦河 20002000 年盐田和鱼塘占年盐田和鱼塘占 很大面积 减少了沼泽湿地的面积 减少了水源补给 随着滦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很大面积 减少了沼泽湿地的面积 减少了水源补给 随着滦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 增加 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 导致滦河水量减少 增加 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 导致滦河水量减少 第 第 4 4 题 主要考查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钢铁厂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经济收 题 主要考查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钢铁厂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经济收 入 促进当地服务业 商业的发展 且拉动曹妃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带动与钢铁工入 促进当地服务业 商业的发展 且拉动曹妃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带动与钢铁工 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 第 5 5 题 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及解决措施 华北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 题 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及解决措施 华北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 候区 该地旱涝 盐碱 风沙 寒潮 冰雹的灾害频发 特别是春旱尤为严重 针对这些候区 该地旱涝 盐碱 风沙 寒潮 冰雹的灾害频发 特别是春旱尤为严重 针对这些 自然灾害 应采取加强监测预报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 增加科技投入 发展节水农业及培自然灾害 应采取加强监测预报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 增加科技投入 发展节水农业及培 育良种等措施 育良种等措施 考点定位考点定位 本题以本题以华北 东北与内蒙古高原地区为背景 华北 东北与内蒙古高原地区为背景 主要考查地形对城镇 交主要考查地形对城镇 交 通的影响 河口三角洲的成因 影响河道变迁的因素 工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制约通的影响 河口三角洲的成因 影响河道变迁的因素 工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制约 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2012 2012 安徽卷安徽卷 3434 3232 分 根据材料和图分 根据材料和图 1313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些年 材料一 近些年 干湖之省干湖之省 湖北针对省情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调整产业结构 优湖北针对省情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调整产业结构 优 化产业布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化产业布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 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 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 产能力转移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产能力转移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1 1 描述图中两个描述图中两个 I I 区的区位特点 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区的区位特点 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1010 分 分 2 2 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 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 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1010 分 分 3 3 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 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 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1212 分 分 答案答案 1 1 I I 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 湖区 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 主要因为退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 湖区 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 主要因为退 耕还林 东部平原 湖区耕地快速减少 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耕还林 东部平原 湖区耕地快速减少 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2 2 修建水库及分洪 蓄洪工程 加固大堤 治理河道等 山区修建水库及分洪 蓄洪工程 加固大堤 治理河道等 山区 退耕还林 植树造林 湖退耕还林 植树造林 湖 区 退田还湖 城市 完善排水系统 农村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以法治水 加强洪涝灾区 退田还湖 城市 完善排水系统 农村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以法治水 加强洪涝灾 害监测 预警和应急体系简述 参加水灾保险等 害监测 预警和应急体系简述 参加水灾保险等 3 3 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 减少能源 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 减少能源 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改善城市环境 改善城市环境 对防城港市的积极影响 扩大港口规模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 加快工业化 对防城港市的积极影响 扩大港口规模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 加快工业化 和城市化 促进区域发展 和城市化 促进区域发展 解析解析 1 1 根据图中经纬度和图例信息可知 两个根据图中经纬度和图例信息可知 两个 I I 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 湖区 根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 湖区 根 据材料一中提示据材料一中提示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布局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布局 西北部山区地形起西北部山区地形起 伏大 水土流水严重 不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因而实施退耕还林使耕地快速减少 东部伏大 水土流水严重 不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 因而实施退耕还林使耕地快速减少 东部 平原 湖区属于湖北人口密集和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 城市化和退田还湖使耕地快速减少 平原 湖区属于湖北人口密集和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 城市化和退田还湖使耕地快速减少 2 2 图示区域为长江中游地区 洪涝灾害频繁 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针对不同地区特点实施图示区域为长江中游地区 洪涝灾害频繁 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针对不同地区特点实施 不同的措施 不同的措施 3 3 此问注意审题 抓住关键词此问注意审题 抓住关键词 分析分析 武汉 防城港两市武汉 防城港两市 和和 积极影响积极影响 得从武汉 得从武汉 防城港两市分开来分析回答 防城港两市分开来分析回答 考点定位考点定位 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自然灾害防治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自然灾害防治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2012 2012 浙江卷浙江卷 37 37 2626 分 根据图文材料 图分 根据图文材料 图 1 1 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图 2 2 为珠江三角洲为珠江三角洲 示意图 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材料一 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 海油陆采海油陆采 的方式开采石油 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的方式开采石油 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 延伸的入海道路 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 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 这种开采延伸的入海道路 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 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 这种开采 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材料二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广东省将深圳市划为优化开发材料二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