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文化经典考点提升练_第1页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文化经典考点提升练_第2页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文化经典考点提升练_第3页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文化经典考点提升练_第4页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考点点拨:文化经典考点提升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提升练考点提升练 1 阅读下面的 论语 和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行己有耻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 可谓士矣 曰 敢问其次 曰 宗族称孝焉 乡党称弟焉 曰 敢问其次 曰 言必信 行必果 硁硁然 小人哉 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 今之从政者何 如 子曰 噫 斗筲之人 何足算也 论 语 子路 孟子曰 大人者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 孟子 离娄下 注 硁硁然 小石头坚固的样子 形容人浅薄固执 斗筲之人 见识短浅 器量 狭小的人 在 言 行 问题上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 言不必 信 的看法 答 答案 1 孔子认为 言必信 行必果 重点强调说话要讲信用 办事要坚决果敢 孟子则强调言行要符合道义 对不符合道义的事 言可以不必信 行可以不必果 2 人要言行一致 但要有条件 那就是 言 必须符合道义 当所言违背道义的时候 言 就不必 信 了 例如 答应帮助朋友完成某事 后来发现这样做有投机取巧 之嫌 这时就完全可以不必兑现之前的承诺 参考译文 子贡问 如何才配称为士 孔子说 对自己的言行要有羞耻之心 出使别国 能不辜负君主委托的使命 这样可以称为士了 子贡又问 我冒昧地问 次一等的呢 孔子说 本宗族的人都称赞他孝顺 乡亲们都称赞他敬爱兄长 子贡又问 我冒昧 地问 再次一等的呢 孔子说 说话一定守信用 办事一定坚决果敢 就算是一个浅 薄固执的小人 也可以称为更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 现在的执政者如何呢 孔子说 唉 这些见识短浅 器量狭小的人 算得了什么 孟子说 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 做事不一定有结果 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2 阅读下面的 论语 选段 回答问题 子贡曰 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 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 恶居下流而讪 上 者 恶勇而无礼者 恶果敢而窒 者 子曰 赐也亦有恶乎 子贡曰 恶徼 以为知者 恶不孙以为勇者 恶讦 以为直者 论语 阳 货 子路曰 君子尚勇乎 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 有勇而无义为盗 注 讪 毁谤 窒 阻塞不通 此指顽固不化 徼 抄袭 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 勇 分析孔子关于 勇 的思想 答 答案 孔子主张 勇 应该用 义 来规范 君子没有 义 就会犯上作乱 小人没 有 义 就会去做盗贼 参考译文 子贡说 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 孔子说 有 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 厌恶居 下位毁谤上级的人 厌恶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 厌恶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 孔子说 赐啊 你也有厌恶的事吗 子贡说 我厌恶剽窃却把它当做聪明的人 厌恶不谦逊却把它当做勇敢的人 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把它当做直率的人 子路说 君子崇尚勇敢吗 孔子答道 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 君子有勇 无义就会作乱 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3 阅读下面的 论语 和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子曰 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 里仁 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 乎 论语 为政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梁惠王上 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对孝敬老人的看法 答 答案 孔子主张要经常陪伴在父母身旁 不仅要在物质上 养活 父母 更要在心中 敬重 父母 孟子主张通过学校来教育大家孝敬老人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老人的同 时还要有博爱胸怀 去孝敬别人的老人 参考译文 孔子说 父母在世的时候 不要远离家乡出游 非要 远游 不可 必须有一定的去 处 子游问什么是孝 孔子说 现在所谓孝 就是能够养活父母 但这却是很不够的 因为 对于狗马 也都能做到饲养它们 如果不敬重父母 那和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尊敬自家的长辈 并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 爱护自家的孩子 并推广到爱护别人家 的孩子 谨慎从事学校教育 反复地用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开导他们 那么 须发花 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头顶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4 阅读下面的 论语 选段 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 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 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论语 颜渊 注 目 纲目 条目 具体要点 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 孔子认为 礼 与 仁 具有怎样的关系 请用自己的话回 答 答 答案 仁是内在的道德观念 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礼以仁为基础 以仁来维护 人 们的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 就是仁 5 阅读下面的 论语 和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子曰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 述而 子曰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论语 述而 孟子对曰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 梁惠王上 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 义利观 的侧重点 谈谈孔子 富贵观 的现实意义 答 答案 1 孔子 富贵与义的冲突 以义为先 孟子 选择仁义 舍弃利欲 2 人处社 会 追求富贵是人之本性 不谈富贵 是不尊重人性的客观现实 但追求富贵 不能 违背良知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参考译文 孔子说 干不义的事得来的富贵 对我来说 就如同浮云一样 孔子说 如果追求富贵而不违背道义 即使是赶车 我也干 孟子回答说 大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到那利呢 只要讲仁义就行了 6 阅读下面的 论语 和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 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论语 颜 渊 齐人伐燕 胜之 宣王问曰 或谓寡人勿取 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 乘之国 五旬而举之 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 必有天殃 取之 何如 孟子对曰 取之而燕民悦 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 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 不悦 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 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箪食壶浆 以 迎王师 岂有他哉 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 如火益热 亦运 而已矣 孟 子 注 运 转 结合上面选段 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战争观有何异同 答 答案 示例 孔子和孟子战争观的立论基础是以 民本 为核心的 仁政 原则 不 同 孔子希望用 仁义 代替战争 足食 足兵 和 民信 三件为政大事 孔子 毫不犹豫地主张 去兵 其对战争暴力的警惕和不认同态度于此可见 孟子认为进行 战争的起点和支点是 仁政 只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 使百姓远 避水火 就可以 攻伐 从其他角度解释 言之成理亦可 参考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 孔子说 粮食充足 军备充足 老百姓信任统治者 子贡说 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 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说 去掉军备 子贡说 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 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说 去掉粮食 自古以 来人总是要死的 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 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齐国人攻打燕国 大获全胜 齐宣王问道 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 有人又劝我占 领它 我觉得 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 只用了 五十天就打下来了 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 如果我们不占领它 一定会遭到天灾吧 占 领它 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 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 那就占领它 古人有这样做的 周武 王便是 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 那就不要占领它 古人有这样做的 周文王便 是 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 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 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 难道有别的什么原 因吗 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 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 火更热 那他 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7 阅读下面的 论语 和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子曰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 云 论 语 述而 孟子曰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 告子上 请简述孔子和孟子对富贵和礼义的共同看法 孔子为什么要以 饭疏食 饮水 曲肱 而枕之 为例 答 答案 1 人要拒绝不合乎礼义原则的富贵 2 表明自己安贫乐道的处世原则 与后面 针对 不义而富且贵 的态度形成对比 比起以不义的手段取得的富贵 这种幸福来 得实实在在 踏踏实实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 认识与评价能力 回答此类问题 要联系语 段内容 如前文中的 不义而富且贵 后文中的 不辩礼义 同时要联系实际 言 简意赅 参考译文 孔子说 吃粗糙的饭 喝冷水 弯起胳膊垫着当枕头 可却乐在其中 用不义的手 段得到富与贵 对我来说 那些富和贵 如同浮云 孟子说 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那优厚的俸禄对 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8 读下面的 论语 选段 回答问题 子之武城 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 而笑 曰 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 昔者偃也闻诸 夫子曰 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 二三 子 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 之耳 论 语 阳货 注 武城 鲁国的一个小城邑 当时 孔子的学生言偃 子游 任武城行政长官 莞 w n 尔 微笑的样子 诸 之于 的合音 戏 开玩笑 逗趣 1 下列各项中 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游任武城行政长官 孔子去看他 听到处处弦歌之声 孔子批评子游在这么小 的地方施行礼乐教化 是用牛刀杀鸡 B 孔子既对子游在小小的武城里用礼乐来治理而感到高兴 又对子游不能治大国以 施展其礼乐之治而感到惋惜 C 子游把弦歌看成是学道的方法 他遵循孔子的教导 认为不管是在上位的君子 还是普通百姓 学了礼乐道理都能从中受益 D 孔子对学生的行为很满意 却说了反话 当学生正言以对 他马上承认是在开玩 笑 这说明孔子为人幽默 教育方法灵活 答案 A 解析 割鸡焉用牛刀 不是在批评子游 而是体现孔子对子游能在小小的武城施行 礼乐之治的欢娱之情 同时也对子游不能治大国以施展其礼乐之治感到惋惜 2 弦歌之声 就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 根据上面的选段 请简要谈谈你对乐教 观的理解 答 答案 从孔子对子游礼乐之治实践的充分肯定中 可以看出孔子的乐教观是 一是可 通过 弦歌之声 来传授礼乐之 道 二是 弦歌之声 不仅可教化在上位的君子 也可以教化普通百姓 三是 弦歌之声 应该加以推广 以牛刀杀牛 从而达到天 下大治 参考译文 孔子到了武城 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 孔子微笑 说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接过话茬说 过去我听老师说 在上位的人学了道 就能惠爱百姓 一般老百姓 学了道 就容易役使了 孔子 对随从的弟子 说 诸位 言偃说的话是对的 我 刚才 说的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9 阅读下面的 论语 和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子曰 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论语 八 佾 诗 云 不愆不忘 率由旧章 遵先王之法而过者 未之有也 圣人既竭目 力焉 继之以规矩准绳 以为方员平直 不可胜用也 既竭耳力焉 继之以六律正五 音 不可胜用也 既竭心思焉 继之以不忍人之政 而仁覆天下矣 故曰 为高必因 丘陵 为下必因川泽 为政不因先王之道 可谓智乎 孟 子 离娄上 1 理解选段内容 按要求填空 孔子认为 礼制是有承继 有沿袭的 周礼就是借鉴于 而成 孟子认为 应以 作为 为政 的规矩准绳 无论为君还是为臣 都应该实行 那么便会国家兴盛 百姓安居 答案 二代 或夏商 先王之道 仁 或仁政 2 根据选段内容 简述孔子和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答 答案 同 国家制度 政治礼仪制度 要对前代有继承 异 孔子继承遵从的是周礼 因 周礼是以夏 商两代为根据的 孟子则强调君臣都要取法先王尧舜 参考译文 孔子说 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 商两代为根据 然后制定的 多么丰富多彩啊 我主张周朝的 诗经 说过 不要偏差 不要遗忘 一切都依循传统的规章 依循前代圣王的法 度而犯错误的 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圣人已用尽了目力 又用圆规 曲尺 水准器 绳墨 来造作方的 圆的 平的 直的东西 那些东西便用之不尽了 圣人已用尽了耳力 又用 六律来校正五音 各种音阶也就运用无穷了 圣人已用尽了脑力 又实行仁政 那么 仁 德便遍布于天下了 所以说 筑高台一定要凭借于山陵 挖深池一定要凭借于沼泽 如果 管理政治不凭借圣王之道 能说是聪明吗 10 阅读下面的 论语 和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子曰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论语 八佾 孟子曰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 谓之自暴也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 谓之自弃也 仁 人之安宅也 义 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弗居 舍正路而不由 哀哉 孟子 离娄上 请根据上面的选段 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 自暴者 和 自弃者 的行为表现 并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于 仁 的各自看法 答 答案 1 自暴者 诋毁礼义 自弃者 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 2 示例 孔子认为仁是 根本 离开了仁这个根本 就无法很好地实施礼和乐 礼和乐的意义也会丧失 孟子 认为仁是人最安适的住所 是人的归依 人要拥有仁 否则是可悲的 11 阅读下面的 孟子 和 论语 选段 回答问题 左右皆曰贤 未可也 诸大夫皆曰贤 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 然后察之 见 贤焉 然后用之 孟子 梁惠王下 子曰 众恶之 必察焉 众好之 必察焉 论语 卫灵公 子贡问曰 乡人皆好之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 何如 子曰 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 子路 1 选段 主要体现了孟子什么思想 答 2 结合上面选段 请概括两位先哲对人的优劣的评判标准的异同 答 答案 1 突出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尊重人民的意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