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13届高考语文领航高考预测(七)试题 文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3届高考语文领航高考预测(七)试题 文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3届高考语文领航高考预测(七)试题 文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3届高考语文领航高考预测(七)试题 文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3届高考语文领航高考预测(七)试题 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2013 届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领航高考预测试卷届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领航高考预测试卷 7 7 语文语文 本试卷分第 卷 阅读题 和第 卷 表达题 两部分 共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 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3 题 中国文人具有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 这种品格突出表现为一种忧国忧民 济世救国的 政治情怀 从孔夫子的 大道天下 到屈原的 众人皆醉我独醒 到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 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切编织成一个绵延的思想传统 这一思想传统移植到中国 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上 蝶化成 五四 启蒙精神 因此从精神谱系上说 中国现代意 义上的知识分子和中国传统文人是一脉相承的 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强烈的现实品格和 浓郁的政治情怀 中国现代文学正是以其浓郁的政治情怀 才成为思想启蒙的重要营垒 才 密切融入中国现代化运动中 也才有效地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 知识分子的政治情怀不会始终与政治现实尤其是政治权力协调一致 二者之间的矛盾对 立往往导致文学屈从于政治现实 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 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 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 但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 甚至质疑忧国 忧民传统的正确性 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 因为对社会职责的放弃 知识分子独 立意识的觉醒反而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 这一点在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上世纪 80 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 但到了 80 年代末期 伴随着 向内转 文学逐渐 从政治 思想 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的后撤 所幸的是 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文学的主潮 更多作家则是在尝试着以新的文学 叙事来表达政治情怀 日常生活叙事逐渐兴起并蔚为大观 从根本上改变了宏大叙事的一统 天下 但是日常生活叙事并没有取代宏大叙事 相反激发宏大叙事突破过去的僵化模式 构 成了当代文学中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叙事交相辉映的状况 两种文学叙事表达了解放政治和 生活政治两种不同的政治情怀 新时期以后的拨乱反正 也就是中国本土在 20 世纪末期重 新启动现代化的 解放政治 但发生在中国本土的现代化又是一种后发式的现代化 它使 前现代 现代 后现代处在同一时空之中 具有鲜明的 时空压缩 的文化特征 因此生活 政治在社会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空间 它们需要通过文学叙事获得认同 解放政治的情 怀和生活政治的情怀在中国当下的现代化处境中互相依存 互相补充 形成纠缠在一起的难 舍难分的关系 这对于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叙事来说 便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 因而决定了 文学叙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着纵深发展 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的同时 现代性所带来的问 题也凸显出来 如欲望扩张 精神匮乏 贫富悬殊 城乡差距 生态恶化等等 这些问题关 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 也关乎每一个人的个体精神的健康健全的成长发展 因此 一个真正 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既有生活政治的政治情怀 又有解放政治的政治情怀 只有将二者 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 事实上 当代文学进入到新世纪以来 这两种叙 事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它让作家们的精神担当越来越落到实处 1 从原文看 下列关于 精神担当 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忧国忧民 济世救国的政治情怀是中国文人精神担当的突出品格 B 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有着悠久绵延的思想传统 C 中国现代文学只有有效承载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 才能表现其浓郁的政治情怀 2 D 五四 启蒙精神体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深厚的精神担当的品格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A 政治情怀与政治现实之间的矛盾 必然导致知识分子丧失独立品格 B 因为改革开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 所以不少知识分子品格独立 放 弃了对社会的精神担当 C 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 文学从政治 思想 社会批判等阵地大幅度后撤 意味着部分作家 对社会职责的放弃 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 D 上世纪 80 年代 淡薄政治情怀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 文学始终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家放弃精神担当 就意味着他们政治情怀的淡薄 对社会职责的放弃 B 鲁迅先生写小说声援 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使他不惮于前驱 体现了鲁迅先生具有浓 郁的政治情怀 C 新世纪文学叙事具有多样性与变异性 从而决定了解放政治情怀和生活政治情怀的相互 依存 相互补充的关系 D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真正有着精神担当的作家应该关注现代性带来的欲望扩张 精神匮乏等问题 二 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 文言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4 7 题 朱崖 迁客 宋 洪迈 唐韦执谊自宰相贬崖州司户 刺史命摄军事衙推 碟词 云 前件官久在朝廷 颇谙公事 幸期佐理 勿惮縻 贤 当时传以为笑 然犹未至于挫抑也 卢多逊罢相流崖州 知州乃牙校 为子求昏 多逊不许 遂侵辱之 将加害 不得已 卒与为昏 绍兴中 胡邦衡铨 窜新州 再徙吉阳 吉阳即朱崖也 军守张生 亦一右列指使 遇之亡状 每旬呈 必令囚首诣廷下 邦衡尽礼事之 至作五十韵诗 为其生日寿 性命之 忧 朝不谋夕 是时 黎酋闻邦衡名 遣子就学 其居去城三十里 尝邀致入山 见军守者 荷枷絣西庑下 酋指而语曰 此人贪虐已甚 吾将杀之 先生以为何如 邦衡曰 其 死有余罪 果若此 足以洗一邦怨心 然既蒙垂问 切有献焉 贤郎所以相从者 为何事哉 当先知君臣上下之名分 此人固亡状 要之为一州主 所谓邦君也 欲诉其过 合以告海南 安抚司 次至广西经略司 俟其不行 然后讼于枢密院 今不应擅杀也 酋悟 遽释之 令自书一纸引咎 乃再拜而出 明日 邦衡归 张诣门悔谢 殊感再生之恩 自此待为上客 邦衡以隆兴初在侍从 录所作 生日诗 示仲兄文安公 且备言昔日事 乃知去天万里 身 陷九渊 日与死迫 古今一辙也 选自 容斋随笔 注 朱崖 今海南琼山 古崖州泛指海南 是蛮荒烟瘴之地 是谪客逐臣闻之丧胆的 人间地狱 军事衙推 州刺史的属官 碟词 任命书 縻 mi 捆 拴 这里 是束缚的意思 胡邦衡铨 胡铨 字邦衡 南宋主战派大臣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刺史命摄军事衙推 摄 代理 B 胡邦衡铨窜新州 窜 逃窜 3 C 军守张生 亦一右列指使 遇之亡状 遇 对待 D 欲诉其过 合以告海南安抚司 诉 控告 5 以下句子中 全都表明胡邦衡 身陷九渊 日与死迫 的一组是 3 分 当时传以为笑 然犹未至于挫抑也 多逊不许 遂侵辱之 将加害 遇之亡状 每旬呈 必令囚首诣廷下 邦衡尽礼事之 性命之忧 朝不谋夕 首悟 遽释之 令自书一纸引咎 A B C D 6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崖州刺史给韦执谊代理军事衙推得任命书 小看了曾经位居宰相的韦执谊的才干 显得 可笑 B 卢多逊为了免受凌辱迫害 只好将女儿嫁给知州的儿子 遭遇就比韦执谊更为酸涩可悲 了 C 胡邦衡饱受军守凌辱而伺机报复 但最后在黎人酋长的教导下抛弃私怨并赢得了军守的 尊重 D 作者认为 从这几个人的遭遇可以看出 朝廷官员一旦被贬官流放 其苦楚古往今来皆 如出一辙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其死有余罪 果若此 足以洗一邦怨心 然既蒙垂问 切有献焉 贤郎所以相从者 为何事哉 5 分 译文 2 酋悟 遽释之 令自书一纸引咎 乃再拜而出 明日 邦衡归 张诣门悔谢 殊感再 生之恩 5 分 译文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 8 9 题 大幺令 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 鄱阳席上作 李纲 长江千里 烟波水云阔 歌沉玉树 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 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 几见银蟾 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 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 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 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 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 李纲 南宋初年抗金名将臣 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汴京时 李纲任京城 四壁守御史 团结军民 击退金兵 不久即被投降派排斥 后郁郁而死 这首词大约写于南 渡初期的被贬途中 玉树 指 玉树后庭花 曲 是南朝最末一个帝王陈后主为其爱妃张 丽华所制 一向被当做六朝荒淫的一个标志 银蟾 指月亮 8 词的上阙对六朝古都金陵进行了描写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5 分 9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请作简要分析 6 分 4 三 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2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3 吾不忍为此态也 4 策之不以其道 5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乙 选择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 四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 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4 题 25 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 他整装而坐 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 那一刻 他眼里噙 满泪水 算算从 6 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 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 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 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上了音乐学院 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 老师一再对他说 你的技术真不错 可小 提琴是门艺术 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他知道 主要是没有感情 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 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 儿 时练琴 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 迄今为止 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 甚至 父亲上班后 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 看他是否在练琴 多年来 练琴似乎成了他与 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 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 比如说 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 电 父亲外出就没了电 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 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 想 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 根本不可能 那时候 每天除了上学 所有的时间都在 练那该死的琴 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也曾上台演出 也参加了全国比赛 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 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 提琴而快乐起来 一旦拉琴 就会有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 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 世界 老师多次提示他 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 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 但是他所有 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 一旦握琴在手 弓弦相遇 就成了赶乐谱 一段接一段 直到 把它们拉完 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 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 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 术 完全可以调整过来 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 大家才失望地说 可惜了 可惜了 没有人能改变他 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 另类 不过 大家都在关注他 人们实在想看 看 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 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了 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是自 选曲目 当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可以开始后 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 发出了 很响的一震 继而 徐徐进入 不久已是琴声四溢 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 从来没有这 样放松地拉过琴 时而弓飞如雨 时而间滑如泣 揉弦 双音 拨奏 悦耳 辉煌 明亮 阴柔 泪水 奔跑 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暴雨狂风无奈无助 大 开大合往来飞梭 他的琴声 述说着一个琴童的哀求抗争 淋漓尽致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 乐 没有什么名曲 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 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 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 琴的历程 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 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 他一生考了多少次试啊 没想到 他拉得停不下来 拉得那么忘情 泪飞如雨 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 5 直到最后一刻 他的右臂发麻 弓子脱手而出 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 咚 音乐室内一片寂静 继而 从老教授开始 掌声如潮 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 起来 身后立刻又两名学生扶住教授 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拉得太好了 这才是小提琴艺术 孩子 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 老教授 这样说时 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 见他无语 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 这就是说 你的 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 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 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 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 安静的可以听到人 的呼吸 泪再一次流下来 牙咬着下唇哆嗦着 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 身体像展翅飞翔的 大鹏 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 我终于 可以不拉琴了 那声音拖得很长 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 传递 回响 补记 据说 他并不如愿 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以后 他发现 除了拉琴 自己别的什么 都不会做 包括体力活 多年的校园生活 他已不具备别人的强壮体魄 除了拉琴的手是 有力的 后来 他只能去教别人拉琴 人 毕竟要生活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小说第三自然段点明了他对小提琴没有感情 并以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交代了他练琴是 由于他父亲的强迫 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B 一旦握琴在手 弓弦相遇 就成了赶乐谱 一段接一段 直到把它们拉完 文章这样 写 表现了他在长期的机械性练琴中所形成的习惯 C 毕业考试的演奏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 主要是因为这首曲子是他自己预先创作的 表现的 是自己的生活 他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 D 小说的 补记 是整个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交代了他进入社会后难以实现 不拉琴 的愿望 照应题目 突出主题 E 这篇小说选取人物生活中的一个片段 主要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来描写人物 塑造形象 着重展示了作品主人公在 强迫 下学琴的心理历程 2 第 4 段画线句 老师多次提示他 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 一定会有不凡的表 现 这一句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 分 3 他为什么会在毕业考试演奏成功的时候说 我终于 可以不拉琴了 请结合作品内 容分析这一句话的含意 6 分 4 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请结合作品 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 分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 1 4 题 25 分 梁思成与国旗 国徽 1949 年 8 月 梁思成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 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 顾问 后 每天开始往返于清华园和市区政府机关之间 积极参与国旗 国徽的讨论和选定工作 同年 9 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决议 确定了即将成立的 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 随后 梁思成根据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对原国旗方案的修改意见 带领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小组成员通宵达旦进行赶制 采用坐标方法确定了国旗的比例和五 星的大小与位置反向 并绘制出了第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的施工图 国旗图案顺利确定之后 国徽图案则颇费了一番周折 自 1949 年 7 月就开始公开征集 而来的国徽图案中 几乎所有图案的设计水平都不大高 没有一份符合委员会的要求 随后 6 全国政协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营建系两家单位分别组织人员进行重新设计 而梁思 成最初的建议与中央领导人的意见有较大分歧 他对于要求将天安门作为主体设计进国徽图 案里的设想并不赞成 梁思成认为 国徽不是寻常的图案花纹 它的内容的题材 除象征 的几何形外 虽然也可以采用任何实物的形象 但在处理方法上 是要强调这实物的象征意 义的 所以不注重写实 而注重实物的形象的简单轮廓 强调它的含义而形象化 即便是 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会议已经议决了以天安门为国徽主题图案后 梁思成依然在一次全国 政协国徽组会议上发言说 我觉得一个国徽并非是一张图画 亦不是画一个万里长城 天 安门等图式便算完事 其主要的是表示民族传统精神 而天安门西洋人能画出 中国人亦能 画出来的 故这些画家所绘出来的都相同 然而并非真正表现出中华民族精神 采取用天安 门式不是一种最好的办法 最好的是要用传统精神或象征东西来表现的 至于制作国徽的 具体设想 梁思成认为 在图案处理上感觉有点不满意即是看起来好像一个商标 颜色太 热闹庸俗 没有庄严的色彩 对于梁思成的意见和建议 张奚若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他认 为用天安门是可以的 它代表中国五四革命运动的意义 同时亦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地 大名鼎鼎的作家茅盾先生也赞成在国徽中使用天安门图案 虽然各方意见有诸多分歧 但当公元 1950 年 9 月 20 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 命令 通过全国政协所提出的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 后 也就 是确定将天安门作为主要图案放进国徽之中 梁思成便保留了自己原先的建议 并积极考虑 如何将天安门和五星巧妙地组合在一个图案之中了 梁思成认为 因为天安门实际上是一 个庞大的建筑物 而它前面还有石桥 华表等许多复杂的实物 所以处理它的技术很需要考 虑 必须掌握两个象征化的原则 一是极力避免画面化 不要使它成为一幅风景画 这就要 避免深度透视的应用 并避免写真的色彩 二是一切需图案化象征 象征主题内容的天安门 同其他象征的实物的画法的繁简必须约略相同 相互组成一个图案 按照这个原则 梁思 成与林徽因夫妇带领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小组成员昼夜赶制 几天内便拿出了一份比较 成熟的图案 图案内以国旗上的金色五星和天安门为主要内容 以革命的红色作为天空 底 下正中为一个完整的齿轮 两旁饰以稻麦 就这样 以五种简单实物的形象 借红色丝结的 联系 组成了一个新中国的国徽 而在处理方法上 梁思成等人着重强调了五星与天安门在 比例上的关系 这是因为这样可以给人以强烈的新中国的印象 收到全面含义的效果 而为 了同一原因 用纯金色浮雕的手法处理天安门 省略了繁琐的细节与色彩 为使天安门象征 化 而更适合于国徽的体裁 至于其中用红色描金 那不仅是中国民族传统形式的表现手法 还兼有华丽与庄严的效果 采用作为国徽的色彩 是为中国劳动人民所爱好 并能代表中国 艺术精神的 节选自窦忠如 梁思成传 有删改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在设计国旗图案的施工图时 梁思成带领设计小组的成员采用了坐标方法 表现了他们 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B 梁思成之所以不赞成用天安门作为国徽的主题图案 是因为他认为天安门不具备象征意 义 应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 C 张奚若和茅盾的看法与梁思成不同 这表明在建国之初讨论国徽的图案时真正做到了各 方面的人士献计献策 各抒己见 D 在国徽图案的设计上 对主要内容之一的天安门采取了线条化 简单化的方法 这样才 能使主体形象更为突出 E 国徽上的五种简单实物图形都各自具有象征意义 在图案的布局上也显示出以梁思成为 首的设计组成员的匠心 7 2 梁思成对国徽图案的设计 有哪些建议 请简要说明 6 分 答 从选文中涉及的几件事上看 梁思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 在对已经通过的全国政协提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 付诸具 体设计时 体现了梁思成怎样的设计思想 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认识 8 分 答 第 卷 表达题 五 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 分 A 上海电影集团张瑞芳的这番耳食之言立刻引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全场集体起立向这位电影 前辈鼓掌致敬 B 我们的企业 应当从这次 奶粉事件 中吸取教训 进行深刻的反思 做企业和做人一样 须诚实守信 一言九鼎 守住底线 这样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 C 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总统维埃尔遇刺身亡的消息一经传出 石破天惊 世界各国的广播 电视 报纸 网络等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突发性新闻 D 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 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 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 这种把散文和 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14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如果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大范围的经济危机 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对 象国的美国 欧洲经济衰退 中国的出口必然大幅度收缩 B 近年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上涨 使得一些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产油国获得巨大收入 但高 油价除了带来财富外 同时也产生了通货膨胀急剧上升等问题 C 新的土地法规定 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各级政府不得以 各种理由加以干涉 D 一首曲子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原因之一 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 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 也许可以免去许多纠纷 诗也是如此 最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环境 争来争去 终不得要领 如果把 诗是怎样起源的 这个基本问题弄清楚 犹如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 许多人纷纷争论 诗是什么 诗应该如何 诸问题 A B C D 16 为下列标点组合写一段话 要求能够通过三个标点的寓意揭示出人生的道理 然后为自己 所写的一段话加一个名词或一个动词性的标题 5 分 标题 揭示人生的道理的话 8 17 选用高中语文课本中你最喜爱的一篇课文 仿照例句的画横线的句子写一段话 6 分 例 最喜欢 滕王阁序 还需要多说吗 惊艳天下的词采 行云流水的思想律动 让人心 生高山仰止之慨 心绪飘飞 任意挥洒 千古奇文啊 还需要多说吗 最喜欢 还需要多说吗 还需要多说吗 六 写作 60 分 18 阅读下面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60 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真热闹 蓬勃的社会 绚烂的自然 多彩的故事 叩开 我们日益紧闭的心扉 吸引我们走出自己的天地 走到外面的世界 视野立刻变得丰富起来 走到外面的世界 沁人心脾的是新鲜的气息 走到外面的世界 封闭的心胸定会豁然开朗 世界那么大 天空那么蓝 自然那么广阔 任目游万仞 让心灵放飞 看世界精彩 请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为题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9 参考答案 1C 在文章的第一段里 中国现代文学正是凭借浓郁的政治情怀 才有效地承载 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担当 题中把条件关系弄反了 2C A 选文第二段中说 二者之间 的矛盾对立往往导致 知识分子逐渐丧失独立品格 是或然关系 并非必然 B 第二段中 说 当时不少知识分子把独立品格与政治情怀对立起来 甚至质疑忧国忧民的传统的正确 性 从而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 放弃了对于社会的精神担当 并不是因为 改革开 放为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创造了条件 应注意到文中的 但 D 第二段中说 上世 纪 80 年代的文学一度引领着思想解放的潮流 并非 始终 3C 从第三段中可以看 出 因果关系不当 因与果颠倒了位置 4B 窜 放逐 流放 这里是被贬的意思 5B 记叙的是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 记叙的是黎族酋长明白了胡邦衡说的道理 下令释放了 张军守 并让他自己写了罪状 均未涉及 身陷九渊 日与死迫 6C 他并没有伺机报 复的想法 赢得军守的尊重也不是 在酋长的教导下 而是胡教导黎酋按国法办事 救了 军守一命 才赢得军守尊重 7 1 此人的确死有余辜果真把他杀掉也足以消除一州人的怨 恨之心 但是既然您俯问我的看法 那我私下就献上几句话 您的儿子跟我学习到底是什么 目的呢 其 然 足以洗 相 所以 各一分 2 酋长醒悟 立即释放了张军守 并让他自己写了罪状 军守于是就对胡邦衡拜两拜退出去 第二天 邦衡返回 张军守登门 谢罪 表示悔恨 并非常感谢胡邦衡的救命之恩 遽 引咎 再拜 诣 殊 各一分 8 作者选取浩渺的长江水 烟雾 古寺 钟声 月亮等意象来写古都金陵 营造一种迷茫 凄清 荒凉 颓败的意境 9 上阙中看到昔盛今衰的古都后 作者内心是无比凄凉的 下阕开头 谁念迁客归来 老大伤名节 一句可见被贬的作者是失落与不甘的 而 纵使岁 寒途远 此志应难夺 却转而振作 让我们看到了不畏困难 要一直为国抗金到底的形象 结尾又以 渔翁 自况 表达孤傲情怀 所以 抒情主人公不仅是个怀古伤今 感时伤怀的 失落词人 更是一个有澎湃爱国情怀与坚强斗争精神的志士 10 1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2 奈何取之尽锱铢 3 宁溘死以流亡兮 4 食之不以其材 5 猿猱欲度愁攀援 11 1 答 B 得 3 分 答 D 得 2 分 答 E 得 1 分 答 A 和 C 不得分 A 第三段没有 具体生 动的细节描写 C 他自己创作的 说法有误 是他临场发挥的曲子 E 说 选取人物生活中 的一个片段 不妥 是以最后一次考试这一生活片段为主中间插入了主人公从 6 岁开始学琴 的漫长过程的概要交代 而这一部分占了小说近一半的篇幅 2 这一句话与前边 你的技术真不错 可小提琴是门艺术 相照应 是小说前半部分 的中心 指出他 有拉琴技术 但缺乏情感 如果能把情感融入进去 一定表现不凡 这一 句又预示着在音乐学院最后考试拉琴的极为成功 成为最优秀的一位 因为他这次是把自己 的情感真的融入到琴里了 一点 3 分 3 因为他的毕业考试演奏成功 以后再也没有人强迫他练琴了 因而 我终于可以不拉 琴了 是他自己认为获得了个性解放 选择自由的宣言 同时也是他二十年被迫练琴不满情 绪的释放 4 观点 作者要表现的是现在社会中被扭曲的人的以及对这种扭曲现象的批判 理由 主人公在父亲的严格监管控制下练琴 技术好 但技术不同于艺术 没有情感的融入仅靠技 术是不可能成就艺术的 而他恰恰对拉琴缺乏感情 作品极力渲染他拉琴技术好的同时又大 写他的被迫无奈 这种个性的压抑和不满情绪的积累的 最后释放 却也促成了他最后一 次考试获得极大成功 但也是这种个性的压抑和不满情绪的积累的 最后释放 使他在获 得全校最优秀的成绩毕业时却出人意料地喊了一声 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是多么令人心 惊 毕业了 他似乎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