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_第1页
29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_第2页
29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_第3页
29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_第4页
29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BQBQB 中国石化集团 企业 通用工艺 标准 第四建设公司 建筑工程卷 FCC TS06 11 29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 2006 12 202006 12 20发布 2007 01 012007 01 01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技术处 发布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 FCC TS06 11 29 本文件属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知识产权 未经授权 不得复制 传递或修改 不得以任何方式 使用于本公司工作以外的任何场所 29 1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 18mm 40mm 的带胁 HRB335 HRB400 钢筋的径向挤压连接施工 2 施工准备 2 1材料 a 钢筋 钢筋的级别 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的规定 并有出厂质量证 明 按规定做物理力学性能复试 当加工过程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 还需做化 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平直 无损伤 表面不得有裂纹 油污 颗粒或片状老锈 b 钢套筒 材质为低碳素镇静钢 其机械性能应满足要求 力学性能应满足 带 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 JGJ108 中的要求 套筒要有出厂合格证 进 场后进行分批验收 同一套筒连接的钢筋直径差不能大于 5mm 若大于 5mm 应 采用变截面钢套筒 钢套筒尺寸的允许偏差见表 29 1 钢套简尺寸的允许偏差 mm 表 29 1 套筒外径 D外径允许偏差壁厚 t 允许偏差长度允许偏差 50 0 5 0 12t 0 10t 2 50 0 0lD 0 12t 0 l0t 2 2 2机具设备 a 机械 高压泵 油管 压钳 钢筋挤压压模 吊挂小车 平衡器 砂轮切割机 角向砂轮 b 工具 划标志工具及检查压痕卡板 卡尺 石笔等 2 3作业条件 a 参加挤压接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 FCC TS06 11 29 本文件属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知识产权 未经授权 不得复制 传递或修改 不得以任何方式 使用于本公司工作以外的任何场所 29 2 b 检查挤压设备是否标定并经试压 符合要求后方准作业 c 检查设备及材料的厂家提拱的挤压接头的型式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 d 冷挤压连接前必须进行工艺检验 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e 搭设好操作平台 接通挤压用电源 3 操作工艺 3 1工艺流程 挤压作业准备 面钢筋端头压接标记 钢筋插入钢套筒 挤压 检查验收 3 2操作方法 3 2 1挤压作业准备 a 清除钢套筒及钢筋挤压部位的锈皮 泥沙 油污等杂物 逐个检查套筒的外观 尺寸 b 钢筋与钢套筒试套 如钢筋有马蹄 飞边 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者 应切除 矫正或用手提砂轮修磨 对不同直径钢筋的套筒不得相互串用 3 2 2画标记 在钢筋端部用油漆画定位标记和检查标记 以确保钢筋伸入套筒的长 度 定位标记距钢筋端部的距离为钢套筒长度的 1 2 检查标记与定位标记的 距离一般为 20mm 3 2 3钢筋应按标记要求插入钢套筒内 确保接头长度 以防压空 钢筋端头离套筒 长度中点不宜超过 10mm 被连接钢筋的纵肋对齐 应保持同一直线 防止偏 心和弯折 3 2 4挤压 a 在压接接头处挂好平衡器与压钳 接好进 回油油管 启动高压泵 调节好压 接力 然后将下压模卡板打开 取出下模 把挤压机机架的开口插入被挤压的 带肋钢筋的连接套中 插回下模 锁死卡板 压钳在平衡器的平衡力作用下 对准钢套筒所需压接的标记处 控制挤压机换向阀进行挤压 压接结束后将紧 锁的卡板打开 取出下模 退出挤压机 完成挤压施工 b 挤压时 压钳的压模应对准套筒压痕标记 并垂直于被压钢筋的纵肋 挤压应 从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压接 每次施压时 主要控制压痕深度 压痕最小直径 及压痕总宽度需符合规定 见图 29 1 和表 29 2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 FCC TS06 11 29 本文件属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知识产权 未经授权 不得复制 传递或修改 不得以任何方式 使用于本公司工作以外的任何场所 29 3 套筒挤压参数 表 29 2 钢筋直径 mm 套筒外径 mm 压痕处直径 mm 套筒长度 mm 挤压后套筒 长度 mm 压痕总宽度 双端 mm 183428 29117127 13084 88 203630 5 31 5130140 14596 102 224034 35135145 15096 102 254538 39165185 187108 116 285042 43185205 212120 130 325749 50195210 224120 132 注 本表的数据仅供参考 具体数据见厂家的型式检验报告 3 2 5检查验收 挤压接头应取样进行抗拉强度试验和外观质量逐个进行检查 其质 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4 质量标准 4 1主控项目 4 1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钢套筒的材质 机械性能 必须符合钢套筒标准的规定 表面不得有裂纹等缺陷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合格证 观察 4 1 2挤压接头的强度检验必须合格 检查数量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 同型式 同规格接头 以 500 个为一个验收批 不足 500 个接头也作为一批 每批随机抽取 3 个试件 做抗拉强度试验 每层至少取一组 若其中有一个试件不合格 应再取双倍试 件进行复试 当现场检验连续 10 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一次合格率 为 100 时 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 1 倍 即按不大于 1000 个为一批 其接头 图 29 1 套筒挤压连接示意图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 FCC TS06 11 29 本文件属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知识产权 未经授权 不得复制 传递或修改 不得以任何方式 使用于本公司工作以外的任何场所 29 4 抗拉强度应符合表 29 3 的规定 接头抗拉强度 表 29 3 接头等级 级 级 级 抗拉强度f0mst f0st或 1 10fukf0mst fukf0mst 1 35fyk 注 f0mst 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 f0st 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 fuk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fyk 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检验方法 检查试验报告单 4 2一般项目 a 接头的外观质量应在逐个自检基础上按层抽 10 接头 压痕不得有凹陷 劈裂 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 3 挤压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缝 钢筋插入钢套 筒长度必须符合规定 若不符合规定 应切除该接头并重新压接 检验方法 观察或用尺检查 b 挤压接头的压痕道数 深度应符合型式检验要求 钢筋接头压痕深度不够时应 补压 超压时应切除重新挤压 钢套筒压痕的最小直径和总宽度 应符合钢套 筒供应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或用尺检查 5 成品保护 冷挤压套筒在运输和储存时 应按不同规格分别码放 不得露天堆放 防止锈 蚀和污染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a 在挤压时 注意钢筋插入钢套筒的长度 认真检查钢筋的标记线 以防压空 b 钢筋接头位置应互相错开 其错开间距不应少于 35d 且不小于 500mm 接头 端部距钢筋弯起点不得小于 10d 接头应避开设在拉应力最大的截面上和有抗 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与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在结构件受拉区段同一截面上的 钢筋接头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 50 在同一构件的跨间或层高范围内的同一根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 FCC TS06 11 29 本文件属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知识产权 未经授权 不得复制 传递或修改 不得以任何方式 使用于本公司工作以外的任何场所 29 5 钢筋上 不得超过两个以上接头 7 质量记录 a 钢筋连接试验报告 b 钢筋质量出厂证明 c 钢筋原材复试报告 d 钢套筒出厂合格证 e 钢筋连接型式检验报告 f 钢筋连接工艺检验报告 g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 发生 脆断 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 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h 钢筋连接隐检记录 i 接头外观检查记录 参见国家现行标准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 JGJ108 附录 B 中表 8 安全 环保措施 8 1安全操作要求 a 挤压前检查挤压设备是否正常 并试压 确保状况良好 b 高压胶管应防止负重拖拉 弯折和尖利物体的刻划 c 油泵与挤压机的使用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d 高处作业时 临边要搭设防护栏杆 e 现场用电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 的规 定 8 2环保措施 a 挤压机及托盘应保持良好状态 不得有渗漏油现象 以防污染环境 b 发现漏油并污染钢筋时 应用棉纱和清洁剂将油污擦净并将废弃棉纱放人专用 容器内 集中处理 不得随意丢弃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通用施工工艺 F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