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测试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测试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测试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测试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世界观就是 A 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 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2 人生观是人们对 A 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B 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C 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D 人的思维才式和方法的看法 3 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 A 运动的 发展的B 批判的 革命的 C 科学的 真理的D 实践的 客观的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5 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 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 世界万物不过是 感觉的复合 D 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 A 康德的哲学 B 费希特的哲学 C 黑格尔的哲学 D 谢林的哲学 E 费尔巴哈的哲学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A 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改变了实践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B 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 C 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 实现了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E 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C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E 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4 现代西方哲学可分为两股思潮 它们分别是 A 人本主义思潮 B 存在主义思潮 C 科学主义思潮 D 实证主义思潮 E 唯心主义思潮 5 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分别是 A 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B 社会革命理论 C 剩余价值学说 D 劳动价值理论 E 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哲学是 科学之科学 正确错误 2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正确错误 3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正确错误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所以它是 科学之科学 正确错误 5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 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正确错误 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2 物质的根本特性是 A 运动的绝对性B 客观实在性 C 可知性D 矛盾性 3 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A 客观实在性B 主观能动性 C 规律客观性D 运动绝对性 4 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A 工具的生产和使用B 文字的产生 C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 5 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 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 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B 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 C 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 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在于 A 坚持了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 了界限 B 坚持了能动的 革命的反映论 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C 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E 指明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2 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A 唯物主义一元论 B 相对主义诡辩论 C 二元论 D 运动观上的绝对论 E 唯心主义一元论 3 从类人猿转变为人类 A 其内在根据是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 B 其重要基础是类人猿的群体组织程度比较高 C 其外部条件是气候的变化 D 其关键因素是生产劳动 E 只是生物进化规律的结果 4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 其表现有 A 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 无意识的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 有目的的 B 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 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 C 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 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 D 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 作用 E 动物的存在不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 人的存在能引起自然界的变化 5 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的有 A 理论联系实际 B 实事求是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 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E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世界统一于存在 正确错误 2 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错误 3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 反映的特性 这是合乎逻辑的 正确错误 4 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正确错误 5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与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所包含的哲理是截然对立的 它们的分歧是哲学 中的两个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 正确错误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在人类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 最基本的 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是 A 日常消费生活实践B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 科学实验D 生产实践 2 下列活动中 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B 警察在街上巡逻 C 农民在田里插秧D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 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 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 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 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 动的 4 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尚未触及到的自然界属于 A 人工自然B 人化自然 C 人类世界D 自在世界 5 下列属于社会形式的客体的是 A 人体B 天体 C 政治制度D 原材料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揭示和有力地证明了 A 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B 劳动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 C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D 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 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 E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 下列各项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A 生产实践 B 教育实践 C 医疗实践 D 科学实验 E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 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A 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 B 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C 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D 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 E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4 下列属于实践的集团主体的是 A 企业 B 政府 C 科学家个人 D 科学共同体 E 全人类 5 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A 体力 B 知识和经验 C 情感 D 意志 E 智力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主体是人 客体是物 正确错误 2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正确错误 3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错误 4 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 又是对象性的存在 正确错误 5 自然是人类世界的前提和现实基础 正确错误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 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 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2 事物的质变是指 A 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B 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 C 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D 事物性质的变化 3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 辩证统一的关系B 因果关系 C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 等同关系 4 偶然性是指 A 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趋势 B 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 决定 事物发展前途和方向的趋势 C 客观事物中不确定的趋势 D 客观事物中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趋势 5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 A 不起任何作用B 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C 有时起作用 有时不起作用D 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就要做到 A 着眼于整体 要求局部服从整体 B 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 C 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重要作用 D 片面强调整体利益抹煞局部利益 E 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 2 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的联系是 A 内部联系 B 本质联系 C 必然联系 D 直接联系 E 主要联系 3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的有 A 斗争性和同一性分别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B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 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同一 D 没有矛盾的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 E 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性是相对的 4 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A 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 B 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 C 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 D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E 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5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 A 才能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 区分不同事物 C 才能理解事物的分化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D 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E 才能理解暂时平衡状态的可能性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人为自然界立法 正确错误 2 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 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 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 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 面的形式 正确错误 3 量变和质变的区别是相对的 正确错误 4 规律是变化 发展的 正确错误 5 万物都在运动 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正确错误 5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直观反映论 后者是能动 反映论 B 前者坚持可知论 后者坚持不可 知论 C 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 识路线 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 识路线 D 前者是经验主义 后者是教条主 义 2 在认识论上 跟着感觉走 是 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A 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B 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 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D 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4 客观真理是 A 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承认B 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承认 C 只有旧唯物主义承认D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 5 认识的客体是 A 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 人的主观自由创造物 C 整个客观物质世界D 现代科学知识尚未达到的领域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实用主义者把实践 A 看成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 B 看成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C 看成是人的纯主观 纯精神的活动 D 看成是卑污的犹太人的经商活动 E 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点有 A 把可知论引入认识论 B 把唯物主义引入认识论 C 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D 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E 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 实事求是 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也是 A 群众路线的核心 B 检验一切实际工作成败的标准 C 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D 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E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 4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其表现有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5 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特点的有 A 自然性 B 社会性 C 意识性 D 消极性 E 实践性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主体 客体与主观 客观是等同的 正确错误 2 在人们认识过程中 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 因此 真理是多元的 正确错误 3 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错误 4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正确错误 5 真理是有用的 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正确错误 8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人类解放就是 A 实现绝对自由B 摆脱规律的支配 C 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 役 D 不受任何束缚 2 在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A 本质上属于一种自然交往 B 只是个人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 自由地进行 C 是真正的自由 平等的普遍交往D 只有性关系交往 血缘关系交往 3 衡量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 A 看他职务大小B 看他社会地位高低 C 看他向社会和他人索取的多少 D 看他对社会和人类是否作了贡献 及其大小 4 唯物史观认为 所谓自由是指 A 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B 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 世界的改造 D 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 5 在人的依赖性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A 是在狭小的范围内进行的 B 是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独立地 自由地进行的 C 是真正的自由 平等的普遍交往 D 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普遍的社 会物质交往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人的价值 A 只看对社会的索取多少 B 只看对社会的奉献多少 C 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 是享受和奉献的统一 E 是消耗和创造的统一 2 人类社会发展是 自然历史过程 的含义有 A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 是客观的 物质的 辩证的过程 B 人类社会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 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C 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是等同的 D 社会和自然界一样 它的一切活动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 E 人类社会完全受自然规律支配 3 人的个人价值是指 A 人作为人的存在就要有人的尊严 B 社会应能提供保证个人的需要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和手段 C 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肯定关系 D 个人对社会的索取 E 个人对社会的占有 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A 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 B 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C 认为人的本性是天赋的 先天就有的 D 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 平等 追求幸福 E 看不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A 是承认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 B 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 C 把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应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 D 既认为社会历史具有客观规律性 又反对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观点 E 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矛盾的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一个完善的人 其本质是理性 自由和意志 正确错误 2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正确错误 3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正确错误 4 历史决定逻辑 逻辑 修正 历史 正确错误 5 人性自私 正确错误 6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经济社会形态 A 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关系性质 划分 B 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 度划分 C 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D 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 2 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A 上层建筑B 阶级和国家 C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 意识形态 3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 生产关系B 宪法 C 国家D 政党 4 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 A 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5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 从意识的主体的角度来看 社会意识可区分为 A 统治阶级的意识与被统治阶级的 意识 B 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C 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D 先进的意识与落后的意识 第二题 多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 1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因为 A 实践是构成社会特殊运动形式的基础 B 实践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C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D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E 实践是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性活动 2 国家的本质是 A 调和阶级矛盾的机构 B 阶级统治的工具 C 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D 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机构 E 独立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3 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是 A 哲学 B 艺术 C 语言学 D 逻辑学 E 宗教 4 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A 对社会存在的认识功能 B 对社会现实的评价功能 C 对社会文明的承载传递功能 D 对社会活动的调控功能 E 对社会生活的创新功能 5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的功能在于 A 维护和巩固社会制度的功能 B 知识传承和文明传递的功能 C 认知功能 D 教化功能 E 建构民族心理 造就民族性格 形成民族传统 塑造民族精神的功能 第三题 判断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错误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因此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正确错误 3 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 有一种说法 欲灭一国 先灭其文化 正确错误 4 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正确错误 5 在阶级社会中 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错误 7 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 1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 A 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 在思想观点上的根本对立 C 在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D 在社会分工的不同地位 2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类型是 A 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B 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 C 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所有 制 D 私有制和公有制 3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A 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 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 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 求 D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4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 A 必然性决定偶然性B 本质决定现象 C 现实性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